心理治疗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文化,这是它与其它医学专业的不同所在。好的心理治疗师不应仅是技师或匠人,也应该是懂得一些文化并且善于思考的人。曾奇峰就是国内精神分析领域中的优秀文化人,他的文章既能够让普通人看懂,也可以使教授学者们受益,但这还不仅仅是简单的雅俗共赏。他的文章可以让你有一种说不大清楚的收获,那大概是因为他说出了,我们都知道但却没有像他那样去思考,去提炼,去开启智慧和扰动情怀的东西,那是一种接近力量的东西。
曾奇峰在简洁的力量一文中写到:简洁是一种非凡的能力,而他自己就具有这样一种非凡的能力。他的文章深刻之处正是因为他用最简洁、最通俗的语言说出了最复杂的事情和道理,把不可言说的东西清晰地展现给了我们。
如果说,深刻是思考的产物,而深刻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深刻变为简单,那么这本集子就是一个代表。
虽然足够多的人都知道,要想做成事,须先学做人,但做人做的好的人,特别是做出境界来的人真是为数不多。这大抵是因为做一个成事之人的最难之处就是既厚道,又聪明。
读读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学习怎样理解人性和生活,学习怎样理解我们以为都知道了、但其实还有很多不知道的自己,学习试着做一个厚道的聪明人。
然而,聪明经常是一柄双刃剑,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也可能给自己制造麻烦;可以让别人愉快,也可能使别人难受。我们应如何去做一个让人快乐的聪明人呢?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无论你是专业人员,还是心理学爱好者,或是对心理学不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相信这本书都能给你不少启迪,它一定会帮助你更清楚地认识你不知道的自己。
读了《你不知道的自己》这本书,在对待性格、情绪、家人关系、男女、女人、感情、婚姻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启发,让自己更认识自己,同时也更理解别人!
常听周边的'大人或是长我们一两岁的前辈们说:“你们这一代啊,不要因为以为自己还年轻,就放任自己。否则啊,将来有得你们悔咯。”
是不以为然的,类似于这种苦心婆口的话语早听得耳朵“起茧”了。将来?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嘛!——是的,这是我早几个月前的想法,放纵,随意,不在乎,像是一心追求自由的风筝,挣脱了“自以为是”的主人的掌控,投入了期盼已久无边无际的天空里,却不料,没了掌控的风筝因为风向的错乱而坠入地面,飞的更高,摔得,也更惨烈。
初三的学习压力越来越紧迫,周边一个个原本微不足道的同学像是一匹脱颖而出的黑马,将我狠狠地甩下。待我某天觉醒时,才发现之前陪我疯陪我闹的死党,早就奔驰在我前面,很快的,我连他们的背影都望不见,只遗留下一股股用力奔跑而弥漫起的灰尘,吹得我一脸的狼狈。
我心里泛起一圈圈名叫惶恐的涟漪,原来我还埋首在娱乐和享受间时,身边那些人早就比我先意识到危机感,早就比我先认识到“你现在努力的每一分,都会成为你将来成功的筹码”。老一代的人的话,逐渐在我耳边响起,“要努力,别虚度光阴,否则将来有得你悔了。”好吧好吧,我现在总算后悔了,要开始努力了,那么会太迟么?将来?没错,我确实还欠自己一个不悔的将来。
努力的过程中未来和自己的存亡就像是紧攥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些热血沸腾的新一代有时会因困境而止步不前,会因挫折而踉跄却步,会因误解而举步维艰。可是呢,别忘了!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是鲜活明丽充满生机,所以就算被困境逼得止步不前,被挫折跘的凉踉跄跄,被误解困的举步维艰,我们也能迅速振作起来,握紧拳头,仰头嘶吼:“我们在努力!我们在拼搏!”
是的,或许之前我荒废了无数美好的光阴,虚度了我的人生,但是,现在振作,现在努力,也不迟不是么?我不会让自己后悔,我不会让自己在将来泪眼婆娑地抚自己的毕业照时懊恼自己居然就这么虚度原来最该努力的年华。
如今的我要拼!我要赢!我要做笑到最后的赢家!即使不能一路笑到最后,但拼搏的途中我没有放弃,我仍然在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奔去,我也问心无愧了!
所以,未来的我!不悔的将来!请张开臂膀等着迎接我把!
胡亚娣,女,1978年出生于宁波市镇海区,大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热爱哲学、心理学、文学、儒释道等。灵性是本人所追求的境界。QQ:307279728
我们究竟知道多少?
是的,我们知道的太少了,我知道的太有限了。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大脑有怎样的功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思想会怎样影响我们的身体、影响我们现实以及我们的一切,甚至是周遭的一切、甚至更大、更远。
我们思想的波澜可以泛起周围更大的波澜,一层层的涟漪是我们内在思想的外延。是,我们可以影响我们的周围的'世界,甚至这个宇宙的某一部分属性。
是,我们并不孤立存在,我们与整个宇宙相互联结,是宇宙微小的一片,哦,可这一片就是整颗树(宇宙其中的一片叶子,我们与树枝、与树干、与树根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和宇宙的关系、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我和你的关系。
当我进入了这个奇妙宇宙的兔子洞,我甚至没有想到这个宇宙竟然有多么的微妙,它空空如也,却互相联结。如同它有空间,可这空间没有之间、没有尽头。
当我跳出这个兔子洞,再来看看这个世界,鸟儿声、虫儿声、蛙声,连绵不绝,风儿没有障碍的在空间中自由穿梭。如同我们的思想可以横跨时间和空间,在过去和未来中来回。
我们所感知到的,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现实,只存在我们有限的视线中和大脑过滤后的有限记忆。
就像对于宇宙一样,我们究竟对自己的大脑知道多少呢?密密麻麻的神经元及神经网络组成的大脑的结构,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奥秘,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回到过去又驰骋到未来,可以让我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情绪情感、有自己的经验。这些又对我们的现实意味着什么呢?对我们的未来和过去意味着什么呢?
当我们的某个神经元与另外一个神经元相连的时候,就如同我与你相连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了关系。如同爱的神经元被悲伤或者恨的神经元相连后,我们会在另外一个相似的爱的场景中自动冒出过去那个爱与悲伤或恨的神经联结,这时我们的痛苦就出现了,我们的个性中也带上了这种千丝万缕,或形成我们的某种观念。这是我们被自己催眠了吗?如同我们经常被电视剧电影、被我们所处的环境催眠一样。
怎么样跳出这个糟糕的联结、这个让我们痛苦的怪圈呢?人实在太智慧了,当我们对自己的神经网络重新的编排,如同我们去放下过去,去觉醒、去觉察、去开悟、去开窍,我们不停的打断我们固有的神经网络的联结,去重新连接有益我们的神经网络,当我们把爱和恨的网络打断后,当我们把爱和喜悦、爱和感谢的神经网络打通之后,我们就如同看到了爱与感谢的水的结晶一样美丽,看到了我们的现实、我们的世界的美妙。最终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更有意义,也更喜悦、更自在。
长幼时的我常常因为受了一点委屈而在奶奶的院子前哭泣,好像一点点困难也能让我眼中如黄河决堤一般。所以奶奶常常笑着说我是个长不大的小男孩!
在个多雨夏天,奶奶在院子里种下一棵小树,从此以后那棵小树便是我童年的伙伴。有一次,窗外下着倾盆大雨,我连忙拉着奶奶的手,让她到雨中为小树搭起篷子,但奶奶却笑着拍拍我的脑袋摇了摇头,轻轻的对我说:“它需要去尝试接受困难。”尝试接受困难?我不理解奶奶的话,只是望着暴雨中,小树被打折的枝干和满地的落叶伤心的哭泣着!
后来我发现奶奶的行为越来越奇怪,她非但不在雨天中为小树搭雨篷,反而在艳阳高照的天气里,用锋利的剪刀在小树树干上留下轻轻的伤痕。我愤怒地质问奶奶:“你为什么要这么伤害小树?”奶奶只是笑着摇了摇头,留下一句:“它需要尝试接受困难。”便离开了。
再长大些后,我离开了奶奶的院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我寻找自己的梦想,每当我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是朋友的误解而暗自神伤时,我总会想起奶奶说的那句话,和暴风雨下那棵小树笔直的身影。不知不觉地我好像有些明白奶奶说的了。
渐渐地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不再留下毫无用处的泪水而是积极地向困难发起挑战,因此我大胆地参加了学校的各种竞赛,我与困难的较量中我彻底明白了奶奶的话。
一个暑假我又来到奶奶的院子前,望着这棵从小树成长为如今茂密翠绿的大树,抚摸着它身上密布的伤痕,我心里忽然记起了那句古训: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若没有身上密布的刀痕,小树又怎能长出更加强壮的枝干,若没有暴风雨的磨砺,又怎能激发出小树无尽的求生潜能,从而成长为苍天大树呢?这些不都是在磨砺小树的“坚韧不拔之志吗?”现在小树成长为了苍天大树,而我,也从原来遇到困难爱哭泣的男孩成长为一个勇于接受困难的男子汉。在尝试着接受困难这不只是小树的成长,更是我的成长。。
身后奶奶轻轻的拍拍我的肩膀,笑着对我说:恩,不错呀,已经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啦。是啊,我也笑着回答道,“我尝试的去接受困难中,我在尝试中成长了。
坚持不懈的前进
学习好的同学就像材料中那只竭尽全力到达塔顶的那只蛤蟆,而学习中等的学生就像那些半途而废的蛤蟆,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像那些停下来的蛤蟆。所以我们不要做那些想学习好的请教的人,应做别人想自己请教问题的人,总的来说我们不能做学习的奴隶,应做学习的主人。诸葛亮曾经说过;“志当存高远。”罗曼.罗兰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因此,我们自不要被困难和别人的话把自己吓倒,只有自食其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奋斗才能达成所愿。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加油为自己鼓劲,才能达成。如果一个人没有坚持不懈地毅力,是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荀子曾经说过:“契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
坚持的例子很多,如我爸的时候,初中生活可以说是艰难中度过的,从家里到县中学要经过一条长达七公里的山沟,道路崎岖,只能步行。每周回家一次,背上满满的一代口粮,到学校作为下一周的口粮,遇到下雨,下雪,不知要摔多少跤,到了学校满身都是泥,然而父亲没有被压倒,学习生活虽然很苦,但只要不畏艰辛,目标就一定会实现,父亲就在这样的信念下读完了初中哦年。又如从前,有一个书生骑着骡子有书童挑着书配他进京赶考,路过一个村子时,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瞧,这个书生骑着骡子赶考。”书生把骡子送人了。自己和书童去赶考。走了一段,又有人说:“瞧,这个书生带着书童去赶考。”于是,书生把书童辞了。自己挑着书去赶考。一会,又有人说:“这个书生自己挑着书籍去赶考。”书生听了丢下书籍什么也不要了,最后,他身无分文,沿途乞讨。看到他的人又说:看,这个书生什么也不带,还进京赶考呢!”书生听了之后后悔不已。以上两个例子一个是坚持不懈,一个是自己没有主见,所以我们要自有主见,不能停了什么就放弃什么。
我们不要被困难吓倒我们应勇敢的面对困难。让我们做自由主见,别人说对就可听,不能自无主见。
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我在做作业的时候,有几道题我怎么做也做不正确,我很生气的摔下作业,呆呆的发呆。这时,就有2只蚂蚁爬上写字台,一黑一红,于是,我便把它们捉起来,放在了玻璃杯里。反正是闲着无聊,我便凝神细视,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一开始,它们两只顾往上爬,但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爬了几步就从光溜溜的杯壁上滑了下来,经历了几次从杯上摔下来后,红蚂蚁似乎放弃了求生的机会,只顾在杯中乱爬。再看看黑蚂蚁,它却好象没放弃,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之后,那只黑蚂蚁终于爬上了杯子的边缘,但由于一不小心,又从边缘重重的摔回了杯中,前功尽弃了……我本以为黑蚂蚁会和红蚂蚁一样放弃,但它的行动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只见它重新振作起精神,又经过三番五次的失败,最后,凭着顽强的毅力终于爬出了杯子,获得了自由,获得了新的生命。黑蚂蚁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如这句所说的:如果有第一万次的失败,也要有第一万零一次站起来的勇气与精神!我被黑蚂蚁那坚持不懈的求生***所感动。不禁暗暗感叹:在生活中,我们多么应该学习黑蚂蚁那种为了生存而顽强不屈,不放弃一线生机的精神啊!虽然蚂蚁十分渺小,但它的精神却是伟大的。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会创造奇迹。
如果树苗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
——题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逝,转眼间,我已从一个稚嫩的女孩长成了一个落落大方的初三毕业生。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经历过痛苦与悲伤,开心与喜悦,承受过从谷底走到顶峰,又从顶峰跌下谷底。在岁月的洗礼中,我尝试着去面对一切困难,尝试着坚强,在尝试中成长。
一岁那年,我尝试着走路。但胆小的我不愿意松开妈妈的手,死死抓住不放,就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妈妈一面想抓开我的手,一面又小心谨慎的想扶着我,她希望我能够独自学会走路,又不想我受伤。最后,妈妈咬咬牙,把我松开了。没了妈妈的持扶,我有些慌了,摇摇晃晃的,可怜兮兮的望着妈妈,妈妈前进两步,但还是没来。看来靠妈妈是没用了,我也只好靠自己了。我尝试着迈开右腿,双手张开,一个踉跄,摔在地上,疼得我哇哇大哭,可妈妈没有来扶我,我只好自己起来。可是胖嘟嘟的我爬起来实在是太困难了,过了几分钟才爬起来。我决心要靠自己,一定要学会走路,不管摔倒多少次,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经常听到“砰”的摔跤声,摔倒,爬起来,摔倒,爬起来,再摔倒,继续爬,周而复始……最终,我学会了走路,当我走到妈妈面前时,妈妈开心得眼泪都出来了。
八岁,我尝试着骑自行车。刚开始,爸爸一直在后面扶着,我一直叫着“别松手,别松手!”我很害怕,万一爸爸一松手,要是摔倒了,肯定很痛。可谁知道,爸爸已经偷偷松开了手,刚开始我还不知道,当我一回头,发现爸爸已经松手了,一下子从车上摔了下来,说实话,疼死我了。我问爸爸为什么松手,他说“相信自己”。我重新起来,骑上自行车.....经过几次失败,我终于掌握了要领,尽量保持平衡,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回想以前,失败,我尝试着坦然面对失败,并努力学习,在下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与朋友吵架,我尝试着宽容,收获了友谊,在尝试中成长,让我的成长之路愈加精彩。
看完这部影片,脑中的疑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它到底讲的是什么呢?相对权威的百度百科的简介是这样写的:“这是一部另类的影片,充满了量子论、物质、真理这一类的概念,一些著名学者在电影里接受采访,讨论关于真相,记忆,大脑等深奥的话题。其中一位老教授在旧金山美术馆的背景前说,问一个人上帝是什么,就像问一条鱼它存在其中的水是什么,这样的表述也许只有对一个基督教徒来说才有意义,我觉得很有趣,通过一个小孩子的眼睛结合科学理论,或者尚未证实的科学理想,大胆假设,揭露分配量的不确实世界常态,叫醒真实。”
其分类属于剧情和纪录,讲述的是一个失婚的女摄影师在碰到打篮球的男孩、观看水结晶的图片、为婚礼拍摄照片等一系列过程,终于决定和自己的前夫好好谈谈,放弃过去的一切,扔掉药瓶,做回那个开心快乐的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每一次小的改变,都伴随着科学家们关于许多深邃问题的讨论。
一开始,他们提出了我们是否用过别人的眼睛看自己,是否问过自己我们为什么出现在这里,真实到底是什么,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我们就如同掉进了兔子洞,迷失了方向。而思想又究竟是由什么形成的,年少时代许多我们认为对的东西却被一次次地推翻,成为很难解决的深层次的问题。
生命真正的乐趣在于未知,未来总是存在无穷的可能性,但为什么我们仍旧重复着旧有的生活,同样的,一尘不变,或许只是我们的选择和忽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区分个人的真实经验、大脑想见的真实、眼睛的真实,因为它们是同样的神经在反应。我们每天会接收到许多信息,但真正能记得的只是那很小的一部分经过大脑的接收和整合的。事实上,我们只能看到我们意识到的东西,如同看不见哥伦布的舰队的土著居民一般。
而我们的记忆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过程,当我们思维活跃的时候,就是一幅闪电云突触间的缝隙就像风暴和大地之间的天空,大地接收视觉信号,乌云翻滚,击向地面,每一处神经元相连的地方培育出思想或记忆,而记忆经过联合形成概念,而这种神经网建立起来后,形成个性,这就让我们在想到某些特有的名词后产生特定的反应。
在我看来,女主角之所以最后可以走出长期形成的痛苦历程,证实建立了新的联系,从而不会使自己在一想到爱情、一看到婚礼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的伤害。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科普片,因为它的相关理论还缺乏很多实验证明,但它却给了我们很多新的思路,让我们明白在遇到痛苦的时候,建立一种怎样的神经反应机制对于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思维是一件很复杂也很玄妙的东西,因为它依托人存在,必然受到人成长经历的影响,从而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所以即使我们看到同一种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眼中真实的世界,尝试走近它,理解它,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正误,很多事情只在我们一念之间。
至于片中提到的水结晶,我也看过江本胜写的原著,也早已知道这是一种伪科学,但我仍认为其中有其可取之处,那就是教导人们学会爱和宽容,连没有生命的水都会对幸福和善良产生极强的反应,那么人和人不是更应该互相关爱吗?
总之,这部电影给了我们思考真相、记忆、大脑的全新思路,相信伴随着科技的继续进步,我们会为这些深奥的话题找到更充分的答案和解释,而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仍旧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抒发自己的见解,彼此交流,朝着真相迈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