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电影观后感作文500

2012电影观后感作文500

首页读后感更新时间:2024-11-15 22:33:09
2012电影观后感作文500

2012电影观后感作文500【一】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在课堂上,一位很喜欢老电影的老师给我们放了《天堂电影院》。当时看完这部影片,感受并不是很深刻,会被多多的调皮捣蛋逗得轻轻发笑,会被多多与艾佛特亦父亦友的感情感动。但是当我四年后,即将毕业的我,重新再一次看这部影片,心里更多的是其他的感受。

小镇生活平淡,加上战争氛围笼罩,电影成了人们生活的唯一娱乐。虽然每部影片的吻戏都被剪掉,但依然不影响他们看电影的好心情。一旦旁晚来临,人们就会陆陆续续进入电影院,小小的播放厅挤满了一双双渴望期待的眼神。

尤其是影片的小主人公——多多,对电影的喜爱,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无论妈妈如何阻拦,大骂,都坚持把每一场电影看完。想尽办法靠近放映室,靠近艾佛特,只为了与电影的世界更进一步。

想想现在,好多人,好多事,没有了小时候大人说的那股傻劲,没有一心只往前钻的勇气,每做一个决定,总要考虑太多,顾忌太多,这虽然是成长的责任,却也是成长的缺失。

艾佛特对多多说:“出去闯荡吧,永远不要回来,不要打电话,不要写信。我不要在这里跟谈话,我要听别人谈论你……。”

每次听到这一段话,都会莫名地感动,多多从小没有爸爸,对爸爸的印象也只是依稀从妈妈偶尔的反应中得到。反而与艾佛特的关系,日渐亲密,看似友情胜似亲情。

艾佛特被大火烧伤眼睛之后,为了小镇上的人能够继续看到电影,最后他只好教多多如何操作放映机。虽然明知道多多的一辈子,不应该像他一样,被困在这个小镇,却被多多对电影的痴狂所打动以及他对这个小镇上的一份责任。

影片中穿***很多其他的感情线,但是最是被多多与艾佛特这种亦父亦友的感情所感动,年龄上相差了30多年的友情,相处起来却是那么自然,那么羡煞旁人。

影片最后,老艾佛特逼着多多走出小镇,去实现他的理想。可以说,艾佛特的“绝情”是多多走出小镇,成为国际大导演的重要一步。试想,如果没有艾佛特的.“绝情”,多多的才华将会淹没在平平淡淡的小镇生活中,他的潜力将会淹没。

艾佛特对多多的宠爱是父爱,对他的“绝情”也是父爱。

2012电影观后感作文500【二】

年轻是一种资本,而怀旧只属于老年人。

当一个世界坍塌的时候,你总会看到一些人在哭,而另一些人的脸上,挂着笑。那笑的,总是年轻人,因为他们向前看着,旧世界的毁灭,意味着新世界的诞生。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天堂电影院》,脑海里最深的画面,竟是当电影院倒塌时,那一张张年轻人的笑脸,那轰然的掌声弥漫在硝烟四起的小镇,伴随的,是年老的人们的叹息。

天堂属于怀旧者,因为那是过去一种朴实而纯真的理想。过去犹如梦境,因此它才美丽。时间会美化一切残忍的东西,给痛苦戴上朦胧的面纱。

年老的艾佛特对年轻的沙维图说:“你如此年轻,世界是你的。而我老了。我不要再听你说话,我要听别人谈论你。”如此诚挚的一片心,隐藏的,却全是对未来的憧憬。只有年轻才是永远向前看的,在绵延的时间之流中,是对信仰的一点乐观和希冀。

于是沙维图走了,带着失落的爱情和一颗受伤的心,从此不再回来。

如果没有对永恒的期待,那么爱情只是过眼烟云的一场梦幻,可是,留下那一点期待,人生从此就背负上如此沉重的十字架。

不朽的十字架,沙维图怎么可能不明白?电影中一晃眼的三十年,在现实中却是真真切切的三十个三百六十五天。剪辑去了平庸、琐碎、现实的细节,于是,三十年前的过往成为如此美好的一段故事。可惜的是,那只是故事而已。

孩子们总是喜欢童话,他们没有过去,无暇回忆那并不丰富的人生,他们期待着听到“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样的结局。年少的时候,是决不会去想,其实那结局仅仅是一个开始,而真正的结局,是书写背后的无尽琐碎和烦恼。

国王也有可能某天战死沙场,留下寡居的皇后独守空房。他们的孩子可能是痴呆,王宫花园的某个角落,爱情正在腐烂变质。有一天,当所有人都老了,只有布满皱纹的眼角还闪烁一点清澈的余光,也许只有这时候,才是书正结局的时候。

可是大家都不爱听这样的故事,年轻的人们,乐意见证新世界的诞生,却不愿去缅怀那个曾经充满着快乐的旧世界。当我们去缅怀的时候,或许,我们的心已经老了。

我想我就是这样。

2012电影观后感作文500【三】

如果说《1917》是偏向于个人英雄主义,凭借着一个人的英勇排除万难、坚持到底,传达了正确的消息。那么《八佰》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力量、民族力量,这种力量更有震撼力,也更能触动人心。

抗战中的上海,已经几乎沦陷,被困在四行仓库中的四佰多名中国士兵是这个城市最后的防线,如果他们失守,上海便真正的沦陷了。

隔着一座桥对岸的租界是另外一番景象,有歌舞升平,是美好的天堂。同时也有很多心怀国家危亡的各界人士,他们心中有着无奈、有着失望,更有着对中国士兵的期许。

日军扬言三小时之内攻下四行仓库,想要击溃这上海的最后一丝反抗,当日军试图通过工事摧毁墙体,让仓库中的中国士兵失去作战的阵地。紧要关头,有人身体上绑了炸弹,开启了自我牺牲式的爆破,去摧毁日军的工事。紧接着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士兵排成队,身体都绑了炸弹,只留下自己的姓名,然后就为国献身了。

不禁让人发出感叹,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天空中的飞机中有各国的观察员,为了向其他国家表明中国的立场,冒着挑衅敌军的危险,中国士兵决定升旗,护旗手被机枪扫射,旗杆将倒之际,中国士兵用身体继续护旗,不顾生命的成为旗杆下的水泥桩。

战斗机中的士兵对这种举动甚是惊讶,飞机的玻璃时不时被中国士兵打中,展示了我们的决心和大无畏的精神。

最后为了保存实力,去唤醒更多的中国人,四佰名士兵决定冲过桥的对面,冲到安全区。明知道会被机枪扫射,但是这是我们必须的选择,就好像那几个冒死将电话线送到仓库的英雄一样,多活一个就是多一分希望。

危难之际,我们能看到同胞之情,安全区的教授也会拿出自己的枪,不愿再忍受别人的欺负,混血后代也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因为身体里流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无数的人们拿出最珍贵的物资,为的就是争一口气。

战争是万恶的,和平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吾辈不应忘记这血的教训,当以自强不息去敬慰先驱。这种近似残暴,令人发指的场面希望不要再有,那一幕幕血肉模糊,那一帧帧生离死别带来的只有痛心与沉重。

记录不去忘记,是我们最大的尊重。珍惜好好生活,也是先驱们当初最真挚的期望。

2012电影观后感作文500【四】

真人版《狮子王》正在热映,抽空去看了一场,这次重温经典,我却喜欢并同情里面的反派人物“刀疤”,不知会不会有人批我三观不正。

有关狮子王的剧情不做介绍,直接切入主题说说刀疤。

刀疤的原名叫塔卡,是辛巴的亲叔叔,狮子王木法沙的亲弟弟。简单说他觊觎王位,与鬣狗同流合污设计害死了亲哥哥木法沙,赶走了亲侄子辛巴,当了荣耀国的国王。

刀疤为什么弑兄***侄这么阴险毒辣呢?那就要看看他的成长轨迹。

木法沙的意思是“生而为王”,塔卡的意思是“垃圾”,仅由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亲兄弟俩在地位甚至命运的悬殊。

虽说是亲兄弟,但自小得到的关爱却不一样,如果换成人类社会的家族关系,大哥木法沙是国王,好歹他也排在第二位是个亲王,但他从小却没得到做为一名亲王应得到的尊重和礼遇,相反被称为“垃圾”,甚至连沙祖那只鸟都敢教训它几句并且为讨好巴结木法沙而敢开玩笑说要把刀疤做成一张地毯来给木法沙垫脚。

狮群一般是一只公狮带领数只母狮,影片里那群以沙拉碧为首的母狮子就是木法沙的王后和妃子们,木法沙居住在开阔的高地上过着妻妾成群的生活,而亲弟弟刀疤独居在阴暗的小山洞里,身边一只母狮子都没有。

狮群分食狩猎得到的战利品时也是有等级的,狮子王先吃,然后是小狮子,最后是母狮子,当所有的狮子都吃饱,才轮到刀疤舔食残羹冷炙的盘底,在狮群里被排挤着长大的刀疤心灵慢慢扭曲是很正常的。

如果没有辛巴,它还有可能会是王位的第二顺序继承人,可是辛巴的出生彻底断了刀疤最后的一丝希望。

刀疤的地位低卑,连刚出生的侄子辛巴都敢公然向叔叔挑衅:“我将成为这里的国王,那你是什么?”看到那里时,我就觉得辛巴那是自己找死,他的不知天高地厚泯灭了叔叔最后一点良知,激起了叔叔的***心。

刀疤对王位的觊觎,像极了成人世界里的竞争,如果放到真实的人类社会里,也许人比刀疤更凶残百倍。只是大部分人不愿意承认罢了。

一部狮子王竟让我生生看出了职场宫斗的剧情来。

刀疤骗辛巴去野象墓地那段像极了《甄环传》里的四阿哥弘力为跟三阿哥弘时抢皇位借给爷爷康熙祭祀的机会故意给三阿哥下绊子,结果缺心眼儿的三阿哥触犯雍正威严,被撤了皇带子,断了父子情,四阿哥在晋升皇位的路上成功干掉对手。

人类做坏事比动画片里的做的更毒辣和手段更隐蔽罢了。

当年带孩子看狮子王时,只是简单的指着屏幕跟孩子说:“这是好人,那个是坏蛋。”现在再看狮子王,突然发现并理解,不能简单用“好人”和“坏蛋”的标准来评判里面的人物,最大的反派人物小时候也曾像小辛巴一样天真无邪的蠢萌过,只是在后来成长的过程中渐渐被现实中的拜高踩低的势力眼儿们逼成了刀疤,直至黑化。

同一部剧情不同的人能看出不同的感受,只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只能说刀疤拉拢错了盟友,前期所有缜密计划因三只鬣狗搅了全剧,才最终让剧情升华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期望看到的惩恶扬善的大结局。

观影时剧场里有很多小朋友,看到精彩时嗷嗷乱叫,要打死刀疤和鬣狗,孩子们纯净的心灵里容不下坏蛋,那就呵呵一笑接受孩子们的纯真好了,而内心知道,如果他们未来成年后有机会再重看这版狮子王,也许内心真实的感受就跟今天的不一样了,就会理解并原谅刀疤。

木法沙曾对辛巴说:“世间万物都处在微妙的平衡中。”说到底无论是动物界还是人类都是适者生存,这样看,刀疤并不是完全的黑化。

2012电影观后感作文500【五】

记得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曾经说过:“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青春,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像米洛斯的维纳斯,充满缺憾,却又给人无穷的想象,构成了另一种完美。谁的青春不曾迷茫?谁的青春不曾留有遗憾?人,究竟是应该活在别人的期望里,还是应该为自己而活?

在之前上映的港片《那一天我们会飞》当中,只有男二号苏博文挣脱了现实的枷锁,真正地“飞”了起来。而在这部影片当中,男主角高翔毫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坚定而大胆地说出“我想飞”的梦想,并付诸行动,用自己所做的“飞机”,翱翔在蔚蓝而自由的天空之下。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女主角终于也脱掉了循规蹈矩的帽子,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我们活在现实当中,要考量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障碍,正如英国著名作家史蒂文森所说:“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对抗世俗的勇气,去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在这个青春片泛滥成灾的年代,《谁的青春不迷茫》摆脱了车祸、堕胎、出国等各种惯例,剧情相对简单,也没有多少跌宕起伏,甚至还存在不少BUG,但却真实写意,正能量爆棚。没想到一把年纪,居然在影院感动得一塌糊涂,无论是男女主角一起淋雨的美好,还是男主角在楼顶起飞的那一瞬间,还是男主角在教室为女主角画星云图,还是片末女主角放弃荣誉、勇敢追寻心中所恋,动情地唱起了披头士乐队成员Paul McCartney的那首《Hey Jude》:“Hey Jude,don’t be afraid。You were made to go out and get her……”

光影交错的刹那,我仿佛看到了年少轻狂的自己,在那样恣意而又狂乱的青葱岁月里,用叛逆而决绝的姿态,不顾一切地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只为了心中的理想,一路风雨,荆棘满途,眼里却装着彩虹,耳边回荡着《梦里的声音》:“打开未来或许充满惊喜,不要害怕去追寻。偶尔贪心才能改写命运,再黑我也不放弃……”越是沉重,越要飞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