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议论(高考满分作文题目加赏析)

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议论(高考满分作文题目加赏析)

首页读后感更新时间:2022-11-26 21:16:52
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议论(高考满分作文题目加赏析)

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议论【一】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讲诚信的地方。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讲诚信的地方。那诚信到底是什么?

首先,何为诚?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这便说明了“诚”就是真实不欺的品质。那何为信呢?《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人言为信。”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程颐认为“以是之谓信。”由此说明“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要诚实可靠,还要人们切忌大话、空话和假话,警示要做一个可靠的人。现在,“信”的基本内涵出来了:信守承诺,言行一致,诚实不欺。除此之外,许慎又在《说文解字》中概括一句:“诚,信也;信,诚也。”这又证明“诚”与“信”是相辅相成的。“诚”“信”合二为一,所以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信者,人之德也。”正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历代文人所推崇,那为什么我们要讲诚信呢?

诚信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个人,如果诚实有信,就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我们因贪图一点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那么我们不仅会失去一份友谊,还会饱尝不诚信的恶果。

这让我想起了古代的一个名人:季末。他一向说话算术,信誉非常高,许多人与他建立深厚友谊,当时甚至还有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季末一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他的朋友因为他的诚信,不被重金诱惑,冒着灭九族的危险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相比之下,如今活跃在社会上的那些欠债久久不还的“老赖”们却让人不耻!最终他们也尝到了不守诚信的恶果,不仅个人信息被媒体曝光,而且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信用卡不能用了,火车票也不能买……几乎不能享受所有社会服务,还会遭受无数人的鄙视和唾骂,只能缩在阴暗的角落里,瑟瑟发抖。

一个社会中,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诚实守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就是所谓的大同社会,是乌托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每个人安然自在,享受着相信他人和被他人信赖的快乐。反之,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一个人说真话,做真事,连接人们的纽带只是虚假的谎言。人人欺我,我欺人人,人们之间相互猜疑,相互提防,没有人愿意和他人合作,一切生产活动全部中断,这个社会必将走向灭亡。

毫无疑问,诚信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守诚信,这个社会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议论【二】

有一个幸福的小家,爸爸妈妈很爱我,我也爱他们。至于他们两个之间的爱,直到那一次,我才幸福地发现,原来爱在我家中默默地传递着。

到了高三,爸爸妈妈对我更是宠爱,无论多贵,只要对我有好处,买!我开始喜欢上吃一种苹果,只有在大超市才买得到,且价格不菲,但苹果好啊,所以爸爸还是有空就买给我。爸爸爱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爸爸每次买苹果回来总会被妈妈骂,原因是十个里面总有四五个是碰坏了的,这么贵的东西还不买好一点儿的,妈妈当然生气。好的由我吃坏的我妈吃,每次都这样,因为妈妈爱我。

慢慢地我开始疑惑,爸爸又不笨,为什么每一次都买几个不好的苹果回来呢?那一次一个不小心,被我知道了,那一天我先是发现原来爸爸真的聪明了,每一个苹果都很好,肯定不会被妈妈骂,但当妈妈回家后还是又骂了爸爸,我才看到原本妈妈的苹果又有几个碰坏了。当爸爸正在“碰坏”另一个苹果时,我才知道原来是他故意的,偷偷站在门外的我看到了爸爸脸上甜蜜的笑容。这了一会儿,妈妈来拿“坏苹果”吃。

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我有些不知所措,心里又酸又甜,原来爸爸是这样爱妈妈,我是这样被爱的。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贵苹果当然好吃,如果都是好的,全都由我吃,坏的苹果出现了,妈妈就会吃。原来这才是爸爸的真正用意,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我看到了。

有些感动,又有些自责,于是决定以后有好东西,一家人一起分享,苹果一分为二,我不能永远被爱,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我也要学会去爱,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所有爱我的人。

就这样,这样一份静悄悄的,沉甸甸的爱在我家传递着,以前、现在、将来,绵延不已,生生不息。

那天我作了一个梦,梦到不止是我的小家中每个人手中有一个苹果,全中国,全世界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个苹果。

原来爱到了大家中传递,一个和谐社会。

醒来发现梦中很美好,真的希望那样一份爱能在每一个小家中传,更在一个大家中传。

爱在家中传!

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议论【三】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以独缺“常识”。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广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