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到这本书,是被他的书名吸引。后来细细读来,觉得里面的内容也说得相当有道理。
《要相信孩子》是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期间的经验总结。
书中这样说到,“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儿童感到走投无路,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动更冒失,更轻率。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应该挫伤他们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是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粗暴的对待,不注意教育方式,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往往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学生出类拔萃的学生我们偏爱,聪明听话的学生我们喜欢,老实本分的学生我们接受,活泼好动的学生我们忍受,就是又“笨”又“懒”的我们也不能一提起就怒火中烧、大动肝火,也许换个角度去看去想,会有意外的收获和发现,毕竟大千世界需要的是千姿百态、万紫千红!我们老师就要有博大的胸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宽容每一个学生的优劣、长短,相信他们一定会从幼稚走向成熟!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看看我们身边的人,他们或多或少地在努力。我们从一出生就享受父母的爱。可是,我们想想,其他的家庭是不是也是这样?答案是不确定的,或许我们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时,另一个地方却是另外一番光景。年幼的孩子早早就起来给父母做饭,在厨房中忙碌。或许我们在大街上吃喝玩乐时,另一个地方的孩子就要上山砍柴,放牛牧羊。
我们从一出生,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可是有的孩子却在出生之时就已没有了父母,相比之下,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孩子要幸福的多。比起孤儿,我们很幸福。比起大山深处的孩子,我们很幸福。比起大街上乞讨要饭的孩子,我们很幸福。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努力呢?
我们又如此好的条件:名牌衣服,鞋子,苹果手机,苹果电脑,以及大把的零花钱,住的是高楼,用的是名牌,比起一些连生活保障都没有的人,我们是不是比他们幸福?我们有各种的书籍,各种的学习资料,文具,比起一些连一本书都买不起的人,我们是不是比他们幸福?我们在KTV唱歌,在高档餐厅吃饭,比起一些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的人,我们是不是比他们幸福?
我们心自问,问问自己的良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比起一些聋哑人、盲人、聋人以及身体不健全的人,我们这些身体康健、正常的人比起他们是不是要幸福的多?!他们尚且努力,我们身体正常的为什么不努力?我想让诸位尝试,把你的眼睛蒙上,做3天的盲人,把你的耳朵堵上,做3天的聋人,体会一个作为盲人、聋人的感受,你们永远都无法理解作为一个残疾人心里的煎熬与痛苦,永远都无法知道作为一个残疾人他们的成长历程。他们忍受了很多我们常人无法忍受的东西。我们摸着良心好好问问自己,我们究竟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一群人,整天要死要活的;一群人,每天无所事事,在社会上游荡;一群人,张口闭口就向父母要钱;一群人,交个男女朋友就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似的;一群人,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架,抽烟,喝酒,啥事也干不了....颓废、痞气、二流子....你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那我们为什么不努力?我们是在等着成为这样的人吗?
诸位也许觉得我说的过了,那么请你用心去看看我们的社会,正能量是有,但负能量也不少,真正努力的人又有多少?
我也不说些废话了,一些差的人都能成功,我们这些不算好不算坏的人有什么理应不努力呢?
也请诸位好好想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看看年迈的父母,辛苦而又操劳,每天的'努力工作,不就是让自家的孩子有个好前程?!也许你没有发现,他们看起来很黑的头发已经有了几根白发。看看你身边的好同学,哪一个不是才貌双全、成绩优秀?与他们比起来,自己会不会有一丝的自卑感继而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我再一次告诉你,生活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做好你手中的事,离幸福也就不远了。努力,努力,从来都是每一代人遵从的法则。不努力,你什么都没有。不努力,你就是“闲人”一个。
问问自己,也反省自己,我们这么不努力,对自己有没有任何好处?努力了,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再最后问问自己,我们究竟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努力?
再引用一句谚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从来都是真理。
努力,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它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请好好努力吧!它带给你的从来都是别样的人生精彩!脚下的路自己走,将来的路还是自己走,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是必然的!
相信每位老师都曾单独批过学生吧,差不多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学生低头站立,默默地接受着老师的批评。老师怒气冲天,越批评越有劲,全班同学都在看着,享受着这个孩子的无奈。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无关紧要,有的隔岸观火,有的心里打着激灵……作为此时此刻的孩子,倒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任你老师唾沫飞溅,任你老师怒火中烧。唉,此时此刻的教师,无不感到委屈我是在用心教你,你为什么就要犯错误,为什么就偏要完不成作业?为什么……老师啊,自认为善良的动机,往往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我也经常苦恼呀,为什么?为什么呢?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里告诉了我们答案。
记得在《要相信孩子》这书上有这样一段话“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儿童感到走投无路,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动更冒失,更轻率。”这段话给我的启发很大。确实,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思维去想孩子,把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他们,一旦他们不接受或是做的不好,我们就生气,骂他们,有时火气一上来说的话其实是非常伤他们自尊的。所以说孩子是不能接受你的自认为是善良的动机的做法,因为他们本身并没有这种积极的倾向。任你怎样发火,他们都无动于衷,反而更反感,更要和你对着干呢。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应该去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其实有哪个孩子不想老师喜欢呢?不想做好一切呢?可明明他们又管不住自己。所以我们老师就应该去引领他们认识怎样做就是好的,怎样做就是对的,去激起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给他们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这才真的有用。不得不承认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始终坚信自己的学生“行”。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强化,让他树立起自信。有了自信,学生在改正缺点时,就有了主动性,就有了动力。我们要采取赏识教育,因为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学生自己相信自己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
“教师,甚至学校之所以对个别学生无能为力,其原因并不在于学生是不可救药的,而在于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的方针是错误的。”书上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在平时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后进生”。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相信许多老师都是在批评多次后无奈的对他“置之不理”,甚至对他们产生厌恶感了吧。因为我们认为的好学生不是这样的,他们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就把他们称为“后进生”,加之现在中国的教育还是注重升学率的,他们拖了我们教学上的后退,当然就是老师眼中的差学生了。可是,难道他们真的是无可救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只要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的,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耐心引导,那么每位学生都会绽放出他特有的风采。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些教育书籍后,我想了很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这么多孩子的未来,责任重大啊!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树立一个终生学习的观念,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基础,用理论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