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达瑜伽工作,精神上的收获大于经济的收获,感谢有这样一个空间,汇集了智慧的人,很感谢在我对儿子成长过程迷惑时,有一位伽友为我介绍了这样一本书——《完整的成长》,不仅帮助我更好的给儿子一个成长环境,也帮助了我自己重新省视我的童年并更好的让自己成长。
我们成年人选择灵修或选择信仰或选择瑜伽修行等等,大多数人是因为心灵的困惑和痛苦不解,才去修的,只有少数人是为了更高一层的精神。
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修来修去,仍然迷惑,控制来控制去,感觉压抑,当看过这本书以后,我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自己的内在一直都没有长成熟,长成熟的只是一个躯壳,我们的内在世界:情绪、感觉、心理、认知、精神,都没有很好的成长。
没能很好的成长,是因为我们小的时候,还很弱小的时候,被比我们强大的人给剥夺了。常常听到大人不让孩子哭,不让孩子闹,不让孩子这样,那样,却没有很细心的奈心的关注一下,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他们想认知什么,感觉什么?今天还听到爷爷奶奶,为了孩子顺从他们的心意,而恐吓他,如果你要哭,爷爷就走了,如果你要和妈妈,奶奶就自己出去玩了,就带别的小朋友去玩了,孩子整天活在恐吓中,在他需要照顾的年龄,那么孩子就慢慢失去了自我,为了讨好大人的心意,去做违背自我的事,那我们小时候,可想而知,我们更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出来的,所以我们没有了自我,会变成或倔强,或脆弱,或强势。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回到我们的内在,我们发现的应该是这样:我们有时是情绪的,有时是感觉的,有时是思维的,有时是心理的,有时是精神的……由于我们反它们看成是我们自己本身,所以它们便学步丰统治我们。所以,一会儿我们被情绪控制了,一会儿我们被心理控制了,一会儿我们被头脑控制了……就像我们很多人的生活一样。有时我们被别人控制了,有时我们控制了别人,有时被外在的环境控制了……内在也有着“权力斗争”。我们的内在也常常相互控制着,“政变”、“篡夺王位”,这就是我们内在的挣扎和焦虑。”
我们的身体里真的会有很多个小我,我自己清楚的感觉的到,出了事情的时候,常常会纠结,矛盾,痛苦,难过,或否定自己,降低自己的价值感,这种情绪却又找不到出口,于是只能把自己变的情绪化,因为内心的事情,可能牵连到一个和这个事无关的事情上,常常会想别人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了,会抱怨,可能很少的面对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内心怎么了?
没有诞生自我的人,依然可以依靠外力驯化成长,只是成长起来的人是一个“小我”,小我就是我们不自觉得在处事说话的时候,会反射出生命中某个人的影子,可能是妈妈,也可能是爸爸,或老师,或在你成长中侵入你精神里的一些人。
“由于小我是由外力促成,由外力驯化而成,因此小我就自然地时刻感应着外在的变换。外在的世界就是小我的镜子:外在的赞美,小我就倍感有价值;(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人拍马屁)外在贬斥,小我就倍感自卑;(所以,如果遇到一点别人对我们的否定,就会燃起内心的怒火或难过)外在风云变幻,小我的情绪、感觉、心理、念头也变化无常……你永远是外在的反应,你就没有尊严,没有自我价值感。想想我们成人,想想我们面对每一种关系时内在的变幻无常和动荡,我们自主、独立、定力的如如不动空间依赖什么?我们的喜悦、幸福依赖什么?我们的尊严和价值感空间依赖什么?我们空间是谁?”摘自《完整的成长》274页
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做自己的主人,重新的把真正的自我找回来,那样,我们有一个完善的自我,就会是安宁的、安然的、清明的、喜悦的、理智的、智慧的、和谐的。我们的灵修也好,佛性也好,必自然的显现出来。
至少有两样东西可以帮助你成为自己的主人,以完善自我:内在的力量和爱。摘自《完整的成长》272页
在生活中,我们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这还不够,因为你总不可能永远第一;我们会做出一些很圆满的事,但,这还不够,因为我们要尝试去追求完美;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很孝顺,其实,这还不够,因为还有很多事,你并没有为你的`父母着想……
我们的人生中,会经历许许多多,但,这还不够!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他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还远远不够。”记得上小学时的一次,我拿了满分,对于一个第一次考试并且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优异的成绩!可当我拿给父亲看是,他对我说:“这还远远不够。”当时,我诧异极了:“这已经是最好的分数了,还不够吗?”父亲只是微微的笑,然后摸了摸我的头说:“你还太小,这还不够。”
又过了几年,我上了三年级了,老师说班里要重选班干部了,我才想起来父亲当时对我说的话,难道他口中的不够是我没有当班干部吗?在那个幼小的年龄,我肯定了我自己的说话,由于急迫的想得到父亲的肯定的我,参加了班干部的竞选,当时我竟选的是班长。也许是因为水平的差距,也许是老师的喜爱,也许是因为同学的偏见,我,落选了。我失落的回到家,告诉了我父亲事情的原委,父亲又笑了,他对我说:“成绩不是一个精彩人生的开始,也不是唯一一个衡量人的办法,你爸爸我活了三十多年,从来没有满足过现在的生活,也就是这样我才有了做所有事情的动力,你还这么小,一次满分就足够了吗?一个班长竞选就足够了么?你还要经历许许多多人生中的苦难,到时候你就会明白了。”也许我当时太小了,并不理解父亲话中的意思,但我好像被点通了。
直到后来,我竟入了初中生活,我彻悟了爸爸话中的意思,对啊,我们不能满足与现在的生活,满足只会让我们失去信心,变的慵懒,我们还年轻,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挖掘自己生命深处的宝藏,我们还充满活力,应该自己去拓展自己为人生,为自己的人生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光明的大道!当你累了,当你倦了,当你悔了,要记住,对自己说:这还不够!重新燃起对生活斗志的烟火!
这几天仔细的读了孙瑞雪女士的《完整的成长》,这是一本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阐述另一个世界,一个每个人都拥有的内在世界的好书。 在此书中,孙瑞雪女士凭其专业知识和多年儿童心理教育的经验,为广大家长们解析孩子心理成长之路。本书告诉你孩子是自己的主人,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身体,情绪,感知,精神,集合这所有才能塑造出一个完整的人,而一个完整的人,应由一个完整的儿童成长而来。孙瑞雪女士详细生动地阐释了孩子的成长路途中细微的不易窥见的重要环节及其巨大作用,手把手教导爸爸妈妈们如何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并培育出人格完整心理健全的孩子。我们理解孩子,就要理解他的情绪。我们接纳孩子,就要接纳他的情绪。我们爱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就是和情绪一起到来的,那就是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从此孩子便和情绪难分你我、形影相随、朝夕相处、终生相伴。出生时,情绪即伴随而来,婴儿一开始就天然的拥有了它。如同身体的成长,情绪也需要18年的成长时间来达到成熟。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位妈妈,我更有责任去让我们的孩子完整、健康的成长。
儿童自己创造自己!
儿童是自己身体的主人!
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儿童是自己感觉的主人!
儿童是自己心理的主人!
儿童是自己认知的主人!
儿童是自己精神的主人!
一切创造始于儿童的自我创造!
假期再次捧起孙瑞雪的《完整的成长》这本书,细细品读,收获很大,对如何为儿童创设一个完整成长的空间有了更深的思考。
本书讲述儿童如何在成人创造的外在的世界中创造“自我” ,让儿童成为自己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的主人,如何在关爱儿童的同时看到儿童自我成长的力量,将其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她提倡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全是完整的人与完整的成长的真正内涵。本书最后还介绍了儿童发展的不同理论,以帮助读着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过程。
书中写道“身体是属于儿童自己的,他需要自由地支配他。父母教师要做的,就是巡逻在儿童活动的边界上,在鼓励和分享中保护儿童,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如果被允许之后才可以探究,人就没有了自主和自由的意识。”而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更多地替代孩子,活动或玩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小心这个、小心那个……”不但孩子的身体不能自由支配,而且孩子的思维也被替代,孩子们失去了创造自己的机会。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三年级男孩儿的最爱——长尾夹。长尾夹不就是数学老师要求学生夹卷子的小夹子吗?有什么好玩的?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的创造,他们会把几个夹子组合在一起,变成另类的陀螺,他们在桌子上、地上不断尝试、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他们会自发地组织几个人进行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形成了他们独有的规则;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沟通,学会了相处。这就是自由支配的魅力。
我们知道7岁至12岁儿童开始对有意识地协调自己的.动作有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喜欢跳绳、滚圈、骑马、蹦蹦跳,这些都是有规则的身体活动和游戏。几乎每一样游戏中他们都会使用意识。此时儿童认知的发展使得孩子可以通过认知来确认自己的身体,设计活动来自主游戏、自主运用身体。就那孩子们喜欢的躲避球来说,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边玩边形成规则,比如:怎样分帮、怎样确定发球权、在同时得到球的时候到底由谁来打、犯规了怎么办、比赛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这些都是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完善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不断成长。凡是可以考验自由运动身体的地方,愉悦和自由的儿童都会不厌其烦地攀爬行走,极尽全力张扬着自己,张扬着终于可以完成使用身体每一部分的喜悦。对他们来说,身体自由了,他们创造了一个自己的身体。如果不让儿童感知与经验,那就意味着让儿童失去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自主的机会,提供更多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展示,尽情创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出生开始,就是自己身体的主人,自己情绪的主人,自己感觉的主人,自己心理的主人,自己认知的主人,自己精神的主人,才能真正完整的成长。
“完整”的成长,我们完整吗?----似乎还在发展,完善中。像书中最后一段所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更多文章上太原幼儿园哈福屋国际蒙特梭利幼儿园 网站了解。
看到这时就会想起身边所发生的真实故事:
我朋友曾说过他姐姐的孩子,在小时候常被寄养于奶奶、爷爷家,而爸爸、妈妈为了生计忙于工作,到六岁时发现孩子有些自闭,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同时与爸爸、妈妈的关系也是淡淡地。
我身边的小孩儿,小时候不管吃什么都是切得碎碎地,或是打成汁喝,到现在四岁了咬一些青菜都很费劲。
抛开小孩不讲,看看成人又如何呢?
闲娱时间朋友们出去玩、吃饭,在饭桌上有位朋友尽然说:“我不会用筷子。”天哪!不是吧,你都25岁啦。原来是小的时候奶奶常追随于喂饭,自己吃饭的时候很少,那使用勺子、筷子的机会更少。
想想他们的童年是怎么过的呢?
再回头看看《完整的成长》发现,证实,童年是人生基础的奠定,人的童年不是跟随在父母及朋友、老师的指定、计划,而是跟随于自己的内心,遵循于内在自然发展规律。
像上面示例中的人,他在创造自己的时候,谁阻碍了他---成人;他在认识、感知自己身体时,谁控制了他---成人;他在体会情绪、情感时,谁抑制了他---成人;他在感觉时,谁又阻止了他---成人······难以想象,他的主人是谁?
相反,从《完整的成长》中我们获得:孩子的童年过得好与不好,影响着他成长后的人生、心理、身体。
请记得,今后成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而孩子也要在成人的角度,看到成人的问题。
请记得,滋养孩子的心、身、灵。
请记得,让孩子去自我创造。
请记得,让孩子去探索、发现、感觉、感知再感觉。
请记得,耐心等待孩子,多给他些机会。
请记得,尊重孩子,真爱孩子。
请记得,给他爱和自由的环境。
给予这些时,他至少是朝完整靠近,不近乎完善只需完整。
在丽达瑜伽工作,精神上的收获大于经济的收获,感谢有这样一个空间,汇集了智慧的人,很感谢在我对儿子成长过程迷惑时,有一位伽友为我介绍了这样一本书——《完整的成长》,不仅帮助我更好的给儿子一个成长环境,也帮助了我自己重新省视我的童年并更好的让自己成长。
我们成年人选择灵修或选择信仰或选择瑜伽修行等等,大多数人是因为心灵的困惑和痛苦不解,才去修的,只有少数人是为了更高一层的精神。
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修来修去,仍然迷惑,控制来控制去,感觉压抑,当看过这本书以后,我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自己的内在一直都没有长成熟,长成熟的只是一个躯壳,我们的内在世界:情绪、感觉、心理、认知、精神,都没有很好的成长。
没能很好的成长,是因为我们小的时候,还很弱小的时候,被比我们强大的人给剥夺了。常常听到大人不让孩子哭,不让孩子闹,不让孩子这样,那样,却没有很细心的奈心的关注一下,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他们想认知什么,感觉什么?今天还听到爷爷奶奶,为了孩子顺从他们的心意,而恐吓他,如果你要哭,爷爷就走了,如果你要和妈妈,奶奶就自己出去玩了,就带别的小朋友去玩了,孩子整天活在恐吓中,在他需要照顾的年龄,那么孩子就慢慢失去了自我,为了讨好大人的心意,去做违背自我的事,那我们小时候,可想而知,我们更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出来的,所以我们没有了自我,会变成或倔强,或脆弱,或强势。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回到我们的内在,我们发现的应该是这样:我们有时是情绪的,有时是感觉的,有时是思维的,有时是心理的,有时是精神的……由于我们反它们看成是我们自己本身,所以它们便学步丰统治我们。所以,一会儿我们被情绪控制了,一会儿我们被心理控制了,一会儿我们被头脑控制了……就像我们很多人的生活一样。有时我们被别人控制了,有时我们控制了别人,有时被外在的环境控制了……内在也有着“权力斗争”。我们的内在也常常相互控制着,“政变”、“篡夺王位”,这就是我们内在的挣扎和焦虑。”
我们的身体里真的会有很多个小我,我自己清楚的感觉的到,出了事情的时候,常常会纠结,矛盾,痛苦,难过,或否定自己,降低自己的价值感,这种情绪却又找不到出口,于是只能把自己变的情绪化,因为内心的事情,可能牵连到一个和这个事无关的事情上,常常会想别人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了,会抱怨,可能很少的面对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内心怎么了?
没有诞生自我的人,依然可以依靠外力驯化成长,只是成长起来的人是一个“小我”,小我就是我们不自觉得在处事说话的时候,会反射出生命中某个人的影子,可能是妈妈,也可能是爸爸,或老师,或在你成长中侵入你精神里的一些人。
“由于小我是由外力促成,由外力驯化而成,因此小我就自然地时刻感应着外在的变换。外在的世界就是小我的镜子:外在的赞美,小我就倍感有价值;(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人拍马屁)外在贬斥,小我就倍感自卑;(所以,如果遇到一点别人对我们的否定,就会燃起内心的怒火或难过)外在风云变幻,小我的情绪、感觉、心理、念头也变化无常……你永远是外在的反应,你就没有尊严,没有自我价值感。想想我们成人,想想我们面对每一种关系时内在的变幻无常和动荡,我们自主、独立、定力的如如不动空间依赖什么?我们的喜悦、幸福依赖什么?我们的尊严和价值感空间依赖什么?我们空间是谁?”摘自《完整的成长》274页。
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做自己的主人,重新的把真正的自我找回来,那样,我们有一个完善的自我,就会是安宁的、安然的、清明的、喜悦的、理智的、智慧的、和谐的。我们的灵修也好,佛性也好,必自然的显现出来。
至少有两样东西可以帮助你成为自己的主人,以完善自我:内在的力量和爱。摘自《完整的成长》272页。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