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受朋友的推荐,读了一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给我感触颇深的不仅是书中的内容,本书作者李跃也从不同层面讲述了自己的转型。
李跃的糊涂,傻气,可爱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同与年龄阶层的人性本面,更诠释了教育与爱育的本质区别,以平等自由的心态来享受欣赏孩子用生命巨章缔造的童话乐土。而在这其中孩子是幸福的,我们也是幸福的。
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另一位著名作家卢勤的著作,卢勤专著中提倡的赏识教育,从解读孩子内心,关注孩子外在的健康成长,到放权让孩子自由支配,树立主人翁的责任与意识,倡导了一种教育的新型理念,而在这种漫长的教育与实践中走的也并不顺畅,大到家长,老师,小到青少年,在经历了太多失败教育后,理解了教育不是支配,居高临下的威严施教者,而是如何将教育升华成爱,来激励促进自身的成长,我想李跃与卢勤在教育方面应该都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在李跃的书中,每一篇都可以堪称经典。例如《鸡毛掸子》一文,就给我很多的启发。
最近,我班刚转学来的小朋友,生性活泼好动,总喜欢招惹小朋友,一次,我让小朋友去排队喝水,小家伙一把就把排在他前面的巩翰林推倒了,其他的小伙伴赶忙扶起巩翰林并要求他道歉,小家伙却噘起嘴一脸不悦道:\"我没错。\"一边拿起水杯向指责他的小朋友泼去。站在旁边的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伸手打了他的屁股两下,没想到小家伙一脸不服气委屈的大哭起来,大叫道:\"你们人多欺负人少,我再也不上幼儿园了。\"
小家伙的一句话立刻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无形中我给孩子们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
于是我把两个小家伙叫到了一起,给他们讲道理,听孩子解释,并让他们当着大家的面握手言和,一个短短的小插曲让我明白了,在严格管教孩子以后,一定要用温暖真诚的心接纳他们,让他们知道严厉是更深沉的爱。其实在李跃的书中会有很多的故事及相关事例值得我们深思,而恰恰是生活中想当然的小事,让我们在无意识中伤害了儿童的幼小心灵,埋没了孩子的潜力,而教育就想当然的成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隔阂,教师走不过去,孩子不愿走进来,使两者成为对立面。
曾有人这样说:现在的孩子都很个性,现在的教育不象教育。我要说的是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向标,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一套观念,他们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作为施教者怎么样才能很好的保护好孩子个性的一面,又要剔除孩子不尽完善的一面,我想在李跃的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李跃不是圣人,算不上是教育的专家,但她却是一个个性十足,及具影响力的施教者。
她对自己不偏不倚,教育败笔,优秀案例都在书中一一展示,与其说这是李跃的财富,不如说它是我们每个人或缺的教育宝藏,而我相信,每一个人不一定是天才,但每个人却都有一样别人或缺的?是什么?它在哪?大概只有自己知道,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平凡中的天才!
书是一个世界。李跃儿老师《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将看似平白的故事,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又一个教育思想的灯塔,一本书的精彩与否,我想,就在于是否平直的文字能激发一个引人深思的过程。贯彻于整个书中,我所思考的,是一个看似无为却而为的爱的世界。
在《用灵魂去感受孩子的灵魂》章节中,对于教师的教育心理上,感悟童心的《天使之爱》作者提及到“成人想成为天使就得首先放下上帝的架子,怀着一颗无怨无悔真诚朴实的心去观察孩子感受孩子,然后去正确地帮助孩子。”我们常常说是孩子的朋友,可教师想成为孩子的朋友,首先就要与孩子平视,由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了解事物,才会更深刻的\'感受孩子的心。李跃儿老师讲述了很多真实的教育范例,在她的教育理念下,我能感受到孩子的幸福,感受到她所给予孩子看似“平常”的教育,一点一滴,都在孩子们的心里,写在孩子们的脸上。
随着读书的逐步加深,“有多少教育者在施教时鼓励孩子大胆的出错?”这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大胆的出错。出错的过程即同时也是孩子一个探索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发现能力就是从出错开始。教师应正确的对待这种“出错”,出错既可以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促进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做良好的铺垫。鼓励孩子大胆出错不单单只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我认为家庭教育中也应做好教育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些给了我重要的启示,我必须将书中这些好的、先进的、重要的理念转达给家长,促进家校合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蒙昧制造不良后果中,提及到“赏识教育”,这不由让我联想到我们教师所给予孩子的鼓励性语言应该掌握一个度的概念。赏识必须成为孩子继续往下走的道路坐标,其内容要有具体所致,避免笼统的夸奖,帮助孩子发现做得好的地方,或将孩子没有信心的地方提出进行恰当的赏识。让孩子在赏识和明确自己不足的区间内,找到赞赏所朝的方向,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从本我和自我的状态中,找到方向点,使其得到广泛化的运用。
大卫、梭罗断言:爱是一种永远无法消除的饥渴。医生与精神病学家早就认识到溺爱与缺爱都将对身心疾病产生重大影响。李圣珍老师说:真正的教育者,如同艺术家哲学家殉道者,他与别人相比,更接近于上帝,更接近于人性中美好彼岸。教育是什么呢?教育自古以来肩负着两个伟大的使命,就是培养人的高尚灵魂和智慧的脑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光要把酿造高尚灵魂的“道理”与生成智慧脑袋的“知识”告诉孩子,更重要的是要使这样的道理与只是有个“实体化”的过程。实体化就是落实,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知道”的层面,要深入到人的心中血液里灵魂里,成为他们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她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爱和教师的真正含义。
读书,是人生的一个乐趣,读一本好书,更是乐趣中的幸福。《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是一本能让人产生幸福的好书。
这本书的作者李跃儿是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人,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在她的书里处处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颤的实例,每一个在她笔下的受传统教育毒害的孩子,都能清晰得让人勾勒出来,这些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当方法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可怜或可悲的命运沉重的令人窒息,要么沦为***人犯,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自闭、要么自虐,他们本是像花朵一样的孩子,本来应该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可怜的孩子,为了成为爸爸妈妈心中想要得“人才”,不仅搭上了自己本应快乐的童年,还要承受心灵扭曲而成人后的种种苦恼。
我看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一章,当我看完几篇以后,给我的感悟很深,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我被书中的情感感染着,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例如:当一位老师上课的题目是“我的幸福”。她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家人当宝贝,每个人周围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着我们;再物质上,我们要什么就有什么;星期天可以游泳,放假了还可以旅游——那么,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我们一定感到很幸福了。话音未落,孩子们呢齐声回答:老师——我们不幸福。这么一问全班一下子活了,全都举起手来,其中一个10岁的男孩,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是年级第一,他站起来说:“老师,我的幸福是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床上睡觉。”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在真真切切地渴望着幸福,他们说的全是真话。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调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者两种,他们挑不出幸福的颜色,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孩子们在小学已经减负,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多,孩子们应该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是孩子的家长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无限制地报兴趣班,无限制地为孩子购买复习资料,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孩子们当然感觉不到幸福。
李跃儿老师归纳的三类做好一个好妈妈: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
当我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位母亲给10岁的儿子洗脚,儿子把脚盆打翻了,母亲大发雷霆骂了一番;一个10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洗脚,有很好的平衡能力,他把盆子打翻,可能是他心烦意乱的结果。这样妈妈在孩子眼中,几分钟前是慈母,给儿子洗脚;而几分钟后就变成了凶神,爱与恨的转瞬转换肯定会使孩子心理扭曲,孩子的心理怎么能承受得了呢?究竟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答案显而易见了!我们大人们往往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给孩子灌输更多的知识,让孩子处处“优秀”,至于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孩子幸不幸福,他们却很少考虑。
最后,我只想说,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朋友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快还给孩子吧!
假期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这是由酷爱艺术的女画家李跃儿撰写的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她在经历了太多传统教育的失败后,大彻大悟:终于从高于孩子的“教育宝座”回到了以平等的生命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开始享受欣赏孩子们创造的多彩世界。这是一部爱育的宣言,居高临下的教育会压抑、束缚甚至扼***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的爱育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作者在书中通过具体的事例深入阐述了成人、教育者、老师、父母——不当的教育对孩子身心造成的影响与伤害。
通过读这本书,也让既身为教师也身为母亲的我有了重新的思考,让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我们应该尊重、理解、支持孩子,而不应该灌输与强制,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穿,不缺玩具,绝大多数孩子也都能上起学,那么现在的孩子幸福吗?我以前给孩子上课时也经常说:“看你们多幸福,有吃有穿,有父母爱,我们小时候——”可孩子们好像不大认同我的观点,有的默不作声,有的直接就低声说:“幸福什么呀,一点也不幸福——”我简直有些震惊,非常意外。后来我问他们向往的幸福是什么,他们七嘴八舌的告诉我:有的说想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不起床,躺在床上睡懒觉;有的说想真真正正的放个长假去海边玩;有的说可以买很多好吃的在床上吃,不要听到父母的唠叨;有的说老师能不能少留点作业,给我们点自己的时间做些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孩子们向往的幸福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但深入的想想,他们说的只不过是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些事情确实让他们感觉不自在、不舒服,甚至不幸福了,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社会、教育者、老师、家长———太多因素导致孩子没有幸福感。
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竞争压力大,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便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地给孩子开小灶,送入各种补课班“深造”,就拿我朋友的妹妹家的孩子来说吧,家在义乌,今年十岁,四年级,除了正常上学外,要学习书法、乒乓球、大桥外语、电子琴,偶尔还要学习游泳。为了孩子学习方便,特意买辆车,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而每个月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一大笔。我以为这孩子各方面都应该是非常出色的,可就在前几天去他家时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晚上八点时,他的父母开始互相让对方辅导孩子一篇写人的作文(学校留的作业),后来任务落到了妈妈的身上,妈妈开始埋怨:“让孩子学作文你不让,一写作文就不会,我也不会呀。哎呀,正好阿姨是老师,让阿姨教教你吧。”任务又落到了我身上。其实我已经很累很困了,没办法硬着头皮接受吧,这孩子,我给他辅导他不听,一会吹两下笛子,一会摆弄手里吃零食积攒的积分卡,一会又滑两下滑板车(就在地板上),一会又看一眼电视。我又不好意思声严厉色地说他,写的字很毛草,还有很多错字。我让他好好写字,他理直气壮地说:“这又不是在学书法,写那么好有什么用?”后来,几乎是我说一句,他写一句,完全是我的作文他代笔。
一直到十点多才完成这篇作文。躺在床上,我已全无睡意,社会的竞争、家长的望子成龙、老师及学校的追求升学率——这一切都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其实孩子一点都不幸福,甚至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把他们生下来就是为了折磨他们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各种补课班里,孩子们学到了什么,补课老师为了能留住孩子,长期在自己的班里补课,绞尽脑汁、想尽了一切办法:凡事哄着孩子,上课时可以吃零食、可以嬉笑打闹、甚至给发点糖和奖品取悦孩子们。结果孩子在学习上没有一点好习惯,学的越多孩子越烦。我们所说的平等自由的爱育,绝不是纵容。今年义乌要求严,假期不许补课,很多家长认为别人都不补我们补,效果会更好,于是补习又转到了“地下”,打起了游击战。就这样大家看你也补、他也补,多数都在补,也就跟着补。
真不知道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是个头?我们的教育何时能走出误区?孩子的幸福何时能还给他们?
春天是温和的,夏天是炎热的,冬天是寒冷的。但相对来说,我还是更喜欢秋高气爽的秋天。秋天正是落叶之际,在这
翩翩起舞的落叶之中,你会感觉到似成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不能用字来形容的,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落叶背后隐藏着什么?
记得那时正是初秋,我与爸爸来到了一棵树下面歇息。我坐在树的旁边,看见落叶落了下。像坠弱的飞机又像流星……
阳光照在金黄的树叶下,我抬起头,可以看见树叶的.树干。我顽皮地爬上树上摘下树叶,一片片的在爸爸头顶上扔下去。爸爸看到飘落的树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知道树落叶了代表着什么吗?
我装作深奥的样子对爸爸说,落叶代表大地又有了新的地毯,落叶又代表叶子又可以在树上飘落下来了玩了,爸爸听了哈哈大笑,我气得脸都红了,我说笑什么笑,有什么可笑的。难道你知道落叶的意义吗?爸爸烧了烧后脑勺,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爸爸说每一次叶落都代表了树又大了一岁,这棵树已经从以前娇小嫩绿的样子,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其中也绝对少不了这颗小树的努力,每一棵树都是从小芽长成参天大树,其中落叶就代表着他们的努力。且落叶飘下来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明年这棵树能更健壮。
是啊!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大树,他就是我们熟悉的父母。他每一分,每一秒都为我们付出,就是为了换取我们的幸福。谁能说有一棵树没有落过叶?有一个父母没有为你们付出过?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片落叶,不要让叶白白地落了下来。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妈妈带我来到了亲爱的外婆家——临澧县文家乡新屋村。妈妈开车比较慢,但尽管这样,从县城出发,也只需要半个小时时间便到达目的地,听妈妈说这里是全县最大的弥猴桃种植基地。
一下车,便迎来了外婆热情、期盼的目光,我连蹦带跳,来到外婆身边,嘴里大声叫着:“外婆,外婆,我要吃弥猴桃!”“好!好好!,多的是,你怎么吃都吃不完!”外婆边说,手边指向离外婆家约30米的前方,“你看,都在那里呢!”我顺着外婆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大片弥猴桃树被水泥桩支起来,翠绿的叶子下面是一簇簇饱满的果实,麻麻的弥猴桃挂满了整片树枝。
“哇!”我不由得惊叹起来,“好多的弥猴桃啊!”我一边说着,一边迫不及待的奔向了弥猴桃地。
“你慢点,小心摔着。”妈妈在我身后焦急的唤着。“那个树上的弥猴桃还不能吃,你只能看看,外婆家里有已经熟透的弥猴桃。”
但是我已经顾不了许多了,一头扎进了弥猴桃地里,那水泥桩支起的弥猴桃树比我长得还高,我只能仰起头,望着那结实、饱满的果实,口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那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一伸手,便扯下了一颗又大又结实的弥猴桃,捏在手心里,硬硬的,身边没有水果刀,我便用牙齿一块一块的啃去那并不太好看,而且有点粗糙的皮,翠绿绿的果实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一大口咬下去,一股酸涩的味道弥漫了我整个口腔。太难吃了,我心里想着,一口吐在了地上。
这时,妈妈和外婆也走过来了,“怎么样,不好吃吧?”妈妈笑着问我。“是的,怎么没有我以前吃过的好吃呢?”“这些还没有成熟,家里有已经熟透了的,弥猴桃摘下来,还要放三、五天等果实变软了,才好吃。”外婆在旁边答到。“走,赶快回家,我要吃成熟的弥猴桃!”便拉着外婆和妈妈的手,急急的奔向家里。
堂屋里,外公已经削好了两个成熟的弥猴桃放在了桌上,我一手抓一个,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果然味道就是不一样。成熟的弥猴桃,甜甜的,散发着阵阵清香,那香味沁人心脾,让我胃口大开。
我边吃边问:“外婆,我们家里怎么种这么多弥猴桃?我们怎么吃得完啊?”外婆一脸慈祥的笑道:“傻孩子,你看到的那一片,有四百多亩呢,是我们全村的人种植的,每个人都有份。”
“啊?那全村的人为什么要种植这么多弥猴桃呢?”妈妈接过话题说道:“种植这么多弥猴桃并不全是自己吃,大部分是要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卖到哪里?谁来运呢?”我越来越好奇了。
妈妈继续耐心地解释:“这些弥猴桃是我们省农科院的一位博士爷爷研究出来的新品种,他也是这个村子里长大的,所以就把这个新品种拿到他的家乡来种植,到了成熟的季节,便派人派车来高价收购,然后出口到新西兰,你看,外婆家宽敞明亮的房子,还有放眼望去这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家家户户的摩托车、还有小汽车,都是因为种植的弥猴桃产量大、价格高、收购及时带来的,近几年来这里的老百姓都富裕起来了,正是猕猴桃换来了大家的幸福生活啊!”
我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嘴里满是甜甜的味道。
幸福就是——炎炎夏日,一饮清泉;万物之春,一赏春花;金色丰秋,一品鲜蔬;寒冷银冬,一望草原……
春天,农人们在养育他们的土地上撒下种子,脸上的笑容仿佛是看见了丰收的农田。外婆也在自己那小小的一亩田中劳作,全然忘了这刚解冻的泥泞。妈妈在一旁帮外婆,我却去寻那最美的春色了。
乡间的小路,是有趣的。刚破土的小草,还只是新绿,并没有夏日那油光的娇嫩欲滴。小路的心头是条小溪,潺潺水声,引来了鸟儿,鸟儿们享用着大自然给予的甘露,仿佛沉寂了一个冬季的嗓子润了,和着流水婉转动听。鸟儿们散了,我也累了。还是那条小路,不知是被我遗漏了,还是什么,竟生出了几朵小花,隐在新绿之中。
再望农田,有几块刚还是一片混乱,现在却是一片整整齐齐的稻秧,如同镇守大地的新兵。
村里那位老奶奶的田里竟有好几人在帮忙。其中还有没种完自家田的呢!众人脸上却只有欢乐,和和睦睦心与心连。不一会儿,老奶奶的田就插完了秧,比边上那几块田都要绿,都要整齐。
到了夜幕降临,众上脸上洋溢着欢乐与幸福,聚在大院子里,吃着美味的饭菜,谈论着农田里的趣事,分享着心中的幸福。平时严肃得很的那几位老人家,现在也沉浸在那欢乐中。
我的心仿佛与众人的心连在一起,被幸福感染着,眼前这一场景不就是春天最美的景象么?众人脸上的笑容就像此时的饭菜一般香甜。
幸福的味道就是那饭菜的味道,香甜润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