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雄山,莽莽平原,我见到黄皮肤的这块土地的先民,奔腾,呼吼。一条龙升起于黄河之畔,伸向滔滔不绝的黄河水中饮出一股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
黄皮肤的人儿,褪去了厚重的兽皮,那嫘祖的丝绸轻盈袅袅。黄皮肤的人儿,解开了长绳的绳结,那仓颉的汉字闪烁赤县。听着昆仑之巅,伶伦悠扬的一泓笛声。我登上祭台,贞人在龟甲兽骨上,刻下一刀祈祷。渴了,执尊罍,仪狄注入佳酿酣香。
途经涡水,庄子携壶垂钓,对着神龟而莞尔。那风尘仆仆的孔子,侃侃而谈,唱着一部《论语》。我路过稷下,听荀卿慷慨大言“人定胜天”。我擦肩而过,邂逅一场盛会。
我为聆听周郎的乐曲而来江南,风吹凄冷的夜,他优雅地甩了把火,亮了整个天地。在江北的船上,吴语伊侬奏了一曲。我随着东吴的船队,在浪漫与烽烟四起的时代,去趟夷洲。
挑了一张薄如蝉翼的纸作为旅程的纪念,那清新之中我嗅出学富五车的'气息。安然躺于宋朝的商船里小憩,那指南针带我纵横雾里扑朔的海域。
我还目睹,那是故宫里,一位六岁的孩童,褪下帝袍,剪去了q字长辫。他戴上眼镜,却更释然。
长城、始皇陵、布达拉宫、岳阳楼……我目不暇接地游览夹杂着古味浓浓的名胜,为之倾倒。周公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结束了这段非凡的千年旅程。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吉祥紫燕家家舞,如意红桃处处开。城里乡下,漫山遍野,无处不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小草绿了,野花开了,绿油油的麦田,黄灿灿的油菜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黄绿相间的地毯,美极了!华夏的春天让我陶醉。
夏日来临,欣欣向荣,浓荫匝地,草木茂盛。“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农夫们赤着脚,哼着歌,走在乡间小路上,是忙着去耕种吧!田野里散发着阵阵芳香,华夏的'夏天让我陶醉。
秋风萧瑟,稻花飘香。“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万山遍野,山野金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嘻嘻钓叟莲娃”,紫蟹熟,经菱剥,桄桔响,村歌作”。华夏的秋天让我陶醉
冬临雪飘,银装素裹。“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瑞雪兆丰年呀!这厚厚的雪不正酝酿着来年的丰硕吗?华夏的冬天让我陶醉。
很多人谈教育,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我始终觉得对于教育我们的言论说的再好听,也只是过耳的春风,留下点短暂的温暖便也就过去了,而教育的功是否落到实处更值得思考。这篇文章我想说的不是教育,却也是教育,说的是教育中的人。
我觉得有一个观点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先有了人,才有了教育。教育这个现在看起来很大,很空,很让人费神的词一定是人想出来的。人想出来的词当然得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现在的境况便不同,不理想,人不在教育中,教育不在人群中。什么在教育中呢?钱也。利也。这是个不健康的教育,是个违背了最初定义的教育,是个让人的身份降低不如钱的教育。不觉中,我又对教育骂骂咧咧了,真是不该。我说的并不是全部,只是群马中的个例罢了。
还是回归到正题上来,教育的根是人。换句话说人是教育的宗。有宗才有源,有人才有教育。那么教育该怎么样为人服务呢?似乎这才是我们该关心和追究的问题。
从孺子开始,教育便是一项神圣的工作,或者不应该定义为工作,对部分人来说是工作,对有些人来说是职业,对少数人来说使命。工作的原始追求还是钱,职业的话我理解为有责任的拿钱,要说使命,我觉的我会为这类人不吝啬赞扬。孩子的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学习最重要的阶段。孩童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脾性、道德观念、认知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创新发展的关键时刻,也是唯一的无法回头的时刻。所以我觉得对于孩童时期的教育问题应该是教育界最重要的问题,最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完善,去探索的话题。有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教育就像是卖药,要卖好药,卖良心药。当然家长在选择的时候也不能闭着眼睛,是猫就能抓老鼠。有卖好药,良心药的,也得要有会买的。不要被罪恶的药贩领上一条一生的不归路,那样的结局不是之后的教育能够挽回的。所以我要说最初的教育是重中之重。
不同的时段要有不同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成不变,人在变,根在变,教育当然也得不停地变。有时候我会有种强烈的感觉,讲台上老师教的意气风发,眉飞色舞,而讲台下却是死气沉沉,像是中了毒,患了瘟疫。确实是患了瘟疫,教育的瘟疫。如果台上的老师都不知所云,台下的学生又怎么能从老师的只言片语当中捕获一点知识或是能学点做人的道理。如果真的像我之上所说,那教育真的悲剧了。实施教育行为的人,机构真的悲剧了。如果单从这方面来讲,我认为作为实施教育的人或是机构,对于自身的能力的要求,自身品格的要求,必须更上一条杠。这条杠,有固定的标准,又有变化的标准,身为教育传播者,这样的杠,是不能忽视,不能轻视的。杠之上是一群人有希望的未来,杠之下是很多人难摆脱的恶命。这条杠牵扯的是一代人的命运。教育中的人,传播者,责任之大,不容忽视。
我们常说的教育,很多人的理解都是课堂上,老师的谆谆教诲,手把手的教学。其实这种看法是很局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却不都是学校的事。学校的教育知识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教育的本身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学校那个方圆之地,更大的舞台是社会这个大舞台。教育在社会中的力量可能会更巨大,因为社会中的教育才是最亲近人的教育,越接近,越接人气。又回归一开始的那句话,教育的根是人。而人最大的聚集地不是学校,而是社会,是家庭。所以教育的最终归属理应是社会,是家庭。虽然说现在我们的`教育的主体还是学校。学校成了我们接受知识,学习做人的貌似唯一的地方。学校担起教育的重任本事,无可厚非值得称颂,值得夸赞,但如果将教育困于学校,那我可就不能苟同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畸变,学校成了唯一寄托,社会、家庭成了阻力,这样的观念便是舍本重末了,这样的教育能给我们什么?这真是一个好问题。答案深究还很多,这里便不再多究。不如说说社会给了我们什么,家庭给了我们什么。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我们需要面对的可能远远多于在课堂上遇见的问题。课堂上遇见的是一板一眼的问题题目。社会上,我们遇见的是形形色色,真假难分的实践问题。这样的两种问题的含金量也没法比较。你总不能在课堂上学会实际生活的,我们况且不说未来有多大的成就,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生活给你的,而不可能是课堂。社会上的教育是一种生存的教育,其意义不说自明。但在个人的小家庭里的教育又能给我们什么呢?我觉得小家庭的教育给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就是为人处世,道德脾性的培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教给我们的是我们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做人的品质。教育的根是人,而品德是人的根。这样说来,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育,教的是书,育的是人,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无疑是成人。成人的道路是漫长的,是必须以人为本的,这便是我一直想说的。孺子也好,成人也罢,教育的实施得有杠有根。
教育的根,人的根,教育给人根,根正苗红才是教育之大成!
根有自身的想法:托起绿叶,让它感受到阳光的温暖,绿叶也有自身的想法,把自身的暖意,带回给根,让它享受到泥土外的温暖。
根常对绿叶说,你迟早会飞翔于天际,而不在于你与我的这段日子里。绿叶会回答它,我知道,这是最后的煎熬。根笑着,从此托起绿叶。
很快,根就撑不住了,但它仍用最后的力气,对绿叶说,来吧,扑进我的怀抱,让我再次维护你吧。绿叶不会,离巢的鸟,怎么会记得巢的温暖呢?
直到根不再有力气托起绿叶,它才会发现,自身不再有机会飞翔于天际了,它会咒骂,对根的软弱恨之入骨,直到它悠然而下,发现根最后的容貌是如此凄厉,它才会后悔,会用最后的力气冲向它,安抚它,与它以同长眠。
根会劝绿叶再一次爬上去,它会托起它,但绿叶拒绝了,越高的天际,越会迷失自我,与其忘了自身是绿叶,驾着威聂的风,过着触不可和,却随时会跌落的生活,还不如和你踏实的住在一起。根会哭,会笑,为绿叶的不争气而哭,为绿叶的醒悟而笑,它不知道,遥远的天际,是多么的危不可和。
绿叶和根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快乐的,陪伴着托起自身的根,抚慰着为自身受伤的根,说,我同样飞过。
根会舍弃自身的身躯,为绿叶拦下雨雪,抚育着它,绿叶也会舍弃一切,用自身的身体滋润着它,它们都会说,来年再见。直至绿叶也在根的怀抱中长眠,根会呼唤它,醒醒吧,绿叶儿,天亮啦,我给你找了许多雨水呢。一滴滴雨水,掺着根的泪水,最后一次流在绿叶身上。
根终于把体内的泪水,都给了绿叶,但绿叶仍旧在睡,而根,也再无法呼唤绿叶了……
来年,根又托起了绿叶,问它:你渴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