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怎么他们又不是母子,为什么要站在那儿呢?难道他们装成假文盲,假装不认识上面的字,想优先上车,抢到较好的座位。是的,在社会上,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假文盲这一现象。比如,在花园或校园的草坪上,立着“不能踩踏草坪”这几个字,但有些人假装不认字,直接就踩在草坪上;还有,在楼梯的入口处,明明摆着一个醒目的公告栏“上下楼请靠右走!”就是还有少数学生或老师也不遵守,视而不见乱走道。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而这幅漫画却反映了三个问题:首先四位男士不按秩序,装成假文盲,优先上车,这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其次是车站的管理不好,如果树立了牌子就应该派出专人去管理。最后就是母子没有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没有叫几位男士离开。
如果大家都不去注意提示语和警告语,那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毫无公德,不讲礼仪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去遵守社会公德,相互关心、相互尊重,那整个社会将会充满爱心,变得美好!
……
《前夜》、《回归》这2个纪实故事张力略显不足,气氛渲染不够,至少没有让我感到振奋、澎湃或感动(感受了一下同场观众大家也都表现得挺平淡,总之在激发“某种”情绪上始终差一口气;
《白昼流星》不可否认陈凯歌作品的画面场景是美的,但这个故事本身简直如同小学生作文一般,放在整组电影小品中非常不和谐;
《你好北京》各方面表现较为均衡,相对在几个故事里表达最饱满,市井的烟火气、小人物的苦与乐,骨子里的善意和人情味……总体来说比较喜欢;
最喜欢的一段是《夺冠》,我看着觉得滑稽的场景,爸妈乐不可支的告诉我:太有共鸣了,这不是搞笑,这是真实啊。在那个我父母尚未邂逅的年代,他们在各自的弄堂支着桌椅、搬来黑白电视、摆弄天线,和街坊邻居幕天席地观看霍元甲、上海滩、女排比赛……徐峥在向后来出生的我描绘我父母的青年时代。小朋友那段虽然夸张但戏剧性上没问题,只是结尾成年后的部分实数多余有点减分。虽然我一直吐槽不喜欢徐峥,但我觉得作为导演他很可以。(不过外地观众也许会对这个故事水土不服,因为地域性太强有的人会出于本能感到不适……
《护航》、《相遇》这两个故事比较寡淡,印象最不深刻(当然故事上比白昼好,不过《相遇》最后衔接《夺冠》楼下举着女排的场景衔接是做的最好的。
最后,遥记二十年前绝大多数人总是不甘不愿被迫在学校/单位组织下观摩此类“主旋律”电影;二十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人自行购票甚至这午夜场都近乎满座……
我们的生活、人们的行为,比电影更为生动的、真真切切告知着祖国“变化”。
作为千禧年出生的一代人,我们与新世纪的祖国一同成长,也许是因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缘故,我们这代人对祖国的情感更多的'是崇敬与自豪。从小享受优渥物质生活的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质疑。“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差”“不能吃苦”“抗压能力差”等众多标签贴在我们身上,甚至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的确,我们这一代人享受着时代的红利,并没有经历过父辈祖辈的艰苦生活。可是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也有着新的挑战,我们也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我们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们懂得明辨是非。虽然我们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冲动,缺乏经验,考虑不周都是我们的缺点,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缺点也会被我们一一克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这一代人一定会向祖国、向时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这才是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历史不光是由英雄人物、帝王将相书写的,历史更是由众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拼接而成的。真正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的,不仅仅是大人物的意志,更多的是一种合力,由无数小人物、普通人的选择组成,他们的意志,他们的心愿,他们的向往,确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可以说,每个普通人都在爱国这首主旋律中奏响了属于自己的音符,贡献了属于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可以平凡渺小,可以不为人知,但是我们的坚守、我们的奉献,最终都会汇聚成守护国家的使命所在。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新中国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用光影描绘出一幕幕最动人的瞬间。描述着平凡人物与祖国的故事,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七十年披荆斩棘,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春秋多精彩,七十华诞全民庆。祖国者,十数亿同胞之母亲也。吾辈生于斯,长于斯;吾辈亲历其繁荣富强,见证其日新月异;吾辈当以国为傲,当热爱祖国;吾辈当自强,以效祖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