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幸福的生活并不长久。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魔爪已经伸向他了,但他舍不得这片居住百年的森林,他内心痛苦的挣扎着,到底是走,还是不走?就在他还犹豫不决的时候,森林里的动物们全都跑来了。“树神爷爷,不好了,不好了”小白兔着急的说。看见小兔子这着急样,树神忙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人、人类……”小兔子已经害怕的.说话都结结巴巴的了。“别着急,别着急,先喘口气”,树神安抚完小兔子,转身问狼:“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是这样的,人类已经向我们这片森林动手了,森林里的大片森林都已被砍光,动物们都无家可归了”“那怎么办?“狐狸,你足智多谋,你出个主意吧!”“我暂时想不出主意,我看我们还是快搬走吧”狐狸说。“好,大家赶快排好队,我们准备出发吧!”“去哪儿啊?”动物中不知谁提出问题,“具体还不知道,先逃命要紧,大家快跟我走。于是,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踏上了逃亡之途。
树神带着小动物东逃西躲,每到一个地方安居下来,不久人类又会把魔爪向它们伸来,无奈之下,树神只好向人类宣战,动物们一致投票赞成,于是,一场人类与动物的战争开始了。
经过一番苦战,动物们终于败下战来,不管怎样,它们终究没能逃过人类的化学武器。最后整个动物世界全部灭亡。动物们全都死了,人类的日子当然也不好过,可是他们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自己犯下的错就要自尝苦果。
一张椅,一平几,一碗茶,到天尽。一株槐树落英满地,两点光两疏影,两蹙眉锁心碎两条藤萝,满目皆翠三叶残荷,三分醉,三缕相思,欲说还无味,可思量一壶暖酒倾尽半生泪。
――《秋思》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是落了这么多叶儿,该来的还是没来,该走的依然不走。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无奈,由不得我们。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身在高二,我同样也有太多的无奈,比如说文理分科,比如说父母的事业,比如说手中的奶茶。母亲说我是个优柔寡断的人,我想大概是这样。我会为选什么味道的奶茶而犹豫不定,然后为选什么颜色的吸管而踌躇不决。虽然大多数时候我的目光会定格在草莓味的粉红包装盒上,然后轻轻抽取那蓝色的吸管,快乐的吮吸。这样的习惯并不好,因为会浪费很多时间。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时间是很宝贵的,老师常教育我们,作为高二学生要争分夺秒的学习。可是我无法想象,整天学习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我目前离废寝忘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却已经开始变的麻木了。
高二。我的理科生涯遥遥无期。当文理分科之时,一向惧怕理科的我却突然间开始迷茫。高一这一年,我都学了些什么?只记得曾经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思学习,使成绩一落千丈。再就是大段大段的空白。很少听说有女生因为游戏而不思进取,也很少听说哪个家庭劝孩子学文,但偏偏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了我的身上。是悲哀吗?一年的时间悄然走过,我就这样告别理科?初中时我的物理和化学很棒的啊!在我的脑海中,似乎选择了文科就意味着我的大脑有大量的空间白白浪费了,现在想来这真是个荒唐的念头。犹豫了无数次之后,无奈之下,我开始反省,向父母保证自己定会加倍努力。于是背着理科实验班倒数的名字,我踏进了理科班。或许这正使我没有太大的压力,放开手去学吧!当然,几番月考之后,我的汗水换来了一定的成果。我人生的秋天终于离开,而秋天之后就是春天。
我的劳累,必定导致父母的辛苦。每天晚自习之后,我困乏的回到家中,而桌上总摆着一杯冒着氤氲热气的咖啡。父亲或是母亲则手捧一杂志,于书桌旁静静的陪我。最忙的时候,每天要看书直到夜里1点多。而工作了一天的父母,用带着血丝的眼睛盯着杂志上渐渐模糊的字。偶尔打一声呵欠,声音也是极轻的,生怕打扰了我。有一天,父母都因公事而在外奔波,本以为家中定会冷冷清清的,可是像往常一样,书桌上的奶茶冒着螺旋型的热气,咖啡杯下还压着一张纸条:“晓晓,爸妈很忙,不能陪你了,隔壁的姨妈会帮你和一杯咖啡的。你自己认真看书吧。”我不知道什么叫人间真爱,但我相信,这就是人间真爱的一种。
秋思,许多的无奈,却值得我慢慢品味这别样的人生。
这是最好的时代,群雄汇聚,英豪四起,无论是工程科技还是文学艺术,都在此有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充斥苦难的四十年左右光阴里,民国大家们留下了太多值得称道的经典。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近他们,看到辉煌,看到疮痍,也少不了喟叹一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细说民国大文人》记述评说了包括鲁迅、林语堂在内的七位文学大师的生平经历。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林语堂的真挚淳厚,梁实秋的温润风趣,张恨水的才华横溢,鲁迅的执拗不羁,沈从文的浑朴淡然。在他们身上所呈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群追求真知孜孜不倦的学问人,更是战争时期每一个爱国者的肖像。他们无不历经坎坷,满腹的报国壮志和经纶才气,无论出自高门或是生在蓬户,唯有对于文学的热爱是始终相同的。
在我们憧憬先辈们传奇的生命之余,还应从他们身上领悟一些额外的精神。书中大师们有的蔼然仁者,有的恣肆狷狂,有的温润似水,有的刚烈如火。其中我更为欣赏张恨水,小康出身,也没有什么留洋经历,从报纸杂志被领进文学殿堂。他会的似乎只是编故事而已,但其才华之出众却有目共睹。作为一位文品俱佳的高产作家,他曾经同时创作六部小说,共创作中长篇小说多达110余部。他能够“楼上口占打油诗”。他以一支笔养活了其数十人的大家庭。他的作品虽常常被讥为“鸳鸯蝴蝶派”,风靡程度却远令人咋舌,上至党派高位者,下至闾巷莽夫,无不有恨水先生的忠实书迷。
更可贵的是他不参与政治。回溯中国古代,出仕以考究文学为主,有文采的人多半能摘取一官半职,由此养成了中国文人爱指点江山的秉性。然而文学与政治又有多大关联呢?反而在其受贬之际,远离政治才更易出佳作。张恨水单纯把自己放在一个写书人的位置上,从不像其他一些作家,但凡有了个人影响力,就试图大谈时局,妄言政策,却又无切实可行之举,甚至过度追求西化,全不考虑是否符合国情。
他也没有时下文人好打笔仗的毛病。左联成立后,在泾渭分明的.政治立场之下,几派文人于互嚼舌头的纸役中失了斯文,展露出可爱的凡人嘴脸,倒是颇具讽刺感。恨水先生几乎没什么文人通弊,却只在爱国上有些许特别的执拗。他的文学天赋实在叫人赞赏,老舍曾称他为“国内唯一妇孺皆知的`作家”。
然而时隔数十年的今时今日,张恨水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却不及老舍。原因大约有二:一来今天的年轻人们有了自己的文学偏好,已难接受先贤的种种佳作;二来又确实受了鸳鸯蝴蝶的掣肘。在为年轻人选取的名著书单上,现今的教育者们似乎是羞于将恨老的情情爱爱摆上台面,反而更好引取老舍的风趣正经了。就连《京华烟云》等享誉中外的通俗经典都堙没在当代言情小说的流行中,这种白话的普及甚至趋于退化的现状,恐怕是胡适当年不曾料及的。
我想说的是,中华文学之美瑰丽无匹,民国文学当称其中明珠一颗。在文学的传承中,我们不应再三将其简化,而更应深入其内涵。面对无涯学海,我们该想着如何畅游其中,而不是舀一碗喝过后,就敢说它是咸的。文学的甜当是隐匿在高处,在江海源头的某一座雪峰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