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的勇气来自你(七年级我的勇气来自你作文)

作文我的勇气来自你(七年级我的勇气来自你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2-06 18:54:45
作文我的勇气来自你(七年级我的勇气来自你作文)

作文我的勇气来自你【一】

自从师傅将《我的教学勇气》一书送给我以后,我一直想找个机会阅读,于是我趁着闲暇时间阅读了这本书。我到这本书震撼着我的心灵之旅。《我的教学勇气》告诉我无论爱的过程是愉悦或是痛苦,都要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因为孩子值得我们付出。特雷莎修女说过:“我们做的从来不是大事,只是用大爱做小事。”我想: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就让我从小事做起,忠实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托起明天的太阳。

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书中25位美国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向我们展现了超越职业恐惧和重拾教师心灵勇气的精神,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实现了《教学勇气》中提出的“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善”的观点。美国教师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他们爱学问、爱学生、渴望将自己热爱的学科与学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总是千方百计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积极与同事合作,探讨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质。这些故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师。

在《我的教学勇气》一书中,一位教师将他的上课经历或者说是他个人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剖析,他理想中的教学是不循常规,总是力图促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思考和认识英语。而事实上,又有几个学生能把这种方法记在心里呢,当然结果一切都是徒劳。事实上,这样的学生是常常被忽视的社会边缘的人。也许课堂上我们所面对的“沉默”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经常采用的一种沉默——“这些人恐惧那些有权力的人,懂得不说话较安全”。

细细想来,造成这种状态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位老师心中早有答案,是他对于课堂的.管理方式,在课堂上如果连纪律都管不好,何来效率,何来成绩,学生不认真听,有再好的方法又有谁会吸收过去呢!正如他所说:“我上课时并不那么盛气凌人,独断专行,我常想这是否就是我的短处,因为那些疾言厉色的教师几乎没有什么课堂管理问题,而我在学校里总是觉得成功无望,信心不足。”

现在的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你不严厉一些,他们马上会爬到你的头上去。其实我曾经用温和的方式和他们交流试过,只是教学的效果真的很差,只好又变成严厉的模样。书中的老师想要和孩子们推心置腹,坦诚相见,使他们真实地了解他的世界、他的文学、他的生活。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无法一致,所以当有学生迟到、有学生窃窃私语、有学生不认真听讲的时候,老师就会觉得无比的悲痛。因为我们的行为真的是出于爱。

《我的教学勇气》自始自终沿袭一个这样的主要观点:“真正好的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如此,教师的心灵便是关注的焦点。因为,“教学得失与其说是取决于教师是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如说取决于教师奉献的仁爱之心,取决于用仁爱之心穿针引线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在一起,使三者之间进行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沟通和互动。”但是,要维系并呵护教师的心灵何其难也!

玛丽·爱丽丝·斯科特老师以《用大爱做小事》为题讲述了这样的教育故事:她本来以为可以通过教学来移山倒海和改天换地,但是,现实和困境使她大失所望而离开了课堂,数年之后,当她再次从教的时候终于认识到,教学并非做大事,而是“用大爱做小事”。促使她改变看法的是她永远难忘的一个名叫安杰拉的孩子,当这个“身材瘦小,还患了严重疥疮,满脸都是,惨不忍睹”的孩子需要照料的时候,作者正好参加了一个服务项目,大部分时间也正好是由作者来照料她。在给小姑娘洗脸的时候,作者的心中涌起了一种感激之情,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那时,我知道了,我的人生是一种能在忘我中表现真我的人生,一种能通过触摸小姑娘脸上的疮疤与上帝息息相通的人生。”我们可以暂且不谈是否要去参加服务项目,但是我们可以想见,这位教师面对如此难堪的孩子时是怎样的一种爱,又是怎样的一种忘我的精神。到这个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这样的小事,表面微不足道,其实举足轻重。

教学是一种“心力劳动”,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教学的得失成败与其说取决于教师采用的具体的教学方法,还不如说取决于教师奉献的仁爱之心。“用心”教学,意味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信心与活力,意味着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一个活生生的教师,必须活学活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和坚信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将自己、学生和学科编织在一起,使三者之间进行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沟通和互动。

当然,这很艰难,但并不是艰难就不做努力,并不是心灵受损,就放弃心灵。心灵是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寻找和召唤也好,心灵的缝补与弥合也好,心灵的维系与呵护也好,终归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是无法代替得来的。是啊,如果没有教师“来自内在营养”的滋润,再丰富的大餐也只能导致我们的消化不良,只会掠夺走我们的“教学勇气”。《我的教学勇气》借助教师的现身说法,使我们了解他们是如何找回和维系自己的心灵,从而能在教学时兢兢业业地为学生服务,养成怡然自得的心情,排除面对的一切困难,尽己所能,与同事携手并肩实现共同目标——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光明,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生机。

初踏入教师这一光荣的岗位上,常常会迟疑,这一决定是否确?帕尔默给予我勇气。“不要害怕”,可以有恐惧,但“不必置身心于恐惧之中,可以在好奇、希望、同感或诚实这些与我心的恐惧一样真实的感受中教学。”当你非常热爱你的工作时,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地了解教学。面对教学中的困惑,我们须知难而进而非逃避,对其更好地理解和更得体地协调,这不仅仅是为了守住自己的灵魂,更是为了爱护学生的心灵。

教学中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我们面对的性格迥异的学生,我们要理解学生,走进学生,认识这样或那样的学生。帕尔默说,他教学生涯的三十年后,随着岁月的磨练,表面上圆滑老练了,却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一样摸索着。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长辈”自居,要生要绝对服从。而这样的想法,却往往扼***了学生的个性,无法使学生得到进步。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唯有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主动地去关心自己的学生,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自我发挥的机会,否则,我们面对的学生即使有心理问题,又或作业难题也不会主动的来问你,我们要打破师生的隔阂,善于与学生交流。同时,我们要让那些受忽视的学生,即经常沉默的学生能明白他们不是天生就是那种样子的,而是被她所不能控制的环境造成的。我们引导学生走出沉默,体谅他们暂时的恐惧,要培养他们的勇气,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能很好的成长,不断的提升。

阅读《我的教学勇气》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在用自己执着的爱从事着伟大的教育事业,他们都在不同的学校焕发着精神的力量,奏响着心中的欢歌。当我们感到迷惘和绝望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书,我想,我们在感受异国他乡一群教师真切的教育情怀的同时,心胸自然会开放起来,心境自然会开阔起来,心灵自然会开朗起来。愿我们都能够找到维系心灵和精神的教学勇气,用自己的智慧和真诚去实践自己的承诺。

作文我的勇气来自你【二】

"我的教学勇气"是一本书名,《教学勇气》的姊妹篇。虽是书名,但我很喜欢这样的表述,它其实是表明了一种教学的心态,一种教育生活的态度。

曾经无数次在迷惘与迷惑之中行走,曾经无数次在无奈与厌弃中想过放弃,曾经无限憧憬教学中的"高峰体验",却因为这种"高峰体验"的稀缺而日益丧失耐烦与韧性……直到我在耐烦与韧性的坚持中,遇到了《我的教学勇气》。

这是一次心心相印的相逢。正是与它的相遇,重新点燃了我从教的豪情,重新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发明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从失望乃至失望之中抬开端来,看到了解脱失望和失望之路--如同鲁迅般的"于无所盼望中得救".

本书如同《教学勇气》一样,自始自终沿袭一个这样的重要观点:"真正好的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全。"如此,教师的心灵便是关注的焦点。因为,"教学得失与其说是取决于教师是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如说取决于教师奉献的仁爱之心,取决于用仁爱之心穿针引线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在一起,使三者之间进行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沟通和互动

但是,要维系并呵护教师的心灵何其难也!且不说有如此众多的从教者从未关注过自己的心灵需要,从未讯问过自己为何从教,有的更不知心灵为何物;也不说现今的教育制度、社会现实是如此疏忽教师的心灵需要,甚或以一昧打击乃至摧残教师的心灵为己任,更遑论"尊崇教师心灵"之需要;单说呵护教师自我心灵之艰巨。《我的教学勇气》中,这样的艰巨话语随处可见:

"崇奉教学的道德诉求,可又不得不在违反自己信念和原则的事情上随波逐流,这种无可奈何造成的损害是苦不堪言的。"

"教学奇妙迷人,好不枯燥乏味,在各行各业中,这是一种你可以真正称之为品尝人生百味的职业。可是,我尽管热爱教学,明天也可能放弃教学"

总之,"我们感到待遇不公"、"我们感到信念被毁"、"我们感到负担过重"、"我们感到孤立无助"、"我们感到底气不足".

然而,并不是艰巨就不做努力,并不是心灵受损,就放弃心灵。心灵是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寻找和号召也好,心灵的缝补与弥合也好,心灵的维系与呵护也好,终归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是无法代替得来的。

或者说,当你对现今大行其道的教育制度、对社会现实,对这个世界,已经伤心欲绝不抱盼望之时,你只能转向自我生命的内在,去问问自己的心,然后,尽个人之全力警惕呵护。

《我的教学勇气》的目的,便是通过一些教师的叙述,"使人们了解他们如何找回和维系自己的心灵,从而能在教学时兢兢业业的为学生服务,养成怡然自得的心情,与同事携手并肩实现共同目的,排除面对的一切障碍,尽己所能--如同帕尔默所说--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光亮和生机."

为答复"如何维系心灵,重振精力,抵御死气沉沉的环境,解脱令人失望的孤独"等诸多心灵问题,该书提供了三条道路:

1.转向内部:维系我们独有的心灵

2.挺身而出:建立维系我们心灵的关系

3.进行变革:实行尊崇教师心灵的改革

虽然书中的教师都在美国任教,而且他们的专业、从教领域各个不一,其经历与心路历程也复杂多样,但并不妨害我在阅读中发生共识。因为,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事业,而心灵是无边也无界的。

作文我的勇气来自你【三】

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是一片看不够的景,是一腔抒不倦的情。记得曾经有一位大师和我这样聊起过关于“大师”的话题。古人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寂寞”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大师之为大,不一定经历了大的灾难,承担了大的不幸,但一定是沉浸在大的寂寞之中,忘我地投入工作和学习——工作和学习是他们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养家糊口的手段。然而,“寂寞”太难了。大多数人善于热闹,而不善于寂寞,这就是大师和公众的区别。于是,抱着向大师学习“寂寞”的初衷,暑假捧起学校下发的《我的教学勇气》一书,看了起来。

《我的教学勇气》一书讲述的是有关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美国的教师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确是令人敬佩,他们爱学问、爱学生,渴望将自己热爱的学科与学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总是千方百计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积极与同事合作,探讨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质。

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也泛起了我对自己在教育岗位上工作十多年的涟漪。无意中,翻开了2003年半年时间内写的4万多字随笔,忽然发现自己的教学勇气给丢得一干二净。从事行政工作以后,我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管理工作上。每天都忙碌于琐碎的杂务中,在各种各样的表格里来回穿梭……似乎已经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扪心自问,其实很多时候,觉得对学生感到很愧疚,看着那一双双充满幼稚的瞳孔,歇斯底里的愧疚。清楚地知道自己错误的行进路线,却还是宁愿堕落地执迷不悟。偶尔听某某说起,衡量一个教师还是应该看他的教学工作,而不是看他的管理工作如何。话语再次激起我内心无比痛楚的愧疚。回想还未踏上管理岗位时的我,做班主任做得那么津津有味,与我的学生们走得是那么贴近;教学工作为了承担一堂教研公开课,会早早备好课,然后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演说自己的教学过程;专业成长方面的论文、随笔时不时会出现在报刊杂志上……而今,翻开自己的成长档案,发现自己这几年竟是空白,不免心里一阵凉!是的,抬起头,忽然才发现自己走了这么远一段空白的旅程,回头细数那些日子,却也过得安逸而自得。就是源于这样的安逸和自得,让我内心的愧疚愈演愈烈。于是,我尝试着找回当初的我: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灵动,教研组活动积极参与,一有时间我就进班级和孩子们在一起……还有我的管理工作,尽管这些让我累得精疲力竭,似乎这样,我的一颗愧疚的心才得到了些许的安慰。

不管是教育还是教学中,我们都需要足够的勇气。我们要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他们中也许总有那么几个让你忙于应付,而我们要想到合适的方法去走进他们、理解他们,从而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要面对各种层次的家长,要让他们和我们一条心,相互交流教育理念,为达到同一目标而努力。我们要面对有个人喜好的教育专家,让他们的专长溶于我们自己的教学特色于无形。我们要面对社会发展需要对教育的需求,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教学中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伴随着我们的有工作成功的喜悦和工作失意时的沮丧。

看到《我的教学勇气》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不断电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尽管这个工作经常给教师带来疲惫、无助,甚至伤害,但优秀的教师不会放弃……”这段话,唤醒了我沉睡的激情,让我在失去为人师的信念与信心时充实了自己的教学勇气。特雷莎修女说过:“我们做的从来不是大事,只是用大爱做小事。”我想:无论爱的过程是愉悦或是痛苦,我都要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因为孩子值得我们付出。昌楼兄送过我的话,说的好: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今天就做起来!从小事做起,重新找回我的教学勇气,重新点燃我的教学激情,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作文我的勇气来自你【四】

一晃教书已将近六年,不觉有了一些倦怠,加上课改和应考中的迷惑,“勇气”这样的词在我心中已经渐行渐远了。直到看了《我的教学勇气》,似乎又有了一点沸腾的感觉,或者说,重新点燃了一份从教的激情。

喜欢这个书名——《我的教学勇气》,它表明了一种心态,一种教育生活的态度。也许看它,正是为了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创造需求。

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故事中描述了教师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他们爱学问、爱学生、渴望将自己热爱的学科与学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总是千方百计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积极与同事合作,探讨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质。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感言,真实而有趣、深切而感人。

在“说出心里话”这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艾米·西蒙斯曾在多所学校任教,一直坚持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可是现在她的这种热情已经烟消云散,心情特别糟糕,不懂道理的家长、嘁嘁喳喳的课堂、迟到懒散的学生令她筋疲力尽。喊吗?不顶事。哭吗?真想哭!逆来顺受,撒手不管吗?还真有点忍不下去。种种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最终还是低沉而平静地对学生提出了问题:“你们知道我为何到这儿来吗?为何每天站在这里吗?”停顿片刻后说出了心里话:“我站在这里是出于爱——爱你们,认为你们应该从学校得到比过去更多、更有人生价值的东西;我站在这里是出于爱——爱教育,我乐于看到教育对你们起到的作用,教育为你们铺就的前途。你们许多人说想上大学,我希望能帮助你们实现这个目标;我来这儿是出于爱,因为我爱教学、爱我的工作、爱读书、爱和你们在一起,爱帮助你们的学习。

但我不愿意你们受教育的时间白白荒废,不愿意你们花那么长的工夫才走上正轨。学习是你们的生活,是你们通向大学的道路,我想尽力帮助你们,但你们也得上心。”这些情真意切地话语让学生从哄堂大笑到嘲讽再到沉默无语。在孩子面前真情的表露感动了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真正的艾米·西蒙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学生对老师的选择:学生在私下的议论中把教师分为两类:用心的教师和不用心的教师。用心的教师热情、亲切、活跃、真诚、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学生喜欢这样教师的课,因为他们挚爱自己的教学和学生。故事中正是艾米·西蒙斯说出心里话,用心和学生交流才让学生接受,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优质教学和教师的内心世界”这章中对优质教学的评价是:“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心灵,源于内心深处对学科和学术的热爱。一位拥有如此完整而诚实内心的教师,用任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能非常有效。”如此,教师的心灵是关注的焦点。因为,“教学得失与其说是取决于教师,是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如说取决于教师奉献的仁爱之心,取决于用仁爱之心穿针引线,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在一起,使三者之间进行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沟通和互动。”

想想自己,站在学生面前,越是满怀希望,越是脆弱的不堪一击——我们不堪学生在角落里打盹,不堪学生在课堂上令人分心的窃笑,不堪学生通过他们的语言,漫不经心地或不屑一顾地无视我们的到来、我们的方法。此时我们甚至怀疑当初为何而从教,呵护教师自我心灵真是很艰难的事情。“教学奇妙迷人,好不枯燥乏味,在各行各业中,这是一种你可以真正称之为‘品尝人生百味’的职业。“我们感到待遇不公”、“我们感到信念被毁”、“我们感到负担过重”、“我们感到孤立无助”、“我们感到底气不足”。然而,并不是艰难就不做努力,并不是心灵受损就放弃心灵。心灵是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寻找和召唤也好,心灵的缝补与弥合也好,心灵的维系与呵护也好,终归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是无法代替得来的。

因此,教学中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来自心灵的爱来完成教师的使命,需要我们要“用大爱做小事”,虽然反复的说教和劝导使我很疲惫,虽然我们第N次教育学生改正缺点的时候需要找一些理由给自己打气,我们承认我们在找理由让自己爱学生,我们也承认我们对学生的态度可能过于严厉。

可是我们仍旧没有理由不爱学生。如果某个学生身体不舒服而我们未曾发现,如果某个学生最近上课有些心不在焉而我们未曾察觉,如果某个学生学习或是生活困难而我们未曾发觉,如果某个学生某个学生上课时常偷偷看课外书而我们未曾警觉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却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忘记询问、劝导、批评或赞扬学生,他们如何感受我们的爱呢?爱的表达常常不在言语上,而在辛苦的批改、严格的检查、亲切的劝慰和耐心的说教中。如果教师不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学生身上,做细致的工作,发现和观察他们,陪他们一同成长,那么我们的爱多半是美丽的说辞而非真性情的流露。因为有爱,就会用心,用心的人不会缺乏教学技巧和实践经验,有爱的人也不会缺乏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开创事业的激情。

正如第一页中所述“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不断的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尽管这个工作经常给教师带来疲惫、无助,甚至伤害,但优秀的教师不会放弃”。

《我的教学勇气》唤醒了我沉睡的激情,使我对教育教学,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感悟,让我明白了“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来自于心灵”。教学的真谛就是爱,“教师就是怀揣大爱做小事的人类工程师”。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心去打动学生,去获得学生的共鸣。同时,我们要做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教师,永远保持着对教学的热爱和兴趣,勤于创新。我想: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就要从小事做起,我也要重新找回我的教学勇气,重新点燃我的教学激情,忠实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托起明天的太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