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就是家喻户晓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人人知晓,是共产党给了我们美丽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比好得多的多。
听爷爷说,他小的时候,住的'房子跟现在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时家里穷,住得是用茅草搭建起来的茅草棚子。而且门不是用木头做的,而是用芦秆子造的。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房子顶上“滴答滴答”地漏下来。不仅如此如果下雨天风刮得大,顶上的茅草就会掉下来。现在跟以前比起来,现在的生活真得是好的多。
不仅仅是这样,听奶奶说,她们那个年代,买一个东西都很难!那时,离家最近的商店也要二三十里。不像现在,买个东西只要走几步路就可以了。还有,那个时候,全都是山路。这些山路弯弯曲曲的,还不怎么宽。你可别妄想有个车,载你过去。在那个时候,连个自行车的影子都没有,更何况汽车了!这些山路,都是用脚走出来的!
以前的生活和现在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是谁给了我门这么幸福,这么美好的生活?是共产党!党的恩情谁能忘?
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热血沸腾,激情难抑。我仿佛看到了在昏暗大地的一角,一方偏僻的土地上行进着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高唱军歌,雄姿英发,与死气沉沉的大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把党比做母亲,她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大把幸福留给别人把辛苦留给自己,那么多的心系人民的党的好儿女 :任长霞、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不惜以身殉职,他们不计得失,甘愿平凡。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浓缩,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他们无上的心德谱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党的赞歌。
在我的印象中,模糊的记得某年某厂地区的特大洪水的发生,那时,我还小,每天都与家人一同看“新闻联播”。当那则消息播出时。令我们欣慰的是,有很多党的好儿女去抗洪,一首《为了谁》让人感受颇深,让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敬爱之情油然而升。
我做为一公民,为生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而感到高兴、自豪,中国共产党——你是一盏明灯,永远照着我前进的旅程!
三年前,4.20芦山强烈地震突然来袭,大地在颤抖,房屋在摇晃,这个美丽的城市再次被地震添了一道深深的创伤。就在大家匆忙逃出室内寻找安全场所的时候,雅安市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却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输送药品、奔赴灾区、统计受伤人员、安抚病人等等。哪里有灾情他们就去哪里!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挺拔的身影!4月24日大地终于回归了平静,虽然经过了4天的奋斗将伤亡降到最低,无情的地震还是给这美丽的城市留下了满目的疮痍。但是,灾难吓不倒他们,困难也不会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雅安市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又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奋斗中。时间紧、任务重,这群人纷纷放弃了自己应有的休息过上了5+2、白加黑的生活,饿了就吃一块饼干,困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不眠不休为的就是和时间赛跑、和病魔斗争。因为他们知道时间不等人!病情更不等人!在抢救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不断有人说他们傻,你自家也有妻儿老小为何都不去过问下,一心只扑在工作上。还有人说他们笨,你刚刚结婚了不去好好的休婚假每天加班忙到深夜到底图个啥?每次听到这些他们只会默默一笑继续埋头苦干。因为看到病人好转的笑脸,一面面感谢的锦旗,他们觉得内心很满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已融入到每位医疗工作者生命中、血液中。搬迁新楼、三甲复评,雅安市人民医院经过了两次重建、取得了两次重生、更得到了两次跨越!
我是雅安市人民医院ICU里面最平凡、最普通的一名护士,也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但我不会忘记自己在党旗下的郑重宣誓,不会忘记共产党的宗旨,更不会忘记党赋予我的责任。作为ICU的护士,我们常常面对急危重症患者,上班时间长,工作压力大,虽然我们科室很多病人都是昏迷状态,但是看到通过我们的努力,患者病情平稳转出ICU,那种愉悦的心情是别人不能的。在我们科室收治过最小的是2岁多的男孩,最大的是近百岁的老人,以前的ICU-17床曹爷爷在我们科室住了一年多了,他的老伴高婆婆每天风雨无阻至少看望曹爷爷2次,我们的医护工作者每天精心的照顾患者,和家属有效沟通,高婆婆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在三甲复评期间给我们写了表扬信,在5.12的时候给我们写了慰问信,高婆婆的肯定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动力。看到科室里的一封封表扬信,一面面感谢的锦旗,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心里充满自豪感。我不懂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们的职业,我不懂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们的价值,我不懂用动听的歌喉歌颂我们的岗位。然而,我是护士,我知道我的爱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我的微笑能滋润患者的心灵,我的工作承载着很多家庭健康平安的希望。
选择护士这个职业,就是选着一项事业,一项平凡中奉献的事,一项让生命闪闪发光的事业。我不能像明星一样给千家万户带去欢乐,没有能力像富商一掷千金捐助弱势群体,不能如高官忧国忧民,更不会有机会做民族英雄。但面对一个个重症病人,我选择平凡的坚守与对事业的执着,将我对医疗事业的热忱和对党的无尽的热爱,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去灌溉病人的心田。也许我做得不够完美,但我会努力做到更好,因为党旗在我心中飘扬。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金昌人,无不为金昌的发展赞叹。在这30年里,金昌已由昔日隔壁荒滩上的工业小镇发展成为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工业新城,优秀的金昌儿女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出了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在这30年里。市委、市政府满怀富民强市的共同理想,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到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大力发扬“艰苦风斗、和谐进取”的金昌精神,美丽的金昌曾被***誉为“祖国的金娃娃”、中国的镍都,金昌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还有今年,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殊荣,这些都是多么值得我们金昌人骄傲的事情啊。
基层是一个磨练意志的工厂,是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一个积蓄能量的基地。我很庆兴,能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党员的言行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我始终把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我工作中风向标。四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经受历练、渐渐成长,在基层实践中慢慢成熟。
虽然我不是党员,但经历了“三严三实”,经历了“两学一做”,向身边的党员看齐,学习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继往开来的责任,感受到了与时俱进的份量!建设和谐、生态、富裕的美丽金昌,需要年轻一辈的我们迅猛地成长起来。作为奋斗在第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一颗红心永向党,把自己的青春无悔的奉献给党的事业,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是我们的第一责任!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从迈上工作岗位的那一瞬间开始,我便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我们把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终生奋斗的事业。
工作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的第一线,为了更贴近群众,跨越那“最后一公里”,把党的“阳光”洒向千家万户,我社区切切实实的开展了一年2次的“走访入户”工作,进一家门说一家话,面对的是不同家境的居民,倾听他们各自的诉求,力争将居民群众的困难在我们这里得以解决,看着居民群众幸福的笑脸,自己的辛酸与辛苦顿时烟消云散。
每年的8月,是金昌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时间,也是群众意见最多的月份,也是在基层工作的`女同胞们最害怕的月份,怕晒黑,怕满身汗味的进出居民家中,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我们都会挨家挨户的做好居民文明城市创建的思想工作,希望居民支持我们的工作,也希望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可有些居民不这么想,有些只是说说怪话,而有些难缠的居民直接不配合入户工作,一次入不进去入两次,两次入不进去入三次,有时我真的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无奈。但是,作为网格长的我们,为了让居民认可我们的付出,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每个网格长都要将自己网格内的200多户的居民挨家走到,不光要走,还要了解每户居民家的基本情况,只要群众有意见、有诉求,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去解决。下网格的次数多了,居民逐渐认识我们了,渐渐地把不配合的目光变成了远远地笑容,这时心里也是暖暖的,有时在入户的时候,居民会说,累不累呀,喝点水,坐一会吧!质朴的言语会在我心中久久回荡,我们不求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不求领导的表彰奖励,只想默默的做好一名党员该做的工作 。
水滴、浪花虽小,但只要融入大海,就会拥有海的力量、海的情怀。也许我们的工作很渺小,然而千千万万的基层工作者,平凡真实,专注敬业地做群众工作,在基层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在艰苦的环境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用朴实无华的言行谱写着自己并不华丽的人生。
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我愿意以自己的一颗“红心”,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投身到当前的各项工作中去,在发展的道路上建功立业,在壮大的过程中挥洒汗水。一颗“红心”永向党,让汗水在基层闪光,让党旗在工作中永远高高飘扬。
读什么呢?对,我们既然曾经在党旗下宣誓“把一切献给党”,那么我就来读读报告文学《把一切献给党》吧!把一切献给党,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誓言!这是我们建国后的一本革命回忆录,也是被称做“中国的保尔”的吴运铎同志的自传,是曾经在五、六十年代非常受广大青年喜欢的一本书,只是这三、四十年来,很少有人提起了,读的人似乎也不多了。我不知道现在我提起读此书,会不会有人嘲笑我落伍,但是书中的主人公吴运铎,真是让我永远难忘一位英雄!无论别人如何评价,我还是非常敬佩他的!
《把一切献给党》是吴运铎一生的真实经历。吴运铎出生在穷苦的工人家庭。在苦难的童年里,就已留下了革命的血的`记忆。小时候不可能上学学习,只能拣煤渣,有时跑到矿山上看机器,还时不时地向工人问上两句。由于家里贫穷,十四岁就下煤窑做苦工,煤尘、瓦斯、地下水几次要吞噬他的生命。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叛变革命,工人武装被镇压,失学的吴运铎当工人的梦想也破灭了,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挑煤、捡炭渣,但没能养活家人。我在小学6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学习过的《我的童年》一课,就是从这本书里节选的。后来。他一家人逃难到了湖北,仍在矿上,却是暗无天日的学徒生涯,当工人却没有机会和条件学习与机器相关的知识,一切只能靠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战乱的时代给了他觉悟的意识,也为他得到锻炼、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
但是,书中更多的是讲述了他在革命队伍中的锻炼成长。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了吴运铎一个全新的生活理想。工人们觉醒了,吴运铎更进一步认清了受压迫的原因,明白了革命是惟一的出路。吴运铎毅然参加了革命,一九三八年,他投奔了新四军,尽管这支队伍非常困难,不仅缺衣少食,而且缺少武器,但是他决心永远跟着党。从此,为了消灭敌人,他开始了与枪炮制造紧密相连的一生。这是一个战士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发展史,“把一切献给党”是一个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共产党员的心声。吴运铎的一生与我军、我国的枪炮制造史一起走过,当他被派到修械所当工人以后,他和战友白手起家,靠着师父传授的本领,他学会了修枪,又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终于造出了自己的步枪、平射炮等很多武器。他在革命队伍里,为了制造武器不顾一切地苦打死拼,负伤流血,再所不惜。他三次负伤,左眼、四根手指和腿被炸坏,但他依然在病床上研究新武器。他原来是个文盲,后来却成了掌握现代科学的军工专家!读到这里,我怎么能不被他的顽强刻苦所感动呢?
我读完了这本书,感受到了吴运铎同志的坚强和勇敢!他刻苦顽强的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从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具体和实在内容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把一切献给党”这个伟大的信念,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是党的儿子,是党哺育了我们,是党培养和造就了我们,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每一次前进,都离不开党的关怀、培养和支持、鼓励。所以我一定要抱定了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奋斗的目标。
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党员,我今天已经做不了什么大事情了,我只是平凡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天。但是,我也没有必要因为健康不好长吁短叹地无比悲观,学学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坚强精神吧!就让吴运铎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陪伴自己度过余生岁月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