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就认为有了爱和教育经验就可以教育孩子,读了这本书,才让我真正明白了只拥有爱是不够的,掌握大量的教育经验也是不够的。爱是需要技巧的。这本书写的就是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家长、教师和孩子该怎么相处。
让我感触最大的是,对于孩子的感受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反应。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九岁的男孩,怒气冲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级本来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以前他的父亲总是说一些让事情变得更遭的话”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以后会有玩的时候。“”又不是我让它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然而这次这位父亲打算用一种新的方法,他想:我的儿子对错过野餐反应很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气向我表现他的失望,我可以帮助他,只要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对儿子说:”你看上去很失望。“”我当然很失望。“”你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该死的却下雨了。“”是呀!“通过这样的谈话,孩子慢慢的冷静了下来。是啊,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他们不会接受任何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理解他们心理的感受,能感同身受。因而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回过头来反思一下自己,作为老师,平时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调皮的学生,有犟脾气的学生,我原来的做法是:冷处理,把他放一边,或是马上强制他不准发火,却没有理会他自己内心的想法。现在,我们也不仿换一种方式,说一些理解他的话,如:”这件事的确让你受委屈了,你的心情很难受吧!“我想这些理解的话,立即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心和他在一起,我们理解他,这样学生心情得到理解,情绪也会缓和,师生的情感关系自然会提升很多。给孩子一定地理解,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承认他们的情绪和抱怨,说出他们的失望。说教和批评是毫无效果的,不能起到一点好作用,并且会产生距离和怨恨,因此我们需要学习用关心的方式和孩子交谈,做到尊重和理解孩子。
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反省自己平日对学生的教育,当发生问题时,有时真的是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仅影响了自己的身体,更伤害到了孩子,真的应该心平气和的对待。今后我们应该真正的尊重理解我们的学生,把握一定的技巧,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学期初,学校邀请教研室主任邹盛蓉来校讲座,邹主任推荐两本书《好妈妈,懂比爱更重要》和《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给大家读。于是我先选择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一读,虽然平时工作比较忙,但也阅读了一些。在阅读此书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关系大于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写的是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父母或者老师与孩子的关系融洽,孩子对长辈就产生信任与喜欢,潜意识里就认同长辈的观点,就会加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习成绩、思想道德等就容易提高。反之,倘若师生关系不好,又或者亲子关系不好,孩子就不太愿意听话,甚至逆反。尤其是四、五年级学生,自尊心强,自我意识唤醒,如果老师或者家长没有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一味命令式地布置任务,就容易适得其反。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是的,教育要在沟通中展开,爱也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相互信任之上,要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的交流,善于用关心的方式和孩子交谈。“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批评和评定性称赞是双刃剑,两者都是在给孩子下判断。为避免下判断,心理学家不会发表批评意见影响孩子,而是指导孩子。在批评孩子时,父母会攻击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而指导孩子时,我们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会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如八岁的玛丽不小心打翻了果汁时,她的妈妈平静地说道:“我看到果法打翻了,我们重新拿一杯果汁来吧,还要拿一块海绵。”她站起来,把果汁和海绵递给女儿。玛丽松了一口气,把桌子擦干净了。碰到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当时并不是教训肇事者人口的合适时机,应该先处理事情,而不是人。
这本书是老牌的育儿书,读了一半,主要就是在讲如何跟小孩交流。《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讲的是一样的。所以这两本书打算放在一起看。我想可能很多观点是雷同的。
作者是位心理医生,但他在书中没有从生晦的心理语词来讲述。表达方式很浅显,也使用了大量的案例。因为是国外书籍,又是本沟通的书,所以书中语言的表达很西方化,作为中国的家长,只有参考价值,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在第三章,有提到谎言。\"如果我们希望孩育孩子诚实的品德,那么我们必须作好心理准备,既要听让人愉快的真话,也要听让人不高兴的真话。\"
二岁半的儿子有时也会说一些可能认为是谎言的话,他会对我说:我不喜欢妈妈。我不要和妈妈一起睡。我只是笑笑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妈妈,你想和妈妈一起睡。还亲他一下,他笑了,笑的很开心。
有时他会假装做些假动作,我会问他:宝宝在干嘛?他说:把瓜子给妈妈。我问他:你要吃吗?他说:要。我也假装给他吃瓜子。然后大家一起笑了。
我想有谎言也不是大人所谓的谎言吧,他已经有想像力,只是想像与现实有时他还不能界定清楚。他有把他想像的一部分当现实跟我们一起说。我觉得大人应该尊重他的那想法。不要定义为这是在说谎。
当他做错事的时候,我们也尽量不要用谩骂等方式来表达。他做错事,也会内疚,就像圈圈做了坏事他就哭。他做错了,他意识到错了,我和外公外婆只会对他说:不要紧。一句话,就不会让他那么紧张。如果用打骂方式来处理,他将来就会用所谓的谎言来掩饰。而圈圈做错事,当我们问他这是谁做的,他会说:宝宝做的。那做的对吗?他会说:不对。仅此就够了。过多的说教,就如作者所说,不一定有效果。
这就是沟通,沟通需要效果。如果没有效果,说明这次沟通的方式是失败的。
在书店里看到《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时,就有一种亲切感。我想到了许多小孩子,书店里围坐在地上看书的小娃,还有我的孩子、我的学生。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人就是孩子。
买到书后,我马上研读了海姆·G·吉诺特这位心理学者写给老师父母的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原来跟孩子的交流如此重要又如此复杂,简直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一门学问,这不单单是你对孩子说“我爱你”就足够了。这本书从方方面面来向我介绍了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技巧。
孩子需要成人呵护,也需要正确的引导。爱究竟是什么?是为自己的孩子规划好人生?还是用大衣棉被紧紧护着爱子?那都不是爱。爱是自由,爱是宽容,爱能包容一切。《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写的是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家长、教师和孩子该怎么相处。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家庭氛围该是:民主、尊重、平等、自由。大家都有这个意识,但是一旦到实际的生活从我们的言语就表现出了专制和不平等,每一天大多数家庭里家长和孩子间都会出现叫嚷、争辩、甚至是吵闹、矛盾、冲突等,父母对孩子总会有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作为父母,我们都深有感触:当我们发怒时,我们的行为就像完全失去了理智。我们大喊大叫。然而当这一切结束时,我们会感到内疚,我们郑重地在心中决定,以后绝不能重复这样的行为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克制住自己,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是的,教育要在沟通中展开,爱也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相互信任之上。
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着,喃喃地乞求帮助。红肿的、流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还有!——空荡荡的裤腿……呵,残疾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无视绚丽多彩的橱窗,我蹒跚着脚步,俯视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颤动着。我茫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住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掏出仅剩的两个硬币,轻轻放入那乞讨的铁碗中,里面的钱币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心蓦地一寒。曾经,也许他是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因为残疾,亲人抛弃了血骨之情;因为残疾,血盟海誓的兄弟继然离去;因为残疾,他的生活从此不再光明。无奈的,他来到了这里,面对行人异样的目光,他无语;面对行人的冷嘲热讽,他无语;面对行人的点点给予,他无语。或许现实的阴霾让他已不再相信,时间会有真爱。唯有无可否认地,是谁让他落入这般田地?命运?现实?我想:人们。亲人、朋友、我们。如果亲人不将他无情地抛弃,他会无家可归?如果朋友不放开他那无助的手,他会乞讨为生?如果我们不把他忽视在这陌生的城市,他会抓住我的手,死死央求吗?贝多芬、张海迪、海伦.凯勒,他们至少有家,有朋友,有好心人的帮助。而他呢,一无所有。即使有他们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他又能做什么?像小说中注定的结局一般,他的生命终将是个悲剧。两三个城管朝这边跑来,他放开了我的手,右腿支撑着身体,艰难地慢慢向前方挪移……天地静默,夜凉如水。我呆呆地伫立在那儿,凉的透进心里。他矮矮的身影被黑暗吞噬,漫天飞舞的树叶徐徐落地,诠释着悲伤。
我托着下巴,坐在落英缤纷的台阶上,露出少女的笑靥。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如此幸福。拥有健全的体魄,让亲情、友情、爱情三股爱的讽在你人生的海洋上必起浪花,荡起涟漪,与你同行。的确庆幸,我们不是残疾人。然而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又做了什么?贪婪的享受着上帝给予的一切美好,荒废大好时光用来玩耍。每天只会盯着天空抱怨上天的不公,做着现实社会中的`空想者,甚至连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都保护不住,我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残疾人。曾几何时,我们会无意想起,在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有这么一群天使,丢失了翅膀,无力的渴望启航。
乐声响起。全世界的目光,都随着光柱,投射在一个名叫李月的女孩身上。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左腿,可她不想舞蹈的梦想屈于残酷的命运,她得到了无数敬重生命与梦想的人们的帮助,她终在全世界面前,重新起舞。目的宝石,撒下晶莹柔和的光辉,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雅致,那么幽静得让人冲动。
“爱是什么?”
——海伦.凯勒这样问莎莉文老师。
“爱有点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的云彩。”
——莎莉文老师细致的诠释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