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读幼儿园小班时,每天放学爷爷都会来接我回家。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我抬头看见天上有几只风筝。那时的我天真无知,心中满是幼稚想法,看见各种各样的风筝飞翔在蔚蓝的天空时,我对爷爷说:“爷爷,您帮我把这些大鸟给抓一只下来,我要养一只。”爷爷笑着对我说:“这不是鸟,是风筝,可以放着玩,你要是喜欢,我带你去买一只。”当时我高兴坏了,直说爷爷的好话,乐得爷爷哈哈大笑。
一年后,我上了幼儿园中班。一天,妈妈正在忙事情,我跑过去要她给我讲故事,妈妈拗不过我,就给我讲了一个小白兔种萝卜的故事。听完后我问妈妈:“那是不是所有东西种下去都能结出果实呢?”“当然了。”当时我心里格外高兴,“前几天听说灾区小朋友没有吃的,我为什么不种一颗饼干树,把结出来的饼干捐给他们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跟你说呀……哎,你这孩子……”没等妈妈说完我就跑了出去。说干就干,我带着一块我最爱吃的饼干和一把小铲子,在院子的桃树下挖了个小土坑,把饼干埋进去再盖上土、再浇点水……大功告成了!我回到家,耐心的等、等呀等。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我每天都到桃树下观察我的“苗”,可就是不见动静。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的饼干种子怎么还没发芽,我委屈地哭了出来,妈妈循着哭声跑过来,问我:“怎么了?谁欺负你了?”我就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妈妈听完哈哈大笑,对我说:“傻孩子,植物种子种下可以结出果实,饼干又怎么可能发芽结果呢?”我这才恍然大悟。
记得曾经那份天真童趣,还有那些令人发笑的傻事,童年是多么快乐,多么多姿多彩。每每回想起曾经的这段时光,都会让我嘴角浮起一丝发自内心的微笑。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最想去的地方不是大街,也不是好玩的游乐园,而是天天接触的幼儿园。因为在那里,我首先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跟我玩,另外还可以感受到比游乐园更充实的快乐。
幼儿园的规定是死的,像打了死结一样打不开,首先每天必须8:00钟到幼儿园内,这是我很不情愿的。进了园内以后,一定要做5分钟的喷雾呼吸,这个我倒可以理解,做完呼吸后,老师安排吃早点,因为带着令人舒服的味道。丰盛美味的早餐吃完后,就进入了重要的环节;学习的时间很短,只有两种课,一种是识字的,另一种是数字的,两种课程加起来也不到一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既有好奇又有一种腰酸背痛的感觉,反正就是模模糊糊的学习,断断续续的写字,很不老实。下课后,我们开始自由活动,这是我儿时最喜欢的,我们有的滑滑梯,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赛跑,反正就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游戏。游戏过后,我们就陆续的站整齐,开始做操,尽管做的不标准,但是也可以将就。操作完后,老师整好了队,陆续带我们回到班里,回班后的任务就是看、吃、睡。看先看会同学们喜爱的电视节目,然后进行洗手吃饭,最后就是连翻带滚的睡午觉…
午觉睡醒后,就立刻投入到下午的生活当中去。下午的生活十分简单,但充满了无限的快乐。一觉醒后,老师就去每个同学的桌子上放上了大盘的水果,让我们心动不已,随后就进入了“吃”这个环节,我们力挽狂澜,把水果一卷而空。然后,喜滋滋的进行“学习”,“学习”还和上午的“学习”一模一样,只不过时间不一样,教的知识有戏剧性的变化。知识学完后,就剩下了一天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项;“玩”,我们玩得热火朝天,玩的更是神魂颠倒,好像着魔一样,直到玩的气吁吁,老师就又马不停蹄的带我们回去,然后给每个人倒一杯水,再放开电视,等待爸爸妈妈的到来。
我喜欢童年时的幼儿园,虽然他的某些规定是死的,但是还是充满孩子天真的气息。现在,每当回顾那所幼儿园时,跃入脑海的只有一个词——“难忘”,“难忘”过后,又只能长叹一声:“我爱你,幼儿园!”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游戏是儿童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以及整个心理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是伴随游戏而成长的,游戏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方式,这是儿童成长的规律。
幼儿在游戏中求知健体,在游戏中启智怡情,在游戏中社会化。我们都要努力做好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参与者、观察者和陪伴者,在游戏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要做好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许多家长为了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让幼儿接受偏重系统学科知识技能的训练,进行“小学化”、“成人化”学习。然而,陵节而施,欲速则不达。违背幼儿身体、智力、情感、性格发展规律的强制学习容易引发幼儿反感,继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学习恐惧。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说:“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幼儿天性好玩,游戏是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他们可以玩中做、做中学、学中乐。家长要尊重和保护幼儿玩游戏的天性,给孩子提供游戏空间、时间、材料和环境,做幼儿游戏忠诚的支持者。许多家长舍得花钱为孩子买各式各样玩具,其实,游戏材料不一定要精致昂贵,一盆细沙,一瓶清水,一个纸盒,一根彩绳,甚至春风、夏雨、秋叶、冬雪,只要留心,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探索游戏的材料。
家长是幼儿第一玩伴,要积极地平等参与幼儿游戏。与孩子一起追逐嬉戏,与孩子一起“躲猫猫”,与孩子一起“过家家”……让亲子游戏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素”,让孩子在和谐温馨的亲子关系中塑造健全人格。
要做好幼儿游戏的激励者和观察者。很多家长往往期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戏活动中都有大收获,做几个游戏就能达到想要的教育效果,习惯用成人的认知方式制订规则,常常把幼儿游戏变质为成年人导演的“假游戏”,孩子自主探索、自我体验的天性被剥夺,积极性大受挫伤。“真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活动,孩子高高兴兴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家长要善于引导幼儿做“真游戏”,激励孩子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探索和发现,还要善于通过游戏了解孩子,发现孩子成长中的优点和问题。
在观察幼儿游戏过程中解读孩子成长“密码”,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安静的孩子可能愿意在房间里玩拼图,而活跃的孩子更期待与“扮怪兽”的爸爸来一次激烈的探险;讲绘本故事可以帮助不愿使用便盆的孩子克服心理障碍,而捉迷藏游戏则有助于克服孩子的亲子分离焦虑;游戏体验分享有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而固定时间的亲子阅读可以培养幼儿专注力……。请充分相信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自主决定对伙伴、材料、内容的选择,决定游戏进行的方法,获得自由感、支配感、胜利感和满足感。
要做好幼儿游戏的陪伴者和保护者。在当下家庭生活中,一些电子娱乐产品冲击着幼儿的游戏环境。“妈妈,放下手机跟我玩玩吧!”的哀求、“你们是手机的爸爸妈妈!”的呐喊震撼人心。一方面家长对休闲娱乐电子产品的青睐占用了大量业余时间,忽视了亲子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一些家长把电子娱乐产品变成“电子保姆”,让孩子长时间独自沉溺在视频和电子游戏中,导致幼儿肥胖、精神不振、视力变弱、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力下降、性格孤僻等诸多身心问题。家长应该有理智地使用电子娱乐产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用更多的时间跟孩子一起说、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跳、一起玩耍和游戏,一起经历成功、感受失败、避免伤害,一起体验成长的烦恼和快乐。
教育是一种关系,一种爱,没有充满爱的亲子关系就没有家庭教育。建立这种爱的关系的基本方式就是陪伴和呵护。在陪伴游戏的过程中,家长要和幼儿一样真诚投入、专心游戏,倾听幼儿的诉说,并适时加以启发,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积极鼓励幼儿尝试想办法解决,在爱与规则的体验和感悟中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这既是孩子的快乐经历,也是家长的幸福时光。
每一个生命都像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和潜能。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期待为动力,以关爱为纽带,以游戏为载体,与孩子共同成长,点亮幼儿快乐童年,为孩子的精彩人生积淀亮丽的底色吧!
祝您家庭和谐幸福,家人平安健康!
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2017年5月25日
看着儿子一天一天长大,感叹时光流逝之快,远胜于自身的体验,难怪有人说:有了孩子,自己是被催着老的。
老,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正如幼儿园《种子开花》一课里所讲的一样:一粒种子、一些水、一点阳光、一段时间……一朵大大的花!生命的过程如此简单而多彩。只不过,我们经常与这种刹那的时光擦肩而过。
种子开花,需要条件:好的种子、水、阳光,还有肥沃的土壤,这些物质的条件都在为“开花”而准备着。正如幼儿园的孩子,一切的教育都是为“长大成人”而准备着。
几乎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好种子,那么,水、阳光、土壤就是包括幼儿园、家庭在内的社会所提供的条件了,这些条件外因与内因结合,开花与否、花大与小、花艳与否就是时间的函数了。
在时间的曲线上,我们快乐并痛苦着。快乐,是主流。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体验着一个生命逐步灿烂的过程,何尝不是另外的一种感悟呢?没有孩子的人生将不完整。快乐如斯,也感念如斯。可是,天性的孩子与社会的规制终归有很多不一致。于是,在孩子的身上,我们读到了叛逆、任性、懒惰、小聪明、调皮甚至还有自私。纠正他的这些“缺陷”的过程,毫无疑问是痛苦的,只不过,这种痛苦显得格外现实而急迫。
IQ、EQ、《三字经》、《弟子归》等都被搬出来了,摆在孩子的面前。所幸的是,儿子十分乐意做IQ、EQ题目,而且也乐意学习《三字经》、《弟子归》。可是,我曾经多次问自己,面对一些错误,真的是孩子不对吗?这么小就应该懂礼仪吗?就应当如成人一样吗?我自己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这种纠结经常被我带到与朋友聚会的餐桌上,带到各地朋友的面前。大家几乎都有同感:教育孩子,快乐并痛苦着。那么,换位思考,孩子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快乐并痛苦着呢?
我觉得,儿子在我这里还能够体验到“开花”前的“一段时间”的快乐。孩子太小,于是,我拒绝给他上任何“培优”班,拒绝给他参与任何社会竞赛,目的就是一个:让他在“开花”前的“一段时间”里,能够有一些自由的空间,能够有快乐的童年。所谓的学业、能力培养能够尽量少占据他宝贵的“一段时间”。
花,总是要开的。这是时间线上永恒的规律。就像我在培着儿子做IQ、EQ题目的时候所说的那样,不要仅仅忙着做题,要多想一想题目之外的.东西。对孩子而言,题目之外,是多彩的生活!
同样,我宁愿带着他四处游览,在地理中读解历史,也不愿意他死守“培优”班,因为他“开花”前的“一段时间”应当有充足的阅历,而不是“死”的知识,甚至是被束缚的绘画技能。毫无疑问,局限他思维的方式具有两重性:一、能够培养他的社会竞争力;二、也局限了他正常的想象空间与创造力。这同样是:成长,快乐并痛苦着。
种子开花?
种子开花!
有一次,在幼儿园里,蛋蛋老师在吃中饭的时候把汤打翻了,把青菜都弄到鞋子里去了,但是她还是笑眯眯的,结果小朋友们笑得前仰后合。我回家就告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后来发觉好多小朋友也告诉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一次家长聚会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在聊这件事情呢。
有一次,在幼儿园里来了一个只会说英语,不会说中文的英语老师,他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不懂,结果他没给我们上什么课却把我们搞得胡里胡涂的,他还把嘴巴往下拉做鬼脸,逗得我们大笑不止。
还有一次,我们班级有一个小朋友,因为她被我们班级的一个皮大王打了一下,结果她去老师那里告状,结果说错名字了,老师也抓错人了,班里另外一个皮大王受了冤枉,这个小朋友还跟那个受冤枉的皮大王争辩,倒把老师弄得稀里糊涂,真是好笑。
快下班了,办公桌对面的小王,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
明天就是周末了,辛苦了整整五天,终于可以有两天轻松悠闲的日子了。
我的周末通常过得都比较的随意,或者出去转一转,逛逛书店、逛逛商场,或者去郊外爬爬山等,总之大都是以户外的,不剧烈的活动为主。
在办公室窝了整整五个工作日,周末就只想到外面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去看看外面世界的五彩缤纷,让自己在随意的自然的感受当中,得到身心的真正的放松。
而小王这小子则不然,据我所知,这小子的周末,除非是有事情需要处理,否则就经常会在xx室,或者网吧,在玩游戏中度过。这小子是个游戏发烧友,热衷于各种各样的游戏。平素在办公室上班是没有机会玩游戏的,公司在这方面管得很紧,如果在上班时上QQ聊天或者玩游戏被抓到了,那可是要受到处罚的。
所以这小子的周末两天,就经常会去玩游戏。
我对游戏是不感兴趣的,最早开始时的什么一个人玩的扑克,还有什么扫雷之类的,我都一直不会玩,至于后来的五花八门的各种游戏,就更是不了解了。
而对于玩游戏,我并不会有什么偏激的看法。如果是正处于必须抓紧时间学习准备中考和高考的学生,那当然是不能沉迷于玩游戏中的.。但是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成年人来说,只要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玩玩游戏则未尝不可。比如小王这小子,平素在工作上还是挺认真的,做事情也比较踏实,也从不会迟到早退。我想对于他来说,玩游戏也不过是一种兴趣,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就如我周末喜欢去外面转悠一样,只是各人的喜好不同。
我也曾经问过他:玩游戏不会费神吗?好不容易有两天周末,为什么不好好休息呢?
而这小子的回答是:对于他来说,玩游戏就是最好的放松,最好的休息。说我到外面去转悠是一个人的单兵行动,而他玩游戏可是集体娱乐活动,跟游戏的伙伴在一起,很开心的。
“文武之道,郑州麻将。一张一弛,豫游xx。 捕鱼双升,喜笑颜开。”
这是他平素经常会挂在嘴边的句子。后来才知道是他比较喜欢玩的几种游戏。
我好喜欢幼儿园里的厨艺课。
这节厨艺课是---做馅饼。
老师把面粉和成面团后,揪成一个一个的小面团,分发到同学们的手中,碟子里有老师调好的馅,老师首先给我们做示范,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怎样包馅,怎样把面皮包严实了,不让菜馅露出来。看的差不多了,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我们按照老师的提示开始了做馅饼的工序:先把面团用手压成薄薄的圆面片,再用羹匙舀一点菜馅放到面片片上,然后把面片片的四周围拢捏严让馅抱在面里面,最后把面团压平。一会的功夫,同学们的“作业”完成了,尽管包好的馅饼千奇百怪,窝窝扁扁的,但都把菜馅包里了。同学们的脸上一个个也都变成了大花脸了!
同学们把自己做好的小馅饼放在小盘子里,等着老师上锅烙。虽然饼没有妈妈做的好看,但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啊!大家看着还没有熟的小馅饼,心里笑开了花。
我想,等我把厨艺课学好后给妈妈做一顿好吃的馅饼!小小面团手里拿,压平放馅我包它。妈妈做饭真辛苦,我要学厨慰问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