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写作文(乡村儿童阅读和写作)

乡村儿童写作文(乡村儿童阅读和写作)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02 05:52:10
乡村儿童写作文(乡村儿童阅读和写作)

乡村儿童写作文【一】

还记得奶奶家门前,那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油菜花成群结队的,各有各的形状和姿态。每天中午,我都要跑进油菜地,站在油菜地中心,享受那无可替代的凉爽。抬头看天空,那湛蓝的天空,衬着几朵洁白的云,显得格外幽美,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醒来已是傍晚,萤火虫提着那柔和的灯在漫游,我伸手去捉,它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有时把灯熄灭,黑夜里但那满天的小灯,却没停止为大家贡献一点光明,一阵风吹过,油菜花让出了一条道路,我不由自主的走上前去而那消失的萤火虫出现在我眼前,为我照明。早晨那升起的太阳,照耀着那油菜花,油菜花像从梦中苏醒似的,有的已经绽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已经全绽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油菜花地旁有一条小溪,小溪里不时传来嘎、嘎、嘎的叫声,一听便知是一群鸭子,它们随着赶鸭人一起在水里玩耍,不一会儿赶鸭人累了,便躺在草地上,嘴里叼着一根芦苇,鸭子似乎很听主人的话,在原地不乱游动,有的鸭子把头埋进翅膀里睡觉,有的鸭子时不时四处张望,像个侦察兵,还有的鸭子先把头探进水里,又伸出来,那动作可真幽默。

水里还有许多小鱼,左窜窜右窜窜,那鱼鳞闪闪发光,像金子一样,鱼儿有时跳出水面,又落入水中,溅起那晶莹的水珠,像一颗颗珍珠,一切都是那么的美。

农村就是农村,城市就是城市,不管怎样,城市永远都没农村那么美。

乡村儿童写作文【二】

我们都生活在城市,对乡村里的景物、事物几乎一无所知,趁着这个假期全家去乡下游玩的好时机,好好地体验一下。

我们的车开进了一个小村庄,这是我们晚上吃饭的地方,我和妈妈下车后,直奔到大门外,扑鼻而来的是一阵阵油菜花香,河沟的两岸种满引人注目的黄色油菜花,它们聚在一起,有高有低,像一片铺着金子的路呀!继续往前走,更是一个壮观景象,田里的人们拿着锄头,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小麦地空隙中不停地工作,风一吹,小麦子们随风摇摆,一望无际,成了一个绿色翻滚的波浪。

这景色真把我迷住了,乡下的景色原来也这么好看,让人神清气爽,这跟在城市中的春天不一样呀。我们在那里拍照留念,拥抱这美好的乡村一切。来听鸟儿们的高歌,看美丽的景色,闻油花花的香……这一片的祥和景色真是让人无语伦比呀!

我和弟弟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一刻都没能消停,我们不觉得累,这是因为我们处在了别样的天地!这使我们快乐。

晚上,我们架起炉子吃烧烤,从炉台中冒出的白烟直入天空,这又是一个别样的色彩,我们的欢声笑语打破了乡间的宁静,我心中更是无比激动。饭后,我舍不得离开,望着那一片绿色的海洋,心中充满感慨,期待再来这美丽的乡村。

这就是乡村景色,令我难以忘怀,它带给了我别样的色彩。

乡村儿童写作文【三】

眼看寒假将要结束,开学的日子即将来临。心中正有些忐忑之际,我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看到了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开学时的思考。

在书第五章“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之“蓝天下的学校:大自然是学前儿童快乐的学校”中笔者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接近开学的日子时的思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欢乐,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每个人都有无尽的生活前程。在这个日子的前夕,最让我感到忐忑不安的是怎样使孩子们在学校里不失掉幼儿之乐。”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很直观的告诉了我们:“快乐”是一切工作的底线。

那怎样使孩子们在学校里不失掉“快乐”呢。

书中直接带我们进入了一个蓝天、白云、绿地的世界。在大自然中,孩子们环视四周,绿色薄雾笼罩,仿佛走入了童话世界一般。原来教育不需要关在围墙中,而是可以走入大自然。孩子是自然之子,他们天生是亲近自然的。大自然本身便是孩子们快乐的学校。

这让我想到,每逢春季踏青、夏季写生、秋季赏菊、冬季赏雪的日子,孩子们总是表现的非常兴奋。以前只是以为孩子们在单纯的享受大自然的美。现在才知道,就是这样的单纯审美,孩子们才能在快乐中轻松获得了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虽然,现在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还不可能把我们的课堂搬进大自然。但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告诉我们儿童是自然的孩子,他们天生亲近自然。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为保护孩子的自然本性提供帮助,为孩子营造快乐的学校氛围,这样才能鼓励孩子们将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无意识的精神财富充分展现。

乡村儿童写作文【四】

乡村是一幅美丽的画,让人百看不厌;乡村是一首美妙动听的歌,让人听了如痴如醉。

奶奶的家到处都是山,那里山连山,山套山,山抱山。远看,山连绵起伏,纵横交错,若隐若现。影影绰绰的群山,像个睡意未醒的仙女,这里的山千姿百态,有的像害羞的少女,有的像千年百寿的乌龟,有的像展翅高飞的雄鹰……走进一看,山林间五颜六色的花、郁郁葱葱的树,就像给大山披上了一件五彩缤纷的外衣。小伙伴们跑到山坡上玩捉迷藏,他们你追我,我追你,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乡村里的溪水很清,清得能够看见河底的沙石,能够看清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来游去,也能看到鲜嫩的水草探出头来在水中摆动。河水还映出蓝天上的朵朵白云。溪水流得缓慢,鱼儿在水里慢慢地游来游去,看不见一朵浪花,也听不见它流动的声音。太阳洒下一束束金光,比水晶还美丽,比宝石还奇妙。绿树绿草掩映着的小溪就像一块无暇的翡翠,人们看一眼就爱上它了。顽皮的孩子往镜子似的小溪里扔石头,“扑通”一声,浪花飞舞,像雪白的珍珠,像闪闪发光的银链,落在水面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夏天,人们在溪水里游泳,可开心了……

天边的云朵飘飘,就像在悠闲散步的老人。田野里,水稻伸展着身子,题目随风飘动,就像在跳一支欢快的舞蹈。田野外耸立着一棵棵高大的树,它像卫兵一样,昂首挺胸,守护着大片田野。水沟波光闪闪,农民伯伯牵着水牛辛勤地劳动着。远处的房子,再加上天边飞来的白鹭,构成了一幅水墨画。

乡村美景真迷人。

乡村儿童写作文【五】

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吹起碧玉的竹笛,顿时大地像披上了一件绿色的礼服。草儿绿了,树林绿了,农田绿了……春去夏来我跟着妈妈来到了我的姥姥家——乡下。

我刚走到姥姥家村外,映入我眼帘的就是庄稼地,庄稼地里有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玉米,长得一人多高,玉米棒上的绒毛歪向一边,像极了俏皮的梳着歪辫子的小姑娘;有些长的小一些还没成熟的玉米棒,如同战士头盔上的盔缨,威武极了。掰开一个玉米棒子看看,整齐的玉米粒就像幼儿的一排排乳牙。看的我好想赶快煮了吃掉它。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里甭提有多舒畅。稻场里,收割的稻谷舒舒服服地睡在上面,尽情地享受着阳光。孩子们在那里嬉戏,一位身穿白色衬衫孩子在翻跟头,还有一个穿绣花肚兜的小孩和一群伙伴玩捉迷藏......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可能是到了收获的季节,大人们也一脸的喜悦。

姥姥家养着一群可爱鸡,我很是喜欢那只大公鸡,大公鸡长着血红的鸡冠,明亮的眼睛,坚硬的嘴,一红一白又一黑的羽毛,好象穿着华丽的服装,还长着尖利的爪子。每次,我给鸡吃食物,大公鸡总是展开有力的翅膀,飞速的跑过来,一边啄着食物,一边咕咕的叫着,似乎在高喊:“女士们,开饭啦!”母鸡们正在草丛里觅食,一听到喊声,四处奔来,抢着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饱了,大公鸡就在地上左一下右一下地擦着嘴,好象在说:“吃饱了,去睡午觉咯!”然后带领着母鸡向草丛走去。

晚上,星星落入池塘,一阵风拂过,星星的眼睛眨的更快了,皎洁的明月辉映着这个小村庄,让每个人的心如这明月一般明亮。在一片蛙叫声中,人们打起了瞌睡,家乡就是这样令我心醉神迷,我久久陶醉在这乡村美景中。

乡村儿童写作文【六】

寒假伊始,我便开始翻阅《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这本书,也许是刚做了妈妈,所以对关于儿童的书越发的热衷起来。其中,关于精神发生与儿童教育这一篇章,我看的尤为仔细,其对读经运动的批判是我所赞同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有那么多家长还在孜孜不倦的支持着并付诸于实践,真是为他们的孩子感到担忧。

初为人母,我也越来越能够体验当父母的那种望子成龙成凤的迫切愿望,但是他们忘记了,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除了生理上的还有心理方面的健康,你们关注了吗?

曾在饭桌上,有位小小班孩子的妈妈向我请教:“他们老师在教《三字经》,儿子不太会念,我们啊有必要在家也教呀?”天哪,这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却在念那些不知所云的\'三字经,这才刚开始,如果4年的幼儿园生活都要和《三字经》打交道,那他的可爱、活泼还会有迹可循吗?

春节拜年,正上大班的小侄女也在我面前表演了一段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并不知是什么含义,仿佛会背了就是值得炫耀的事,真的值得夸奖吗?这些《三字经》在不知不觉中侵占了孩子快乐的空间。以致我问她需要什么年礼时,她竟说:“我想要学习用品。”我愕然,懂事早熟的孩子,是谁剥夺了你活泼天真的童性。今后满是学习的日子还很长,而你却选择了及早步入该行列,真的值得庆幸吗?要知道,童年的缺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只会造成一个人过早心老,要是长大以后觉得累的时候,突然发现曾经走过的路没有任何童趣快乐可寻时,那将会多么失落呀?

希望更多的家长和教育者看了这本书之后能够明白,儿童处于学前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根器”。必须锻炼他的身体、他的器官、他的感觉和他的体力,但是要尽可能让他的心闲着不用,否则只会揠苗助长。正如农民耕作一样,教育者也应该遵守天时,精工细作,不急不躁,循序渐进,耐心等待。

乡村儿童写作文【七】

最近,深入研读了刘晓东教授的著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感受很多,收获也很大。结合自己30年的工作实践,深刻感受到儿童教育在目前阶段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困惑。人类用智慧创造了环境,文化产品是人类智慧的表达和反应。中西方文化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西方文化一味的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终造成了环境破坏,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美与善统一。那么,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众说不一,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在人类精神产品中,文化是最灿烂的一颗明珠。从三四岁开始,幼儿开始逐渐注意到实际物体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自然地对人类文化发生兴趣,他们会在某一个特定的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提出自己的疑惑或是想象,而且开始有强烈的求知***,并进行探索。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观察力开始成熟,开始萌发创造性的思维,操作动手能力开始形成,这时成人应该帮助孩子进入到对文化本质的学习和探索,而不是限于表面知识的记忆。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对学习文字、故事的形式非常感兴趣,而且,孩子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他们对自然的探索兴趣会非常浓厚。

孩子们会对音乐产生热爱、对动植物表现出关心照顾、对天文地理产生兴趣和疑惑,并力求追问为什么。那么,这一时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