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青春片成了“怀旧”的代名词,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父辈的革命情怀,是70、80后的大学生活,是创业者的青涩日记……语调里充满了感伤和苦涩,有时这些故事里又带有几分成功者的自恋,一个个年少时就未能打开的心结成了故事讲述的开端,总之无趣大于可爱,矫饰盖过天然。
如果青春还有另外一种苦涩的味道,那一定是一种孤独,一种不被理解的失落与无助,一种付诸行动却一无所获,惊不起半点涟漪的痛苦。无论是爱情还是理想,只有一个人对影自怜的时候,世界确乎是不完整的。《闪光少女》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主题,但是剧作本身又跳出了感伤的限制。
《闪光少女》是一群慢慢被音乐学院附中所忽略的民乐班学生,为了证明他们热爱的音乐也可以有观众,通过组建乐队重新找回“存在感”的励志小故事。鲍鲸鲸的天才创意将青春期的孤独和身份认同的话题巧妙的编织在了传统民乐和西洋古典乐的冲突中。她笔下的少女默默无闻,但为了爱情却爆发出了能量惊人的小宇宙。她的诙谐幽默战胜了心态苍老者的怀旧,用满满的少女心画出了青春最靓丽的弧线。
徐璐赋予陈惊身上“神经大条”的气质没有丝毫的忸怩造作,她就像一朵自由舒展的小花,她会为谁是欣赏者而纠结,但是她更享受开花的过程。《闪光少女》比起其他的青春片在表演难度上给演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徐璐不仅要展现出青春期少女独有的活泼可爱以及恋爱的烦恼,她还需要用乐器来表达自己,扬琴是她和别人沟通的最重要工具,音乐是她身份的另一个象征。徐璐灵活手指流淌出的旋律,是不甘示弱的自我表达
《闪光少女》里的徐璐让观众看到了青春最真实的样子,没有被太多的规矩束缚,没有过分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她渴望交流,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陈见。徐璐的“2.5次元”乐队,用乐观和坚持打破了坚不可摧的次元壁,不仅展现了证明民乐的价值和音乐美感,而且找回了青春期自我的“存在感”。因为对于成长来说,“存在感”要比其他事情重要,它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种可以获取身份认同,从而摆脱“异类”标签的心理安全阈值。
在这个既欢乐又炎热的假期当中,除了有写作业的繁忙之外,还有闲暇的时间看一个自己喜欢的电影。
《闪光少女》这个电影其实也是我在无意中看到的,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就重复看了很多回,到现在回忆起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看这么多遍,可能是故事的情节或者是这个电影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吧。
这个电影虽然是我无意中看到的,但是他们这个电影讲述了是一群年少轻狂的青春的男孩女孩为了自己的梦想拼搏的故事,这里面有学习历史久远的老艺术家留下的乐器,还有的是学习西方文化的西洋乐器,他们就好比两个敌人一样,都觉得自己学习的乐器都是最好的,最受欢迎的,两方都在不停的斗,各方都为自己的乐器争光,可是结果差强人意,他们学校的领导都觉得西洋乐才有学习的必要,而老乐器已经是过去,没有人会喜欢了,所以对学习西洋乐的同学的态度,和对学习老乐器的同学的态度差距明显,真是让人生气,我最喜欢的情节是西洋乐和老乐器对抗,当时有领导检查,结果很让人高兴,那就是老乐器的学生赢过了西洋乐,领导就这一幕感到一脸赞同,因为他们都是为了让别人承认自己的乐器是最好的,这也是为了自己理想努力的结果。
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我们还能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的情况下要加油,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心中要有一种信念,那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都是最优秀的,是独一无二的,是没有人可以轻松替代的,我们要把老祖先传承下来的东西继续延续到下一代,不让老艺术家们失望。我们应该坚持老乐器,为我们的老乐器感到骄傲。
这是我在这个暑假观看到的电影,你喜欢的电影是什么呢。还给我们说一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吧?
跑来看《闪光少女》的点映完全是一场意外,我本来是打算看《大护法》或者是《悟空传》的,但是正好家附近的影院都没有合适的场次,刷到了《闪光少女》有一场点映时间合适就去了。不过在此以前也在微博上看到了最终的宣传片,感觉很不错里头也带了很多自己熟悉的元素,所以就想来看看这一次大屏幕又是怎么演绎我所熟悉的那个文化。
看完后没忍住一路奔回家查了资料,写了这篇影评——或者叫观后感更合适些。
影片是从一所音乐学校的西洋乐和民族乐的矛盾为出发点的,在这所音乐学校里学两种乐器的学生经常发生矛盾。学西洋乐的学生看不起学民族乐的学生,觉得他们很土;学民族乐的学生则看不惯学西洋乐的,认为他们很装。甚至是两边的`校服都有很明显的差异,学西洋乐的学生们是很漂亮的西式校服,而学民乐的学生则是接地气的中国式校服。这便是影片一开始给我最直观的感受。
然而即便是两者之间存在这样的表面“阶级”,学习扬琴的女主角陈惊还是喜欢上了学习钢琴的学长王文。表白失败后的陈惊因为学长的一句“扬琴是什么?”决定证明自己,于是就有了后面组建了“二·五次元乐队”的故事。
四处拉拢队友无果的陈惊,在伙伴油渣的建议下,去找了住在502宿舍四个喜欢二次元文化的学习民乐的女孩子。在协商完条件后,几个人聚在了一起,每天在西洋乐队练习结束后进行排练磨合。期间也因为一系列的事情,陈惊对加入的四个队友也越来越了解,知道她们的情况知道二次元的文化知道古风乐曲。甚至在之后,身为网络知名UP主千指大人的小蛮受邀去漫展表演的时候,他们一个乐队一起去演奏了《权御天下》。
当时那个场景里,台下只有零星几人坐着举着千指大人的应援牌。但是当《权御天下》的曲子一起来,扬琴、古筝、琵琶、中阮、堂鼓汇成的旋律一响起来的时候,眼泪就怎么也停不下来。那是熟悉的乐曲、熟悉的环境还有熟悉的感情。那段的曲子是我觉得整部影片中最大的亮点了,甚至远远超过后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带给我的震撼,就是这一瞬间仿佛所有沉睡着的情感都被呼唤苏醒了。
在后面的剧情里,原本是为了向师兄证明扬琴的陈惊再次告白失败以后,整个故事的重心开始向爱好向音乐转移。陈惊因为达成了目的,预备解散乐队的时候,四人组却反对了,真正喜欢着民乐喜欢着古风曲子的她们,希望还能够以这样组队的形式继续演绎自己的音乐,然而陈惊却没有这种坚持。
可以说这是一个象征着如今很多年轻人状态的角色。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太多人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事物,没有找到自己追逐的目标,随着社会浪潮的起伏沉浮飘动着。学习乐器学习艺术,更多的人都是奔着考试升学去的,多少人是因为真正喜欢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不过是寻一条路,熬过去了就解放了。
但是就像电影中,陈惊的妈妈告诉她的那样:
“它陪了你这么多年了,你要不学,和它商量。”
人生在世,拥有的时间那么漫长,总有对于自己而言很特别很重很喜欢的东西,如果找到了这个东西并与它一起不断努力,我相信那个人一定是闪闪发光的。就像在不断努力的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就像很多很多现在为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而不断努力的人们。因为拥有重要的东西,所以人生也会与众不同。
剧情从两边学生的比拼开始基调就变得非常的燃,深深的让人感觉到为了自己重要的东西努力着,这才是青春应该有的模样!学习民乐的大家纷纷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学西洋乐的同学们下了战书。在领导来视察的那天,一决高下——不得不说Eson这个领导演得挺好的,我刚开始完全没有认出来——中西方音乐的合奏,互相间用音乐厮***,到最后西洋乐略逊一筹,这一段真的非常酣畅淋漓。正应了赛前学小提琴的郑有恩引用的肖邦的话一样,这就是他们的战歌,懂音乐的人哪怕不同乐器不同种类,也一样能够互通拼搏的一场战役。
西洋乐的同学们输掉了比赛,学民乐的同学们却借用了这一次的筹码,换来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机会,并在各方的帮助下进行了这一次普及性质的演出。这一段戏码就变得非常和谐团结,也让人非常感动的剧情。大家共同努力着,向观众们展现了民乐的魅力,展现了音乐的神奇。
这样的一个故事,可以说编剧鲍鲸鲸非常懂如今的年轻人了。很多年轻人流行的元素,出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中的迷茫和矛盾,都在故事中一一体现了出来。切入点也非常难得,是一个本来比较小众、近年来在爱好者们中间才逐渐有些许起色的民族乐。不得不说如今古风音乐以及我们传统的乐器音乐等,也在慢慢扩大影响。像国内较早一批进行古风音乐创作的爱好者和团队,早已经将古风音乐带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影片中学习民乐的大家的坚持,特别是“二·五次元乐队”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曲目的模样相信很多创作者都会有共鸣。
整个故事很积极向上,充满青春燃点的同时也不忘情感线,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就故事而言非常的棒。只是有些可惜,在刻画二次元文化方面,再怎么努力贴近,终归和我们亲身经历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一些差异。
影片中塑造的502宿舍四个喜欢二次元文化的女孩子的情况,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极端的情况了。也许在很多不了解这个文化圈的人来说,对这个群体就是这样一个印象。但是作为一个影视作品而言,这种形象塑造容易让观众产生错误的理解从而造成印象上的偏差。大部分即便是喜欢二次元文化的女孩子,也很少会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做那么夸张的打扮,并且基本上日常交流没有什么问题。影片中这样的形象塑造,对于很多不知情或者一知半解的观众而言,是一种较为负面的印象灌输。而且在人物造型设计,还有服装和发饰这些的搭配上,手法看上去也非常生涩。毕竟从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一个方式太业余也夸张了,既然是想要表达这个文化圈的一个状态,还是希望会有更好更详细的表达。也希望以后会有相关的作品,运用更恰当的方式来进行诠释。
此外影片中也有一些关于古风音乐的解释,但实际上也存在一些偏差,诚然古风音乐是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的内涵结合现代的一些新的方式再灌输进去的新产物,但是影片中反复用台词强调历史成绩的重要性,倒让人感觉有些哭笑不得了。
但不管怎么说能加入这些元素也已经非常开心感动了,多多少少也是一种科普一种宣传,最起码能让不了解的人知道那么一点和这些文化有关的事情。我们喜欢的、向往的、执着的那个世界,到底有什么魅力,又到底是什么模样的。或许这就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启通往那边的门,如若是有心人就会去看去听去了解。
实际上这部片子我比较推荐有自己非常执着非常喜爱的事物的朋友,但是家里人持反对、不理解意见的,可以一起走进影院。至于一些诠释的比较有偏差的部分,就由你们自己去解释,我相信绝大部分还是愿意倾听的,毕竟青春路短谁都会走过。
而人生是如此的漫长,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自己走、自己看,自己找到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每一天都能和它一起努力奋斗着,每一天都过得闪闪发亮。
因为是以感想居多,所以本来还想聊聊几位演员的就给带过去了。像饰演门卫大爷的是北大荒的崔可法老前辈,他的话剧、电影很多都是很经典的作品,很多时候他的角色并不是很重要却让人不容忽视,是个演技非常棒的老演员。
另外还想说一说关于那首《权御天下》,其实我第一个反应网络知名古筝演奏UP主+这首曲子=墨韵……墨韵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古筝演奏UP主,虽然她考研后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但是和司鼓君合作的《权御天下》也一直是经典。尽管影片中六种乐器带来的震撼感更强,但我还是第一个想到了墨韵他们的视频。这里也在原文链接中贴一下地址,供大家感受参考一下。
还有一天电影就要上映了,希望大家能吃下安利去影院看一看这部片子,毕竟它带来的共鸣与感动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和我的爸爸一起看电影《闪光少女》。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一所音乐学校里发生的故事。
在一所音乐学校里,有的学生学习民乐,有的学生学习西洋乐。学民乐的和学西洋乐的彼此看对方不顺眼,学西洋乐的觉得学民乐的土,学民乐的觉得学西洋乐的装,他们经常吵架。
学习民乐扬琴的陈惊喜欢学习钢琴的王文师兄,向他表白失败后深受打击,下定决心苦练杨琴证明给王文师兄看,还组建了一个乐队,叫“二点五次元乐队”。通过一段时间练习磨合,他们在一起漫展上表演大获成功,陈惊心满意足,准备解散乐队。
由于学民乐的学生少,而且本校学民乐总体表现不佳,学校里准备以后停招学民乐的学生,并且把一次少儿音乐普及展上的表演机会直接给了西洋乐队,这激起了民乐同学的不满。民乐的向西洋乐的发起挑战,定在上级领导过来视察那里进行斗乐。结果,通过一场激烈的比赛,民乐获胜,作为回报,西洋乐队同学帮助民乐的进入会场进行表演。
最后表演大获成功,社会影响巨大,并让学校改变政策,继续招学民乐的学生。
这部电影是朋友说要不要去看电影,听说不错。一直以来看电影都只是我平时生活的消遣,没有什么要求,朋友想看什么看什么,所以什么了解都没有就去了。去之前看了下电影名字:闪光少女??呃,感觉有点雷,不像平时他喜欢看的电影类型,一般他都是看外国特效片的。看完过后,了解了,原来这么多二次元的元素,他一直二次元爱好者。
这是一部很特别的青春片,整部电影非常轻松搞笑,总体讲的是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对抗,奇妙地融入了古风音乐和比较小众的二次元文化,因而人物造型有些另类,但是并不违和,也传达出虽然小众也有同伴的理念,并且使电影增加了很多笑点和一些泪点,而且整部电影非常热血和励志,尤其电影中有三场音乐表演,非常燃,非常震撼,看得人热血沸腾,为民族乐器和古风音乐自豪,看完都想去学一下民族乐器了。
很开心有这样一部没车祸,不死人,不堕胎,非常励志热血的电影。不知道对于一般观众的来说,电影的二次元元素会不会不适应,但对于我这个民族乐器,古风音乐和二次元都喜欢的人来说,真的是大福利啊。当然影片也有不足,有些地方有些强行说道理,喜欢二次元的人也不会那么夸张,学西洋乐器的也并没有瞧不上学民族乐器的,生活中喜欢和学民乐的人还是很多的,当然这是艺术的加工,可以理解。
演员方面演的还可以,男主表演的时候还挺帅挺有魅力的。故事也说完整了,最精彩和震撼的还是音乐,非常出色。
做什么事都没有“容易”两字,周五上午,掌校组织观看了电影《闪光少女》。
影片中民乐学生为了证明民乐组织了一个乐团,从乐团的成员招集到最后登上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这条路如流水,漫长而又布满无数坎坷、暗礁。
电影中,民乐的学生非常不受待见,不仅仅是西洋乐学生的无情白服,院方甚至不让他们演出,将他们的练习室锁上铁门,并宣告以后不会再招收民乐学生。每个孩子都有梦想,都想得以展现,和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尊重,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借下桃练室,在深夜躲开老帅悄悄练习,他们读遍天下历史,为这传承上百上千年的民族本土音乐注入下情感和灵魂,他们为了连手组团用心研读每个人的爱好。
或是指尖音律,或是口中滔滔音乐历史,又或是内心对音乐的痴迷,用的是异于凡人的坚心,用的是是一夜夜破晓的艰辛,把音乐刻印在一把把一架架的琴上。凭借看烈火般的热情,而以此为基础感受古人创下那乐谱时的情怀,把它们融入指间,口中,让音乐活起来。每一个音符,每一首曲子,每一段旋律,都让他们随之弹奏,从而打败西洋乐,从而让民乐“活”起来,让院长,让家人看到民乐其灵魂。
民乐是古人们领用数千年乃至数万年的心血的结晶。如果说西洋乐是欢快动人,那么民乐便是深况婉转。挑战权戚,破除成见,选流飞奔,是满血,也是青春的弦,是一辈子的忆。与首乐结缘也件,是人世通最美好的解追了吧。
看完“闪光少女”后,我百感交集,没有缓过神来……多么燃!多么热血的青春啊!
电影以校园音乐作为整个电影的材料,校园中的西洋乐和民乐是两个势不两立的群体,“西洋乐的人嫌咱们土,而我们民乐的嫌他们装。”这句话让我影响深刻。
混架、争吵、对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而学院的领导也相对于民乐更加偏向于西洋乐,认为那才是优雅高尚,更加国际化的音乐。
女主角陈惊、男主角“油渣”,开场就是两个不修边幅的模样,可他们却都有着随意,不做作和敢爱敢恨的鲜明的性格特点。当西洋乐和民乐与往常一般混战时。此时,陈惊听到了那第一个清音,那悦耳灵动的音符如荡开的波纹,在一瞬间钻入了陈惊的心,她望着这位学院西洋乐钢琴的首席,如望着偶像一般。玉树临风清秀俊朗,陈惊觉得这就是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的模样。
舞台上,她只望着这身旁的“偶像”,甚至忘了翻谱……表演结束,陈惊第一次表露了自己的心声,她向校草表白,却被校草无情的奚落和揶揄,“杨琴也算是什么乐器?”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陈惊的心,她决心,证明给他看。杨琴,不仅是乐器,它还有着高贵无比的灵魂。她向所有民乐团队的学生发出邀请,打算组建乐队,但是学生们都为高考准备,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进队,甚至再一次向陈惊表示鄙夷和不屑……
终于,她遇到了502宿舍的二次元的人,她们一起组建乐队,虽说这路途艰辛,他们受到了陌生人异样的眼光,受到亲戚的劝阻,家人的反对和不支持。但是她们在这路途上坚定地走了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所有人,坚定着梦想的脚步,这是她们在遇到困难时做出的举动。
日积月累,她们在乐队中的表现超乎常人,能轻松应对各种场合。且在比试中战胜了西洋乐乐队,可他们的要求却是肩作战,没有用过分的言语和骄傲的目光对待他们,相反,是包容和信任。就这样,“闪光女孩”慢慢长大,渐渐明白了自己身边“油渣”的默默的爱,也让西洋乐和民乐成了好伙伴,永远并肩同行的好伙伴……
西洋乐和民乐各富有特色,为什么会有贵贱之分?我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中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在文革期间,会同另外两位作曲家合作出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所谓琵琶协奏曲指的是琵琶独奏,西洋管弦乐队伴奏。曲子写好了,吴祖强找了琵琶演奏家和中央交响乐团一起排练,第一次合练之后,初试民乐与西乐搭配的吴祖强心里没底,就去找乐团的人问感想,得到的'答复是:听着挺好听的,就是感觉有一股碎木头音。“碎木头音”——这就是当年西乐的专业乐团对琵琶独奏声音的评价。
但是我们一定明白,并不是所有西洋乐的人都会这么认为。因为真正爱音乐的人,他们会尊重每一种音乐,每一个音符,尊重每一个音乐人。就如我,我也是在学竹笛,但是我明白,每种音乐都带有情感,当每一个动听的音符滚动和涌出时,那种心动的感觉,源于热爱和信念。
而“闪光女孩”陈惊的追梦历程,是不是也会让我们明白:成功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一个不畏不馁的长跑者,要不断奋斗,千万不可半途而废。放眼古圣先贤,他们也都是奋斗所换取来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说话、走路,都是靠后天的培养与学习,所以不管是天才或是笨蛋,只要肯上进,一样能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世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汗水。”
青春如梦,岁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纵即逝!青春犹如一首歌,它的内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若你用真挚的心高呼它的名字,歌颂它的美好,相信,你一定会发光,闪闪发光,像“闪光少女”那样璀璨无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