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树遮映的弘一法师骨塔下,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高耸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个红色耀眼的大字在萧瑟的松声中屹然不动,年复一年,它又在告诉人们些什么呢?这样密而不宣的内心轨迹,我是没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光片羽,也许你也不能但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师正在书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携友而来那是大师出道前认识的,也许有十几年不见面了,当满山门的弟子都期待一次亲情上演时,大师却执意下令把她赶走,这一举动曾经引来世人唏嘘不已,只有大师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诉我们一些只言片语。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
阅卷老师点评:该文分别选取了两组人物,他们面对别人过高或过低的期望,通过自我认识,有的坚守自我,有的走向辉煌,充分地证明了自我认识在人生命运中的重要性,主旨突出。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生动丰富。
日子长长短短,一晃竟过了十数年。而那些温婉静好的时光,却在记忆里如初盛开,不谢朝暮,让我懂得往事并不如烟,旧日的风筝不曾断线。
那些好时光,你我曾共度,共享,共徜徉。
尚记得好时光里,戴着花料肚兜,连走路都是一摇三晃似的,我却依然乐此不疲地甘心做你的跟屁虫;蝴蝶、花草和吵闹的街市在眼前晃过,我却只顾寻觅你日渐苍蚀的背影;三岁时父母把我寄养在你家一个暑假,待他们来接我时,我却骄傲地躲进你的怀抱,扯着你的衣角向啼笑皆非的父母介绍:“这是我姥爷。”
五岁时,你让我住在你家,雕花大木桌如你的手掌般结实有力,老电视机旁的水仙长势喜人,温和而多情。在我作为一个孩童的记忆里,印象里你总是起得很早,等我睡眼朦胧从床上爬起,撒着葱末的豆腐脑和酥脆的油条已然在桌上撒发着幽微的热气,而你心满意足地坐在沙发上看报,待我故意攀到你的膝盖上把你陷入报纸的兴致打断时,你便用双手托起我,让我感到兴奋与高处的晕眩,再乐呵呵地把我放下,看我像小猫一样溜走;你总是充满暖意,陪我乐此不疲地玩些幼稚的把戏,我咯咯地笑,你也幸福地眉眼弯弯;你也总是那么稳妥,长时间不发一语,有种不经意的深沉,我却愿意时时缠着你,抚摸挂在床边的你买的地图,懵懂而认真地听你讲福建和台湾,你捧着我站在窗台,不厌其烦地教我指认这两个地名,当我有些迷茫却终于肯记读下来,你便高兴地向家人宣布这个“令人十足振奋的消息”,手舞足蹈像个孩子。
或者说,在那段去而不返的好时光里,你陪我,又成了一回孩子。
如若好时光如石砾般俯拾皆是,怀念或许便不会那么意味深长。年华白驹过隙,我还在愿与你共度好时光的甜梦里,你却终于在我的年华里缺席。
八岁那年,你病倒,近麦的肤色愈发黝黑,我在充斥着消毒水气味的病房里依旧不知实情的傻玩,以为那白色肃穆的地方只是你暂留的场所,以为大人脸上充满哀愁的神情只是烟火一现过往云烟,以为我依旧可以挽着你的`手,走过长长的巷子与街市……
而终究还是我错了。过往的不是伤痛而是你的生命,当母亲哽咽着告诉我你已不在,我依然没有理解其中悲恸的意义——不在,既永别。
年华岁岁更迭,转眼你已离开十一年,而与那段好时光一起消失在时间深处的,还有我侬软细语地称呼“姥爷”的资格。我终于知道了那个手掌宽阔,温和安详的你不会再推开家门唤我的乳名,我终于了解了我们血液里包含着怎样一种亲近;而你虽未等到我的青春年月,却在你生命的尾音、我人生的序曲谱下最强乐音;你,虽化作一颗天边的远星,却时时照亮我,让我懂得“好时光”的定义,留给我余生去回味、思量。
好时光,亲情长,与你同在。
今年春节,特意两次去过新闻里说的那个24小时营业的书店。
第一次是白天去的,书店外面与一般书店没什么不同,就是一间普通的书店,与我们在每个城市、每条街道上看到的书店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包括店员的工作服、书架、架上的书……一切都平平淡淡。
第二次,我和朋友晚上过去,时间大概是晚上十点钟。刚拐过街角,看见那书店,一下子眼前就亮了,整颗心就“暖”了。那个时间段,所有店铺都已经关门,屋里黑着灯,有些还拉下了卷帘门。只有那书店亮着灯,暖光从门窗的玻璃里透射出来,照亮了一大片人行道。冬夜的街道很冷,但因为有书店的存在,仿佛半条街都变得暖融融的。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书店就是一艘巨大伟岸却又慈祥仁爱的夜航船,微笑着接纳每一个走进来的人,让他们都能在这里度过温馨平安的一夜。
白天的它经过了夜的魔术棒点拨,变得完全不同,让我连连赞叹:“如果有天堂,这夜航船就是天堂的模样了。”
在我印象中,书店都是干净整洁、井井有条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巡视着,将被读者翻乱了的书插回到规定位置去。书店里很少有供读者休息的长椅,有些读者实在站累了,就坐在台阶上、靠在书架上、倚在栏杆边。那些书店明白无误地向读者传达了这样一个讯息:这是一个贩卖知识的地方,最好匆匆翻阅,不要无限制地细读。
这已经成了我脑子里的固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去书店买书成了一件苦乐夹杂的事。后来随着网络书店的兴起,逛书店的兴趣就渐渐淡了,改为网上购书。
“如果我居住的`城市里有这样一家书店,我肯定常常光顾。”我对朋友说。
看得出,所有人都像我一样,爱上了这家书店里的气氛。
这里不像是“贩卖知识”的地方,更像是学校的阅览室甚至是家里的书房。每个人的脸都祥和而平静,每个人拿书放书都轻手轻脚,每个人身上向外散发出来的都是温情和善意。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完全平等的,即使他们来自不同的环境,衣着打扮也各不相同。当他们深深地沉浸在某一本书里的时候,就成了这夜航船的一份子,安静、和谐而美好。
“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朋友是本城媒体人,对这书店的经营情况了解甚多。
我当然理解,在商业社会中,如果某个项目违背了商业规则,必定弄得自己举步维艰。
“我来此采访过,他们有更高的追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朋友补充。
那两句话是自古至今仁人君子们的最高追求,但正因为有追求,才会遭遇白眼、嘲笑、讥讽、怀疑、不理解等各种阻力和困境。
朋友是性情中人,年轻时曾经发誓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然为了这样的目标努力着。
我忽然记起了童话中那个拥有大花园的巨人,当他最后推倒花园的藩篱之后,阳光照进来了,孩子们跑进来了,小鸟飞进来了,笑声充满了大花园,他也永远抛开了烦恼忧愁。童话的最关键点,就是要“推倒藩篱”,破除一切顽固保守的旧规则,让所有人看到新的阳光与希望。
“就是那些人推倒了巨人的藩篱。”我悄悄指向柜台后面的夜班工作人员。
朋友笑了,频频点头。
书店有无数旧规则,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墨守成规的人就像高墙内自闭的巨人,根本不到任何快乐。我相信,就像工作人员说的,在接纳与奉献中忙碌着,他们每天都充实而快乐,觉得很有意义。
感谢这家书店,让所有的“巨人”都看到了光明与希望。我祈愿有更多书店追随他们真、善、美的步伐,让这样仁慈祥和的夜航船停靠在每一个城市的每一条街道……
风继续肆虐,梨花飘落一地。一柄折扇,镌上寥寥数语,提上一把缭竹青灯,披起长袍,就这样,上路了。
世上纷扰,诸事冗余,我孤身地出发,只影地前进。我认为无牵无念,方能如那风一般疾速地前行。我以为我是骄傲不可一世的。
如果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
陈鸥说,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程。我们各有各的路途,我唯有孑然一个,握紧心中一支未灭的烛火。我的生活很清净,一个人在晨风里起床,踩着一地的静谧,上课时安静地疾书,课间捧上一株青绿,于阳光下享受温暖的刺骨。我一个人奋斗,无所顾虑,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拍拍尘土继续上路。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冷静地人之自己的脑与心,淡然地在路途的跌宕里学会自己光合作用,唱歌给自己听,脚步飞快只因无所羁绊。我不过是想要走得快一些,再快一些,离我期待的远方近一些,更近一些。所以我选择孤单上路。
而我终究发觉这是不必的。孤独的心太烈,快然却如长眠般清苦,而且始终其实是逆着风前行。因而我割裂了黑白的世界。
相比走得快,我更渴求能走得远。
路上是需要搀扶的。因而我终于愿意与你们并肩战斗。我接受着你们用你们的生命刻写在我生命力的华彩。当我跌倒了,你们为我停下自己的脚步,伸出手来,只为了搀扶我一把;当我又重新站起来了,你们用厚实的手掌推我一把,让我继续前行;我心里的烛火灭了,你们替我拭去烛泪,又添上更亮的火光;我的孤独寂寥,我们一起干干杯,都给吃掉了;我开始觉得,你们带来的温暖像为我双肋插上羽翼,我从而得以飞得更高远。那么,亲爱的,你们教会了我成长也教会了我爱,你们与我一并上路,然我看见了从未瞧过的世界。
你们是我新的烛火。我的路因而更闪耀。
携手的并进,就能相互勉励着走得更远。
“从前啊,我以为我是神,我挥舞我手中的巨刃,斩下无数的光荣。我以为我能越走越快,我以为孤独是往前走最大的力量。风继续肆虐,而梨花落满地,却仿佛两个契机都不需要,仿佛那就是本能,我摒弃了孤寂,和我爱的人们一起继续上路。我看见我的折扇就此添缀了不同的色彩,我的长袍飘扬得更为优雅。所以我还能走得更踏实更绵远更光鲜,”我说,对着镜子里蓬头垢面的时间,“羁绊反而让我、让当下的我走得更远。”
又或者,其实孤寂无罪,欢腾无罪,不同的只是我视野的尽头是否一直鞭长莫及。而我,当下,我宁可在我江郎才尽之前,在我与你们变得白头如新之前,为了能走得更快更远,而执子之手,悭然上路。
点评:这是一篇融抒情和说理于一体的散文,文章用散文的笔调,写出自己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前半部分“一个人走”,后半部分写“携手的并进”,走得更远。全文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第一人称的运用,使感受的表达更真切,更形象。本文语言精练生动,比如“可以冷静地人之自己的脑与心,淡然地在路途的跌宕里学会自己光合作用”、“我心里的烛火灭了,你们替我拭去烛泪,又添上更亮的火光”、“你们带来的温暖像为我双肋插上羽翼,我从而得以飞得更高远”等语句,都表现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也加强了说理的形象性。
孤独,是人生而具有的本性。孤独是一条黑暗的铁轨,你永远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毁灭抑或光明。有人说:“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时代的先驱与社会的推进者是走得快的人。他们都是孤独者。
为何?因为没有世俗繁琐的牵绊,没有与同伴内讧的机会,他们孤独向前,仅凭孤勇。
梵·高孤独,身为一个艺术家,他的孤独感尤其明显,人们无法理解他的作品。贫困、饥饿将他压迫得发疯,用手术刀为自己刻下最后一笔。但是一亿七千万的《向日葵》却证明他的水平比同期作者前进几许,他不是疯子。他只是一个孤独行前于其他画家的人。
孤独者往往不能得到当时世人的理解,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高于现世,不能被固定的先入为主的民众所理解与支持。孤独的先行者便会从内心感到一种难以驱散的阴霾,只能埋首于他们孤独的事业之中。爱因斯坦性格孤僻,小时曾被老师责骂不可理喻,却提出了相对论这个伟大的观点;司马迁蒙受奇耻大辱,在众人不齿之下,含泪挥就一部坎坷壮阔的史诗;哥白尼坚持真理的火炬不会熄灭,提出的日心说不被世人理解,便用生命去推动真理的前行。
所以,疯子是孤独的,天才也是孤独的。
真正孤独者是坚贞于自己的内心,抵得住诱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居里夫人将奖牌当成给孩子的玩具,钱钟书谢绝记者采访,他们需要的是专心“坐冷凳”的孤独与安静。哪怕“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发明数不胜数,但他在晚年浮躁,喜爱名利,也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孤独者。
孤独者在引领技术走向,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民众的“同化”。人的性格中隐约有群体意识,会理所当然地少数服从多数,孤独者要不有舌战群儒的本领,就要有充耳不闻的本事。很多人本是一个人走,被呼喊几声,便成了芸芸众生的一员。所以孤独者“高处不胜寒”,少而珍贵,受到世人的敬仰或是不解。
如果你想走得快,请一个人走吧。成就大业的人总得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独,苦心孤诣,不迷失于众。孤独者,自远方。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那么放眼世界呢?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
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就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的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
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