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天气预报是一门科学。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会不准呢?
首先,天气预报还很年轻。虽然古人在观察天象过程中积累了诸多预测天气的经验,但是基于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历史并不长,人类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及其内在机理和规律并未完全掌握。
天气本身变化无常。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也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在具体情况下,要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是件很难的事。以预报“桑美”台风为例,当时有3个台风在一个大的区域里,要准确断定每个台风的移动路径实属不易。预测时除了要考虑大气环流形势影响外,还要考虑3个台风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很难准确预测这3个台风的移动路径。大气本身存在的复杂现象,致使人们认识不到位,另外预测时还受科学技术、千丝万缕的关系的限制,因此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决策预报有难度。以王家坝分洪决策服务为例。王家坝地处河南、安徽交界处,是淮河第一坝。此坝下游是有10万人居住的分洪区。王家坝要不要分洪,关键得看天气预报。这个时候,预报员面临的压力很大:一开闸,10万人就要撤走,百姓种的庄稼全被淹没,会造成几十个亿的损失;但若是不撤,淮河大堤出了事,灾害会更大。所以,在面临重大的决策服务时,预报员最受煎熬。一些特殊的天气预报不准很正常。比如在火炬登珠峰的时候,环境非常恶劣,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天气因素。然而,预报珠峰的天气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此处没有气象站,而且地形很复杂,周边的环境差异很大。这些因素导致人们对特殊地区的特殊天气的认识非常有限。其次,要提前4天至5天做出未来的天气预报,这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即使是在北京,做这样的天气预报可能都很困难,更何况是在珠峰。天气预报精细程度不够。比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天气预报,就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的预报――这是未来天气预报必须攻克的难题,也是预报员追求的一个目标。延伸期预报能力有限。
去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涉及四次天气过程,对每一次天气过程,气象部门都做出精彩的预报。但若是能发现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气象部门就可以提前对一些部门进行预警。不过这样的预报,以目前的手段很难达到。
于是,一个气象台应运而生。台长是一个老太太。每天,老太太从大喇叭里播放气象预报:“明天将会有大雨,请大家带雨具。”
然而,第二天晴空万里。
而后,老太太预报:“明天是个大晴天。
于是大家都把被子拿出来晾晒,可是第二天却下起了倾盆大雨。晚上,大家抱着湿被子打了一夜的.冷颤。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大家只好聚在一起想办法。“诸位,有个叫毛鸭说道:“我看这样吧,咱们把预报倒过来听,怎么样?”“没办法了,试试吧!”
于是,老太太预报有雨时,大家就高兴地出门,预报没雨时,大家就带上伞。就这样,竟相安无事地过了好久,大家都夸毛鸭聪明。
后来,老太太退休了,新台长是一个年轻人。他预报:“明天会有响雷,请大家做好耳塞。”可人们没当回事,结果雷把二百多人的耳朵给震聋了,医院顿时人满为患,全镇的人都愤怒了,上街游行请愿——纷纷声讨新任气象预报员的可恶行径。于是镇长只好把老气象员——老太太又请回来——继续播“反差”天气预报。
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把老太太的天气预报倒过来听。
“你们的天气预报怎么搞的,太没谱了!”前些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意外地接到了一位恼怒的陌生人从机场打来的质问电话。当天,北京机场出现大雾,但天气预报没有对这次大雾作出预报,结果航班延迟,耽误了这位乘客的行程。
当矫梅燕把这件事告诉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时,有着二十多年预报经验的杨贵名“安慰”她说:在中央气象台会商室里,预报员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打电话的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口音各异、身份不同,但他们的主题一致:天气预报“不准”。
那么,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准呢?
中央气象台及北京市气象台的专家告诉记者,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以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依靠预报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最终形成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首先,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阴晴冷暖、雨雪风霜,各种天气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大气不断运动造成的。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科学家们还不能真实地描述大气运动的细微结构。
其次,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气象探测已发展成为覆盖地基、空基、天基的立体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自动气象站、雷达观测站、气象卫星组成了时刻监视大气运动和变化的观测网。但这个网络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会有疏漏,就像大网捞小鱼,容易漏掉。而且观测资料可能会有误差,例如,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是采用两分钟观测的平均值,可能就会有一定的误差。
第三,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周围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大气运动变化,物理上要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一些定律,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成数学方程。人们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方程求解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叫数值天气预报,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然而,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是近似,必然存在误差。
第四,预报员之间的经验及水平会有差异。数值模式计算出来的预报结果,不能直接作为预报结论,预报员还要进行解释应用,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订正。例如北京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天气预报必须考虑地形影响。预报员的个人经验也在复杂的天气预报和综合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天气预报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上,在发达国家,天气预报不准的现象也经常出现。20xx年,美国暴雨预报准确率也只有22%,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是103千米。一个预报员说,他曾经在国外同行那里看到过一本小册子,内容是提醒气象工作人员面对公众嘲讽,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