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
“白露”之后气候冷暖多变,特别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意。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就容易受凉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体质虚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患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睡觉莫贪凉。秋天病菌繁殖活跃,加之气候比较干燥,易造成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所以,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
寒露过后,气候冷暖多变、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稍不注意,就易着凉伤风,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此外,患有慢性胃病的朋友,生活中也应尽量注意保暖,避免因腹部受凉而导致胃病复发或加重。
寒露后入夜更是寒气袭人。“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因为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因此,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
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晚饭后,我的一家人又忙开了。
奶奶拿起毛衣,戴上老花镜,开始织起来,她的动作非常熟练,不需用眼睛看也能快速地一针一针编织;爷爷拿起报纸认真地看着,他虽然小时候读的书不多,但在我们家数他的知识面最广;妈妈像往常一样系上一条绿色的围裙,套上袖套去收拾碗筷;爸爸则走进书房,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世界名人》的书看,我呢就在我的小方桌前写作业,就快要写完的时候却碰到一道难题,左思右想也没想出来,最后我绞尽脑汁,突然想起在奥数班学的方法,没用多久就解答出来了。
这时,妈妈做完厨房里的事来检查我的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后妈妈对我竖起大拇指说;“懿懿,你真棒,全部都写对了。”我快乐的对妈妈说;“谢谢你的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妈妈听我这么一说开心的`笑了,我也笑了,感觉生活在这样温馨的家庭是多么幸福啊!
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的一员,两天就是白露了,这天开始天气慢慢变冷,温度降低。这时饱满的\'秋风高傲势强,百样草木正是转变色彩的时候。
我在哪张报纸看到有关白露的解释:白露,水汽类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由于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白色的露珠,所以叫“白露”。
今年闰九月,白露赶到中秋十五。近几天早晚外出的时候,有些凉意,唯中午时分才会有伏夏的犟热,实际以后再没有热死人的天了。秋天开始树落叶,该鸡瘦羊肥了吧。 白露这个节气,到处可见丰收迷人的景象。玉米,棉花,苹果葡萄等等。你看,院里的鲜红石榴,金黄大柿子,还有那嫩黄的大架丝瓜花,仅此足以把院落点缀得没有半点荒凉。那一簇簇的梅豆角个个精神焕发。门前老枣树上的枣儿,个个像红星闪烁,吸引无数的顽童,麻雀也前来凑着热闹。上厕所路旁的槐树有丝扯的蜘蛛网,绕路便惊动了独自丝吟的暮蝉。
平常疯狂的鸟儿也没有了夏日的狂躁,唯凌晨及连阴天才出来光顾我们,傲慢的扯出它们的歌喉。 嫩绿的花草,露珠点缀,在薄雾中蠕动,光照,五光十色。墙外的花生田有收割机的轰鸣声。啊,白露真的到了。
说起白露,我们必须得注意日常生活上的几点:吃,穿,住,行。甭看小细节,对人的身体十分主要。吃,由于季节气候变化,特别注意生瓜梨枣,小心秋季腹泻,凉水生饮,今年又赶上中秋节,月饼肉食什么的等等。穿衣也要注意,一早一晚的,不像夏天那样,不注意好不好敢拉肚子,感冒。睡觉也要盖好被子,以防着凉。遇到出远门的时候,尽量多捎衣服。
中秋节到了,中秋白露时,一年一度秋风劲,中秋赏月;三千里路云和月,共度佳节。
晚上七点了,刚吃完饭,妈妈熟练地捧着碗筷到厨房清洗。爷爷、奶奶坐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看七点的新闻联播。爸爸也陪同爷爷、奶奶坐在沙发上,他双手拿着报纸认真地看一天大大小小的新闻。小明在书房开着台灯认认真真地写作业。你瞧!他们的生活过得多幸福,多开心呀!
白露时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度,时值公历9月7日前后。此时阴气渐重,露凝为白,故名白露也。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成白色的露珠,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便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脯容易着凉。一般习俗认为白露节下雨,雨下在哪里,就苦在哪里。因此有句农谚如此说“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有吃了就是补,所以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习俗。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文成,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