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母早逝,生活凄苦。
贫困穷苦,身无分文。他独坐于河岸边,钓于河之上。面对一汪清河,引出无限感慨。感叹命运的不公,生活的摧残。而他,无衣耐寒,无粮充饥。
忽然,一位面相和蔼,年事已高的老妇向他走来,俯下身,用干瘦枯脊的手抚摸着他竟比自己还要黝黑、瘦枯的面庞。拥有这样的皮肤的竟是一位年轻人。老妇人心在颤抖,这该是生活多么的艰苦啊!老妇人望见他那消瘦的面庞,无神的眼睛,实在于心不忍。
老妇人端出一碗白粥,些许野菜,与他充饥。粗茶淡饭,却比山珍海味更来得美味。一碗粥罢,他眼角不禁滑落出泪水,抱拳跪于妇人跟前,言语凝咽,道:“今日之恩,他日得志之时必将重谢。”老妇人却扶起他:“今日之恩,举手之劳,不必记挂于心。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你应自强自立。”
后来,他随项梁反秦,转归汉王刘邦,经萧何举荐,被封为大将军。他征战沙场,屡建奇功。但是,他没有忘。没有忘当时那位老妇人,他人生成功之时,便以一千两黄金馈赠于当年那位对自己有恩的老妇人。这便是历史上的“一饭千金”。古人说得好,“受恩勿忘,知恩报本”。当初老妇人的一点恩,对于韩信。不仅是一顿饭的饥饱,又是精神上的点醒。如果老妇人当初只立于河岸边,没有赠以韩信那一顿饭,试问,史上还会有韩信大将军的威名吗?
韩信功成之时,他没有忘恩,而是报恩,虽然这恩情只是一顿粗茶淡饭,但他却以更多甚于这饭价值的黄金,赠于老妇,报以恩情。
这样一个小故事,立于历史长河之中,这其中,折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吗?中华民族勤勤恳恳,舍已而为人,助人为乐。受恩惠的人,也知恩而图报。
“恩”,“因心”,由心发为人送去帮助,由心发回馈别人的恩情。这一个恩字,是伟大中华民族千年来所传承的一个字。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与家乡的亲切之情。
2、二十年后都有大变化,如何表达自身的变化、家乡的变化,自己的心愿是否实现,让学生抒发现在对家乡的心愿,具体描述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