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爸爸摇摇头说:“现在的河水太脏了,太臭了。”
我又对妈妈说:“带我去郊外游玩吧。”
可是妈妈皱着眉头说:“现在到处空气都不好,没什么地方好去啊。”
我沮丧的来到窗前,看到的却是灰蒙蒙的天空,垂头丧气的树和无精打采的花儿。
我生活的城市怎么会是这样呢?
现在,由于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而且人们还越来越不讲卫生,乱丢垃圾,将喝完的可乐罐子随手扔到草坪里,弄得小草小花都哭了;有人明明看见牌子上写着禁止到草坪上玩,他们却还是把草踩得扁扁的.,踩得我的心都痛了,难道他们一点儿都不知道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吗?树木花草越来越少,蝴蝶和蜜蜂还会来吗?
我真担心,若干年后,我们就再也看不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和活泼可爱的小海豚了。我害怕有那么一天,氧气已十分稀少,每个人都要带着防毒面具,背着氧气袋,艰难的生存.....我真想大声的呼喊:救救地球妈妈吧。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我多想在春天能闻到泥土和花朵的清香,在夏天能看到雨后美丽的彩虹,在秋天能在落叶铺就的“地毯”上闲庭信步,在冬天能见到晶莹的雪花从天空悄悄落下啊!
我多想嘈杂污浊的都市能变成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有如茵的草坪、五颜六色的花朵和清新的空气,能使蝴蝶蜜蜂都飞来采蜜,使鸟儿能集合在树上唱出动听的歌儿,使人们的生活过得更舒适、幸福。
让我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爱心去建设我们绿色的家园吧,让我们满眼都是绿的草,绿的树,绿的林,绿的世界。
地球只有一个,她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因此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她。在家中,妈妈就有个好习惯,出了房间,她必定会随手关灯。事实上,她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节约电费。一开始我并不是那么赞同的,进进出出老要关灯,十分不便。但当我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件事时,却发现妈妈的做法不仅能够节约电费,还能够节约电能源。也许,每次只能节省一度电,但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就能实现节能了。
世界上的水资源有限,现在就连我们大家生活的城市都开始严重缺水了。家里,爸爸则是位节水高手,他总会提醒我和妈妈养成各种节约用水的习惯,早晨起床,涮牙时我总会习惯性的边涮边开着水龙头,爸爸一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就不高兴,赶紧走过来关上水龙头说:“记住啊,要节约用水才行”。时间长了,我也就不用爸爸提醒了,而是十分自觉地关上“哗哗”的.水龙头了。看来节约用水也少不了自我督促啊!除此之外,爸爸还告诉了我不少一水多用的好方法,比如:用淘米水来浇花、洗菜;用洗菜水来擦玻璃,擦地等,可见实现绿色生活靠的还是每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
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4克,这是我所获得的知识。因此,我选择乘校车去学校,虽然校车很不便,每天还得早起半小时,可我还是决定放弃私家车的接送,为节能减排多出一份力。“绿色环保”这一理念也已时刻在我心中,我必须尽力,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力量。
现在,我也成为了家中的“节能帮手”,我提醒爷爷奶奶夏季空调调高一度,冬季调低一度;我提醒外公外婆电视机音量小一点,看完别忘关闭电源;我提醒阿姨叔叔不能浪费水资源,鱼缸水还能用来浇花;我提醒爸爸妈妈尽量多走路,少开车,节能减排最重要;我更时刻提醒自己:绿色在我心中!
我的绿色就由我来做主,我们要坚持做好每一件有利于节能的小事,并且时刻提醒自己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过低碳生活,我们更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巧过“绿色生活”,为节能减排多出一份力量!让绿色永远在我心中,让美好永远留在世界!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彩云之南,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尤其是夏日的清晨,如果你到山上去,那茂盛的.枝叶就会挡住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蔚蓝的天空,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潺潺的小溪,碧绿的草地,轻纱一样的薄雾,真可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种美景,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梦幻感觉,不禁让人想起歌中唱的“山间云雾飘荡,水呀清澈流淌……”
然而,这样美丽的景色,正在渐渐的消失……
21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响彻西部大地,我的家乡也一样,在建设者的辛勤耕耘下,西部焕发出勃勃生机……
可是,令建设者和人民群众意想不到的是:为建设生机勃勃的西部,鳞次栉比的高楼、游人如织的景点和热火朝天的工厂,使得罗布泊干涸了,滇池的水变得又脏又臭,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带来许多环境问题。
而今,建一条机场跑道要削平七八座山头,使森林被毁,水土大量流失。现在,科技发达了,可是,美丽的森林却不见了,潺潺的流水也不见了,轻纱似的薄雾变成了乌烟瘴气的烟尘。我要大声呼喊:“我要绿色,我要我的绿色生活,不要黑色……”
现在,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也还有不少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希望大家都来爱护环境,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地球将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喜欢绿色,我爱我的绿色生活。你呢?你喜欢什么颜色?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