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吗?我来讲一讲吧!
故事是这样的,很久以前一只神鸟降落在人间,但给一个猎人射死了,天帝非常震怒要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他的女儿不忍心看着无辜的百姓受难,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人们在正月十五日这天挂上灯笼、放烟花,天帝上了当,人们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在正月
十五日家家户户挂上灯笼放烟花的习俗就留了下来了。
十五元宵节那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湾悦城那里看灯展,那里有小兔的雕像,里面装着灯,有十二生肖里面有灯泡,看起来像一个个大灯笼,还有在上面有灯的乐园和舞台。看完灯展的时候还很早,爸爸妈妈又骑自行车带我和弟弟去湿地公园玩,那里有许许多多的运动器材。这里还有迷宫,如果你第一次走的话准会迷路,迷宫里有拱桥,拱桥是让你迷路的时候走在上面,就看得见终点或起点。我们在湿地公园绕了一圈就回去。在骑的时候,可以看到一座座在湖水上的五颜六色的木桥,人走在木板上发出声音,就看到波浪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这天是我过得最难忘、最快乐、最幸福的一次元宵节。
往年的十四夜(元宵节)格外热闹,今年也不例外。吃完了糊腊羹,就跑到延昌小学,看看2011年石浦元宵节启动仪式只见操场上人山人海,有凑热闹的观众,也有许多穿好演出服,化好妆的演员。他们都整装待发,一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样子,随着县领导的一声令下,闹元宵的队伍按照次序,出发了。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但不能阻止我前进的脚步。
一路上,有不少的行人围观。坐在轿上的三小神仙往往是围观的对象。上面的三个小朋友,画上妆,毕恭毕敬地坐在椅子上,一个拿着金元宝,另外两个舞着旗,有趣的不得了。游行队伍中,还有舞龙,十二生肖灯,鱼灯,马灯,济公,弥勒佛,扫把星等等十分有趣的人物。
有人,当然也少不了烟花。在围观的同时,烟花也陆续燃放,刹那间,绚丽的烟火在空中盛开,旋即消逝。接着,又一声巨响,烟火如金菊般绽放,又灰飞烟灭。连续的几朵烟花,射入天空,啪的一声,火树银花般,壮观而又美丽。紫色的,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千万朵色彩斑斓的烟花争相开放,把夜空照成了白昼。路人不禁拍手叫好。
不知怎的,到了金山路,队伍突然停下了。原来,要开始表演了!十二生肖围成一个圈,不停打转,不一会儿,又变成了八字,相互交叉,仿佛十二生肖出现再在了我的面前,个个灵动活泼,我渐渐陶醉在他们的表演里……
表演结束了,游行结束了,活动也结束了,但这个夜晚,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四川绵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骑在癞蛤蟆背上的是“新郎”,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双目注视着一只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正当这伙丑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头大黄猫。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猫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上。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这幅年画反映了人民鲜明的爱憎。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