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车站》拍摄于1998年,和那时候的我们生活差不多。影片讲的是一个老女人朵拉白天在车站代人书信,晚上和女邻居分享这些信件,读到可笑的就撕掉,无关紧要的就搁置抽屉,几乎不帮人寄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读这本书的感受吧。
我以前看到一句话,说音乐是无国界的,无论世界各地语言如何不同,美妙的律动都会打动人心。
但是我看完巴西电影《中央车站》时,瞬间就觉得,天啦!这一切都太相近了!太相似了!仿佛就在昨天才经历过!——除了音乐,还有很多也是无国界的,比如贫穷、苦难……
杂乱无序的车站,代人书信、旧电视,单身妈妈,脏乱差的楼道,从未谋面的父亲,卖孩子(也是卖器官),又破又脏的长途车,车上人畜共处(鸡头紧贴你的脸),大货车,超市偷窃……感觉太多中国元素,有点像贾樟柯的电影,直至社会最底层。
因为熟悉所以就感觉很真实——我们通常会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感兴趣,比如我就喜欢看农业频道一样。
也因为熟悉,所以我一连看了两遍!
《中央车站》拍摄于1998年,和那时候的我们生活差不多。影片讲的是一个老女人朵拉白天在车站代人书信,晚上和女邻居分享这些信件,读到可笑的就撕掉,无关紧要的就搁置抽屉,几乎不帮人寄出。一天小男孩约书亚和他的单身妈妈来找朵拉给他从没见过面的父亲写信,希望见到他。他的父亲抛弃了他们,但小男孩依旧希望见一面父亲。第二天约书亚和妈妈再次找到朵拉,希望再写一封。不过在离开车站时遭遇车祸死亡。车站里有个老混蛋专门拐卖孩子,他和朵拉商量好,卖给一个收养机构,不过这家机构专门从事的***死孩子卖器官的勾当。朵拉的女邻居指责她的行为,朵拉良心受到谴责,第二天抢回来孩子,并和他一起前往几千英里的南方寻找爸爸。
这一老一少,在漫长的寻找路上,从一辆破车到另一辆破车,历经艰辛,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最后他们找到约书亚父亲的地址,可惜父亲不知去向,只看到父亲前妻的两个儿子。
电影基本是上朵拉的心灵救赎,老女人朵拉又老又丑,还有一颗不善良不老实的心。很像那种年轻时就是坏女人变老的感觉。不过,在途中,朵拉一次次谈到自己的父亲,那个老酒鬼如何抛弃她们的母子,老死也不相认。约书亚就像儿时的朵拉,他们都差不多,由单身妈妈辛辛苦苦带大,他们的父亲都是酒鬼。他们都有一个贫困不堪的痛苦的少年时代。朵拉长大了境况并没好转,她嫁不出去,只能靠代人书信艰难度日,也许,朵拉的今天就是约书亚的以后,当然也许又不一样——不过命运不会改变很多。
因为他们终究是社会最底层,就像我们的今天,无论我们的国家再怎么发达,我们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格局依旧不会改变。
电影难能可贵的就是在这样一个框架里,不善良的朵拉慢慢的变了,开始有了善心善举。也许也因为有了善存的爱,后来的朵拉,看着看着就舒服了些。
朵拉这个女人的形象,觉得太熟悉了,觉得她就是活在我们身边的太多的女人。她们的坏和好,随时变换着,有时候一半一半,有时候你觉得她们邪恶有时候也不仅要赞叹她们。
对于她们,我喜欢用那句话来总结: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故事发生在里约热内卢一个熙熙攘攘的中央车站。在这里被抓拿的小偷求饶时仍被警察当场击毙;警察会勾结人贩机构获利;靠帮人写信寄信为生的多拉却从没寄出一封;小男孩耶书亚在妈妈遇难后请求多拉再写第二封信给爸爸被多拉严词拒绝。这是巴西在上个世纪90年代文盲率高,治安残暴,人性淡漠和麻木的社会缩影,当地热带偏海洋性的炎热气候似乎也无法温暖冷漠的人心。
但是多拉有一个很给力的闺蜜:伊琳。在多拉要撕掉耶书亚和妈妈写给爸爸的信时,被伊琳阻止了;在多拉用卖掉耶书亚的钱换回新电视机时,伊琳及时识破并斥责了这种行为,多拉才得以良心发现;在多拉解救耶书亚逃亡到车站给伊琳打电话时,伊琳说:我就知道你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女人。同为单身大龄女性,伊琳更具有善良,明辨是非的清醒的品质,能够在朋友犯迷糊时当头棒喝,在朋友改邪归正时给于鼓励支持,这是真正的朋友所为。
小男孩耶书亚长到十岁都没有见过他父亲,尽管他的父亲事实上是个十足的酒鬼,但是妈妈阿娜却给儿子极力塑造了一个好父亲的形象。在耶书亚的嘴里经常会蹦出:我的爸爸工作很忙,他是个木匠,他的木工活很好,我家的房子是我爸爸盖的。孩子对父亲的憧憬中充满了对父亲的\'钦佩和敬爱。虽然孩子得到的只是片面的印象,但是相比母亲只会在孩子面前抱怨丈夫的不负责任,大吐苦水,把孩子拉拢为一致不满丈夫的对立面的这种做法,却是避免母亲爽快,孩子却成了失败婚姻的牺牲品的结局。有妈妈的呵护和能干厉害的“爸爸”护航,耶书亚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却成长得阳光坦率,犹如一枚没有经受风霜的纯洁玉石。
女主角多拉的儿童时期,父亲出轨,母亲过世。离开家多年之后,父亲已经认不出成年后的多拉。她对父亲这个角色的印象不好,骂他们是笨蛋,蠢货。我想多拉是非常害怕分离的,或者说是没有得到好的分离,就衍生出被抛弃的不好体验。甚至于成年后单身的选择也不无可能受到小时候的创伤所影响,试想就连最亲近的人会离自己而去,也会将自己给遗忘,那为什么还要付出感情去建立关系呢,这些都是不靠谱的,犹如泡沫灰飞烟灭。既然如此,不如不付出即不会受伤害。既然不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就无所谓自我要求。所以她的人生都很暗淡,穿着朴素,不化妆,不抹口红。她对耶书亚说:“就算化妆化得再漂亮,像伊琳一样,不也是没人要吗?”
在两人到达北邦吉苏找耶书亚的父亲未果,两人又饿又累还身无分文,耶书亚问怎么办,多拉爆发了:“你爸妈就不该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这句话***伤力十足,小男孩被气跑了。她否认了孩子的存在价值,事实上喊出了自己潜意识里的心声,内心千疮百孔的多拉持着一种否定自己的消极想法而过活着。但是这一回她不想回避分离,她赶紧去找耶书亚,在茫茫人海,在全城人都参与的向基督救赎的祈祷聚会中找寻男孩,最后因体力不支而晕倒。人群消散后,多拉枕在耶书亚的腿上睁开眼睛,两人相视而笑,化解了之间的隔阂。我想这也是多拉与自己的童年重新连接上,与自己做了和解,接纳了自己。
接下来,剧情开始了正能量的色彩。片中一共有三段写信的场景,第一段是开篇是路人各种宽恕亲人、朋友的信件,第二段则是此时两人在北邦吉苏为攒路费而摆摊写的,这时候写的都是感恩主题信件。我觉得编剧这样的安排是与多拉的转变有关,多拉早年家庭的不幸她认为都是由他人造成的,尤其是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是却又无能为力去改变,所以她只能站在批判的角度去宽恕别人。第二次写信时,多拉敞开了自己的心灵,不仅接纳了自己也接纳了世界,她的看法也变了。任何一个人都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但也有值得感恩之处。当一个人不再自我攻击和否认,能量就开始向外涌出,她开始感受到了爱。
第三次写信是多拉自己写给耶书亚的信,在送男孩找到哥哥们的家以后,天还没亮就悄悄离开在早班车上写的。“你说的很对,你爸爸的确跟你想的一样好。我还记得以前我爸爸开火车的时候,他会让我这样一个小女孩儿,一路上一直拉着汽笛响个不停……其实我很想念我的爸爸,很怀念曾经的一切。”信还没写完,多拉已经泪流满面,这么多年的不满,其实深埋着的是对父爱的追求而不能。耶书亚的爸爸做得一手好木工,但酗酒卖房被二儿子嫌弃,多拉的父亲虽然一堆破事但在她的童年里也曾给过她些许宠爱呀。人无完人,想要个完美的父亲似乎真是太难了。事实上,我们对父母,对很多事情没有选择权。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离开时的多拉换上了耶书亚给她挑的蓝色碎花连衣裙,涂上了路人给的口红,用口红给腮边润色,迈上轻盈却又踏实笃定的步伐向着晨光走去。她已为父亲的不满在心中释怀了,完成了女儿和已逝父亲的和解,对生活更是激发了热情。多拉年纪不小,脸上都有褶子了,与年轻美女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但是这时的多拉却美得发光。
多拉临走前把男孩母亲托她写的信送达到了她丈夫家里,和她丈夫半年寄回家的信,两封信放在一起相聚在他们的画像之下。信里面各自表达着浓浓爱意,迫切希望重逢相聚在一起组建家庭,这一情节重重回击了多拉之前的那句话:你爸妈就不该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而事实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相爱的结晶,至少是曾经相爱过的产物。我们是为爱而生,我们也应该为爱而活。
您好!
从合肥回京已有好几天,才有空坐下来给您提笔,实在抱歉!但心里一直没有忘记您及您那春天般的微笑!
当朋友告诉我,他不能进站接我时,我就一路在勾勒着合肥火车站从站台到楼梯口,从楼梯口到出站口的距离,也因此把行李减了再减,临到站前,与我邻座的一对安徽夫妇,主动去帮我咨询列车员,问到站后能否安排轮椅接我?不一会儿列车长就过来与我确认,当我在车上见到您推着轮椅从电梯里出来时,一脸的春风让我心里倍感温暖。
列车长与工作人员生怕我累着,还一致让您把轮椅推到车上来,是我觉得实在过意不去才坚持自己下车坐到轮椅上的,那一刻,觉得合肥这座城市,我没有丝毫第一次来的陌生感,因为有您和您同事们的存在,我想这种感觉不止我有。
返京途中,您便成了我在合肥的第二个朋友,按照您的吩咐我直接来到服务台找您,看您忙碌的身影不忍打扰,又是您那依旧灿烂的微笑从忙乱中找到了我,因为客多椅少,您只好提前把我送到站台(而此时列车还没开门),您递给我一叠报纸说到时在楼梯处垫着坐坐,就这样一个细小的.举动,不仅感动了我,也让同是合肥人的我的朋友感到吃惊,我和他站在楼梯处望着那叠报纸同声说出一个词:素质。
更令我们惊叹的还在后头,还未等我坐下,列车长带着工作人员英姿飒爽地朝我们这边走来,突然车长在我身边停下来很肯定地问我:“是你要换下吧?”接着她给我开了一张小票,让我们直接到17车厢交给工作人员就行。
我知道这又是张姐您的细心为我提供的方便,在站台上与您分别时我只是随意地问了一下您,我买的上铺到车上是能否与人换一个下铺,没想到您都听在了心里。
我还知道,像这样的举动在您这儿很平常,也很易见,以致我多次向您要通讯地址写感谢信您都婉拒,您说这是你们应该做的。是的,您是把它当成自己的工作和义务,可我却认为这是义举,您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但您肯定无法估计您和您同事们的这一举手之劳带给我们旅客的不止是身体上的便利,更是心情上的愉悦,还有对这座城市的认可和喜爱!谢谢您,张姐!方便的话请代我转达对您同事们的谢意,尤其是那两位列车长。
合肥之行,非常愉快!虽是第一次来,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有你们在!
遥祝
工作顺利
生活开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