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上7点整我跟楼下的阿姨跟弟弟一起驱车驶往东和乡敬老院在那儿我们碰到了一米阳光爱心社的叔叔阿姨,他们大包小包的带了很多东西,我一看有芹菜、 饺子皮、五花肉、酱油……原来叔叔阿姨是要包饺子啊!可是我不会包啊,怎么办呢?阿姨好像看出了我的难题过来对我说:“小朋友,没关系,阿姨等一下会教你 的'!”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就放下了!
这时,我看到了一位姐姐在拿热水壶,我便走过去问她:“姐姐你要去干吗?”那位姐姐对我说:“我要去给爷爷奶奶洗脚,要不你跟我一起吧!”我说:“好 啊!”姐姐要我去拿一个盆子接点凉水,我便拿到卫生间去接凉水,没想到见到一位奶奶上厕所差点摔跤,我立马去把他扶起来。那位奶奶拍拍我的手说:“小朋 友,你真好,比我亲孙女都好!”我说:“怎么可能呢,奶奶那是您孙女啊,来奶奶我们去洗脚吧!”“小朋友,谢谢你啊,真不知道该怎样谢你!”“奶奶,不用 谢,我们过会还给你们包饺子呢!”“谢谢你们”奶奶对我说。
我把那位奶奶扶到姐姐那儿,我们一起帮那位奶奶洗脚。奶奶的脚趾甲看来好久没剪了,我们便一起帮他剪指甲。还给她擦了脚霜,奶奶可高兴了。我们还帮奶奶洗头,吹头。
后来,我们一起为爷爷奶奶包了饺子,连不会包饺子的我都学了好多包饺子的方法呢!我可开心了呢,最后我问爷爷奶奶们,你们过年在哪儿过呢?爷爷奶奶说在这 儿过。我说:“那你们那些儿女呢?”“我们的儿女都不比这儿的阿姨好,等会搞半天还得把我们给送回来,还不如不去呢!”我的心突然凉了半截好像突然凉了半 截。既然有子女怎么就不把自己家老人领回家呢!自己家父母生你养你到他们这个年纪就把他们给丢在这儿……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我们一定要好好孝顺我的父母。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到了敬老院。一进门,便看见许多老人正愁眉苦脸着,缺少亲人的关爱。于是,几个同学便拿出五颜六色的水果一一递给老人,老人的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
我们表演的节目也是丰富多彩的。首先是手语操,同学们全神贯注挥舞手臂,用肢体语言表达了对老人的感恩。突然,一曲优美的小调传入我耳。啊!原来是同学们精彩的葫芦丝演奏!那声音忽高忽低,令人神往。
终于轮到第三个节目了,我的心也在我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因为我要与几个同学一起卖弄我们清脆的喉咙。我站到舞台上,两腿瑟瑟发抖,嘴也紧紧地闭上,心里感到十分忐忑不安。突然,一道微光撒在地上,顿时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我想:只有胆小软弱的人才会不敢面对一切,难道我要做这样的人吗?于是,我鼓起信心,张开了嘴,唱出婉转的曲子。轻风应和着,落叶随着歌声摇曳,一切都沉寂在歌声中。
当我们唱完最后一句,老人们都鼓起了掌。走下台,我拧了一把汗,顿时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
接下来的节目更是让观众笑得“不亦说乎”。这是大头佛表演。只见一个笑呵呵的大头佛走上台,坐在椅子上。他拿起毛巾,不知“有何居心”。这是,他竟然“洗刷刷”地洗澡!老人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欣慰的笑,有的同学则露出了“野性”,哈哈大笑着。
还有许都丰富精彩的节目:两人合唱、老人上台合唱等。最后全班齐唱了《我的中国心》,那响亮的歌声不段在敬老院回荡,回荡……
尊重老人,你做到了吗;关心老人,你做到了吗;给予老人一颗关爱的心,你做到了吗?而今天,我们做到了!
敬老院在小山上,弯弯曲曲的“公路”伸向山顶。这条“公路”有一千米长,三米宽。交通极不方便:如果从山顶上驶下一辆车,就会与我们乘坐的校车互不能行,甚至相撞。
到 了敬老院,我们看见了一栋占地约三十平方米的长满青苔的“小青瓦”。“那就是大厅。”何老师锁着眉头说,神情露出到达的喜悦与淡淡的怜悯交杂……等了许 久,怎么不见老人们呢?突然,一行去的同学扶着老人从右旁幽静的树林中走出来。这时,我才发现除了我和几个举大队旗的哥哥,其余人都去老人们的.住处扶老人 了。只见一位老人目光黯淡,脸上毫无光泽,松弛的皮肤,密布的皱纹,在三位同学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去,后面有二十来位老人缓缓地跟着。
我 们踩着泥巴到了阴暗的大厅。狭小的空间散发着酸臭味,四五个长椅占了三分之二的空间。坐在长椅上,椅子“吱吱嘎嘎”地响。老人们坐在长椅上,等待着我们为 他们准备的节目。我忽然注意到了那一双双带点浑浊的眼有着我意想不到的期盼。三年级的小朋友表演了一个小品,那滑稽的动作把许多老人都得哈哈大笑,风*** 橘子似的脸上皱纹立即舒展开来,像一朵朵怒放的花朵。四、五年级学生代表们朗诵得十分好,琅琅的声音在这简陋的大厅里回响。轮到我们六年级了,我们完美地 将唱和朗诵结合在一起,“唱诵”著名的诗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老人们那陶醉的样子好像在听音乐会,不知不觉地摇头晃脑。高中部的大哥哥大姐姐表演了鲁 迅的《呐喊》中的孔乙己。他们逼真的表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节目表演完,我们送上了我们的一点心意:牛奶、核桃粉、芝麻糊、蛋糕……这虽然不是什么高级营养品,却也代表了我们的心意。学校也给老人们送了三件水果和一千元钱。
我 们到了老人的住处打扫卫生。唯一的一名“警卫”用鼻子嗅了嗅,冲我们“汪汪”地叫了几声。屋子里三分之一的地方被两张有着十年历史的单人床占据着,一个一 米多高的衣柜静静地站立在墙的一角。虽然简陋,倒也很干净。老人们乐呵呵地走进来,说:“有了这么多人的关心,我们一定会过得越来越舒心。你们可真是学习 雷锋的好榜样啊!”
我的心不禁一震,是啊,“学习雷锋,好榜样”,如果人人都学习雷锋,不仅老人们的生活能得到改善,也能提高我们的素质。使我们生活在一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充满了爱的大家庭里。让我们以自己的行动大声地说“学习雷锋,好榜样”!
在一个阳光普照大地,空气清醒的早晨。我们组织了很多人,一起去了煤山敬老院,一进大门就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老人。后来听说这里面的`老人有的是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有的老人是哑巴,连话都不会说;还有的是残疾人,也有四肢健全的却什么都不会干。
到那之后,我们就分工明确扫地的扫地;包饺子的就包饺子;还有帮老人剪头发的;整理房间的大家忙的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呀!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水池边有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旁边还有一个年龄和我相似的小女孩,蹲在地上耐心地给老人剪指甲,剪完之后又为她洗手洗脚,洗得干干净净,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奶奶好开心呀!虽然这些活我们都会干可却没去做。
等到一切都整理干净,吃完饺子之后,我和哥哥一起跳起了街舞,老人们都露出了可心的笑容,最后还为我们鼓掌呢!
开心而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就这样结束了,当我们要临走时,爷爷奶奶们还让我们带一些水饺路上吃。不用了,留着你们慢慢吃,再见!
彼此都挥着手,恋恋不舍!
当代的许多语文教育大家,从叶圣陶到刘国正,都主张语文学习不能让学生局限于课堂,而应引导他们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语文学习同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吸取生活素材和语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层鞭辟入里地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可见我们目前的教育,特别是语文学习的教育,与我们所提产个素质教育近乎南辕北辙了。语文学习的难言尴尬和深刻危机已呈现在我们面前,仅埋头苦干应付考试根本不能让语文学习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因为语文不同于理化课程,它是重感情的,必须用心去。”(草婴语)它不是几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非常美丽的形象组合。只有把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内化为既有,借助丰富的联想从而真正领悟了语文的意蕴,语文素养才能有所哦提高,而光是掌握了语文素养的求证辨误的方法,掌握语言表达的克隆模仿的技巧,理解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表达也只能是左支右绌的,而以此来提高语文素养更也是舍本逐末或是缘木求鱼。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我们以前的教学常有一下偏向:只重照本宣科,不重激发兴趣;只重机械训练,不重美感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内灌输,不重课外开发;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素质。在平时的训练中总是注重编题、答题、讲题,唯考是图。教师和学生都希望与文学系能够立竿见影,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功能被极度地强化了。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最能体现于文在生活中的积累)教学,却训练得极少,从视野狭窄文化肤浅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是语文学习陷入了搞好低效的泥潭之中.
我们要让学生走进斑斓的生活.但由于应试的导向,致使学校\教师过度地侵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说,语文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已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了,他们每天的花大量的时间做数理化,相反,语文却极少有人问津,更不用说阅读课外书籍了,即使有学生有这样的兴趣,往往会被班主任扼***在摇篮之中,不少教师认为学生阅读课外书既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这不能不让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感到尴尬和无所适从.叶圣陶先生老早就说过:"学生须能阅读,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以训练之.最终的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是,不少教师认为训练只有在课堂上进行,而忽视了课外这一广阔天地.事项,课内是"训练",课外难道就不是"训练"了吗?
老师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作文越来越差了".的确,在平常的作文和考场作文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句子或词语"哇噻""酷毙了""帅呆了""笑死我了"……类是这样的口语,在学生作文中真是屡见不鲜,由此表明,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实在太少,词汇积累很是单薄.
许多作家都是到生活中去提炼素材,脱离了生活,作品犹如失去了泉源的流水.诗人何其芳曾热情洋溢的巴广阔的生活比作浩瀚的海洋,而"生活语文"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广阔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去领略大自然这部伟大的书,去吸取大自然的乳汁。同时,课外阅读也算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学生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掌握课内的基础知识就越容易”。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语文学习应该开辟越能活画的学习新疆域,让学生走进生活,真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真正让学生从生活中历练语文学习的能力,发掘其语文学习的潜在能力,进而让语文生活化、生活与文化成为可能,最终建立科学的生活语文教学观念。现在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让学生把语文和生活联系了起来。
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越来越感受到语文教学的.苍白无力和无可奈何。在悬着研究性课题时,我首先就想到要利用这个机会,让课题和语文学科相结合。同时利用这一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相结合。我们注意到,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广告铺天盖地,良莠不齐,一些广告词本身就有错误,比如,滥用成语,错别字,语法错误等,严重影响了在校学生。对于正在接受汉语文化教育的中小学生来说,这种滥用谐音、肢解成语的广告词,将对他们产生难以估量的不好影响。这些报刊、电视、路牌和灯箱广告,就像一块块流动的黑板,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们。如果这些“黑板”上充斥着似是而非、以假乱真的“成语新编”,势必容易使孩子们混淆是非,陷入误区,从而使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产生困惑。在这新错误广告的影响下,学生的作业、作文也错别字连篇,又一位老师这样说道,再一次考试中,班上25个学生有16个把“刻不容缓”写成了“咳不容缓”,12个学生把“引以为荣”新城“饮以为荣”。
我们课题组认为,面对这种良莠不齐的广告语,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应以何种态度来看待广告?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且现在学生的病句越开越时尚了,错别字也越来越滑稽,这无疑不与广告语的滥用有关系,为此,我们就提出了"广告语的滥用对中学生的影响"这一课进行研究.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全体中学生都来关注我们的语言运用,来进化我们的语言环境,让各种媒体规范广告语,在广告制作中,遵循广告法令,不用错别字,不犯语法错误,不滥用成语等.同时,这也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质,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
课题提出以后,学生反映十分积极,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回家,便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留意各种媒体和各种广告宣传牌以便收集资料。最终整理出了一些广告语中的错误,如屡见不鲜的错别字,“有(油)备(杯)无患”;“合(盒)情合(盒)理”;“其(骑)乐无穷”;“一(衣)鸣(明)惊人”;“无微(胃)不至”;“无懈(鞋)可击”……还有语法错误,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是脑白金”,此句广告词就犯了前后矛盾的语法错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得到了培养。真正体会到了语文与生活相结合的乐趣,原来语文天地真是其乐无穷。
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天地非常广阔,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语文根生活相结合乃至熔铸到一起,从量上说,开辟了一块新天地,教师乐教学生也乐学。“而生活对于语文得以一记势,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发展表达能力的基础。生活的来源可以在课堂里,但主要还是在课外,在家庭、在社会”,进一步说,失掉了课外着一头,就失掉了语文与生活熔铸的重要契机。
“走进生活,语文便是生活,生活便是语文。”只要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再为教语文而大伤脑筋了,学生也不必再为学语文而唉声叹气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