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的我们,总会面对眼光的事物感到束手无策,害怕过,孤单过,流泪过。可当我们再次站起来时,抬头便会看到最美丽的曙光,那是你的梦想在支撑着你前进,给你无数的勇气,朝着心的方向走,永远不会迷路。
年轻时候的我们,不懂事地以为梦想是多么轰轰烈烈的,一孔之见的.跟别人夸张你的梦。其实不然,梦不分贵贱与轻重,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梦便一切可以变成梦想,哪怕它是不值一提的,夸夸其谈的,但都别忘了这个梦是从你心灵下采摘下来的,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一切的梦便是好的。只要用心感受过,尝试过,那就是值得人回味一生的东西。
年轻时候的我们,分不清什么是梦想。学习也能成为梦想之中的一部分,友谊也会在梦想中占据很大的一部分,什么亲情友情,什么时光感情。这些人类动物天生就具有的敏感的穴位统统会归属到你的梦想之中。青春时的梦总会天花乱坠,因为它们都还没有成型,需要你自己去滋润它们,劳获它们。
有梦是可贵的,青春年华的梦更加可贵与珍贵。青春年少的我们各自怀揣梦想,装着初有的稚嫩和活力去奋斗,我们总会执着一腔孤勇与青春奋斗……哪怕有一天会迷失在自我的幻想中但只要梦在,一切都还在。
青春年少的我们,梦想是活力的,是可以永不停息的。为了幸福加油,为了活得漂亮不计较任何。不怕最初的梦想会如何如何不管我们飞得多远会有多累有多痛,但我们的青春不会孤单,因为有梦的陪伴。天空永远不会黑,鸟儿永远不会飞得累,白云依旧在天空很白很白……。
因为有梦在,一切都在。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状况下,创新潜力如何、创新成果多少,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鼓励创新、推进创新,成为实现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
然而,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创新作为探索性实践更是如此。对于创新者而言,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是一种考验。沉醉于成功的辉煌,往往可能停歇前进的步伐;走不出失败的阴影,容易导致错过成功的机遇。当年,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不易烧断的灯丝,进行了很多次实验都没能成功。当许多人为他的失败而叹息时,爱迪生却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又找到了一种不贴合要求的东西罢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爱迪生最后发明了电灯,用科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永不言败,是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
创新不言败,不是说所有的创新活动都能够百发百中、大获全胜。创新是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创新不言败,更多的是指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追求。
创新不言败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不怕失败、敢于胜利。失败与成功,失去与得到,总是相对的、辩证的。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创新者懂得成败的辩证法,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深刻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时一事的失败是常有的。应对失败,既不应退缩,更不能失志。因为一着走错,只要稍作调整,即能够柳暗花明;屡遭挫折,只要不屈不挠,总能够走向胜利。真正的失败往往是败而失志、一蹶不振,而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从失败中奋起、在开拓中前进。
创新不言败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就是迎难而上、永不退缩。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正如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十分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创新者应有“所当者破,所击者服”的豪气,愈挫愈勇、知难而上。在创新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期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创新不言败是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就是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呼唤创新。创新是干事创业者的\'追求,永不言败、自信自强是创新者的选取。自信,才能鼓起从头再来的勇气;自强,才能激发上下求索的潜能。自信不是自负,自信者有自知之明,懂得扬长避短,不会一味蛮干;自强不是逞强,自强者有清醒头脑,善于审时度势,不达目的不罢休。
创新实不易,胜败乃平常。因此,对于致力创新者,我们就应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对于成功者,就应献上美丽的鲜花、给予真诚的赞美;对于失败者,也就应表达充分的体谅、带给必要的帮忙。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
现实的光辉总能把一个人照的闪耀,人们狭隘的目光总是只看到别人成功的表面,而他们背后的不容易却总是被人忽视。
莫言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后举国欢呼,紧接着电视台的众多节目,活动晚会现场,报纸的头刊都开始出现他的身影,他那具有乡土人情的书也被摆在各地书店最显眼的位置。种种荣誉与优待都没能让这位老者深陷于名利之中,因为莫言的青春是在中国最贫穷的年代度过的,那个饿死了很多人的年代。当年的莫言之所以会选择走作家这条路,仅仅是因为听人家说干这行的每顿可以吃有油有肉的大包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包子是莫言文学路上的鞭策。而莫言青春度过的那个年代,那些心酸的日子,则成为他日后许多作品的创作背景。
诚然,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是只要有了奋斗,有了挣扎,有了希望,每代人的青春都是精彩的。
暑假行将结束,转眼又到新生开学。毫无疑问,高校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必然是军训。今年2月,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网站2月5日公布),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军训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必修课”,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和重视。然而,近几年来,军训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也经常见诸媒体。2010年9月8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新生军训第二天,女生张溯珣在回宿舍休息途中出现呕吐等症状,随后被医院宣布“脑死亡”。时隔两天,9月10日,湖北经济学院大一男生徐迅也在军训第一天猝死。
“三天死了两个大学生”,此话听起来虽然可怕,但军训“猝死”无疑是个案,是极小概率事件。然而,如果我们一味地避开科学组织军训的责任,简单地将此事归结于如今的孩子体质差,不能吃苦,难免显得有失偏颇。
说起军训,我们会很容易联想到“站军姿、踢正步、练队列、军体拳”,几十年一成不变,年复一年,非常单调枯燥,与《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载明的“单兵战术”、“轻武器射击”、“***行军生存”、“国防战备”、“国际战略环境”等内容要求大相径庭。而且,由于军训为国家法律所规定,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强制性,并被赋予考验韧性、磨炼意志等神圣的光环。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很少去质疑军训的内容和形式。
近两年,随着90后体质较弱学生在军训中晕厥人数的不断增加,一种“取消大学军训”的声音开始蔓延,其主要原因恐怕并不在于大学必修军训本身的合理性,而在于现实中高校军训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不够合理完善。眼下,各地高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军训计划,新生军训工作如何创新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和值得探讨的话题。
从军训的初衷和功能来看,军训可以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军训可以煅炼体质、磨砺意志、培养毅力,增强国防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可以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还能帮助我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这些无疑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太阳底下的暴晒、水泥地上的“烤验”,需要“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坚韧。
然而,就教育的本质来看,我们不必要将军训搞成惩罚性,甚至摧残性的训练,而应该与时俱进地更加重视军训内容的设计和形式的创新,不仅要将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纳入军训,更要将“野外求生、素质拓展、灾难应急、常规救护、安全防护”之类的实用技能内容纳入其中,而学校则要在师资、教材、器材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在训练的形式上,不仅要有必要的队列训练、军姿强化、军纪灌输,更要穿插参观军营、观摩内务、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军歌竞唱、观看兵器(实物、模型、图片)展览、国防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军训之于人生,是一次难得的特殊体验,军训的不可缺失和终身难忘往往会从学生的军训中得到印证,从学生与军官们的依依惜别中充分感受,训练中的汗水、疲惫、痛苦,常常会成为学生们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经历。为了让这段回忆更加美好,为了让军训能够实现初衷,我们迫切需要重视军训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