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朋友吗?她和你在一起,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的美好。
我有过这样一位朋友。一天放学后,我们一起去买书包,她忽然跟我说:“将来我结婚,你要当我的伴娘。”我还来不及高兴,她便接着说,“因为伴娘不能比新娘漂亮。”
一个我们都认识的男孩对我有好感。她对我说:“他会不会假意喜欢你,其实是想接近我吧?”
当我们和她男朋友三个人在海滩上晒日光浴的时候,她会悄声问她男朋友:“我的身材是不是比她的好呢?”
我不知道那个时候是怎么忍受她的,而我们的确做了很多年好朋友;也许,我也在用她来显示自己的美好:我读书的成绩比她优秀,而且,我在爱情方面比她有品位,她喜欢的男人我没一个看得上眼。
人长大之后,不会再那么无聊,去找一个朋友凸显自己的美好。假使你只有一群用来凸显你的朋友,那是多么可悲的事!
我们不需要找个无辜的人来衬托自己,我们根本不需要用任何手法去突出自己。一段不平等的友情,算不上友情。我们喜欢一个朋友或爱上一个异性,是希望得到平等的对待。如果我找一些只能凸显我的朋友,我永远也不会有进步。
如何使说明文物理并重、形神兼备的呢?首要的一点是观察。说明文写作的前提是对要说明的事物非常熟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养成认真观察、深入了解的习惯:
观察要有针对性。要带着问题观察,而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最好能在观察前列出观察提纲,观察时要记笔记、画图标。要善于提出问题。
观察时要分清主次。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观察的顺序。观察有概括性观察和特写性观察之分。前一种方法有助于抓住事物的概貌,后者则利于把握观察对象的细节和特征。由概括到特写、由全局到局部,是观察的一般原理。
观察重在事物的形。要想传神,写出事物的内涵、原理等,则需要有很好的查阅资料、作调查的能力。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说明洛阳牡丹。在写好它的形状、颜色、品种之外,如果能够考察一下洛阳牡丹的来历、其中的牡丹名品在培育中的科学原理,这篇文章就会有说服力,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洛阳牡丹的文化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具备相当的知识积累、广阔的知识面和优秀的调查能力。作为小学生,应当从小注重积累知识和调查能力的训练。比如通过剪报、记笔记、上图书馆和阅览室等途径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
写作说明文还要注意说明的顺序。有合理的顺序,文章才能条理清晰,让人看得明白。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间顺序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等。时间顺序一般有从古到今、从过去到现在等。逻辑顺序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等。什么是合理的顺序呢?这要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以及说明对象本身的特征、规律而定。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等,往往以空间为顺序;说明事物的成因、方法,往往以时间为顺序;说明事物的事理,往往以逻辑关系为顺序。
当然,大多数说明文会综合使用多种说明顺序。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好说明顺序,理清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常用的结构层次有并列式、层进式和总分式三种。比如我们以水为题目进行写作,可以先写水的外形特征,再写水的分类,然后写水的用途,这是并列式的写作层次。我们也可以先写水的外形,再写水的成因,最后写水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害,这是层进式的结构层次。先概括水的用途和特征,再一一细述,就是总分式。结构层次能力需发同学们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培养。
“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谦逊的叶吧。叶是专心地垂着绿荫的!”相信大家对泰戈尔这句并不陌生。的确,花是甜美的,美丽的,在花巨大的光芒的照耀下,绿叶的价值显得不堪一击,毫无用处!但是,如果没有绿叶衬托着花的美,哪会有人欣赏花的绚丽多彩?
我欣赏绿叶的默默无闻为花儿而努力工作着和它不在乎名利的追求。世界上所有最闪亮,最耀眼,最夺目的灯光永远只会为花儿而闪耀,绿叶勤勤恳恳地工作,却从未被外界所发觉。为什么?只因为绿叶不起眼。正如一个著名的诗人所说:“绿叶簇拥在花儿的后面,它从不和那些花儿们争,可是,为了给花儿们添加色彩愿意付出自己”。
在《第二十六名》里,台湾著名作家刘继荣真实地讲述了一个关于自己女儿的事例,引起了我的沉思:难道我们一定要争大树而不甘只做一个绿叶吗?难道欢呼鼓掌的人就没有自己的价值了吗?错。平凡渺小的绿叶也会成功,愿意做一个默默无闻为他人作衬托的`人,长大后肯定会超过一直痴心妄想当花的人。
我愿做一个绿叶,用自己的生命衬托他人的出色。我愿意坐在舞台下为正在舞台上表演的昔日好友们给予他们鼓励和真诚的祝福,而不是站在灯光闪耀的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我深知每个人都是优秀的,自己完全可以比站在舞台上的人会强,但是不如他们的就是,我没有去争取。因为我不想去争取。我只愿意坐在台下默默地为他们鼓掌。如果没有绿叶的衬托,怎么会显示出花的出众?!
绿叶不平凡,花儿不一定出色,在路上奔跑的人不一定是英雄,但是在路旁真心实意为英雄鼓掌喝彩的人,一定是英雄。
绿叶隐于美丽的花朵背后,才使鲜花更加显得娇嫩。溪水隐于浩瀚的海洋背后,才使大海显得更加雄浑。
人隐于低调奢华的'音乐背后,才会衬托出音乐本身的特色。
学会隐身,懂得衬托。才能更加突显事物的特色,保留事物的本真,才会促使成功。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是汉高祖登上宝座后踌躇满志的高歌,是他征战天下后胜利的声音,一介亭长,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帝王之位。他凭着自己出色的头脑,懂得衬托别人的功绩,隐藏着自己的智慧,使项羽对他失去猜忌。最终,刘邦成就了千古大业。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你的智慧,无人能及;你的忠诚,明月可鉴;诸葛孔明,一个有神居仙气的人,甘愿为刘备出谋划策,隐身于他的背后,尽心致力于大业,收复失地,恢复汉室的兴隆,正是因为诸葛孔明的隐身,才使汉室少了许多血雨腥风。
学会隐身,懂得衬托,会使自己幸免于灾难,或者是走向成功,然而,一味的炫耀,夺人眼球就会引来不幸。
一介枭雄。“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善妒的心理,猜忌的性格,使他不能容忍比自己更出色、聪明的人。于是,当看到了周瑜出色的军事指挥,高超的作战策略后,暗自定下了此人不可久留的决定。假如周瑜当初能懂得用自己去衬托曹操,隐藏自己卓越的本领也就不会惨遭毒手了。可惜,没有如果。因此要懂得衬托,学会隐身。
烟花陨落,满地尘埃,绽放时绝地妖娆,消失了无声息,没人知道你倒下去时的巨痛会不会变成春天的草叶,只听山海关里有诗坛寂寞的叹息。你这海的儿子,赤裸裸地把自己放在诗的前面,世人就流言辈语,世俗的力量,使你无力去面对他人,最终,你沿着铁轨以梦为马去寻找永恒,假如你隐于诗的背后,用诗来衬托自己,就不会有这么悲惨的结局了。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纷繁人间天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我们要懂得衬托。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聪明的古人只用了短短12字就明了地概括出了阅读的珍贵。
然而,“好读书”不难,可“读好书”却不易。
像一些同学,读书不少,积累不多,知识面不广,一碰到写作,除了紧咬笔杆,就是唉声叹气。
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方法的问题。
那么,什么才是一种好方法呢?
据我看来,像跟着导游旅游一样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在陌生景点旅游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跟着导游游走。
这样不但能够更加了解各个景点,还可以选择一条最佳路线,少走冤枉路。
可如果自己一个人参观,只能看个大概,或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处。
阅读也是这样,只有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才能真正读好一篇文章。
否则就只能一知半解,阅读无效的同时,又浪费了时间。
不过,除了要跟着作者这个“导游”,还要结合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的阅读才会更加有效。
古人大致有两种阅读方法:一种是只做寻章摘句式的。
这种方法讲究细,对每一段,每一句甚至连一些字词都要认真“解剖”。
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文章的“顶梁柱”——中心思想;另一种则截然相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只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思想,在了解中吸取了营养、知识,却不支寻章摘句。
打个比方,让分别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的两个人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时,第一个人可能会想: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为什么要用反问的手法?不用不行吗?第二个人则会知道:这着诗是白居易怀念江南而写。
明朝时,有人巧妙比喻了这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像一个人有一房子散钱,却无一根能把钱串起来的绳子;第二种方法就像一个人有许多绳子,但没有散钱供他串。
这两种方法各有所偏,只有将其合二为一,既观其主要内容,重点的地方又寻章摘句,才是最好的方法。
泛观博取,不如熟读而精思。
朱熹一句,把读透书的好处淋漓尽致地道了出来。
那该怎样才能把书读透呢?那就需要和“感受”。
有时,文章的含义往往藏在文字深处,这时就需要去体会。
一个极其微不足道的细节也许蕴藏着一个大秘密,所以,抓住细节,是体会的关键。
就像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李白未曾提到过自己怎么样,似乎只写了景。
其实不然,从“尽”、“孤”、“独”、“闲”几字中,可以知道,李白此时是很孤独的。
感受,则是体会后的自身的感觉,和体会是双胞胎。
如果你阅读一篇文章后没有任何感受,那么你就白读了这一次书。
其实,作文就是感受,能否利用感受,把感受挥洒在纸上,就看你的了!
要爱读书,勤读书,同时,更要善于读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