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小时候的相册,唯独一张经过时光的冲洗后已经泛黄的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和爸爸的合照。我的记忆回到了从前……
“飞呀飞呀!哈哈哈!”年仅五岁的我,稚嫩的小手紧紧环在爸爸的脖子上。爸爸的背,很温暖;在爸爸背上的我,笑得很灿烂……
记得我十一岁时的一天……
“今天头怎么这么晕啊!好难受啊!”我一边揉着快成了泥团似的软绵绵的脑袋,一边抱怨着,走出了校园。在人群中,我看见了爸爸。
“爸爸!”我笑嘻嘻跑到了爸爸跟前。
“你脸怎么这么苍白啊?是不是不舒服?”爸爸无关紧要似的问了问我。
我抬眼看着爸爸的表情,突然鼻子一酸。感到爸爸已经离我越来越远!
我猛地低下了头,说:“没事。”
爸爸没说什么,只是让快走。我慢吞吞地走在爸爸的身后,只觉得头越来越晕,后来就没了知觉……
“嗯——,好晕”我慢慢拖起沉重的脑袋。我在慢慢前进?怎么回事?这种感觉,为什么这么熟悉?我的视线清晰了起来。
“爸爸?”我叫了一声,我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大。
“为什么生病了不告诉我?”爸爸问着我。
“我以为没生病嘛。”我说了谎,但似乎明白了什么,亏我还为刚才的事赌气呢!
我顿了顿,说:“爸,放我下来啊!”
爸爸没有说什么,只是继续背着我走着。
我静静地趴在了爸爸的背上,安静地睡着了……
父亲的爱就是一杯白开水,不像咖啡那般醇厚,不像茶那样芳香,不像美酒那样甘美,它平平淡淡,却温暖人心而又健康。
种子向往光与热,所以愿意奋力挣扎,冲破黑暗的桎酷;新芽爱恋雨与露,所以愿意经受风尘侵扰,舒展叶片;绿叶眷恋于树木,所以愿意陪伴其度过一载春夏秋冬,一轮雨晴雪雾,当它们被问为何如此,不过说一句,“我向往,我爱,所以我愿意。”
西边山脚的鸟儿向往东边天际的彩云,所以不顾饥寒风雨,毅然而上。纵使受伤,纵使落泪,在苍穹之下也无怨无悔。
他便是那样的鸟儿,费尽一生飞往高处。谈迁自幼家境贫寒,但其人穷志不穷。及近而立之年,他展开了国史的修订工作。探民间,访古迹,查典籍。前进之路风雨兼程。二十七轮四季镌刻了白纸黑字,也染白了鬓角的霜花。他以为他已经看到了璀璨的彩云,却又有狂风骤雨将其拉下——巨著被偷走了。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水,命运的折磨让其快要倒下,但他还向往着那一天啊。于是又是八年,从头再来,终成《国榷》。
因为向往,所以愿意忍受劫难,惟心中之志引导人生之路。而这之中的.苦难,便也甘之如饴。
儿子深爱着父亲,纵是无言也能静静陪伴,不须言语与呼号,物质与欣喜,便也有幸福。
雅士林逋时常执一双木桨,乘一叶扁舟游于西湖之上。隔绝了金钱与物欲,喧闹与繁华,惟有注月光为酒,化绿水为诗句,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世人当然不解,远离舒适的日子,来这里过清贫的日子图什么?而他却说:“吾志之所适也,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他爱这空山新雨,爱这碧波浅荡,便愿意抛弃世俗与浮尘,放浪形骸于天地间。
因为热爱,所以愿意趋于宁静,即使没有戏台上的一颦一笑,没有炊烟之下的欢声笑语,自然也能给其慰藉。
反观如今社会,所愿真源于所向、所爱吗?利欲熏心、铜臭扰人,人们多已忘了为何在这世上;竞争激烈,身不由己,还有谁能不顾他人言语凭内心做出选择?向往便攀登吧,无畏险阻;爱便追求吧,不需证明。
那么,“向心之所向,爱心之所爱,所以呢?”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往常地用发夹整理她的秀发,却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于是她偷偷地到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了一个发夹。二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便到三公主房里拿走一个发夹;三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个发夹;四公主如法炮制拿走了五公主的发夹;五公主一样拿走六公主的发夹;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发夹。于是,七公主的.发夹只剩下九十九个。
隔天,邻国英俊的王子忽然来到皇宫,他对国王说:“昨天我养的百灵鸟叼回了一个发夹,我想这一定是属于公主们的,而这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不晓得是哪位公主掉了发夹?”
公主们听到了这件事,都在心里说:“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头上明明完整地别着一百个发夹,所以都懊恼得很,却说不出。只有七公主走出来说:“我掉了一个发夹。”话才说完,一头漂亮的长发因为少了一个发夹,全部披散了下来,王子不由得看呆了。
故事的结局,想当然是王子与七公主从此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为什么一有缺憾就拼命去补足?
一百个发夹,就像是完美圆满的人生,少了一个发夹,这个圆满就有了缺憾。但正因缺憾,未来就有了无限的转机、无限的可能性,何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假如我有一只神笔,我要为灾区的.孩子,画上一座又美又宽敞的校园。那有齐全的学习用品,有吃的,有玩的,各种东西应有尽有。机器人老师会给同学们上各门功课,这里的一切都是免费的。从此,灾区的孩子过着快乐的生活。
假如我有一只神笔,我会画出高大的楼房,有的家只有60多平方米,就连个客人,也没有坐的地方让他们搬进大房子里去,这样就不会为客人而担忧了!
虽然这些愿望实现不了,但我会想尽办法让他实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可见无论是一沙一木,还是一叶一花,总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整个山洞的环境,迫使那些斑斓的大蝴蝶只能另寻栖所。
一叶零落,便知秋天将至。的确,注重细节需要有如“尘”的心思。这是一门洞察世事的学问,并非机械地观察记录,也不是四处探听偷窥,而是以一种至情至性的眼光来看待万物。这几位朋友,在进洞前只有对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无对生命的尊重,因而他们贸然点燃蜡烛。如“尘”的心思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心灵探索,并不是高等生物对低等生物的征服。“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苏轼对于生命的大度。这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真男儿,心中也有这种如“尘”的时刻。不过,此情并不令人费解,倘若没有这等如“尘”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绵绵无绝的佳句?
心思如“尘”,不仅需要“怜蛾不点灯”的大度与包容,还需要我们有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
当我们有了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时,才真正明白细节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力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看得更多,看得更远。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独具慧眼,从一花一叶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远得多的东西。懂得细节的人,往往能占尽先机。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先知性。同为凡人,为何他们会有这种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们触碰到时代的脉博和神经,从细节出发,观凡人之不能观,悟常人之不能悟。
细节,总是腐朽事物的报丧者、新鲜事物的召唤人。当宗法制度在第一个诸侯国被破坏时,当文字狱兴起、抓起第一个书生时,当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第一个民众时,当中国国门第一次被外国列强打开缝隙时,这些细小的迹象都预示着某种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见微知著,迎接变化,抓住机遇,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但凡心中怀有大爱又能关注细节的人,必能为时代所成就进而成就一个时代。
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故事道尽。
生在这个时代的我是何其有幸,国富民强,巍巍华夏闪耀着祖先最灿烂的荣光。书中的描述,我儿时在爷爷姥爷的身上都见过,没错,严老描述的就是和我爷爷,姥爷同龄的王葡萄,或者比他们大十来岁。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不足以理解很多的细节,因为最亲近的人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能够感同身受。
直到最后,王葡萄头发花白,我才觉得她是奶奶辈儿的人,这几天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把她当成是一个大姐姐。苦难的一生,并没有掩盖她光辉的人性,反而她的人格在熠熠生辉。让我在呼伦贝尔独处的日子因为有她而倍感亲切。
她们那个时代着实丰富,却不甚精彩。贫穷,饥饿,内战,抗日战争,大跃进,文革~那时候的人不懂安全感是什么。活着于他们而言偶然性更多一点,他们根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然而,这种情况下,葡萄依然坚定,刚毅,执着,她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像她说谁在史屯也待不长一样,每一段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也就是那么一小段。她真诚,她的眼睛从不会欺骗人,她善良,当亲儿子都卖父求荣的时候,她作为一个媳妇儿,一个童养媳,却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和养了公公二三十年,她的爱也纯粹,热烈,不拖泥带水,不藏着掖着,不索取抱怨,她始终有一颗给予的心和宽大的胸怀。虽然生活那么苦,她也能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也许正是有千千万万个王葡萄,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书会翻完,王葡萄却不会因此而离开,我希望她一直是那个中年的大姐姐,我会很走心的和她交心,向她学习。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