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没有查任何资料。结果在看得过程中,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由一个很年轻的导演拍出来的处女作。因为它急于讲太多东西,导致重点含糊不清,中途节奏拖沓,而且整体立意也没多少新意。工作日晚上去看,就会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回家睡觉。
但实际上,它的导演索尔·迪勃已导演了7部作品,其中包括2008年云集了拉尔夫·费因斯,夏洛特·兰普林等一众好演员的《公爵夫人》,这部电影在豆瓣上有近4万人看过,评分只有6.8。这一次的《旅程终点》悲剧又重演了,这部集结了阿萨·巴特菲尔德和山姆·克拉弗林这样的新生力量,和保罗·贝坦尼,托比·琼斯这样的演技派的电影,却在剧作上拖了后腿。
影片如《敦刻尔克》一样将背景设置在了二战的另一个著名的时刻——德军的春季攻势。德军花了三个月时间攻下了英军的战壕,期间死亡人数达到了数万,而之后英军反攻夺回战线,整个过程死亡人数超过了一百万。群体的死亡,这是典型的战争片语境,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一开场就让断臂残肢充斥镜头,诺兰的《敦刻尔克》靠着镜头语言的冲击力让观众坐立不安。战争片就是要靠死亡把观众拉到当时的那个特殊而极端的时期,接下来才好探讨一些更深入的东西,当然,那得是更有追求一些的战争片才行。比如人性(《烈日灼人2》),比如体制的荒谬(《第二十二条军规》)。
《旅程终点》走的没那么远。这是一部典型的,双线并行的战争片。浮在明面上的情节线,是一个男孩冲着他心目中的英雄上了战场,结果丧失了纯真,也送了命的故事。而隐而不发,却人人都能看出的主题线,是战争残酷,把所有斯文,天真,浪荡,一并撕碎。这两条线之间,还掺杂了一些零碎的想法,如视下层军士的生命为草芥的司令员,谈及让十余人送命的作战计划的同时,心心念念的是当晚新鲜的鱼肉。
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在于它的设定——出身富贵的温柔少年如何被战争,丧失了纯真。阿萨·巴特菲尔德饰演的少年中尉和山姆·克拉弗林饰演的大三岁的年轻军官本该互为镜象,体现都是这同一个东西。但电影中鲜少出现两人之间的联系。比较出彩的一幕发生在满心憧憬的少年中尉突然抬头看到了他崇拜的兄长式人物突然出现,却判若两人,疲惫不堪时,眼神惊慌;而军官的眼神中还有更多更复杂的内容——他必须打起精神来应付危机四伏的现在,可却又忍不住要跌入甜蜜的回忆之中。
如果情节能够扣紧这条线发展,也许会成为一部非常特别的战争片。然而导演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让军官在少年中尉来了之后就开始回避他,两人的关系更像是陌生人而非旧识。
唯一能够暗示两人联系的动人画面就是少年中尉第一次执行任务回来,坐在一边烤火,旁边坐着的士兵们叫他过来跟他们一起吃沾汤的面包,近景镜头拍着火光下这帮年轻人脏兮兮的脸。镜头缓缓拉远,我们看到那原本清秀斯文,说话从不高声的男生翘起一条腿,接过别人递来的香烟,抽了一大口……就能恍惚间自己脑补出那个曾热衷于林间漫步的.年轻男人是如何在战场上蜕变成一个酗酒,胡子拉碴的陌生人的。
然而导演却将更多笔墨付诸于保罗·贝坦尼饰演的中年军官“叔叔”身上。这位在修罗场依然注重仪表和礼貌,围着一条蓝围巾,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中年男人变成了两个年轻人的救赎者,一个父亲的形象。他接纳了懵懂的少年,给压力山大的军官盖好被子。这个形象在保罗·贝坦尼的演绎下非常,非常有魅力,但他猝不及防的死亡让电影的后半小时更成了一场无法控制的灾难,仿佛导演也像两个年轻人一样丢了主心骨。
虽然中途节奏拖沓,也把一个好题材拍得颇为平庸,但《旅程终点》依然不失为一部用心之作。至少这部电影确实用上了英国人所具备的独特品质:毒舌的幽默,和冷静疏离外表下的丰富情感,拍出了一部颇有英国特色的战争片。
晚上,吃过晚饭,我和女儿推着轮椅去医院接她回家。走出医院大门,我跟女儿告别后,独自推着轮椅回去。路上,冷飕飕的寒风迎面扑来。担心老伴着凉,赶紧脱下外衣,盖在她身上。她问我:“你不冷吗?”我说:“推着轮椅走路,一点也不冷,身上还热乎乎的呢!”第二天上午,搀扶着老伴坐上轮椅,推到卫生间,费了很大劲才抱她上完厕所。看到躺在沙发上的老伴疼痛难忍,说不出的揪心、难过,又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只有守在她身边细心照料。喷止痛药剂,贴止痛膏药,都不起作用。傍晚,女儿、女婿和外孙从家里赶来吃晚饭。饭后,由女婿、外孙帮忙将老伴抬到轮椅上,由外孙推着轮椅,一起去附近医院急诊室。经过拍片、CT检查,确诊是左大腿胯骨骨折,需住院做手术,打钢针。我一下惊惶失措,难以接受。回到家里,心情沉重,感到异常孤独、冷清。忙碌劳累了一天,浑身散了架似的,腰部和右肩膀隐隐疼痛,翻来复去,难以入睡。
星期日上午,去医院看望老伴。老伴说:“医院的`饭菜太咸,不合口味,吃不下。”我说:“那就每天送饭吧!”一会儿,老伴说要解大便,立即拿便盆放在床上接。伸手进去用草纸擦屎时,不小心手上也沾上了粪便。八点半左右,女儿、女婿和外孙在杨浦区亲家那里吃过晚饭后,匆匆赶来看望老伴。
星期二下午,跟护工一起将躺在病床上的老伴推到血透室做血透。一会儿,骨科临床主管医生找我在手术单上签字。他说,用进口钢针一支3万元,医保只能报1万元,2万元自费,必须交完钱才能做手术。我想,钱财是身外之物,只要对病人有利,花多少钱也值得。
星期三早晨8点左右,匆匆赶到医院交了2万元现金。刚进病房,女儿、女婿也赶来了。9点左右,送老伴进手术室做手术。我们在病房等候。一个多小时后,我开始坐立不安,担心手术是否顺利。在手术室门前走廊里紧张、焦急地守候着。11点左右,老伴终于做完手术出来了。医生说,病人6个小时以内不能翻动,不能喝水吃东西。这是手术病人最痛苦、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我和女儿除了换班吃饭外,寸步不离,守护在床边。下午4点多钟,老伴的弟弟全山、弟媳红娣和妹妹莲英、莲萍来医院探望老伴。晚上7点,女儿从家里带饭过来,我才赶回家吃饭。女儿说,夜里她留下陪护,让我回家好好睡觉,别累垮了身体。
星期四上午,亲家老陈夫妇从杨浦区赶来医院看望老伴。下午,干儿子小秦也闻讯来医院探望。三点半左右,我回家取血透用的药,由护工、女儿和小秦推着病床送老伴去血透室做血透。四点多钟,二女儿从北京打电话问我:“我妈怎么啦?”我说:“上星期五去医院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咋天上午做了手术。”“那怎么不告诉我?”“怕你担心,准备过几天***伤痛好些后再打电话告诉你。”
这时,就会出现两种人:一种是继续奋斗,争取更高目标;另一种就是安于现状,享受成果。相比之下,我认为前者更让人佩服,崇敬,而后者只有让人厌恶、鄙视。萧伯纳有句话说锝好:人生是不断变化的:第一个阶段的终点便是第二个阶段的起点。我认为成功只是一个瞬间,当这个瞬间逝去时,也就意味着新的开始。荣誉、财只是它的附属品,有时能成为奋斗的鼓励,有时却能成为堕落的根源。不甘于现状、志向远大的人会以前次的成绩作为,以前次的财富、荣誉作为基础继续奋斗,他们是把上次的终点当作起点,抱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息”的信念生存――最终他们成了时代的先锋,社会发展的人才。像帕斯卡,他的一生虽有重大成就,但仍不放弃进取,在弥留之际他只回答了一个问题:“12的平方是多少?”因此,他的一生都在世界的前端。而有些人只会坐享其成,不再奋斗――他们认为他们是潮流的'领导者,佼佼者,但是由于坐吃山空,停滞不前,最终被时代甩下,被社会抛弃。达?芬奇、雨果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由于晚年不再进取,最后响彻世界的名字石沉大海。我们青少年更是如此,因为我们现在每一个小小的成功,小小的满足都是成长路上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所以我们更不能被眼前成功的附属品――荣誉所迷惑。也许有人身在其中“而不知庐山真面目”,那请想一想是不是如此:如果把人生比作长路,那么成功便是翻山越岭后出现的旅店,你可以小憩,可以感受,但决不可能永久长住;如果把人生比作高山,那么成功便是攀岩附壁后到达的山峰,你可以观光,可以享受,但决不能被景物所迷,拒绝挑战更高的山峰,荣誉就是缠住人脚步的美景,无论是旅店还是美景都不能让我们止步,无论是成绩还是荣誉,都不会让我们满足!总之,我们不要在发展中被遗弃,我们要以每一个成功做基础,把每一个终点做起点,这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理想山峰上越攀越高!
同样是战争片,相比于其他大作,这一部显得“小”了些。
几千分之一的小连队,一处破败肮脏的战壕,几位疲惫焦虑的士兵,一场小小突袭战。
但它“反战”的表达异常强烈。
不是叙事上的,它整体透出一种非常焦虑的底色。色调冷峻,人物处于不同的情感焦虑状态,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伟大”的战争时刻,只有突然的枪声,和永无休止的死亡。
昂扬的、对战斗热血的情绪由Asa扮演的新兵一人承担。但这种状态后来也被轻易戳破了。如果能够在前线待久一点,或许他也无法逃脱地变成那些老兵。就像斯坦霍普的转变。
幽闭的战壕像一个怪物加工厂,把深深的恐惧与狂躁复制烙印在每个来到这里的人身上。法国人、英国人,不断有人来到这里,葬在这里。不像《血战钢锯岭》,他们甚至无法收回同伴的尸体。
但恐惧无法改变,必须走出战壕迎向炮火,这是死命令。焦虑的长官要鼓励士兵,同时他自己的情绪还没有内化,就变成一座易燃易爆的火山。
当军令中直接指出“没有后援”,当前线士兵恐战,这是活生生的无力与残酷。
这里面比较温和的,是Paul饰演的那位长官。而他把打仗称之为“一种工作”,不是爱国主义,很写实。导演借他说明,战争落下来在前线士兵身上,性质更接近于“工作”,一份要接受瞬间死亡的工作。他接受了,做好了准备,所以能更好相处。
其他人也并不是不能接受死亡,是无法接受被死亡的未知凌迟的恐惧。有一个人说,我宁愿死在战壕里。
印象深刻的还有几处细节。
不同于他们日常用餐的邋遢凑合,斯坦霍普和将军吃饭时,他们会铺上白色的餐布,将餐具摆放规整。等级感,权利,居上位的体面。
突袭那里让人想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摇晃的镜头让人根本分不清发生了什么,呼吸声与配乐加剧了压迫感。生死一线,结束时才知道谁是活着的,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活下来。
电影结尾用遍地尸体+牺牲数据无声控诉。无论来路,唯有死亡才是这段旅程的终点。
接下来是“但是”部分。
我一直在期待斯坦霍普老兵和罗利新兵的碰撞,很可惜没有惊喜。他们之间居然几乎只有几个眼神。而因为同伴的死Sam和Asa争吵的那场戏,表演上也并不如意。
也当然会有人对这部说叙事无聊,重点不突出。导演只是通过刻画不同的行为来表现焦虑,有人发脾气,有人哭,有人混吃等死。表达情绪的片子一向在被理解上很危险。北影节上我后座的男生,中间走了一段神醒来问女朋友发生了什么时,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作为Asa的粉,真是忍不住心痛!
他的不少电影总是差了那么一口气。这部也并没有让他绽放什么光芒,而且整体商业不足,能满足小众共鸣但作为二战片也没什么特别大的竞争优势,很可能要扑街(快来打我的脸!)
但临死前那个眼神很好。应该会让一些人记住这个蓝眼睛男孩。我含泪写下。
战场氛围刻画的不错,泥泞肮脏的战壕、士兵疲惫恐惧的面容、极差的伙食供应等可谓面面俱到;战争的残酷也揭露深刻,男主本是个天真、激情四射的学生,冲着心目中的英雄校友而主动上前线,结果命丧黄泉,反战主题鲜明;另外,上校不顾及士兵性命,为早些获取情报向上司邀功,而残酷命令士兵在天亮时冒死突袭,其本人心中念念不忘的则是新补给的鲜鱼肉,而本应该亲身面对突袭的士兵讲话鼓励士气时,却愧疚的灰溜溜的逃避跑掉,讽刺意味浓厚……大致剧情如下,属严重剧透:
1918年,一战进入第四年,法国北部战事进入僵局,英军中谣传称德军将展开新的进攻以打破僵局;为此,英军各连士兵每月必须在前线待六天,每人知道进攻来临时,谁会在前线……法国北部圣昆廷,3月,战斗英雄上尉斯坦诺普带领整连官兵重新上前线换防……英军军事补给处亚眠,英军将军的侄子新兵少尉吉米·罗利要求到前线找老校友斯坦诺普……斯坦诺普带领C连官兵来到阵地,发现这里是个烂摊子,战壕不仅臭得像粪坑,枪榴弹还潮湿得不能用,少得可怜的手榴弹也锈迹斑斑……吉米·罗利的到来令斯坦诺普很惊讶、也很不乐意,因为他不愿他的女友、吉米的姐姐知道他现在的落魄窘态……斯坦诺普收到上校营长的消息,德军逃兵称德军将在3月21日即后天发动进攻,而营长告诉斯坦诺普,支援可能没有,而他必须带领属下坚守阵地…………更坏的消息是,营长令C连的副指挥奥斯本与新任军官吉米带领十名士兵夜间突袭德军阵地,抓捕一德军俘虏。斯坦诺普坚持让一中士随奥斯本前去,但遭营长否决……回到阵地,希伯特少尉因恐惧要装病临阵脱逃,这让斯坦诺普欲以希伯特替换吉米的希望落空……总部为早些得到情报,残酷命令C连突袭队不等天黑就发动突袭……突袭完成,只有吉米带着四名士兵与德军俘虏幸存回来……3月21日,德军展开了后来被称为“春季攻势”的进攻,C连阵地遭到猛烈炮击,吉米当天被炸身亡……3月22日,C连阵地失陷,全连阵亡……一个月后,英军才将阵地夺回,而德军的攻势持续了三个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