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三生琥珀色,转生一世琉璃白。
——题记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撑着伞走在熟悉的小巷。那用许多凹凸不平的小石砌成的台阶,如今已被磨得光滑,也许是被无数代人踩过把。踏上台阶,心里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小时候,常倚在祖母的怀中,撒着娇让祖母为我轻摇小扇,那是,祖母总会依着我,将我抱至门前,轻摇蒲扇,为我纳凉。
夏日里,蚊虫多,祖母便拿出一把苦艾点燃,那微苦的中药味,我至今也不能忘怀。
那时家境不好,蒲扇,是家里唯一纳凉的工具。一到烈日炎炎的夏天,祖母便带着我一起去买蒲扇。大街上到处都是卖蒲扇的小摊,祖母总会在摊位前左挑挑、右捡捡的.。我心想:蒲扇不都长一个样儿么,为什么还要挑呢?每当我这么问时,祖母总会笑着摇了摇头。
新买的蒲扇,笋白笋白的,好看极了。祖母为了不弄坏这小扇,便用布条将这小扇边缘围好。
每到傍晚,祖母总会把躺椅放置门前,怀抱着我,坐在躺椅上,用新买的蒲扇为我扇风。
有时,祖母摇累了,便将蒲扇放下,为我讲故事。那是,怕也是极热的,祖母头上总会渗出一排排汗珠,但她总问我:“囡囡,热么?”这时,我总会轻轻摇头,也不知为什么,也许是怕她累坏了吧?
月光潋滟,盈盈如水,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的响起。祖母总会给我唱一些童谣,现在大抵都忘了,却只记得一首歌儿,记得尤为清楚:“咪咪羊/跳过墙/割把草/喂老羊……”
祖母一句一句的哼唱着,而我也有一句没一句的跟着,不知不觉的就在那歌声中和蒲扇轻摇的清风中睡去。
倚在熟悉的躺椅上,手执一把蒲扇,对着月亮,轻声哼唱着记忆中的童谣,心中那莫名的惆怅,不知何时消失了。
梦中,祖母的童瑶轻声传来,微苦的中药味儿,钻入鼻腔,她手中的蒲扇轻轻摇着,耳畔传来了一阵阵虫儿的叫声,月光轻轻洒下,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满足感——幸福。
追忆似水流年,你从未走远。
——题记
秋日的暮色如油画般浓郁,浸在糖水罐里的橘色夕阳,与即将来临的黑夜交换了一个深情的吻。有风拂过,转过头,原来是外婆的蒲扇掀起的微风,我莞尔,外婆冲我笑成一朵起皱的花儿。
童年对于我而言,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恬静老院中有外婆陪伴的日子。
那些宁静的午后,只听得见繁茂的榕树上时不时的蝉鸣。外婆倚靠在一把枯藤椅上,前后惬意意地摇着,枯黄瘦削的手里总是握着那把被时光打磨得油光滑亮的蒲扇,那蒲扇掀起的微风见证了我的成长。
我总爱在午休时爬起来,每每睁开眼,头顶那个陈旧的吊扇总是如磨盘般机械而缓慢的转动,感到无趣,便自以为没被发现地去吓外婆。
前几次外婆真的被吓到了,我就高兴地笑,很大声地笑。外婆也未多说什么,只是微笑着催我去睡觉。
可时间一长便不管用了,外婆依旧舒服地晒着太阳,蒲扇也安适地躺在她的脸上,凭我在旁边如何咋呼,她都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我自知无趣,便跑回屋子里躺在床上,继续望着天花板上那个老旧的吊扇发愣,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涌入全身,渐渐的,我合上了眼。
待到醒来时,天已经红了大半边,外婆依旧靠在院里看书,我双手托着腮望着她,望着她那沉沉凹陷下去的.眼窝,望着她那满头银白的发丝,望着她那刻满岁月痕迹的面庞……不觉红了眼眶。
在那惬意的仲夏夜,我总爱趴在外婆的腿上,而外婆总是摇着蒲扇倚着椅子,我便学着她的样子仰望星空。
在我眼里,外婆是个满腹经纶的学者,告诉我许多新奇有趣的事儿,激发我对未来的想象与向往。
仰望星空时,我总爱装睡,这时我总能感受到一双粗糙的手抚摸我的脸颊,而我总会在这安抚中昏昏欲睡。
又是一个完美的仲夏夜,一张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庞,一头泛着银光的发丝,一双饱含慈爱的双眸,那老蒲扇微微一扇便是几度春秋。
说来你不会相信,我儿时最为喜欢吃的小零食就是当时及其不上眼的芡实,在我们余干当地俗称鸡卵子里,当然,那时候的芡实不像现在抄作的这样火爆,根本不知道它在书上的全名,更不会去了解它的药用性和保健性,因为80年代的它,就是平民百姓都不怎么去吃的小零食,而我偏偏对它独有情衷,理由很简单,就是特别的便宜,五角钱给你一小忠子杯,在当时的余干,唯一的一条东山大街上,只要是到了芡实成熟的季节,任何一个小摊小贩上都可以买得到,而且买上一块钱放在口袋里,就可以从早上去上课吃到中午下课回家,这对于当时口袋没有多少钱的小孩子来说,自然成了儿时最为解馋的.首选食品,吸引力很大。如今,在记忆中细细的品味,当时那一粒一粒扔进嘴里嚼的感觉非常的记忆犹新,那是粉粉的口感约带一点涩涩而又甜的味道,偶尔嚼上几个外壳软软的熟芡实,我会连壳带心一起吃掉,那个香甜味道,没有得说。
如今,过上安康生活的我再次品尝芡实,未免儿时的味道约显有些欠缺,一来因为当今的芡实价格昂贵,二来花样百出的各种食補疗法替代了那个年代最为粗糙的吃法,当然,细细的斟酌,现代的芡实吃法应该是更具合理性和营养学。不管怎么样,一个不起眼的民间小零食华丽转身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且在余干美食之乡享有盛名,形成了以种养,深加工,延伸的产业链,其加工的系列产品如芡实饮料和美酒正在漂洋过海远销欧美等国家,为传扬美食之乡---余干赢得了美誉。今秋专程采访,但见余干县三塘乡生态曹氏产业园,芡实茫茫一片,不禁感慨万千,又一次唤醒了儿时的记忆,自觉进入心灵深处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引来了无限忆想。
其实,品尝任何美食,人人都有一种自己味觉的固执,但是,我认为坚守家乡的味觉还是比永久还久,因为那种家乡的味道是维系乡土人情的纽带,历经千秋万代永远都不会去更改,传递的不但是一个地方的美食特色,最为重要的是传递着家乡人的亲情味道。四方游子,无论身在何方,家乡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都是亲情的味道,正宗的味道,令人震撼,直到永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