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450字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45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11-16 09:47:58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450字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450字【一】

正月十五,街上灯火辉煌,到处挂满了五彩斑斓、五光十色的美丽花灯。用着这个美好的节日,我们一家人去看花灯展。

初入花灯展,各式各样的花灯映入我眼帘。有的是一座小屋,有的是一群小鸡,有的是一枝玫瑰……真是千姿百态,让人眼花缭乱。

我先看到的是一间小屋,前面有一个小院子,在院子里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子一同放鞭炮,女孩一边拿着挂上了一串鞭炮的木棍,一边乐呵呵地笑。则男孩用双手捂住了耳朵,高兴得把眼睛眯成一条缝!而屋子里,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在看春晚的爸爸妈妈,正剪窗花的奶奶,忙着贴春联、挂灯笼的爷爷。瞧,多喜庆的一幅画啊!

接下来,我们看见的一是群小鸡,它们正在啄米呢!瞧,一只小鸡怕吃不着米,故意挤到了前面去,这下可好了,因为这只小鸡,另一只小鸡吃不着米了,它火冒三丈,脸上写满了愤怒,生气地跳得老高,则一只较大的小鸡十分奇怪,它的吃像非常优雅,也从来不会抢,其余的小鸡根本不用说,不是偷,就是抢,这样一群小鸡里,你更喜欢哪一只呢?

最出色的要数那盏长长的花灯了。灯的最上方是一个蓝色的花篮,边上有一圈白色的小花,上面也有许许多多的花:红色、白色、紫的、绿的……虽说颜色不同,可全都非常美艳。花篮前面写着“泉州丰泽区实小”的首字母,可艺术了!中间长满了许多茂盛的枝叶。枝头还停着一只戴着皇冠的合平鸽呢!最下面是一个筐,上面有着许许多多用橡皮捏出的人物: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打羽毛球,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样式可真多啊!

难忘的一天结束,可它在我的心里,永远没有结束。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450字【二】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 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 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 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 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 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 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 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扫墓?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450字【三】

月亮姐姐不再羞涩,已揭下薄雾般的面纱,亮出了娇美的颜容,在她的身边坐着无数颗美丽的小星星,像娃娃似的调皮地眨着明亮的大眼睛。

我们一家大小坐着舅舅的小汽车去圆明新园。听说那里举办大型花灯展。一路上,我和表姐像两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地讨论着一个个有趣的问题。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金碧辉煌的圆明新园。还没进大门口就有一个雄伟壮观的花灯——辉煌门,在辉煌门的两座小天桥上有四个可爱的“小朋友”,他们手拉手好像在说:“欢迎你们的到来,亲爱的游客们。”

沿着石阶,我们进入了圆明新园的大门,啊,好漂亮的花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做花灯的材料特别,有的用蚕茧做成的,有的用塑料做成的,有的用勺子、碟子、碗做成的……花灯的做工精致,有的好像一条龙,有的一只凤凰,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九龙吐珠”……

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湖边。湖里也有非常多的花灯,有的像天坛,有的像一对相亲相爱的天鹅,还有喷泉灯、珠海渔女花灯,各种各样的宫灯倒映在湖面上,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树上也挂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灯,把树姐姐的绿“头发”打扮得时髦极了,微风一吹她们就跳起优美而浪漫的“舞蹈”。我顺着妈妈指的方向看去,许多形态逼真的动物形象出现在眼前:有的像顽皮可爱的小猴子,有的像高声啼叫雄鸡,有的像稚态可掬的熊猫,毛茸茸的小白免在跳跃,骏马在绿色的草原奔跑,龙在空中飞翔,五彩缤纷的孔雀在开屏……一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啊!多么迷人的花灯,多么漂亮的圆明新园!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450字【四】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450字【五】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灯展。一到大门口,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就想赶快进去。一进去,里面全是作品和装饰。火红的窗花细细密密的,里面还藏着“春”字,还有像月亮一样弯弯的小船,用尼龙布做成的精美花朵,会转动的小熊灯……我们走过一个个作品,其中我觉得最有创意的是太仓做的作品。它是用一个个精细的陶碟、陶盆、陶勺做的龙,并且这些龙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互相缠绕着,整个作品就做成了一个灯笼的形状。

我们来到了月光码头,我放眼远眺:夕阳西下,湖水碧波荡漾,晚霞照在湖面,一闪一闪的,就像许多水汪汪的大眼睛对着我眨眼。我忍不住举起了相机,把它拍了下来。

吃完晚饭后,我们继续看灯展。晚上和白天完全不一样。白天,是看灯细密花纹,晚上就是看万紫千红的灯,让我们在灯的海洋里行走。我们来到一个写着“福”字的灯边,那里排着长长的队伍。原来是因为这个“福”字上画着五彩缤纷的花、活蹦乱跳的鱼,但是这个“福”字上少了一竖和一横,大家都把手平举,把“福”字填成完整的福呢!我们又来到了一只鱼灯旁,它身体上的灯有时亮,有时暗,忽隐忽现,就像在梦中一样。鱼儿翘着尾巴,张着嘴,仿佛是活的一样。鱼的旁边,是一个个灯笼串在一起,变成一堵五光十色的墙。

这时,我们看到前面围着好多人,都提着漂亮的灯笼。原来,这是“爱心灯笼”,我们捐献了20元,拿到了一个爱心灯笼。妈妈说:“他们会拿这些钱去帮助贫困的孩子。”我带着灯笼开心地回到了家。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450字【六】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闹花灯,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吃元宵、逛花市、赏花灯、观礼花、猜灯谜,舞龙舞狮,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我们一家刚吃完团圆饭,爸就说带我去看花灯,我非常的高兴。傍晚,一轮明月已早早的升上了天空。几颗星星顽皮的向我眨眼睛。银白色的月儿随我一起逛花灯。我们一家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花市。我认识的“小鱼儿”被爸爸顶在脖子上,她手里拿着荧光棒,头上带着红牛角,穿着红色的外套。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

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声,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

这时,几声巨响,美丽的礼花接二连三地在空中开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满天的星辰,还有的像七彩的花朵。

夜深了,赏花灯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幸福,惬意的神情离开了。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450字【七】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