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到成都的第四天,白天溜达了好几处去处,晚上自然不会缺少去锦里。当我们晚上到达锦里的时候,这里灯火通明,没想到这里的锦里,就像青岛的“劈柴院”,古色古香,又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各有各的味道。一条巷子向里延伸,民间工艺,特色的东西如同庙会一样,都在这里展示出来。
远处的吆喝声,游人的嬉笑声,在黑夜的灯光下妖娆多姿。我第一次看到了皮影,原来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现在近距离的看着的时候,有种亲切感,猪八戒和熊在跳舞,硕大的身体,摇啊摇,衬着背景音乐可爱极了。深巷藏高人,有一位在米上刻字作画的人,如此小的地方,却字如风,画栩栩如生。一路看来,顺巷子走,“嘿!”突然有一个人,猛得跳了出来,下了我一跳,金铜色的脸,身上也是金铜色,这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行为艺术中的“铜像人“手拿扇子,一看就是绍兴师爷的装扮,别说真是逼真,惟妙惟肖。
晚上的锦里,人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白天的锦里,又是另一种状态,不同的时间接待不同的需求。这就是现在大都市里,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展示。
走进成都锦里,一阵古朴的味道从四面八方袭来:窄窄的小苍两边里仿清建筑物,实木门窗,镂空花饰,一面面挑旗,一串串红灯笼无不把人带进古老的过去。我正沉浸在厚重的历史里,“苑儿,你闻到了什么?”大姨摸摸我的头。“噢,是咖啡味儿。”一股浓郁的香味弥散在空气里,肆意钻进每个人的鼻子里、心里。瞧啊,这里的酒吧、西餐厅又显示出古代与现代气息的融合,凝重中不失时尚。
这里的游客很多,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他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来的,还有不少金发蓝眼的外国人呢!
街道两旁有许多小摊点,那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瑰宝:丝绸馆、吹糖的、剪纸的、民俗画的、小糖人、皮影……丝绸馆给你展现了古代是怎样织布的。吹糖的民间艺术者像一个魔术师,让你看到一团小小的糖神奇的变化过程。它随着吹糖人的舞动,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小猪,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小狗……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随着长长的人流,我们走过了木制的`戏台,来到了小吃一条街。各式各样的小吃摆在你面前,香味四溢,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天色渐渐暗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万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有西蜀第一街的美称,还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2006年,锦里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古朴的房子中做着现代化生意让人既可以观赏到古香古色的风韵景色,又可以享受现代的方便快捷。
晚上来到这里,看到的是一片人还,但还是遮不住期中的特色光芒。相对国内很多旧瓶装新酒的人造景观,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商店里大多卖的些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里的美食有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一箸一杯都是冲着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而且每个食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怀旧也是怀念童年淳朴的快乐。一条街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而街上最吸抓眼球的,还是那些让人热烈思慕的成都粉子。她们在酒吧里嗑瓜子和打牌,在酒吧喝着外国酒,说的.还是地道成都话,民族色彩十分浓厚。成都的人民就这样嬉闹着松弛地在锦里闲逛,怀旧的人情感有了出口,爱吃的人满足了口腹之欲。
如果你只知道四川人的热情,泼辣,就应该来看看。他们也是个会品味生活的民族,坐在院子里听着歌,掏着耳朵,品一杯黄蒙顶茶,没事打打麻将,太惬意了。
四百米古道诗与画,两千年桑海雷和电。环武侯以同体,面世界而共辉。聚川西旧俗,汇蜀汉遗风。在这里你看到的不仅是现在它的繁华与炫丽,在其中还可以看到千百年来这条古老街道的美丽文化。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