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在价值方面的取向,而我国长期存在的“社会本位”的片面教育理念,即认为一旦社会取得发展,个人就自然而然的能够得到进步和发展。然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与受教育这两者都是教育的主体,其本身是密切的`相互促进关系,属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同时,这两者之间又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与条件,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培育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点,旨在完善人的多方面需要,不断提升人的精神需求,并促进人用科学思维、科学立场、科学观点以及科学方法等去认识、理解这个世界。因此,丰富个人的思想精神世界,不但有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有利于个人思维、情感、智慧以及品质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从而更好更快的实现个人价值。[2]
(三)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把教育者作为整个环节的核心,而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改变这种教育方法,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即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如立场、需要、利益、期望等,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广大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与自我提升,实现个人思想、性格、心理、精神等的全面发展,最大程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人价值实现的功能。
(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今社会,要想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一方面要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引导和教育,帮助其克服困难、强化意志力,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大力宣传法制教育,营造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还要增强公民的纪律教育,强化公民的纪律意识,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如此才更加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3]
(一将成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措施
1.指导受教育者认真做人。人若想与动物区别开来,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就必须经历第二次生成,经历做人的过程,做人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中国人历来将做人视为“成人”不可或缺的内容,认为只有先做人才能“成人”。思想政治教育所讲的做人,就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学习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使自己具备一个人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指导,使受教育者明白做人之道,学会做人。2.引导受教育者踏实做事。做事是个体生存方式之一,是个体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事有好坏之分,做事当然是指做好事。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能够做,什么事怎么做,引导受教育者在做大事的同时做好小事,既要做有报酬的事,也要乐于做无报酬的事。教育者应在受教育者做事的过程中及时提供咨询、指导,帮助受教育者明白自身对家庭、集体、社会的责任,帮助受教育者提高做事的能力。3.启发受教育者灵活处事。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关系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人总免不了同他人交往,离开交往,人就无法正常生存和发展。个体若想正常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会交往,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因此,教育者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针对受教育者在处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予以指导,让受教育者在处事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处事之德,学会处事。
(二将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措施
1.确保教育活动立足完整生活。生活德育中的生活指的是完整的生活,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这些生活都是受教育者品德发展不可或缺的领域,对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可以有所侧重,但原则上应保持这些方面的内在统一。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不同生活空间,防止受教育者生活的片面化,以促进学生德性的全面、协调发展。2.引导受教育者体验现实生活。体验现实生活、经历现实生活、过好现实生活是生活德育基础的、直接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受教育者的未来做准备,还是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服务的,因此,不能仅将受教育者当作“未来的成人”,过分强调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教育者应更多地引导受教育者正确体验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不粉饰、不诋毁。3.帮助受教育者构建可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目的是指导受教育者过好现实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进行规范,还要帮助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生活,把握、创造可能生活。教育者应帮助受教育者创造条件,使之不断地超越现实生活,去接近可能的生活。
(三将导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措施
1.树立导育意识。导育意识是指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观念等。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增强对受教育者进行自觉的导育,使教育者的导育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有了清晰明确的导育意识,教育者才能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及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不断施以有效的导育;相反,如果教师导育意识不明确或不正确,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就只能靠自发,效果自然差强人意。2.形成导育能力。教育者应通过多种渠道准确了解和把握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和趋势,既要了解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共性,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其思想品德发展的个性特征。全面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对话,准确传达自己的所知、所感,力求与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最后,秉承客观、辩证、动态的原则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评价。3.提高导育水平。对受教育者进行导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具备高超的导育艺术,在导育艺术中,最重要的是谈话艺术和因人施导艺术。教育者应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和谈话类型,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有效地与受教育者沟通,以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态势。同时,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水平和特点,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导育。
湖北省国家安全教育电视课堂《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由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广播电视台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教育频道、华中师范大学承办。4月14日下午,全省552万中小学生将同上这堂国家安全教育课。
该活动由省国安办、省教育厅、团省委共同举办,突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主题,旨在教育引导全省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什么是国家安全?国家安全离我们有多远?维护国家安全应该怎么做?这堂“国家安全教育课”,邀请火箭军指挥学院军事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军事战略专业博士生导师邵永灵主讲,通过情景再现、互动问答等形式,将国家安全知识融入课堂。
武汉大学2014级数字出版专业团支部成员王庆功参加集体收看后表示,没有国就没有家,国家安全教育课让自己增强了国家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湖北大学2014级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刘爽说:“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大学生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1]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王秀阁,杨仁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56.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人们的沟通办事能力非常有益。人类的价值观教育不单单是抽象的概念,而且包含有丰富的为人处世的实用技巧。这些能力与技巧主要是通过的总结与积累得来的,对于丰富人们的生活,正确解决人生旅途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对这些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讲的内容也与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缺乏具体针对性,给人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感觉与认识,以至于很多青少年从思想上未对其认可,甚至从小摊小贩手中购买书籍寻找各种经验与技能。但是,市场上的书籍鱼龙混杂,质量与标准可以说是参次不齐,特别是一些书籍朝着“奉承”、“黑心”等负方向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引导,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与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其对青少年身心方面的正面引导教育功能,将会对他们产生非常有益的影响。
(一由“成圣”转向
“成人”现代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就个体而言,道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各阶段组成的过程。由“成人”到“成圣”也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且“成人”是“成圣”的基础和前提。圣人的高度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先“成人”方有可能“成圣”,越过“成人”直接提出“成圣”的要求,只能揠苗助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将“成人”作为基本追求,确保教育标准的设定立足于多数人,力求对多数人的道德发展提供指导。
(二由知识转向生活
道德与生活密不可分,它不仅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还存在于生活、实现于生活,更是在生活中得到确证。道德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真正获得道德,而道德的最终目的也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因此,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道德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建立在生活基础上。
(三由说教转向导育
当今多数学者都认为,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或者说思想道德主体的形成,主要还得依靠受教育者自身,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是其自主构建的,教育者仅仅是一个外因,只能为受教育者提供“帮助”。虽然各个阶段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同,但总体而言都包含知情意行等要素,对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相应的要求。“教”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掌握道德知识,却很难使其形成受教育者所期望的情感、态度与行为。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由说教转向导育。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