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读书 实践成才”活动,管理局领导欣然为我们推荐了三本好书。我是一个书虫,不愿意让任何好书与自己擦肩而过,加之开复先生在我心目中一贯的良师形象,使得《做最好的自己》成了我当然之选。在我看来,一本好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阅读过程的片刻愉悦,更是为人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一点上,《做最好的自己》没有辜负我的厚望。
书中,开复先生提出了“成功同心圆”,即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辅以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六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作为同心圆的第二层,再以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六种行为方式构成同心圆的最外一环。
这本书大多的观点在开复老师先前的文章中已有阐述,对于拜读过那些文章的我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太多全新的观点。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将所有散落于各处的观点系统化,汇集成册,让人一次领略,就如同转瞬之间遍览名山大川一般,痛快!
在阅读过程中,我总会情不自禁用自身与之对比,不经意间,便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自省,让我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了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也让我得以重视自己曾经忽略的一些东西。课前的预习可以让人更好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反之,仅仅被动接受一本书带给你的内容并不意味可以深刻的理解。一本好书,不同的人品味,感受差之甚远。工作的几年,我学会了思考,而这本书上的内容恰好是我近一年多时间里思考的问题,许多道理都是付出相当的代价才得以悟出,无意间的预习让我从阅读中得到了更多的震动。虽然感叹开复先生没有早点完成此书,但转念,即便那时我读到此书,没有一些刻骨铭心的东西,对于开复先生的箴言,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体会。
读过这本书后,我对成功有了新的认识,成功就是不断的超越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快乐、充实、有意义。事业进步是成功,给家人快乐是成功,广交朋友是成功,帮助他人也是成功。成功不遥远,不虚度此生就是成功。成功就是做好每件事,快乐每一天。
详细说来,感悟有三点:
感悟其一: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竭尽全力扮好自己的角色,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不管是令人瞩目的,还是普通平凡的,那都是一个成功者。比如:梅的凌寒,兰的幽香,竹的坚贞,菊的淡泊,他们都在自己的天地中展示他们独有的风韵;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尽显独特的魅力。当然,在现实社会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或许我们的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但是,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茫然,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追求做最好的自己。
感悟其二:人所处的位置是不相同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只要正确找准自己位置努力去做,不盲目的比较,不管是出类拔萃,还是默默无闻,那都是一个成功者。比如: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可能会比出上进心,也可能是比出沾沾自喜;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优点比,可能比出自卑,也可能比出努力奋斗。其实,成功有大小之异,无轻重之别,何必在意是否超越了别人,要在乎的是超越自己。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也需要李素丽、徐虎,只要敢于和不断超越自己,就有资格,也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感悟其三:选择成功的道路是多样的,成功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途径,只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利弊,选择一条最理想、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不管是功成名就,还是身败名裂,那都是一个成功者。比如:中庸就是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审慎而冷静地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中庸就是要在诸多对立统一的因素中,敏锐而智慧地寻找最佳的均衡状态。其实,无论抉择正确与否,无论结果如何,已经做出的决定就无法收回了,只有坦然接受。因为,现实社会上不是每个人做每件事情都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只要达到择前“重重”思考、择后“轻轻”放下,那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此,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一个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的人。
结合当下的工作,首先,摆正工作心态,这是成功的基础。在平时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该把心态回归到零,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历程。在刚工作的时候,我热情满怀,踌躇满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当初的热情减少了很多,而
且有时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这样的心态首先让我失去了对工作的积极性,显得很消极,没有正确的心态,连成功的基础也没有,如何到达成功?所以,只要我争取摆正心态,积极面对一切,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一定会有所收获。
其次,在生活、工作中要诚信待人,努力做到言行如一、言出必行。尤其在对待老同志方面,老同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作为一名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人员,要用真心换真心,只有充分理解老同志的心情和要求,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支持,才能体验到其中无穷的快乐。
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工作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对待老同志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书中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会不断地向最好的自己的境界靠拢。”
我想这也许不算最成功,但已经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良师益友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助益,但良师益友却可遇不可求,良师尤为如此。可称之为良师的人,大多是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且善于思考者,如此才能高屋建瓴为人指出明路。虽然不遇良师并不妨碍继续前行,但良师的催化作用,可以让人少走许多弯路,加速成长。开复先生便是一位良师,《做最好的自己》算得上这位良师悉心打造的一本好教材,通过它,虽不曾与开复先生谋面,却不妨碍与先生神交,听着先生将一些道理娓娓道来,辅以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乐在其中。
尽信书不如无书,简单的照搬书中建议恐怕也不是开复先生希望看到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再好的一本书也不会让人读罢便脱胎换骨,成就一番大事业,它给人带来更多的是一些可以指导我们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原则,和一些对待问题的思考方法。
作为一名读者,我感谢开复先生带来了《做最好的自己》。
生活,学习,工作——不管在哪里,都在自己不断的激励着自己,每天都是,至少我是这样子的。不管生活怎样严峻,每天都总是自己和自己在一起,不断地认识和完善并激励着自己。
我们得上小学,中学,大学。毕业了我们得找工作。也许这一切你的家人都已经为你安排好了,都给你准备了,也许我们都是得靠自己生活,学习,找工作的那个人。但作为这,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是起点不同而已。不要感慨,不要埋怨,不要嫉妒。
我们要做那个最好的自己。
好多事许多人,那些风景许多城市——一路走来,相遇着,聚聚散散,慢慢的,很多都不重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还一路追着,跌倒了再爬起来,再爬起来,一次、两次,无数次。 哭过笑过都是自己的,没人会懂会明白,你经历过什么,吃过什么样的苦,自己知道,别人永远只看见你成功的样子。你过得好不好,开不开心,有时候连自己都无法去判断我们该属于哪一种,也没有人会在乎你该会有怎样的心情。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时间,我们都该认认真真的去慢慢的静静地沉思和反省自己:陌生的,熟悉的;遇见的,走散的;得到的,失去的。自己认为要走的路,就会走下去,在嘲笑中也好,在祝福中也好。有梦想为什么不去追?哪怕是到头来一无所有。
都一样,我们都一样逃避不了这个属于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世俗,这个城市的夜,这里的一切。几个月了,本该是很熟悉的,可这里还是如此陌生,然后又不得不把自己锁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吃饭、工作、睡觉,结束一天的生活。
每天,我们都在书写自己的人生,填满自己的生活,靠的是行动,不害怕失去,耐得住寂寞。
以前总有很多很多理想,做着一个很大很大的梦,然后一路走着,奔跑着,期待着……然后忽然有一天,当这些都来了或者都碎了,其实结果都是如此,我们喜欢的继续喜欢着,不喜欢的假装喜欢着。有的时候想要放手一搏,做自己想做的,要自己想要的,可是有一天你会发现,我们都会被亲情、友情羁绊着,束缚着,然后很多人都不去做了,不去抓了。可是不管怎么样,选择了要走的,要忘的,都不后悔。
我每天都在反省自己,不断地沉淀记忆。不要去埋怨世界怎么样的不公平,但一定要记得,你一路吃过什么样的苦。
不要气馁,不要放弃,我们不做生活的懦夫。
我们只是凡人,做不到完美的自己,但有一样,我们都只做自己。
就有个例子,一个刚毕业的还信心满满的大学生刚毕业,就找到了一份在政府的工作,还总是给家人一些朋友说工作还行,然后他的亲人,他的朋友,他身边的都感觉这如何的.体面。但是总是就只有那么几个人知道他是怎么样一步步的一步步的走过来的。每个月银行卡里有790块钱的工资,然后每天一个人做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人的工作,要抽出时间看书做试卷,然后一个月付房租,交话费,生活费,还有人亲礼仪,不敢也不好意思跟家里面的人要生活费那种苦逼的日子。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共十六个月——然后他成功了,直接跑过乡镇,跳过县城,越过市级,一步跳到州直单位。十六个月,他做了很多在做着但还有许多人几年、十年或者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到达不了的位置。这个人并不比任何人聪明,能力并不比任何人强,只是一个农村里的大男孩而已。
关于这,我只想告诉那些已经毕业了的和正在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还在为工作奔波劳累的,或者已经工作着还过得很好的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们:人生中的苦痛或是你一辈子巨大的财富。失败了,挫折了,不要气馁不要放弃,继续努力;成功了,得意了,不要忘了自己是谁,怎么走过来的,继续走,别忘了朋友。不要憎恨你走过路过的和遇见的人和事,因为这些好的坏的都是你通向成功的动力。不否认每个人都在追求十全十美,但总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得到。
生活来之不易,可以出来这世界走一遭,不管你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你做的都是你选择的,尽管你得到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我们只证明给自己看。坚持着,努力着,也许你就是这个人,也许他就是你自己,也许你只是比他聪明一点,家境比他好一点而已。
梦很大,却易碎,路太长,人易累,有些时候又何必太认真,这个世界本来就这样,你可以遵照你原来的样子,原来的性格,但你得学会适应。有些事忘了就忘了,何必再去每时每刻的追忆,有些人走了就走了,何必再去寻回。不要感慨,因为每个人都一样,都在路上不断地遇见不断地相知相遇不断地获得再不断地失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人生,因为性格、能力、出生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的人生也就不同,就像一棵树上永远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
生活,命运,永远没有两块相同的模板。人,为什么不去否定之否定自己,然后不断的超越,不断地自我激励。人,都该如此。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都去努力了,都去拼搏了,不管遇见怎样的变化,都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坐向标。
不管怎么样,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的不如意,总有许多的事与愿违。我们总会遇到很多坎坷,总有许多苦痛,都需要安慰需要激励,那个人就是自己,只有这才会使自己走出不幸的深渊。有一天我们都成功了,然后站在顶峰里眺望,人们会告诉你:生命当中这点痛其实又能算些什么……
今年年初,我在北仑新华书店发现了李开复写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随手翻阅几页,觉得很有阅读价值,出于对李开复的久仰之心,当即购买了下来,细细阅读之后,很有收获,受到很多启发。
李开复在书中明确提出,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一个人的消极或者进取和他们的价值观有密切联系,但目前很多青年人都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人生目标,他们整日泡在网吧聊天,上班没精打采,或者大吃大喝,游山玩水,有些虽然事业上有所成功,但没法再有所突破,大有一劳永逸之势。为此李开复诚恳地指出,青年人不能为世俗价值观所蒙蔽,不宜盲目地迎合拜金主义,追逐着金钱、名利、物质享受等,青年人应当有自己个性的人生价值观。为此,他也提出成功是“多元化”的观点,并例举了大量事实,最终要求每个青年人要有属于自己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李开复本人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也是该书理念的一种事实论证,具有充分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是一本难得的励志书籍。
李开复在书中系统地提出成就个人价值观的六个重要因素,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积极、同理心。李开复没有给成功抽象定义,只说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做”这个字眼,围绕着价值观的六个重要因素,展开六个行为,分别是:追寻理想与合作沟通对应;努力学习与人际交流对应;有效执行与发现兴趣对应;这六个行为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追寻理想是实现个人价值观的最强动力,如果担心理想遥不可及,而更愿意随波逐流,就很容易失去方向,迷失自我,但在追寻理想上,也不能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意气行事,草率作出决定,选择很快,放弃也很快。当慎重地定下一个人生目标以后,就得全力以赴地去做,不能因为在通向成功道路中的任何困难而动摇,坚定自己的立场,选你所爱,爱你所选。李开复就此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论追求理想的必要性,这也给书中绵密的逻辑解说注入了生动的感性论证,让我们认识到李开复从大学时学法律,到后来攻读计算机,直至事业有成的转变中隐含的成功轨迹。
当兴趣、天赋、理想、专业,这些因素合并在一起的时候,孕育事业的摇篮就诞生了。李开复强调青年人要持有一份成事业的心态,他在书中虽然不曾写出“一定要将工作当作事业来做”这样的句子,但实质上他委婉地指出工作中也可以收获事业。每个人会有自己的工作,但不一定都有事业,如果我们用心对待人生目标,努力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是绝不会仅仅将工作当作解决温饱问题的态度来对待,而是在工作中培养兴趣,把工作融入到事业中去,最终走向成功。
李开复著作《做最好的自己》具有旁敲侧击,务实有用的特点,指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发掘潜力、追求理想、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爱好。开卷有益,好书难得!
何谓成功,如何获取成功是一个万古长青的话题。每个人都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奔波着。然而,直至阅读了出自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后,使我对于成功,又有了重新的审视与界定。
80后的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但同时又是成长的过程中夹杂着万般无奈的一代。似乎在我们出生之日起,一种固有的成功模式便在我们的脑海中刻上了深深的烙印。一种“一元化”的成长模式便已经根深蒂固。渐渐的,成功对于我们而言演变为了学校中成绩的佼佼者,名利场中的领导者。在人们眼中,成功已经演变为一种权利与金钱的代名词。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或世俗、或理想抑或是有个性的成功而奔波忙碌。人人都在追寻成功,但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倾听一下自己心声。
我们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一路奔跑,从不停歇,因为我们担忧片刻的停歇,便会引来周围亲人和朋友的声声批判。于是我们一路狂奔,我们错过了沿途的风景,我们从来不曾停下脚步倾听下自己的心声,似乎连最初的梦想都被我们所遗忘于四海。
书中作者为我们诠释了一种成功的理念——成功“同心圆”。成功是选择的结果,不成功也是选择的产物。你的选择会让你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功同心圆——因为你的理想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你如何均衡自己的态度也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只有积极把握成功道路上的每一次选择,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有的时候外部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应该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用智慧来区分二者的不同。去追随心灵的选择,做最好的自己。只要完整和均衡地理解了成功同心圆,只要学会了智慧选择的方法,就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或许,书中为我们阐释的正是一种对于成功认识的积极态度。也正是我们年轻一代所苦苦寻觅的。或许,成功并不遥远,不虚度此生,便是成功。或许,对于成功,我们应当做的便是倾听心声,做最好的自己。因此,就让我们从今天起迎着朝阳,插上梦想,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成功的基石。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李开复老师在书中写到:“价值观决定你的一生,它是人生的基石”。
然而,在书中,李开复老师也着力强调“诚信”作为“最为重要”的价值观的论述,给了我心灵再一次启悟与洗礼。他用不少实际例证来说明“诚信”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来说就像是我们的心脏。李开复老师写到:“一个没有良好价值观、没有正确态度的学生,即便进了名牌大学,他成功的概率也一定是零。而一个优秀、努力、自觉的学生,即使进了普通高校,这个概率也不会低于80%。”
成功的关键是在于你遵循客观和自身的内在规律并勤奋努力,而并非你表面上虚浮的标签和名头,它和你应试的分数与名次的高低、阶层、职位及世俗的评价体系没有直接关系。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再将二者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行为方式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在生活、工作中要做到诚信待人,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和信任,努力做到言行如一、言出必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正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一种良性约束,是养成“诚信”习惯的重要力量。
为了做更好的自己,我还读了一些其它关于成功的书籍。其中记忆最深的对成功的解说有以下几种:罗素。H。康威尔说:“成功的秘诀无疑,不过是凡事都要自我要求达到极致的表现而已。”还有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当你抱怨不公平时,是否反省过:我竭尽全力了吗?”德国有机化学家齐格勒昔说: “成功是能力极致的发挥。”美国威望极高的篮球教练约翰。伍登也说过:“成功,就是知道自己已经倾注全力,达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最极致的境界。”可见,对成功的定义无不是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老师在书中对“成功”一词做了详细而深刻的阐述。他认为,成功是多元化的,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但最根本的标准应该是:“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李开复老师以震撼且肯定的言语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多元化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首先‘做最好的自己’”,这些便是我认为本书要传达的最主要的核心理念,也是影响我最深的。成功是一定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主动挖掘自己的潜能与个性,不去刻意模仿、复制那些成功人的做法。李开复老师以其科学严谨的理性逻辑无可辩驳地向我们揭示出“成功同心圆”:那就是成功=价值观+态度+行为。
然而,之前我也经常有这样的困惑,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成功,搞不清我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在读大学的时候,很幸运读了李开复老师的《做最好的自己》后,疑惑随之逐渐消解。
今年的“读书 实践成才”活动,管理局领导欣然为我们推荐了三本好书。我是一个书虫,不愿意让任何好书与自己擦肩而过,加之开复先生在我心目中一贯的良师形象,使得《做最好的自己》成了我当然之选。在我看来,一本好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阅读过程的片刻愉悦,更是为人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一点上,《做最好的自己》没有辜负我的厚望。
书中,开复先生提出了“成功同心圆”,即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辅以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六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作为同心圆的第二层,再以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六种行为方式构成同心圆的最外一环。
这本书大多的观点在开复老师先前的文章中已有阐述,对于拜读过那些文章的我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太多全新的观点。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将所有散落于各处的观点系统化,汇集成册,让人一次领略,就如同转瞬之间遍览名山大川一般,痛快!
在阅读过程中,我总会情不自禁用自身与之对比,不经意间,便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自省,让我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了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也让我得以重视自己曾经忽略的一些东西。课前的预习可以让人更好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反之,仅仅被动接受一本书带给你的内容并不意味可以深刻的理解。一本好书,不同的人品味,感受差之甚远。工作的几年,我学会了思考,而这本书上的内容恰好是我近一年多时间里思考的问题,许多道理都是付出相当的代价才得以悟出,无意间的预习让我从阅读中得到了更多的震动。虽然感叹开复先生没有早点完成此书,但转念,即便那时我读到此书,没有一些刻骨铭心的东西,对于开复先生的箴言,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体会。
读过这本书后,我对成功有了新的认识,成功就是不断的超越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快乐、充实、有意义。事业进步是成功,给家人快乐是成功,广交朋友是成功,帮助他人也是成功。成功不遥远,不虚度此生就是成功。成功就是做好每件事,快乐每一天。
详细说来,感悟有三点:
感悟其一: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竭尽全力扮好自己的角色,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不管是令人瞩目的,还是普通平凡的,那都是一个成功者。比如:梅的凌寒,兰的幽香,竹的坚贞,菊的淡泊,他们都在自己的天地中展示他们独有的风韵;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尽显独特的魅力。当然,在现实社会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或许我们的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但是,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茫然,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追求做最好的自己。
感悟其二:人所处的位置是不相同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只要正确找准自己位置努力去做,不盲目的比较,不管是出类拔萃,还是默默无闻,那都是一个成功者。比如: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可能会比出上进心,也可能是比出沾沾自喜;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优点比,可能比出自卑,也可能比出努力奋斗。其实,成功有大小之异,无轻重之别,何必在意是否超越了别人,要在乎的是超越自己。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也需要李素丽、徐虎,只要敢于和不断超越自己,就有资格,也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感悟其三:选择成功的道路是多样的,成功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途径,只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利弊,选择一条最理想、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不管是功成名就,还是身败名裂,那都是一个成功者。比如:中庸就是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审慎而冷静地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中庸就是要在诸多对立统一的因素中,敏锐而智慧地寻找最佳的均衡状态。其实,无论抉择正确与否,无论结果如何,已经做出的决定就无法收回了,只有坦然接受。因为,现实社会上不是每个人做每件事情都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只要达到择前“重重”思考、择后“轻轻”放下,那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此,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一个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的人。
结合当下的工作,首先,摆正工作心态,这是成功的基础。在平时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该把心态回归到零,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历程。在刚工作的时候,我热情满怀,踌躇满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当初的热情减少了很多,而且有时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这样的心态首先让我失去了对工作的积极性,显得很消极,没有正确的心态,连成功的基础也没有,如何到达成功?所以,只要我争取摆正心态,积极面对一切,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一定会有所收获。
其次,在生活、工作中要诚信待人,努力做到言行如一、言出必行。尤其在对待老同志方面,老同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作为一名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人员,要用真心换真心,只有充分理解老同志的心情和要求,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支持,才能体验到其中无穷的快乐。
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工作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对待老同志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书中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会不断地向最好的自己的境界靠拢。”
我想这也许不算最成功,但已经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良师益友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助益,但良师益友却可遇不可求,良师尤为如此。可称之为良师的人,大多是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且善于思考者,如此才能高屋建瓴为人指出明路。虽然不遇良师并不妨碍继续前行,但良师的催化作用,可以让人少走许多弯路,加速成长。开复先生便是一位良师,《做最好的自己》算得上这位良师悉心打造的一本好教材,通过它,虽不曾与开复先生谋面,却不妨碍与先生神交,听着先生将一些道理娓娓道来,辅以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乐在其中。
尽信书不如无书,简单的照搬书中建议恐怕也不是开复先生希望看到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再好的一本书也不会让人读罢便脱胎换骨,成就一番大事业,它给人带来更多的是一些可以指导我们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原则,和一些对待问题的思考方法。
作为一名读者,我感谢开复先生带来了《做最好的自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