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一阵轻风吹过树梢,叶长出来了,吹开了春天朦胧的面纱。
五一劳动节到了,同学们第一次自发组织了几十个人开始了北京之旅。
早上五点在当地广场集合,踏着轻风,伴着太阳慢慢升起,我们出发了。
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热情澎湃,四个多小时后到达目的地,然后乘地铁坐几站到天安门广场西口。中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到了站,我们都安全地下了地铁。可由于开门时间短,有一些同学没及时下车,地铁又启动快速离开了。只见一部分同学眼眶红红的,很着急,担心他们出些什么事。又过了一会儿,地铁从另一口停下,同学们一涌而下与焦急等待他们的同学相拥而泣。“这就是同学情吧!”当我用手掩住将掉下的泪,心里暗想。
待一切稳定后,出了地铁口。看到了宏伟肃立的天安门广场,高昂傲立的人民纪念碑,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一切的一切激荡着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按捺不住心中的热情,涌到广场前方合影留念,一代伟人领袖的头像被挂在大城楼的正中央,很是醒目。仿佛要告诉人们,这里是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地方,那么庄严而又神圣!
参观完天安门广场,我们去了国家博物馆,它大门前的一块大大的种植园绿意盎然,洋溢着绿色,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令人新奇而又欣喜!
中午在树荫下小憩,很自在悠闲。
下午进入国家博物馆,大极了,很气派,有各种名贵的画作,古代文物和国外珍宝,各式各样,数不胜数。解说员带领我们走近中国历史的宝库,让我们了解中国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在解说结束的那一刻,我顿时领悟到,中国历史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源远流长,我为我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就这样,怀揣着深深的爱国情,我们乘车回了家。
伴随着一阵微风吹过树梢,花开了,北京之旅结束了。
一说起北京的特色建筑,想到的一定是四合院。去北京怎么能不看看四合院呢?我们自然也要去领略一下它的的风采。
坐着观光车,我们左一拐,右一拐地就钻进了一条小胡同。一进胡同,两旁的风景陡然变成了一堵堵石墙,一扇扇木门和一片片黑瓦,这与杭州的黑瓦白墙明显不同。车子在一条更小的胡同前嘎然停止。细看这条胡同,很窄,仅能容纳两人进出,还只能是“瘦子”,稍微胖一点的就只好贴着墙根了。墙面上的砖已经很能见证岁月的痕迹了,颜色斑驳,甚至还有些坑坑洼洼。屋檐下早已蒙了灰的灯笼还是给胡同增添了一丝喜气。窄窄的胡同,承载着悠久的历史。
“吱呀”一声推开木门,我的视野忽然变得开阔起来,好大一个四合院!原来里面别有洞天!这四合院东西南北各有一间房,中间围着一片四四方方的青石地。听一位带着浓浓京腔的叔叔介绍,正对的大房间叫北房,最高也最大,是给主人住的。我透过斑斑点点的玻璃窗,看到了屋内的起居用品,整整齐齐,简简单单。还有一个年代很久的、木质的脸盆架。相对的南房可就没有那么气派了。南房内没有窗户,因为那只是给用人住的。两侧的东西房是给儿子女儿住的。所以有“少东家”之说,小说《西厢记》写得也是住在西房女儿家的事。
接着我又在院子里看到一个大水缸,水波微动,养着几条小金鱼。原来,古人也有防火意识,万一着火了就用水缸里的水灭火。院里还种了一些葫芦和槐树,分别象征着福和禄。槐树则有升官发财的意思。
坐在槐树阴下,头上是葫芦、丝瓜、葡萄,身边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悠久的年代,摇着大蒲扇听老人讲以前的故事。身边有一群操着浓浓京腔的行人,耳边萦绕着声声京腔大鼓,一碗碗炸酱面,一句句京腔词。四合院融入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这些对于我这个一直在南方长大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那么好奇,那么值得一看!
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和爸爸妈妈愉快地到紫阳公园游玩。走着走着,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情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家人的“看护”下攀爬到朱熹雕塑上玩耍;一些年轻人在供人休息的椅子上吃零食;在石桌旁,纸张、食品垃圾袋散落一地;草坪、路边,随处可以看到烟头、烟盒……往前走,我碰见了清洁工人,迎头上去问:“阿姨,您每天差不多要打扫多少斤垃圾?”阿姨脱口而出:“要扫100斤左右。”听到这话,我停下了脚步,陷入了沉思:和身边华丽温馨的公园景色相比,这些不文明的行为让我感到很不相称。我不禁想起课堂上老师的话:“美丽家园需要你我共同的呵护,人人都要争做文明小市民,争当‘沈郎之星’。”
是呀!我们到公园郊游时,应当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设施,让依依的杨柳朝我们点头微笑,让青青的石凳和幽香的木椅成为我们的休憩处。走进社区时,应当爱护一草一木,保持环境卫生,让瀑布般的三角梅向我们招手示意,让美好的环境点缀我们幸福的生活。乘坐公共汽车时,应当主动排队,礼貌让座,让年老的爷爷奶奶抚摸我们的头说:“小朋友,真有礼貌。”横穿马路时,应当遵守交通规则,行走斑马线,让年轻的警察阿姨夸赞我们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模范。
我正在沉思时,一张张纸片忽然映入我的眼帘,只见它们忽左忽右地随风飘舞。我立刻上前,左右开弓,将它们牢牢地抓在手中,带着欣慰的心情径直向近处的垃圾车走去!
這时,我抬头看了看前方,爸爸妈妈已经走远了。我顿时加快了脚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年国庆时节,终于与父母去了自己一直惦念的福州。果然没让我失望,福州像个亭亭玉立的美人,穿着旗袍,讲着古老的故事。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那西湖公园。
漫步于在西湖公园里,让我一度以为自己来到了江南水乡。溪水潺潺,人从石子路上走过,看得见溪中鱼儿盘旋,让我瞬时想起了小石潭里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各式各样的凉亭也是公园的一大特色,凉亭配色不一,有石灰色,还有朱砂红。我们去的时候正当国庆,遇见一队老年合唱团在凉亭里大声演奏爱国歌曲,为燥热的午后平添了几分色彩。最值得一提的是公园中的绿植,在公园内,凡是视线所及范围你都会看见郁郁葱葱的绿植,它们多是南方的阔叶树,或是些我不认识的花,还有一片竹林,竹子高耸指向天空,像极了不服输的勇士。
走过弯弯延延的小路,你便能看见公园里有一座庙。我是喜欢庙的,因为美丽而庄严。虽然我不信教,但我依旧觉得神明神圣,总是要拜一拜。每次拜的时候,我就忠贞地看着他,心里默默讲:虽然我不清楚您是谁,但我知道您是伟大的,愿一切安好,阿弥陀佛。庙的后面有一个小花园,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盆景。花园不大,却被绿色填满了。且看那拱形的门,雕花的窗,仿佛穿越来了古老的江南水乡,一会儿就能看见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似的。
我们久久惊叹于这里的美丽。这让我有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片人间净土,供忙碌的灵魂栖息片刻。我坐于凉亭,沉浸之余久久思索:人啊,只要你肯走,肯看便没有一寸路是白走的,没有一分时间是白白流掉的。其实这世界有太多美好。
春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是一年的开始,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勃勃的生机。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人间。今天,我们一家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起天河公园。
我们在7:00之前来到天河公园,那是7:00之前进公园是不用钱的。我们踏进天河公园,迎面扑来的是一幅美如画的春景图。
春姑娘唤来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用她那的手臂把大地从梦中唤醒,金色的光辉满公园。这时,小鸟在欢快地歌唱,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的,绿油油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并且长出像小草一样的新芽。与煦的,轻轻地着我的面庞,也吹拂着树叶的新衣。
我们边欣赏着风景,边聊天说笑,不知不觉过好久。走着,走着,我们看见一个大湖,中间还有避雨亭,是有小路通过亭里的。真是巧,当我们想避雨亭里的时候,天就下起雨。我们赶紧跑避雨亭里,欣赏雨中公园。你会以为吹拂、阳光与煦才是春,但此时此刻我却觉得那如烟、如雾、如丝的绵绵春雨更能给春天增添活泼的。你听!当雨掉在亭面上“嘀嗒嘀嗒”,就像奏着打击乐。雨下到湖里“叮叮叮”地唱起来,水面还溅起一朵朵小水花,似水花姑娘在地……啊!这春雨声,不正是春的的旋律么?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春雨还是万物生长的进行曲。
春雨下在刚种下的小树上小树浑身的刚洗过澡一样。枝条上吐出一个个嫩黄的芽,枝条下面挂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摇摇欲坠。微风轻轻一吹,水珠就“噼里啪啦”地掉下来。你看,小树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得更茁壮……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北京了,在北京住了一个星期,所以这一个多星期都没有写博。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北大了,我来说说我眼中的北大吧。
我们是7月17号去的北大,来北大参观的人可真多啊,必须排队用身份证验证身份才能进去,我们15号就排了大约一个小时,好容易排到了门口,保安说下班了明天再来吧,真是气人。17日我和妈妈早早的就来排队,排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终于进去了,我高兴的大喊“北大我来了。”我在北大还拍了照片,看,还不错吧。
北大的校园可真大呀,还有租自行车的,妈妈说还是走着吧,走着自有想到那就到哪,还可以爬山。我看到这里的教学楼都是用蓝色的砖建的,上面都有飞檐,妈妈说这是原来的古建筑风格,我看着很漂亮。这一天天气很热,妈妈给我买了一顶伞帽,看,我戴着很帅气吧,我还可以用它来跳伞呢,一伞两用,我很聪明吧!
妈妈说北大的未名湖是最有名气的,原来北大叫燕园,这里最美的地方就是未名湖。
我们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湖水清清亮亮的,湖的周围是绿丝飘飞的杨柳,妈妈说这是在湖中照影的新娘。
湖边有一座高塔,妈妈说那叫雁塔,是北大的水塔;湖中还有一条石鱼,雁塔和石鱼也都跑到水中来照影子了,这就是未名湖中最有名的湖光鱼塔影。
清清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树影,让我真的想在湖中一游,可惜我不是小鱼,只好折一艘纸船,让它在这我的愿望徜徉。我们在这里玩了一个下午,仍然意犹未尽,我还做了一个漂流瓶,在里面写下了我的愿望——我要考上清华、北大。
我们在未名湖边玩了好久感觉很累,就到湖边的假山上休息,看我找的这个地方,不错吧,我感觉真是妙极了。
踏着夕阳,我们走出了校园,我回头望望北大,我在心里默默的说“北大等着我,十一年后我再来和你作伴。”
出了北京机场,迎面而来的先是寒风,再来是导游亲切的招唤,北京冬天的寒冷被浓浓的人情味给消除了。
到了市区,因已经傍晚,所以没排太多行程。在去看介绍北京的表演秀前,先吃了在北京的第一餐,北京人吃的都是重口味,第一次吃,难免有些不习惯。
第二天我们游紫禁城,从后面的花园开始,一路走向天安门广场。听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就在皇家花园的一棵树上吊的。接着穿过神武门,走过干清宫、保和殿……,一砖一砾几乎都是古迹,譬如广场中的地砖,起码也有六百年呢!紫禁城是木造皇宫群中保持最久最大的皇宫,每个宫殿都可谓美轮美奂啊!到了天安门广 场,回首看内皇城城墙,好不壮丽!我看了很佩服,也难怪它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象征。
睡了一整晚,到了第三天,早上心情特别好,因为今天要爬长城。长城是为抵防外来民族攻击所建造的,秦汉以来,各朝各代都有修复它的历史。今天我们爬的是一小段,开放为观光用的,远看上去我觉得没什么,但越接近越害怕一分,到了关口,我带着既兴奋又害怕的心情,爬上长城,再经一番努力,终于攻顶了。我好 高兴,但又想以前人当兵在这爬上爬下,真是辛苦,何况我爬的又只是一小段而已。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虽然说,我已有爬四川黄龙的经验,不过长城就是长城,气魄果然就是不一样!
最后一天早上,我们去天坛,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场所,旅游杂志上常常有它的照片,也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圆圆的屋顶,圆型的围墙,以及回音壁都是著名的景观。下午我们参观博物馆,有古有今的建筑特色,包括北京奥运时的景观。爸爸说整个北京与他以前来时差别太大了,为了奥运他们是尽心尽力在改造,要把北京市的容颜,最好的一面,在展现给世人看,听了后,其实我有莫名的感动。
至今我仍常回想在北京的每一天,超大面积拥有一千多万人的超级人口,真是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都市。期待再相逢。
过渡——议论文包装技巧
写议论文时,有的文章却脉络不明,似断似连,甚至出现裂痕,缺乏过渡这个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桥梁纽带。不妨回顾一下,我们读过的许多文章,学过的不少课文,之所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是与恰当安排过渡分不开的。那么议论文中的过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材料与观点的过渡,常用的表述方式:
(1)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2)这虽是一则寓言,但却形象地说明了??(这则材料的寓意是??)
(3)由此观之??
(4)为什么会这样呢?
(5)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例1】
我曾读过一本书,是说美国人的消费,美国人都是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举债度日’,我想一旦出现无赖不肯还钱,怎么办?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他的所有借款,此招足以使其无立身之地。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诚信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
二、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学生从话题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阐述见解。一部分学生写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但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使观点与材料分离。写作中,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学生常常使用“现实生活也有同类者”“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文气贯通。
1、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
2、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
3、??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4、物犹如此,人亦然。
【例2】
马卡连柯的话令人深思。对花赞赏之余,为什么要手里拿起铁铲、剪刀和巴黎绿呢?为什么不考虑花是否愿意接受呢?这是因为花虽美,但美中也会有不足之处,美中会有隐患。如果不及时清除那些杂枝、病枝、虫害,再美的鲜花也会衰败、凋零。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师长在表扬肯定我们的优点和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我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想“爱之深”,就得“责之切”。
三、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论辩时理论论证为使论述变得深刻,事实论证为使论证显得具体,分析说理时联系生活实际,避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两者结合使用就应注意由此及彼的恰当过渡。
(一)事实到理论
1、“就拿??来说吧”或“例如??”来过渡;
2、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
3、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
4、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的秘诀在于??
5、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
【例3】
转载别人的,可操作性强。
古往今来,情感高于理性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理性控制情感的例子也不少。
【例4】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例5】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例6】
历史上的教训,足以使我们对此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例7】
其实,古往今来,不少人都调准了自己感情的"焦距",为自己展现出了清晰的世界。
(二)理论到事实
若先事实论证再理论论证,过渡文字一般则是对事实包含道理的分析、总括。
1、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
“这正如??所说??”等词语或句子进行过渡。
2、在生活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句:“??”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3、“??”,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
4、“??”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5、“??”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
四、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1、正面分析与反面分析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
2、正面举例与反面举例之间的过渡则一般采用“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相反的事例如??”等句式过渡。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呢?
而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
【例8】
古人尚能如此理性面对问题,可如今的世界却有很多人,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实际和考虑别人的情况。如果"非典"在发现初期就被重视而不隐报,也午今天的"非典"就不会如此猖撅。如果美国理性面对伊拉克的核危机,试着用卜交手段解决,也许美伊战争就不会爆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伤了。
五、层与层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充分、深入,写议论文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以及“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
1、无独有偶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个人如此,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
4、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例9】
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对事物的'认识
转载别人的,可操作性强。
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
【例10】
在现代,有没有韩非子笔下的"富人"呢?有!譬如在干部的任用问题上就出现了"任人唯亲"的弊端,一些领导在任用下属时,不是视其是否有才能,而是看其与自己远近、使一一些无德无能的人混人干部队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真正有志有才之士被拒之门外。
六、辩证过渡
(一)欲进先退
在对某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见解时,先要承认与此相反的观点见解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其道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语意一转,话题转入对此观点见解的主要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的观点见解以防论证疏漏,“进”是论证文章论点的主体。
【例11】
的确,外在环境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世界观还未形成,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多少青少年受坏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赌博、酗酒、偷盗、抢劫,逐渐走向犯罪的深渊。难怪昔有“孟母三迁”之举,这是促进孟子成为一代儒圣不可否认的外因条件。甚至多少知识名人、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劳动模范,也经受不了环境的熏染,荣华富贵的诱惑,最终沦为历史的罪人。
然而(转入论题),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事物的特殊性存在。
【例12】
诚然,正是由于有了人类之间曼妙的情感,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才不至于陷入一种盲目的、机械性的单调之中就如同电影《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描绘的那样,人的言行似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毫无生气,如同机器人一般。缺乏感情的社会是僵硬的,是脆弱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情感就可以主导全世界,就可以来评判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这还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诸如法律、法规等等而这些则又需要认知与进一步的探索。否则,理性的天平就难以使得整个世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发展。
3、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其它如:诚然、固然、毋庸置疑
(二)主论先行,后堵偏漏。
当然??不是??而是
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1、当然,在历史上尽管也有“近墨而不黑”、昭著史册的人物,如出污泥而不染的屈原、陶渊明;执法惩恶,廉洁自律的包拯、海瑞;屡触权贵洁身自好的郑板桥、刘镛;但毕竟凤毛麟角,为数不多。这些事物特殊现象怎能掩盖外因能促进事物量变向质变转化的一般规律呢。怎能忽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名言呢?
2、当然,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不能说“不”。如果你面对一潭死水的生活,波澜不起,生命的冲劲早已缺席,人生的斗志也了无踪影,你应该对这样的
转载别人的,可操作性强。
生存现状勇敢地说“不”。1999年,高燃以一个中专毕业生的身份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又毅然抛弃月薪5000多元稳定工作,多方联系进入一家高考补习班,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创办市值上亿元的MYSEE公司。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他,他说,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高燃勇敢地跟平庸的生存状态说“不”,高燃超越了自己,他成功了。
3、我们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去做一个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人,面对沉沦的陷阱和惰性的挑衅,我们要勇敢地说“不”;面对厄运的打击、失败的考验和种种执著人生的坚守,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坚守早就认定了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己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议论文中的过渡衔接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词句,可有常用的方法。
议论文过渡例文鉴赏
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生活就像一个魔方,很多事情都发生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很多人认为出人意料的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其前因后果,就会发现它的必然性,发现其实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须知没有付出哪会有累累硕果? (从生活现象谈起,先反后正,辩证分析,提出问题。)
在今年揭晓的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感动中国”的大人物中,有几位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公众的视野,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却在过去的一年中,和闪光的人物一起感动中国。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的徐本禹;危险中保全试飞样机,惊天一落,创造了奇迹的梁万俊;传递温暖汇聚爱心,揭开艾滋病盖子的桂希恩;毒贩子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的边境缉毒虎胆英雄明正彬??当这些原本平凡的人物名字出现在“感动中国”的揭晓榜上时,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但试问,如果没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坚守困境的顽强精神,没有非凡的业绩和举动,他们何以感动中国?由此可见,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究其原因其实都在情理之中,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由系列材料推出观点。)
放眼寰球,凡是有所建树的人物的事迹无不是意料之外实则尽在情理之中。(过渡句马克思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能著成《资本论》;居里夫人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牛顿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玻尔组建了世界上一流的量子物理学派;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出人意料的累累硕果与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与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由系国内到国外。)
大到伟大的科学家和历史人物,小到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同学,我们都可以发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事情,(过渡句看着成绩单上“黑马”们的成绩,在羡慕的同时你可曾想到成绩背后那挑灯苦读的夜晚,课堂上那全神贯注的表情,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由伟人到身边。)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胜枚举,从这些事情中我们看到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理解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真谛——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站直了做人
王晏瑶
转载别人的,可操作性强。
两千年前的一汪秋水边,风轻轻地拂过芦苇荡,浮起一片秋光。庄子身后,是请他为相的楚国使者。面对荣华富贵,庄子“持竿不顾”,依旧陶醉于悠然的隐者生活,只留给使者一个背影,坚挺直立的背影。
穿越悠远的历史时空,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守自我持守的高大形象。作家鲍鹏山说,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那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尽管“不可企及”,古今多少人心向往之,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都向往拥有高尚的人格,做一个挺直的人。然而在纷纷扰扰的浊世中又有多少人能把握住人格的底线,站直了腰杆挺直了脊梁做人呢?
往事越千年,回溯历史长河,我们总能找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他们和庄子一样,站成一棵棵让世人“无法企及”的大树。
楚大夫沉吟江畔,至死不悔;
陶渊明封印辞官,饮酒采菊;
朱自清拒绝“美粉”,毅然决然??
纵使受尽排挤,颠沛流离,屈原仍不易高尚之志,这是他的坚贞;纵然生活清苦,粗布麻衣,陶渊明也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他的志气;虽然饥病交加,痛苦难耐,朱自清也不吃美国的救济面,这是他的骨气。或排挤打击,或权势重压,或生活困厄,都摧毁不了他们的尊严,磨灭不了他们的气节。他们在一番矢志不渝的坚守中,成就了万载英名。他们的背影也许早已模糊,但在后人的心中,他们总是挺直了脊梁的顶天形象,那是仁人志士们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筑起了不朽的丰碑。
然而,还有许多人,他们为了功名富贵,不顾自己已严重弯曲甚至畸形的脊柱,深陷历史的耻辱的泥淖之中。
华歆醉心名利,汲汲富贵,致使管宁割席与之绝交;
扬雄趋炎附势,巴结王莽,招来天下文人千载鄙弃;
吴起为得将名,***妻取信,遭到世间百姓万代唾骂。
他们利欲熏心,卑躬屈膝,奴颜媚骨,丧失了作为人应有的尊严和人格,赢得身后千古骂名。
非独古人,当今社会中那些xx分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xxx、xxx、xxx之流,利令智昏,为了一己之利祸国殃民,一旦东窗事发,以后的人生再也挺不起胸膛。
人生是漫长的旅程,追求中总有失落。在对历史的叩问中,我们明白,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学学庄子,只要站直了,坚守自己为人的底线,迷惘中总会又见希望。也许你向往风筝高挂天际,但只有把握了你的高度,才不会失去方向。站直了做人,疏通人格之泉源,人生之河流才不会蒸发、干涸。
当我们重整行装,准备启航时,你站直了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