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又……
……一……就……
……不但……而且……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只要……就……
……因为……所以……
1、我( )做好功课, ()到球场踢球。
2、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却却很难。
3、地球上()有氧气,()还有氮气。
4、()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可提高。
5、我()给老师责罚, ()说谎, 隐瞒真相。
6、()明天天气好,我们()举行升旗仪式。
7、()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大家都喜欢看。
8、李老师()会拉小提琴, ()会吹笛子。,
一、常用句子讲解
1、陈述句:简单说就是以句号结尾的。
陈述句用来叙述一个事实,句末标点用句号。有的陈述句表求肯定的意思。如:我喜欢语文课。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如:我不喜欢语文课。
在说话、写文章中,对陈述语气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只会简单肯定和否定,不能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 让我们比较下面两组句子。
①我喜欢语文课。我会喜欢语文课的。两个陈述句都是肯定语气,但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区别。
后一句肯定程度减弱了,还含有“现在不喜欢”的意思。
②我不喜欢语文课。 我不大喜欢语文课
两个陈述句都是否定语气,但第句二语气委婉多了,不喜欢的程度也不那么厉害。陈述句使用得很广泛、说话、写文章几乎离不开它,善于揣摩陈述句下 的语意、语气,对提高读、写能力都有帮助。
2、反问句:是句式中的一种。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主要是加强语气,还兼有“顶撞”的效果,与人辩论时犹如“回马一枪”,写作文时用上排比反问,曰:“增强气势”。
3、把字句
“妈妈,把窗户关上。”“你把地图朝左边挪挪。”
这两个句子在语法书上称为把字句。把字句是一种非凡的句式,即由“把”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式。“把窗户”是“把”字短语,“关上”是动词短语,“把窗户关上”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把地图”是“把”字短语,“朝左边挪挪”是动词短语,“把地图朝左边挪挪”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
用把字句和不用把字句在表意上是有区别的。
譬如,“李二嫂哭哑了嗓子”侧重于“嗓子”,“李二嫂把嗓子哭哑了”则侧重于“哑了”;“我们一定要修好淮河”是强调“淮河”,“我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则强调“修好”。
4、被动句
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
被字句的成立条件:
⑴主语是受事,“被”字所介系的名词是施事。 ⑵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
有时“被”字直接用在动词之前,即施事者省略。过去被字句一般用于表达不幸或不愉快的遭遇,后来突破了这种局限。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5、直接引语
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间接引语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
间接引语
间接引语:引述别人的话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引用别人的原话,把它放在引号内,称为直接引语;二是用自己的话加以转述,被转述的话不放在引号内,称为间接引语。间接引语就是由别人转述某人曾经说过的话。
6.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句式转换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意。转换的要点是否定词的运用:保持原意则加两个否定词;变成相反的意思则加一个否定词。另外要注意反问句也是一重否定。不一定要有“必须”二字。
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
否定句是把这个句子否定,双重否定句是加两个否定词而不改变句意。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否定句:小兴安岭不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双重否定句:小兴安岭不能不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我们班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同学们个个感到自豪。
否定句:我们班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同学们个个不感到自豪。
双重否定句:我们班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同学们个个不得不感到自豪。
二、修改病句
常见的语病 a成分(份)残缺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有的谓语不带着宾语,如果一句话里缺少其中之一,就是成分残缺。 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横式去检查,就可以发现缺少什么成分。知道缺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如 :A,看了这部电影,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C,通过游览长城,使我受到了教育。 D,少先队员们和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E,我们募捐活动。F,课文赞扬了默默无闻。
b,用词不当(褒、贬、范围、大小)
说话写文章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特别要注要,分辩一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否则就会犯用词不当的毛病。 如:A,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大家的批评。B, 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C,在班会上,同学们实事求是地揭发了他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
c,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要互相搭配正确,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主,宾之间,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都要搭配正确。如果句子中的词语不互相搭配,就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如, A,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齐倾泻下来。 B,我的家乡是株洲市人。C,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快乐的舞。
d,词序混乱
一个句子在词语的排列上,要有一定的次序,这样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如果词序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或者使意思表达不清楚。
如: A,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上语文课总时特别专心 B,老师介绍了许多张海迪的.事迹。C,陈春梅的乐于助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e,指代不明
说话写话时,为不避免重复,我们常常使用一些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代词。如:我、你、他、它、这、那等等。但是代词不能滥用。如果不该用的时候也用了,或者用得不正确,就会产生指代不明的毛病。
如: A,中午,许敏和童林一起上学,他问他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B,动物园里有熊猫、大象、猴子等可爱的动物,我特别喜欢它。
f,五一班和五二班约定,要在他们的教室里举行联欢会。g,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 h,重复啰嗦。(重复累赘)
句子既要完整、正确,又要简洁、明了。不恰当地连续使用几个形容词,或者堆砌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成分,都会弄巧成拙,造成句子意思重复,啰嗦累赘。
如:A,爷爷经常向我讲起他小时候过去的辛酸的往事。
B,树上结满了许多又红又大的苹果 C,老师批评我的作文“内容简单,不够丰富”。
i,分类不当
有时候,人们把从属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这就发生了分类不当的错误。
如: A,妈妈买来了许多蔬菜、白菜、胡萝卜和糖果。
B,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C,我带了课本、笔、纸等文具,按时到校。
11、扩句和缩句
(一)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的基本步骤: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 ① 老班长钓鱼。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②我看着这一幕。
瘦小的我呆呆地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扩句)
扩句的注意事项:
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4、添加的成分要注意排列顺序。5、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的+名词 ;地+动词;得+形容词,如:雪花飘落下来。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好像一个大火球。
2、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3、.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4、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5、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6、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7、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8、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清晨,宽广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教学大楼刚从晨雾中露出它那巍巍的身躯。一扇扇相继被打开的明亮的玻璃窗,在晨光照射下,像刚睡醒孩子的眼睛,调皮地一眨一眨的。操场上空无人影,只有两只高高的篮球架站在那里。
操场边那一排翠绿的冬青,长得郁郁葱葱,像一队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学校大楼。
眼前的花坛,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月季花苞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令人喜爱。坛边是一圈小草,它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
这几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个宁静的校园晨景。很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首先从上(仰视)到下(俯视)观察“教学大楼→玻璃窗→篮球架”;接着从远(远望)到近(近看)观察“操场那边的冬青→眼前的花坛”;再细看花坛里的'月季花和环视“一圈小草”。这种以作者站立的地方为固定点,或仰视,或俯视,或远望,或近看,或环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叫它固定观察。
什么叫移位观察呢?还是先来看看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一个例段吧!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1000或是800人开个会,一定不觉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黑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的一段描写。作者是按照他游览所经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不同事物进行观察的。游览顺序及观察角度是:在洞口抬头望(仰视)→走进去周围(环视)是石壁,抬头(仰视)是高高的石顶→洞内一团漆黑,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正视、环视、仰视)。我们把这种按照作者经过的地方(即移换位置)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叫移位观察。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固定位置观察还是移动位置观察,都不能机械套用,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针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交叉使用。什么时候要运用固定位置的观察,什么时候要运用移动位置的观察,也要取决于你计划写的文章的体裁和中心思想的要求。不过,一般地说,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决定描写事物的顺序和层次的变化。
1.注意:续写文章,要注意下面几点
①、根据题目给的材料要进行合理的设想,选择最佳的角度。
②、续写的内容一定要切合题意,并与提供的材料融合,融为一体。写作手法与语言要保持一致性,使整篇文章没有做作的痕迹。
③、如果是某记课文或根据文中的有关情节进行续写,要充分理解原文的中心、人物、主要事件,要顺着原文的思路开展合乎情理的想象,才能体现“续”的特点。
2.怎样才能做好续写作文
(1)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情节
不管是提供情节的续写,还是续编课文的故事,我们都要认真阅读原文,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本来意图。续写主要是靠自己的想象写成的,但是我们的想象必须在原情节的基础上想象,要顺着原作的思路想下去。 如“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意想不到”四个字非常重要。比如小朋友在早晨穿着一件漂亮的新衬衫去上学,到了学校里,同学们看到了很羡慕,自己上课特别的认真,做作业特别的小心,心情十分的愉快,这些都是意想之中的事,是顺理成章的、要写“意想不到”的事,就不能写这些内容。否则就不符合原作的思路。
(2)要确定好文章的中心
续写、续编的故事,已成为单独的一篇文章,必须有个中心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如新衬衫被弄脏、撕破了,该怎么办?线写后的作文,要有一个正确的处理办法,这就是观点。再如续编《穷人》一课,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孤儿后,生活会更艰难! 她们夫妇两个人怎么来养育这么多的孩子呢;今后的事情会发生多种多样的变化,会有多种多样的结局。这要先确定一个观点,选择一种结局。而且我们选择的结局必须和原作者的观点一致,要忠实于原作者。
(3)要抓住要点,考虑周到
看图作文虽然也要想象,但是它只要把图上提供的主要情节想得再具体一点。而续写作文则不同,它不仅要想象事情发展的主要过程,而且要想象具体、周到,符合情理,没有漏洞。这就要我们先想象几个要点列好提纲,然后再细细思考。
(4)要反复推敲修改
续写作文与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作文时不容易进人情境,写出来的话会很干瘪,没有感情。因此写好之后一定要反复推敲,仔细修改,不仅要注意事情的前因后果,首尾一致,而且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句子间的衔接,还要注意文章的感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