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断的流着,水龙头也嘀嗒嘀嗒的流着,可来来往往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走上去,关掉。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大家却不去珍惜它。在人们不知危险来临的情况下,还是不知道去珍惜她。
50年后,也就是今天。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早上,人们正在欢乐地玩,说,突然,一阵广播声传入耳内:“通知通知,接到刚刚传来的消息,全球将停水一个月。”原来是高大的天气预报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人们开始慌了起来,原本他们不相信,但看那个水龙头滴完一滴水,就再也没有滴下一滴了。
停水的前两天,人们用自己家里所储存的水,维持了几天的吃食,洗漱。不过后来的几天,那更是随心所欲,胡作非为了。人们开始去各大超市,各大商场,不管用多高的价钱,也要把水给买回来。那超市的老板可是赚大发了,现在去超市,估计挤都挤不进去了,现在的小偷儿也不再抢钱了,而是改行抢水了。大马路旁的花花草草,高大的树木也在渐渐变得枯萎了,路上的行人个个渴的虚脱。可是没办法,谁让他们不好好珍惜水呢?
又过了几天,动物们也渴得开始互相残伤了,有些人也对着天说:“苍天啊!你下下雨吧!我从此发誓以后肯定珍惜水资源,你就来水吧!”“对,我也发誓。”“对!”……
可能是老天觉得他们已经知错就改了,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人们也渐渐开始珍惜水资源了。所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因为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哎呀。怎么搞的?”正在写作业的我听见妈妈的叫声,连忙跑过去看,只见电脑屏幕全黑屏,3秒之后,慢吞吞地打出二行字:地球公民们:全球将停水一个月!
“切!”我漫不经心地说:“不定是谁搞的恶作剧!”这时,电话响了,我连忙去接,是吴蕾打来的长途电话,她去看世博了。“喂,周,刚才电脑怎么黑屏了,还说什么停水一个月,我可是等了好半天,才在这宾馆里抢到一台电脑的!我妈他刚刚在打电话,手机也黑屏了,现在还绞尽脑汁修着哩!”
“你也遭到恶作剧了?”
“不会吧,刚才整个宾馆都这样,所有电脑都黑屏了,在房间里看电视的客人也都见到电视黑屏了,都在大厅聚着呢,就连收银台的收银机,刚才也黑屏了!”
挂了电话,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会真的要停水吧,想着,我走到水池边洗手,“哎呀!”果然停水了,水池也没水了,怎么办?
这时,我最先想到的是喝的问题,我爸爸急忙打开保险柜,给我了一摞钞票,便去开车,我跟妈妈则冲到楼下小超市,一箱一箱水往车上搬,可人太多了,只抢到八箱,趁爹妈不注意,我还拿了十来瓶我最爱的饮料,等超市老板追过来,我扔给他500元,就上了车,直奔第二超市。
第二超市人更多了,只抢到四箱水。
越到后来,抢到的水就越少,正在大家发愁之时,我说:“苹果也可以榨汁喝呀!”“对呀,佳玉好聪明!”爸爸一拍我肩膀,恨不得要把我拍到地上去,接着,我们就直奔水果批发市场。
经过3个多小时的辛苦追寻,终于花完了107张百元大钞,获得矿泉水17箱,饮料3箱,牛奶7箱,苹果11箱,橙子8箱,梨子13箱,我们家二程车全装满了。
过了一个月洗澡水洗衣,洗完衣服拖,拖完地冲厕所的生活,水原来这么珍贵啊。
虽说以上只是想象,但还是让我在脑子里体验了一下云南、贵州干旱的情况,珍惜水资源吧,别让恶梦成为现实!
西方于1500年前后进行海外扩张,传统意义上的地区自治也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因欧洲人居于优先的地位而支配着整个连成一体的世界,到19世纪时他们以强大的帝国与股份公司在经济和政治上支配着全球,并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那时西方文化等同于文明。而这一时代产生在错综复杂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因此它的存在也必定是暂时的。所以到了20世纪的今天,因其各个社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实现其功能的道路,所以钟摆再度偏向了地区自治。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这是来自狄更斯的《双城记》,这不只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我们的时代遇到一个谜,一方面现代人成功的翻越了喜马拉雅山,同时也认为高科技已经可以确保人类不会因为环绕地球周围的小行星爆炸造成的恶果而灭绝,不会因为冰川时代的再次来临而灭绝。但是另一方面是人类的自我怀疑而使自己变得步履蹒跚。
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买下这两本书《全球通史》的上下册,原由有二,一者想进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当然以全球的角度来出发,这些恩怨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内部矛盾,像邻里的打鸡骂狗。而事实上我们又身在其中,不能从过去跳出来,毕竟那些欺凌实实在在血淋淋地发生了。那是历史,是修改不掉的,也不能忘却;二者想看看美国历史学家眼中的全球历史,它们眼中的中国,国人,毕竟,教课书难免有一面之词之嫌吗。
迫不及待的开篇,尽然让萦绕我脑中多年的异想天开找着一些“理论根据”,记来博今后一笑。由有学过一些电子、化学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像电流的流动,电子作为实在存在的物质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电流,但电子的流动并没有改变导体的物理化学特性。比如银线连接金线有电流流过,金线并没有得到银线的电子而变成银子,原因是原子核没有被改变,但并不能否认金接受了银的某些东西,只是不好量化衡量而已。人作为一个生命单位,每天和外界发生着各种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但你并没有变成我,我也没有变成你,但相对亲近的人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这就是为什么有“夫妻相”一说了。另如果人死亡了,那么人那些记忆的最小物质载体呢,它会不会飘荡起来,形成“魂魄”。而这一记忆的物资载体会不会因为被活的生命体(人)交换而体现原生命的部分特征。
这样说来,魂魄附体就不是一个迷信话题,而是一个科学课题。我们的五千年典籍中,这样的记载何其多也。书中美国这位老先生讲道:“电子、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相互结合组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在组成有机化程度不等的聚合体,其中有一类有机聚合体形成了生物。”[4页]也就是说把人微观了分,人无非是一堆有机聚合体,或说是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只不过是它们有的人的排列方法。另“地球在宇宙中小的就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尘埃”[4页],如此应证了我的另一格想法,世界的极限,在我看来,宏观世界外还有宏观,没有尽头,微观世界内仍可微观,无穷尽也。也就说,大永远可以再大,小永远可以无限的小,没有最小,只有再小。大和小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绝对,大与小的比较只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进行。这样的理论的其中一个推论是,必然有外星人的存在,只是我们的科技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而已。宇宙外还有宇宙,总有一个地方也会形成有机聚合体而又生物。微观世界的人的记忆的载体(一个比中子、质子更小的粒子)由于科技的发展而被捕获,一夜之间大学毕业完全不是梦想。抓一两个魂魄粒子解密其附着的信息成为可能。物资是永恒的、也是守恒的,总有一种粒子携带一种不同层面的特征展现,把人看成一粒子时,展现出人的特性,并不是细胞,然每一细胞又有自己的特征被更小的粒子固守。现在基因技术说明基因是你区别他人的最小单位,而总有更小的粒子去决定有这样的基因表现。一直微观下去,我怕会出现人和石头或水的组成的最小单元体是相同的结论,我辈还是不做讨论为好。
另一句子我也很喜欢,“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而不是改变自身的基因去适应环境。”但不敢苟同。按以上理论,没有基因的改变,人类应该还时有机聚合体或生物,正是系列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基因的改变,才会有进化(如果人类进化是真的话),不会有由基因改变而由有机聚合体逐步进化成人时,自身基因突然再也不变了,因为环境从没有停止改变过,而且正是由于人类的破坏,环境的改变的更加剧烈。这也成为我们相信有更高等生命存在的理由。而我们人类并不是生命形式的终极,而应是生命形式的一个阶段。具体在哪个阶段,我就搞不懂了。也许有一天的研究会发现,人类生命体只是更高生命体的载体也说不定。
历史学家对文化的论述太精辟了“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页6]一切由人类而改变体现的就是文化,一件原始的图腾、记录的文字、载歌载舞无不体现着文化的魅力,比在哲学中文化为上层建筑的论述更加的通俗而更加确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