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国梦,感染我们视觉,给我们心灵上的洗涤,精华我们的心灵。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我们实现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梦。
《一句顶一万句》讲的是说话。每个人都想倾诉,找个能说话的人,但这样的人并不好找,你的家人未必是这样的人,爱人未必是这样的人。说得着的能在一块儿相处,说不着的,就成了陌路;说得着的,一句顶一万句,说不着的,一万句不顶一句。有些人,你以为你们说得着,但其实并不在一条线上;有些人,你以为你们说不着,但其实有共同话题。有些人这时候和你说得着,在那时候又说不着了;有些人现在和你说不着,过段时间居然说得着了。我们要不说话,就憋得慌。等一张口,满嘴都是胡话空话废话。人的交流有百分之九十是废话,但若没有这些废话,人该多么无聊多么孤独啊。芸芸众生承受不了这样的孤独。
刘震云牛逼之处,在于他不是去写那些孤芳自赏的边缘人物,而是去写贩夫走卒,写的是如你如我一般的普通人。小说跨度上百年,把大众的孤独拉长成了民族性的孤独。这孤独,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里彰显出来,有点无奈,有点残酷。我们这些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说到底,都是一样的。
小说的结构不是严格的叙事结构。事情很少,话多。一会儿这个回忆一段,一会儿那个回忆一段。我一直想,这小说是绝对不可能拍成电影的;同时又期待,要是能拍成电影就好了。但刘震云往往给人惊喜。其实我们早该想到,他既然能把纪实文学《温故一九四二》改编成电影,就一定能把《一句顶一万句》改编成电影的。我们早该想到的。
果不其然,这不就拍成电影,并且还上映了吗?导影是他女儿,编剧是他自己,他自己还在里面客串了一个相亲对象。这是他们父女合作的电影。
电影取巧。人物很少:牛爱国、牛爱国老婆庞丽娜、女儿牛百慧、姐姐牛爱香、姐夫宋解放、战友杜青海、情敌蒋九、蒋九老婆赵欣婷、同学章楚红。情节很少,只有牛爱国两口子闹离婚,牛爱香张罗着要结婚。故事围绕着这群人说得着说不着展开。
牛爱国和庞丽娜十年前因为说得着而结婚:一句话,还没说,对方全知道了。十年后,因为说不着而闹矛盾,进而还到了闹离婚甚至差点闹出人命的地步。庞丽娜十年前和牛爱国说得着,十年后说不着了;她和牛爱国说不着了,和婚纱摄影店老板蒋九却说得着;因说得着,二人就在一起了。牛爱国发现了蒋九和庞丽娜的奸情,没当场揭发,而是告诉蒋九老婆赵欣婷。原以为赵欣婷会和蒋九闹,没想到她会直接喝农药。喝了农药没死,蒋九回心转意,两口子和好如初。这时庞丽娜要离婚,牛爱国却不离了。为的是让庞丽娜先逼蒋九离婚,他才离:目的.当然是让大家鱼死网破。后来因他不离,庞丽娜和蒋九就私奔了。老婆跑了,他就得假装去找,不然面子上过不去。他没找到老婆,却偶遇同学章楚红。二人一见如故,说得着。章楚红对他说: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你是别着心了。
故事还有其他线索。如牛爱香原以为和宋解放说得着而和他结婚,没想到结婚后二人说不着了。宋解放和老婆说不着,和牛爱国女儿牛百慧却说得着;因二人说得着,宋解放觉得和牛百慧姑姑这婚结得值。
故事简单,比起小说略显单薄,但也算得上是好电影。比较小众,但懂的人会喜欢。
另,刘震云有个朋友叫王朔,又有一个朋友叫马原。刘震云说这二人是真懂小说的人。他们几个说得着。说得着,因想法能套在一块儿。前日看一篇马云的小说,《虚构》,里面除了讲人生的荒诞,也说了人的孤独。有个段落是这样的,摘录如下:
“她们都不会说话吗?”“都说话。她们很少说话,没有什么可说。”“还有,楼上两个人也都不说话。”“矮的想说说不出,高的能说不想说。”
刚看了《一句顶一万句》,是冲着刘震云去的,之前看介绍说同名小说极具艺术价值,号称中国版的《百年孤独》,这让我充满了好奇。没看过刘震云的小说,但是看"过"《百年孤独》,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但是尝试了两次,都看不下去,实在是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人物都分不清,只得做罢。
电影说的是小人物的生活,发生在河南延津,离新乡不远,动不动就扯到新乡发展剧情了,所以权当是再了解下新乡。不过去过这里很多次,只在电影里认出了新乡火车站。如果有人知道里面的风景(佛像和山水在哪里,可以告诉我,下次去看看。
整个观影过程没啥震撼的感觉,主要描写了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困惑,中年人的精神需求。婚姻十几年后,没了新鲜,少了激情,人们的主要需求变成了能有个人说说话。这个说话对象可以是任何人,无关性别,无关年纪,以至于范伟认为婚姻得闪光点就是和小学生侄女沟通很顺畅。只要找到能沟通的人,人们就会觉得痛快舒畅。
为了突出人类的渺小,导演特意多用了些俯视镜头,先是人物特写,然后镜头逐渐拉远升高,以造物主的视角藐视众生。电影的好处就在这里,可以运用影像来表达,比读书动脑筋少。
这个电影更像是一个小品,它所要阐述的内容很难撑足整部电影:人生什么都能挑,就是日子不能挑。过日子过的是以后,而不是以前。在我看来,这就是最重要的一句话了,至宝真理,颇有些"倚天一出,谁与争锋"的感觉,这一句,顶一万句,别的都是废话。
看到小女孩生病的时候,突然感到恐惧:随着人到中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接近存量而非增量。我们的生活大部分已经定型了,所有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将面对越来越多的离别和失去。这和人生态度积极与否没有关系,这让我惆怅。
一部电影出来,一定有人欢喜有人忧,还有人喷。我是觉得没有不值得看的电影,有人花了几千万或者几亿,召集了一群人讲故事给你听,给我们不同的体验,这个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只要看的人有想法,每一部电影都会对我们有影响,即使某些影响并不是它的初衷。所以,建议朋友们,如果懒得看书的话,进进电影院也是一种选择,祝大家周日愉快~
The bicycle is the most popula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China is a country “on bicycle wheels”。 People ride them for various purposes such as going to and from school and work. Bicycles are very cheap and easy to buy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to riding a bicycle. First, using a bicycle can greatly help reduce the air pollution in many big cities. Second, people can improve their health by riding a bicycle.
The future of bicycle will be bright. In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city governments have arranged pedestrians to use “public bicycles” to travel round the city center free of charge.
情节虽然跳跃,但还串的下来,估计是要交待的事情实在太多,片长又有限,左剪右剪的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故事讲的真是堪比前一阵上映的钢铁侠2,简直莫名其妙,不想剧透,只说很多桥段都太牵强了,而且中间还夹杂流行的反间谍情节。。。天啊,离开了那两位拍档,刘伟强讲故事能力弱的缺点充分暴露,或者该说陈嘉上和搭档编剧能力太差害了刘伟强?
摄影镜头切换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看起来似乎炫,但却彻底丢失掉了功夫的魅力,在如今的功夫明星里,我一直觉得甄子丹是打得很好看的一位,不同于李连杰的飘逸和成龙的诙谐,他打得真实、有力,很好的体现出中国功夫的`强壮、雄厚,然而在花俏的镜头前甄子丹的这个优势完全体现不出来,最后成片的效果跟任何一个不会真功夫的明星通过镜头调度拍出来的功夫戏没太大差异,更不用说那些搞笑的特技了,像蜘蛛侠一样的垂直跳上跳下。。。简直是在大大毁坏了中国功夫的形象,很多老外看的笑场(我是在威尼斯影展的分会场看的露天电影,观察了一下,90%去看片的人都是当地人)。
我能明白刘伟强导演希望借此片像李小龙致敬的心,但是李小龙已然故去,他在全世界影迷心中留下的印象也是不可磨灭的,致敬的方式有多种,很多影片中都有向他致敬的桥段(包括本届主席昆丁的片子),而在此片中说实话,看到的不是致敬,只是拙劣模仿。
时势造英雄,原本在本届影展功夫片如此受重的情况下,甄子丹完全可以依靠其自身的功夫魅力闯出一片天地,即便仍然是陈真这个角色,他可以塑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但也依然经典的,带有明显甄式风格的陈真,但很遗憾,我认为导演浪费了这个机会,走错了路。
关于另外一位主角舒淇,也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女演员了,但是舒淇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导演的依赖,你能明显看到她在侯孝贤和刘伟强镜头下的差异,前者能引导她当影后,后者和很多其他导演的片中,她依然只是花瓶,且不出彩的花瓶(当然这部片也没啥可给她发挥的,她还是适合演文艺片)。
在威尼斯的时候不方便上网,回来看到新浪上、豆瓣上好评一片,真是让我颇为诧异。我通常潜水,因为不喜欢争吵,但这次忍不住,不吐不快。因为本片从导演到演员我都印象颇佳,特别是甄子丹,叶问和十月围城中的精彩表现让我对他在此片有了更多期待,然而却失望而归。
不多言,深深惋惜,机会不多有,抓不住是怪不得任何人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