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
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读罢《庖丁解牛》,不禁为丁厨师“官知庄而神欲行”的刀中至境而惊叹,更对她"技经肯綮之未尝”的高超技艺钦佩不已,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牛能达到这种境界也着实不易。
其实,庖丁一开始宰牛的时候一点都不熟练,可以说得上是动作笨拙,缓慢。但是通过许许多多次的练习,他渐渐地掌握了宰牛的技巧,慢慢地就熟练起来了。最后才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是庖丁宰牛成功的一大原因!所谓熟能生巧,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
平时大家在报纸和电视上总会看到“在某某地方有一个神童,他(她)是谁谁谁”这样的内容,大家一定都非常羡慕。但是,在羡慕之余,大家想过没有,其实所谓的神童只不过是他(她)们的接受能力比一般人要好,再加上后天的训练才会取得成功的,而并不是天生就那么神奇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开始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出现再眼前的题目,很多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经常感到很惶恐,而经过反复的练习,不断的巩固,却也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固定思路和一般解法,理清自己的思路,再去一步步的突破,通过已知条件再慢慢推导,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练习,初看题目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题目应该如何去解了。
除了反复的练习,不断的巩固就行了吗?“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这就是庖丁解牛的`技术关键,沿着牛体内的空隙走刀。这就叫绕开障碍走路,绕开障碍走路,比跨越障碍省力而且顺畅,绕开障碍既是解决问题的捷径,也是解决问题效果最佳的方法。遇到难解的节设法绕道沟通,避免违背它的规律硬砍硬碰。如果不按规律办事,不知道拐弯,拼着力气砍坏了解牛的刀,没有了武器,不但解不了牛,就连鸡也***不了。这样做势必会陷入尴尬而没有回旋的余地。“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解决问题不要在硬节上碰,硬碰不但自己费力丧气,更糟糕的是容易击到对方的最痛处,致使对方痛的对你不可饶恕;那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在合作的关键的门路上打上难以解开的死结。世界上的事情虽然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规律可循。就得善于掌握它的规律,顺着它的规律疏导,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就像《庖丁解牛》一样,牛是复杂的,但是只要掌握了牛的肌理,就可以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的解牛了。不管它多么复杂,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充分认识和掌握事情的内在规律,处理起来就游刃有余了。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是说,不管对于任何人或任何事,要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首先要找到门和路,也就是说要知道从那进,从那走,从那拐弯。比如学习,比如处理人事关系,都是这样的。“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里说得是熟悉,熟悉到心领神会,而不是盯住不放。盯住不放会使牛引起错觉,好像在下套。知道下套,牛就会反感不配合,而这种套子也会把解牛的人套住,不知如何下手。比如要化解人事关系的矛盾,也是这样的,盯住对方不放不但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而且会给别人造成一种下套的错觉,引起反感,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愿意被人套住。正确的方法是顺着对方的思路迂回引导,这就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其实感官的间隙距离沟通,比物碰物的沟通更有效。
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嘛!
庖丁顺利解牛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是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对于追求充满自信的境界。这也是人生希冀的境界。如何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就像庖丁一样学会用“刀”。“刀”是庖丁生存的武器,用刀是他生存的技能。会用刀,刀常新,就活的洒脱。如果不会用刀,砍坏了刀子,庖丁就失去了生存的武器,想要掌握好这用刀的生存技能,就得研究“牛”的结构,摸准牛结构的肌理,牛结构的肌理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有牛又无牛,也就是有事也不妨,化繁为简,才能轻松自如解决问题。
所以,做事要像“庖丁解牛”一样,既不能把自己刀子的锋芒磨损,还要把牛顺利解开。达到一种踌躇满志不败的境界。对于人事就是要善于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运用规律办事就顺利,办事顺利心情就愉快,这也就掌握了养生之道了。
当然,对于学习也是一样,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的自己的学习当中,投入自己的感情于智慧,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忘我的学习境界,享受学习快乐。就如当年孔夫子听到韵乐之时,如痴如醉,竟“三个月不知肉味”,那便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虽然学习是很枯燥的,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把学习看成发现美、攫取美的过程,体验学习过程所包含的成功及快乐情趣,就能使我们的学习丰富内在自我,而不再是乏味、痛苦的。
通过对六上《小草和大树》课文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夏洛蒂她的坎坷人生。她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父亲是一个穷牧师,在夏洛蒂5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8岁那年她被送进一所专收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回到家乡,在山区度过了童年。。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看不起,放弃了家庭教师的工作。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了诗集上,可是失败了、
后来,夏洛特和她的妹妹改变了写作的方向,她和妹妹开始全心全意的撰写长篇,把她们坎坷的生活,一个字也不漏的写了下来。我可以想到夏洛蒂和她的妹妹是怎么样“保护”她们的,她们可能经常在干活的同时,想着自己小说的情节,她们可能有时吃饭吃到一半,突然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点子,急忙把草稿本拿出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记录下来,可能有时才记录到一半,饭就凉了。可是她们一点儿也不埋怨,在大,吃着冰冷的饭,咸咸的小菜也觉得很幸福。晚上,她们忙完了一天的活后,坐在狭小的课桌旁,根据白天在草稿本上写的主意,开始撰写小说。
每次,一写就写了几十面,就算夜晚有多黑,有多冷,甚至手都冻红了,连拿笔都拿不稳,她们也坚持挺过。可能有的时候真的熬不住了,可夏洛蒂还是鼓励自己和妹妹,让自己或妹妹想想当初伟大的梦想,还有每日的坚持不易的画面,那么多的日日夜夜都过去了,现在这点儿又算得了什么。于其写一些人们无法理解的诗,还不如我自己真实的生活记录下来,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语言文字才会更打动人心。她们的一路是多么的艰辛,即使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侮辱她们,可是她们并没有放弃,在常人无法承受的低贱生活中,完成了这部巨着《简爱》。
看完这本书,我都快要哭出来了,我非常崇拜简爱,虽然他的父母很早就双双去世了,住在他舅舅的房子里,整天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可是她和夏洛蒂一样没有放弃她们宝贵生命,她们相信自己终会有好过的一天,会有很好的事业,她们不再是那个寄人篱下的丑小鸭,她们会华丽的蜕变,变成所有人都很青睐的白天鹅,这一切只不过是时间的安排而已。因此在她们的心目中,人生的价值比一切都来的重要,即使每天被人们辱骂,做着苦力,过着比“灰姑娘”还要绝望的生活,她们也绝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这种境界是常人无法想更无法做到的一种最高境界。
再想想我们自己,我们每天过着那么好的生活,居然还不满足,一会儿想得到这个,一会想得到那个。而夏洛蒂勃朗特和妹妹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从一个不为人知的灰姑娘变成了华丽的白雪公主。说起我们,我们可能连她们的1%也做不到。还记得有一次,妈妈教我骑脚踏车,可是我的重心不稳,手老是晃来晃去,不小心我跌了个跟头,雪白的膝盖上紫了,擦破了一层皮,鲜血顿时就缓缓地流了出来,我轻轻的碰了,就大叫了一声,觉得太疼了。妈妈虽很担心我,但为了让我学会骑脚踏车,她叫我再骑一次。我当时很生气,并没有听妈妈的话,我觉得跌了一次已经够疼的了,我不会再傻里傻气的再跌一次,我没有选择坚持,还是退出了。
后来,看到好朋友们都会骑车了,我就问他们怎么学会的,他们却告诉我,自己也不是一下子就学会的,都是经常练习,不断摔跤,只有坚持下来,忍着这份痛,吸取经验,才能成功。听了他们的话我豁然开朗,不再去害怕失败,敢于接受自己的失败与不足,跌到了勇敢地爬起来,不怕疼,不怕痛,终于学会了脚踏车,当时我笑了,会心的一笑,开心的一笑,兴奋的一笑。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就算海底捞针,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希望,都不要放弃,坚持着,可能一年、两年、或三年,终究有一天你会成功的。到那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
无论是夏洛蒂勃朗特还是简爱,她们都对自己充满信心,她们都拥有打不垮的信念,正因为这样,无论她们生在多么恶劣的地方,过着多么悲惨的生活,她们都会站起来,走向成功。
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