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体论的提问与构成论的回答
语文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有许多种: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历来的争论大致上都是在“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之间的选择或权重的分配上。从来没有人想过,“语文是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A+B用这种回答方式是关于“语文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吗?
这里,我们需要区别两个概念:本体与构成。
语文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一个语文本体论的问题,它要回答的是,语文的本源与实质。而A+B这种回答方式,则是一个语文构成论的回答方式,它所回答的,是语文有哪些成分和要素。
语文本体论,属于语文教育哲学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一个人的语文观;语文构成论,属于语文课程论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一个人的语文课程观。如果说语文的本体论设问所期待的答案是“语文是什么”,那么,语文构成论设问所期待的答案则是“语文课教什么”。这两个问题处在不同层次上,它们的答案,也处在不同的领域。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语文本体论是一种认知思维,它需要的是思辩。它首先要确定人的实践系统,然后弄清楚语文在人的实践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实践系统的关系,最后才能对语文的本源与实质作出判断。过去,我们试图用释名的办法来获得答案,要么是求之于训诂,要么是求之于“语文”名称发明人的约定;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求之于语文教材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这都不是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训诂法也好,考证当事人的约定也好,从教材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中总结归纳也好,都是证实的办法。这种办法把语文教学当作一种“客观实在”而不是当作一种“实践设计”来看待,陷入了一种以实体证明来探寻本源和实质的路子。语文教育首先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本源和实质,是人的一种价值选择。忘记这一点,永远也无法获得关于语文本体的说明。
语文构成论的研究方法则与之相反,它是一种筹划性思维,它需要的是归纳、总结。它首先要确定的是语文课要达到什么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开展哪些活动,开展这些活动要涉及到哪些“材料”,从这些活动和“材料”中,就总结出语文教育的成分和要素。
总之,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是两个不同的范畴,A+B这种回答方式误将一个构成论的回答当作本体论的回答。这是语文本体论与构成论的双重迷失。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误导了语文教育。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语文构成是由对语文本体的认识决定的,语文是什么的答案决定语文由什么构成,前者是后者的标准,是后者的分析工具。这种看法从逻辑上来讲是正确的。但是,认知思维与筹划思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认知思维与筹划思维在人类的思维发展上也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先后关系。从思维发展历史的角度来讲,认知思维与筹划思维常常是互为前提、相互转化的,在很多情况下,常常是成熟的筹划思维催生了认知思维的发展,认知思维建立在筹划思维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基础上。当然,更多的情况下,是认知思维指导了筹划思维,人们根据自己对事实的理论认识,来筹划自己的实践活动目标、内容和方案。
应该说,目前关于语文的学术积累和理论准备,都不足以为我们提供语文是什么的答案。换句话说,关于语文的研究,还没有发展到由认知思维向筹划思维转化的“理性时代”。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片面强调从“语文是什么”到“语文教什么”曲本体论到构成论)的逻辑过程,可能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有的同志主张与其花那么多工夫讨论“语文是什么”这么一个抽象命题,不如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这种主张,也许是对的,至少是有意义的。
2.语文是什么与语文不是什么
语文是什么,是语文本体论的正面设问,语文不是什么,则是语文本体论的反面设问。
在这篇小文章里,笔者想立足于语文教学实际,先从反面探讨一下,语文不是什么。然后再具体讨论一下语文的构成。
第一,语文不是语文的内容。语文和语文的内容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应该说,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传统的观点是一个很简单但很有力的论证:文以载道,所以:文即道。现代,人们更是从内容与形式的哲学命题出发加以论证,证明二者之间内容的优先地位:内容是皮,形式是毛,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这里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比如:文与道是一个“载”的关系吗?即算回答是肯定的,由此可以得出文与道即是同一关系的结论吗?还比如:语文与语文的内容,是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的关系吗?语文的形式指的是什么呢?对于语文来说,语文的内容具有优先地位吗?内容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具有优先地位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都是不能简单地下结论的。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展的这一次语文教育大讨论,主题之一即是对语文教育人文内涵的失落提出了批判。作为一种纠偏,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种称之为“人文教育”的倾向。在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设问:这篇课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意思;认真阅读课文,请说出这篇文章的主旨。一些新编的语文教材,更是设计了大量的人文主题活动,围绕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话题,要生走入社会,走人大自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虽然在这些活动设计中,也有一些是要求学生查阅文字资料,有的最后也要求写出调查报告或者日头演讲的,但活动设计的主旨,它的目标指向,不在这些“语文活动”本身,而在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这些人文主题。有人称这种貌似与语文有关、但其主旨却在语文之外的语文教学为“泛语文”。
一个最有力的质问是:这些教学活动与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艺术课的教学有什么区别。如果说这些够活动设计因为涉及到了语文的运用很阅读资料、撰写报告、口头演讲等赋算是语文课的话,那么政治历史地理甚至物理化学课里不也有语文的运用甚至语文活动吗?
这种泛语文倾向实际上影响到了所有的语文教学,因为我们学的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人文的主题,《松鼠》不是一个自然的主题吗?《胡同文化》不是一个文化历史的主题吗?如果我们把这个自然的主题、文化的主题也都归于语文的教学内容的话,那么它与生物课、历史课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就是“语文是什么”的本体论答案。我们目前能说的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是不一样的,因为语文与语文的内容不是一回事。张楚廷教授的这段论述也许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当学习语言学的时候,并不特指某种对象,不是就某一类具体的事物来学习的,……也许都涉及到,但都不是特定对象;与其说它因涉及而负载了这一切,不如说一切涉及它自己一语言;也许通过学习它而涉猎了许多,但主要还是涉猎它自己一语言;它不拘束地回到自己。”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怎样从“某一类具体的事物”“回到自己”。这种“泛语文”的语文教学,则是迷失了自己。这无疑是一种本体论迷失。
第二,语文也不是一个知识系统。我们可以把数学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可以把历史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大致上是没错的。但我们可以把语文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吗?
过去,我们主要是在“能力与知识”的范畴内来讨论语文与知识的关系的,这种视角很容易得出一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这种“很正确”的结论。现代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学校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知识化”“知识中心”是现代学校教育一种前提性、普遍性的'倾向。语文是现代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环,于是现代课程的设计者毫不犹豫地断定了语文的知识性质。
语文与知识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语文的教学性质这个角度来考虑,正如王荣生博士所说,语文知识是用以描述语文教学的目标,借以指导教师理解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工具。附语文本身来考虑,语文至少与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有关。这些知识,大致上收归在语用学这门学科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一些这样的语文知识是有益的,必要的。
但是,从语文的本质这个层面来看,语文是超知识的,或者说是非知识的。语文更多地以直觉的形式呈现,语文更多地以知情意统一的特点引起人们的注意。现代哲学、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对语言的知识化理解是对语言的误解。过去,我们主要是在工具论的指导下断定语文的知识性质的,所谓工具论,其实就是语文知识论。实际上,工具论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早已被现代哲学深深质疑。从马克思的“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到胡塞尔“语言是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先验性条件”,从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住所”到伽达默尔“语言是人类拥有世界的唯一方式”,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到分析哲学的语言本体论从接受理论到语言建构主义,从认知语言学到语言人类学,它们都指向一个结论:语言远非工具,语言远非一个知识系统。
如果我们把语文看作一个学校教学的科目,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知识。我们学物理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物理世界,我们学历史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历史;物理知识与历史知识都是“真理性知识”,它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必然规律,对这种客观必然规律的掌握是“掌握”物理与历史的必要条件。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可以称之为“语文智慧”(大家更能接受的表述是“语文素养”)的东西,语文知识对语文智慧的获得来说是不是不可或缺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不能证明这一点。语文知识是一种“非真理性知识”,它是建构的(传统的说法是“约定俗成”的);对于语文实践来说,重要的是获得这种建构的智慧,“约定俗成”的智慧。而有关研究表明,语文知识既不是建构语文、“约成”语文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而只是辅助条件。
总之,语文涉及到知识,但语文不能被看作一个知识系统,尤其不能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把语文当作知识来学,既不符合语文的规律,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3.教什么与什么是可教的
现在我们回到语文构成的论题上。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语文课教什么?
首先,这是一个实践设计的问题,它当然与语文本体有关,它必须符合语文本身的要求。但在整体上,它直接面向的,是语文教育的实际需要。换一句话说,教什么的问题,是把语文当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来设计的问题,它除了涉及语文本身以外,还涉及到语文以外的其他要素,比方说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作为教育科目,它还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或某一社会意识,等等。语文课教什么的设计,就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一种整体选择。我在这里强调“教什么”的可选择性、设计性,目的除了说明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更重要的,是强调这种选择的相对性、阶段性、可变性:它是建立在目前大家对语文本体和与语文有关的其他社会因素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它没有终极性,它随着人们对语文本体的认识的变化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一种面向实际的实践选择,而不是理论的逻辑的证明,虽然它并不排斥理论的逻辑的证明。
当我们从“教什么”这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复杂的局面。就目前的研究来说,我们可以分析出语言、文章、文学和文化这么四个成分。几乎所有的研究最后都是从反面来论证的:语文能不包括语言吗,语文能不学文章吗,语文没有文学还是语文吗,语文能去除文化的含义吗。这种反面论证方法一方面说明它的这种研究不是穷尽的,也许在这四种成分以外还应有其他成分,另一方面说明,这种反面证明其不可或缺并没有解决它们在语文中到底占据一个什么位置的问题,它只是说明它们对语文来说不可或缺,但它们相互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它们各自对语文来说起着一个什么作用、被摆在一个什么具体的位置呢,这个问题对语文实践来说也许比判定它们是语文的一个成分或要素更重要。
那么,在语文中,语言、文章、文学与文化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当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有三个,第一,它们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吗,第二,作为“教什么”的问题的一个回答,它们具有可教性吗,第三,也是更重要的,是什么东西把它们贯穿起来呢,统领它们的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可以肯定地说,语言、文章、文学与文化这几个概念不是并列的,内涵上也在不同的领域。文章和文学是成文作品,文章与文学的区别在这种成文作品所在的不同领域与不同表现形式。文化是文章和文学的内涵,任何一篇成文作品,不管是文章还是文学,都是某一时代、某一类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生活的产物,都是某种“文化体系”的产物。直接地说,在文化学层面上,文章和文学都是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生活的成文表现形式,都是文化的物化形态(之一)。
那么语言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呢?要论述清楚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相当的篇幅,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广阔的学术背景。我们在这里直接引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论述来说明这个问题。列维·斯特劳斯曾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过这样的归纳: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结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语言则是文化的一种条件。“首先,这是从历时性方面来看文化的条件,因为我们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大多是通过语言”;“另外,从理论性更强得多的观点来看,语言之所以可以说是文化的条件,是因为语言所赖以建立的材料同文化所赖以建立的材料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逻辑关系、对位、相关性,等等。由此观点来看,语言好像是为那些相应于与文化的不同方面的更复杂的结构奠定了一种基础”。斯特劳斯的意思是说,语言是比文化更基础的东西。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就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由语言提供基本成分和结构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工具,则很自然把它放置在第二个层面,而如果我们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世界观”,则很自然把它放置在第三个层面上。
以上论述使我们获得了一个语文要素的层次结构,第一层:文章与文学;第二层:文化;第三层:语言。那么,站在语文的立场上,我们怎么样将它们统一起来呢?我寻找到的概念是:言语。
不管是文章和文学,还是文化,还是语言,它们都被包容在“言语”的概念中,或者说,它们都能被“言语”这个概念所解释。文章和文学作为言语作品这是不证自明的,它们是言语作品的不同类型。从言语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正是对言语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说明,换一句话来说,我们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言语,言语就正是一种文化活动。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则早有前人的经典论述:“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的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文章与文学、文化、语言,都是语文的构成要素。我们把它们统一在“言语”的概念下: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是不是把这四个要素都要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呢?一也是也不是。说“不是”,是因为教学内容是一个实体性的所指,在语文这个范畴内,文化的实体性所指不是别的,正是文章与文学。离开了文章和文学,(在语文这个范畴内)文化只是一个“概念”或“内涵”,作为一种概念性、内涵性的东西,它只能让人领悟到,思索到,体验到,却无法使它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接触”,因而没有可教性。语言是可教的,但可教的语言是物质形态的语言,是知识形态的语言,而“世界观”形态的语言则是不可教的,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作为文化的条件的语言是不可教的,因为它是一种“背景性”的存在。说“是”,是因为文章和文学、文化、语言四个范畴是相互层叠蕴涵的,它们是全息性的四个范畴。“语言结构是‘许多系统的系统’,或者说各种相互有关的范畴的‘网络’,其中没有哪个部分是完全独立的,或者完全从属于另一部分的。就语言来说,在把一切都学会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皮特·科德的这段论述,对语文这四个要素都是适用的。
于是我们获得关于语文的一种结构描述:以文章和文学为语文的基本要件;以文化为内在的意蕴与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观为基本立场(一个理解语文的理论视域)。由此我们获得了语文教学的几条基本原则:从言语的角度来理解语文、把握语文;从语言的这个基本层面走向语文;着眼于文化的意蕴展开语文教学;着力于文章和文学这两个方面来实施语文教学。其基本要义可以概括为:明确文章教育与文学教育两个阵地;都要从文化来立意;都以语言为基础;都作为言语来学。
注释:
①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9.
②参见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59-268.
③参见拙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54-265.
④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72.
⑤[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
⑥[英]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391.
我的家乡阳泉市一座美丽的山城。你瞧,远处山峰连绵不断。最高最壮丽的要属狮脑山。山上耸立着直入云霄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在这里,我缅怀先烈。再俯瞰阳泉,一切美景尽收眼底。阳泉还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区翠枫山,蕴含历史文化的藏山,都是值得游玩的好地方。
游完山,再去看水。那就要属历史悠久的娘子关了。第一站先是蜿蜒曲折、雄伟壮观的长城。登城远眺,真是险峻啊!之后,来到水上人家。清澈透明的泉水不断往上冒,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亲自动手推一推水磨,感受一下水乡生活,悠闲自得。还可以租一条游艇,感受一下碧波荡漾,人在画中游的遐想。
漫步街头,看到的是阳泉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幢幢高楼大厦,一条条整洁亮丽的街道,还有新增的绿化休闲广场:晨练的北山公园,跳舞的南山公园,儿童的游乐场所—桃河公园,让古老的阳泉散发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阳泉还是一个资源城市。这里是优质的无烟煤生产基地,支持着国家建设,奉献着自己的清洁能源。
我的家乡在一天天发展,城市步伐加快,人民生活富裕,明天的家乡一定会更加美好。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彩多姿,色彩斑斓的大兴安岭是多么的美妙,多么的和谐,多么的壮丽,又是多么的可爱!我爱我的家乡大兴安岭,爱它迷人的春夏秋冬……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
朋友,你见过那真正的大兴安岭、大森林吗?你领略过兴安岭上观日出的美丽景色吗?
朋友,你品过甘甜可口的野玫瑰茶吗?你尝过那喷香的大炖菜和猴头、木耳吗?
看,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
迷人的四季之景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彩多姿,色彩斑斓的大兴安岭是多么的美妙,多么的和谐,多么的壮丽,又是多么的可爱!我爱我的家乡大兴安岭,爱它迷人的春夏秋冬。
晚风习习,花香缕缕,啊,醉人的春意,“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暖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们,这么温柔,就知道一定是春姑娘。鸟儿叽叽地唱着,风儿轻轻地吹着,瞧,春姑娘给大兴安岭披上了绿装,小草长钻出了地面,花儿也探出头来,看,那一个个小花蕊像一张张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瞧,满眼是绿色,满眼是希望,满眼是对新年的向往和希冀……
进入大森林,这里有许多的蜂、蝶在翩翩起舞,热闹极了。来到树林,树枝上的小鸟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它们好像在说:“欢迎大家来森林做客。”瞧,小河里嬉戏的小鸭子,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树林里有松树、柏树、桦树等等。一棵大树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级,只看见伫立在草地上的树根。还有一棵长满果子的树,它们遮住了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盼望着,盼望着,夏天来到了。在阳光的滋养下,小草和树木更加得苍翠、茂盛,远远望去,就像用蜡笔涂上去的一般。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婀娜多姿,显示出生的美丽。天空中的云朵怕被烤化了,也逃得无影无踪。天空中只是孤零零地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不知是谁家的蚂蚱也来凑热闹,“吱吱吱、吱吱吱”地伴着人们劳作的节拍不停地叫着,在外劳作的人们个个汗流浃背,刚好在大树的树荫下休息、乘凉。可是,多变的天气总是给人突然袭击,瞧,天上不知什么时候飘来一块大黑云,将天空严严实实的盖住了,地上的蚂蚁也察觉到了天气将会变化,都迅速地跑回自己的巢穴,听,刚刚还按节拍叫着的蚂蚱这会有变了节奏,变成了“吱吱吱吱吱”,还越来越快,仿佛也在紧急预报着人们有大风雨即将来临。果然,不一会就有黄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人们赶紧跑回屋里避雨,还有的人将晾晒的衣服拿回屋里,等待着又一次给大地的滋润。
飒飒的秋风带着秋婆婆的问候给家乡的树木披上了秋装,瞧,白桦和落叶松的树叶像蝴蝶一样从空中飘下,铺成了一条长长的黄色地毯,只有松柏树依然还披着自己苍翠的绿袍。瞧,它们像勇猛的战士一样,保护着美丽的森林,成为了家乡的守护者。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家乡不仅收获了累累的硕果,而且还收获了家乡人似松柏一样的精神。
皑皑的雪山,茫茫的原野,洁白的山路,如缎的小河……这就是大兴安岭的冬天--个雪的世界。早晨起床,撩开窗帘,映入你眼帘的是窗玻璃上的冰花。那不知什么时候结满的冰花,是冬姑娘的巧手描绘的。推开屋门,你会惊喜地叫起来:“啊,下雪啦!”昨夜,你还在甜蜜的梦乡编织着美的童话,冬姑娘就抖落了纱裙上无数洁白的银花,宛如天鹅的洁白的羽翼,从高高的苍穹轻轻袅袅地飘向久违的山川旷野、草丛,悄悄给大地披上一层白茸茸、晶莹莹的棉絮。我想也许是冬姑娘怕大地妈妈太寒冷而给大地妈妈披上一张棉被的吧。
抬头远望,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好似蜿蜒的白色巨蟒伏在天边。“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是啊,万顷青松完全融入皑皑白雪之中。近处的房屋、栅栏……都穿上了柔软、洁白又合身的棉衣;树木的枝条,千姿百态.有的长长的、绒乎乎的,好像娃娃胖乎乎的手臂;有的缀满大大小小的绒球,似乎你大喊一声,它们就会“扑簌簌”地滚落下来。整个天地间是洁白、雅静的,犹如一件巨大晶莹、奇伟壮观的艺术珍品,让你不由得被这迷人的景色所陶醉。
群山的雪景美,林中的野生动物更可爱。大雪过后,各种动物都出来觅食。有机灵的野兔、机敏的狍子、憨笨的大黑熊;还有滑翔在树丛里的飞龙、野鸡……暮色苍茫,勇敢的鄂伦春人打猎归来,唱起了粗犷、豪迈的歌: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人一匹马,一人一杆枪,
猿狍野鹿打不完……”
歌声,在群山回荡。哦,多么壮美,我的家乡大兴安岭!
特色明显的民俗风情
到大兴安岭来做客,你就会发现,这里的人们是这样的豪放,这样的粗犷,这样的热情。好客的鄂伦春人民会给你端上大兴安岭的特产野果制成的果汁和他们的拿手好菜,比如,有名的大炖菜,里面放上酸菜、粉条、血肠和猪肉、冻豆腐等,做出好吃的大炖菜,一大桌人围在一起热腾腾的吃着。而且,这还引出了一条你熟悉不过的广告词:“翠花,上酸菜!”
在浩瀚的林海里还生活着一些你没有见过的'动物、植物。有驯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獐、狍子、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这里盛产鲟黄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家乡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
朋友,听了我的叙述之后,你是否也动心要来我的家乡--大兴安岭呢?相信在家乡人民的努力和领导的带领下,在国家的关心下会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请到我的家乡来!
在暑假期间,我回到了老家,吉林省吉林市。回到了故乡,来到这里的阳泉北山公园。
远远望去,一座横跨在湖上的大桥,像一条巨龙卧在水面上。雄伟、坚固、巨大的桥墩是用水泥和钢筋筑成的。桥身有四五十米长,柏油铺设的桥面有八米宽,乳白色的桥栏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
走在桥中心,湖上的荷花争相开放,荷叶挨挨挤挤,荷花的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好像要胀破似的。
在我欣赏荷花的时候,一阵火车的鸣笛声打破了寂静而又美好的空间。
我继续向前走,到了山脚下,若隐若现的山变得清晰了,像个的绿色的大绒团。
我向前走去,一缕缕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射进来,形成五光十色的光环。草坪上花香四溢,各种花开的正艳,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我一步步走向顶峰,来到揽月亭,据说揽月亭是观看全山景物的最佳地点。
我走在前往旷望亭的路上。
前往旷望的亭的路上,总是显得毫无生机,干枯的枝叶在台阶旁竖立着。
到了旷望亭,就能看吉林市的全景,那远远流长的松花江,彩虹桥在江上,一直从一边跨到了另一边。
我们沿着小下山,小路的景色更是“秀色可餐”。有一种不知名的花儿在路旁舒展着花瓣,它的娇嫩的花瓣仿佛是被人一碰就要凌空飘落。淡紫,梦幻的颜色,令人陶醉,每当花儿盛开,那无数个花朵里溢出淡淡的芬芳,在微风中飘散开来。
阳泉北山公园,我梦想中的天堂,它使我流连忘返!
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阳泉吗?那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城市,城里的四周是蜿蜒起伏的群山,每当我从窗口望去,那山连绵起伏。
春天,山上的树木抽出了新的枝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小草长得绿油油的,远远看去,漫山遍野像盖上了一条绿色的毯子。当人们上山挖春笋的时候,累了,就躺在绿毯子上舒舒服服地睡大觉呢。
夏天,山上的树长得郁郁葱葱,上山干活的人们常常会在树底下乘凉。山坡上的野花开得漫山遍野,有红的、黄的、粉红的、蓝的、紫的,绚丽多彩,万紫千红,点缀着我家乡的土地,就像给山坡披上了一件花毯子。
秋天,山上的树林里就会长出许多蘑菇,每当这时,我常常会看到有人上山采蘑菇,蘑菇还是我家乡的特产呢!山上还有许多熟透的野果。看,红红的山楂,黄黄的柿子,像蓝宝石一样的蓝莓,发出阵阵香味,常常勾住人们的脚,让人留连忘返。
冬天,别的地方都看不到绿色了,而山上的松树、柏树却照样生机勃勃。每当下大雪的时候,山上盖满了雪,好像披上了一件银装。
山脚下有一条小河,小河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小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河底沙石。一阵风吹过,河水荡起水波,像一条条细纹,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小河的水像甘露一样滋润着青山人们。
啊,我要赞美你——美丽的家乡,我爱你的山水,将来我一定把你建设得更加美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