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连贯,思路敏捷。
2.教学评价及时且有针对性。
《一封信》一课已经学结束,现就本课就行简要反思:
1、课堂设计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吸收。
2、缺少“读”,孩子读得少。
《一封信》是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生活。因此,在课内设计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本课讲述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过程。课文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我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走神。
前几天晚上,我的“走神”症又犯了,妈妈让我到房间做作业,我一进房间就“咔嚓”一下把门反锁了,我慢吞吞地把作业从书包中拿了出来,我无意间看到了一本漫画书,便不由自主的把手伸向了那本书。我随便翻了一下发现:哇,好精彩呀!忍不住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我完全沉浸在了这本书精彩的故事内容中,把做作业的事抛在了九霄云外,差不多看完一本书之后,我一看时间“不,九点多了!”我赶紧拿出了作业本,这时妈妈在门外问我:“做完作业了没啊?”我故意装作镇定:“差一点就好了。”但毕竟一点都没做,我连忙翻开作业本: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个半死。这句话应该是专门来形容我的。光是语文作业就差不多要半个多小时,三科加起来没有一个半小时,绝对完成不了。我一定没有好下场了。我暗暗的想。我赶紧开始做作业,做了一会儿,我禁不住那本书的诱惑:再看一页,看完这一页也花不了多长时间。我的手又不听使唤的翻开了那本书,但书实在是太好看了,我忍不住翻了一页又一页。时间匆匆流逝,妈妈第二次来敲门了,已经被书的内容迷惑得神志不清的我顺手开了门,妈妈进房,一翻开作业本,见我什么都没做,脸一下子黑了下去,我一看:大事不好,赶紧跑!毕竟我是小孩,妈妈是大人,小孩一定跑不过大人,过了一会儿,妈妈追上了我,抓住我就是一阵毒打,我哭着哀求道:“10分钟,再给我10分钟。”过了一个又一个10分钟,挨了一次又一次的毒打,我终于完成了作业。
这次深刻的教训,让我知道了:一心二用啥事也干不成。因为分神,别人用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我却需要一天,没有任何的自由时间。爸爸妈妈也陪着我在家里看牛一样看着我,哪也去不了。我要痛下决心,改掉我的分神症,还我自由。
作为一名老师,每一天的快乐与烦恼都来源于孩子,或许原本早上起来莫名糟糕的心情,就会被孩子在课上可爱的样子所转变。最近在讲瞿祖红翻译的课文《一封信》。又让我对如何能够在“零经验”的情况下,真正的掌握学情,同时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新的想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习惯,这是调动孩子主动学习、思考和创造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的预习要求就是熟读三遍课文,但是在上课时,我却发现好像作用不大,并未达到我想要的预习效果。
预习
所以从《一封信》开始,我对学生的预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将课文至少读三遍;
2.能够认读本节课要求会认识的生字;
3. 利用字典和工具书,查清楚会写字的笔顺,并且组两个词。
这是我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要求,在第二天上课前,我先下发了一张小的前测试卷,就是针对昨天预习的内容。在孩子答题的时候,我开始拿着语文书开始进行记录,记录孩子都有那些字还不太认识,哪里还会有问题。在整个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对于“肩”和“背”这个两字的记忆出现混淆,“束”这个字的sh容易写成s,除此外“刮”、“削”这两个字也有一部分同学记不清。对于写字表中的字,问题都集中在“写”这个字的笔顺上,个别同学将“封”和“电”的笔顺写错,其他字都没有错误。
所以在将近15分钟的测试后,我基本掌握了本节课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那接下来的25分钟,我就开始集中火力,将学生易错部分进行了集中攻克。在这一环节上,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讲台交给学生,由一些基础知识牢固的同学作为小老师,走到黑板上,为大家进行讲解这些易错点,而我则扮演一名“助教”,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
整节课下来,我发现孩子在这节课上的注意力格外集中,即使平时几个爱溜号的学生,今天也开始目不转睛的看着讲台上的小老师。这节课,不仅学生上的开心,连我自己都觉得这节课上的踏实!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容易抓不到教学重点,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感觉样样都重要,整节课下来教师累的够呛,学生听的迷糊。所以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前测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教师更清楚这节课重点该放在那里,着重讲哪里。
而且,通过课堂前测的15-20分钟,我再巡视的过程中,也有机会对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进行更加更个性化的教学。
第二课时的现场生成
在第一课时结束后,今天我又上了第二课时。在学生已经扫清了生字障碍后,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读课文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节课上,学针对“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哪一个更好”为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二封信,主要观点就是:爸爸远在国外,不想让他担心家里的事。而也有人觉得第一封信更好,理由是第二封信写的那么欢乐,然后又说思念爸爸,就会觉得很虚伪。但是因为第一次辩论,孩子们热情过于高涨,所以我临时决定,在孩子进行激烈的辩论后,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作文本上。此处就是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孩子们将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记录在作文本上,又进行了一次写作的练习。
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教学中我采用“对比阅读”的教学策略,推导学生抓住文中露西写的前后两封信进行对比闻读。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谋文,画出相关语句,借助填空题归热出第二封信的内容。接着,引导学生移情体验,师生想象补白,读出露西写前后两封信时心情的变化。最后,追寻原因,聚焦妈妈的语言,体悟亲情,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要独立自主、乐观地面对生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