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个星期,老师把卷子发下来,我一看,我只得了71分。我羞愧极了,这个分数怎么给妈妈交代呢,于是我害怕起来。总得想个好办法才行。用红笔该分数,改成99分,想着想着,我就找同学借了一支红笔改成99分,我高兴极了。这下我可以瞒天过海了。
我一回家,高高兴兴的对妈妈说:“上个星期入学测试我考了99分。”妈妈一脸严肃地说:“什么试卷,让我看看。”我被逼的走投无路,只好把试卷给妈妈看,妈妈接过试卷严肃地说:“这是你的.分数吗?其实你的老师早就告诉我了,考试没考好不要紧,我们下次再来,但是人学会了撒谎,这是一辈子的事。”我惭愧的说:“妈妈,我下次再也不撒谎了。”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欺骗会酿成大祸。
对孩子、家长来说,最重要的盘点就是期末考试的分数了。分数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学习的状态和结果,它的根本功能应是反馈和调控。但更多时候,分数成了评价和选拔的工具,这就让人们对待分数的心态异化了。
今天下午,同事们陆续把期末各科成绩发送给了家长们。家长们了解到孩子的分数后,反应惊人的一致——班上最高分是多少?班上平均分是多少?每个人都在急切地寻找一把标尺,把孩子安放到位,分数就是那把标尺。因为它简单明了易操作。
一份试题,更重的功能是帮着发现孩子哪里没有掌握好,哪里有了进步,去发现孩子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忙着用分数来排队,排完了队又能如何呢?班级排完了可以排学校,学校排完了可以排全区,全区排完了……这样比较下去永远充满挫败感。
况且,分数真的有这样神奇的功能,把孩子都准确定位吗?至少语文考试分数不能。
一般情况下,每个孩子随着年级的增高,语文知识会越来越丰富,语文能力会越来越强。但实际上,让四年级孩子去考三年级语文试卷,六年级孩子去考五年级语文试卷,想取得个优秀的成绩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能依据分数说三年级孩子就比四年级孩子语文能力强吗?显然是不合适的。在我看来,允许孩子可以忘记的知识,就不必成为考查的内容。考查应该着眼于运用。
况且,即使分数是把尺子,当你换把尺子去量的时候,会量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教这个班级时间比较长了,自认为对孩子的秉性,孩子的学习状态都有比较准确的了解,每次考试都能预测个大概。前段时间,换了一种测试的方式,一改日常考试“看拼音写词语”“填空”“阅读”的常态,均是客观题。结果相当令人意外。一个经常不能及格的孩子及格了,多个一直在“及格”“良好”间徘徊的孩子达到了“优秀”。当然,也有好几个“优秀”已成为习惯的孩子却滑落到了“良好”。真的是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群优秀的孩子。关键看你怎么量。
对小学生来说,多考了一两分,少考了一两分,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一年级怎么讲都听不明白的问题,后来也没有再讲,到了二年级自然就会了。像这样无师自通的问题,在小学里很普遍。为什么不能给孩子耐心地等待呢?很多时候,我们被迫在干“催熟”的事情。突然就想起了英国小学毕业的孩子不会背乘法口诀表,而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学着说英文了。能说我们的孩子比他们棒吗?好,是比他们棒。然后呢?
对分数,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淡定。不仅是结果,更是对过程的某个角度的反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