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总要有个目的,或说明一个道理,或抒发某种感情,或赞扬什么、批评什么,或歌颂什么、揭露什么。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有个明确的中心,才能使人读了受到教育和启发。
因此,我们写记事的文章,不能只是把事情说一遍就完,应该先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即在这篇文章里自己要表达一个什么思想内容。
有些同学由于在动笔之前没有确定一个中心(也可能是还不知道一篇文章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因此“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哪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写文章往往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在一篇写得比较成功的写事文章中,不仅要有清楚、具体的记叙,还要有形象、生动的描写。因为光有清楚、具体的记叙,读者对文章所叙述的事情仅仅有所了解。生动、形象的描写,能使读者对事情的各个方面有进一步的具体认识。
写事的文章中,既有清楚、具体的记叙,又有恰当的描写,就会更生动、形象,文章的中心思想也能得到鲜明的表现。反之,文章就会干巴巴的,不形象,不生动,中心思想的表现也会受到影响。
例如有位同学写的《路上》一文,写的是退休工人在大雾中,热情地为人民服务的事。其中,写退休工人搀“我”过马路这件事是这样写的:
忽然,一个亲切的声音响在我的耳畔:“小朋友,我送你过马路。”我回头一看,在茫茫的雾中,站着个老人,大约六、七十岁,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那有力的手便搀着我,走下了人行道。我心里有了一种安全感,就放开步子往前走。我平安地过了马路,一踏上街沿,刚才拉紧我的一只手放开了。随即,这不知名的老人消失在浓雾之中。
这段记叙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如果能对退休老人怎样搀“我”过马路的,及他当时的神态、动作怎样,作一些具体的描写,文章就不会如此干巴巴,事例会更具体、生动。
描写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
特别是在写事的文章中,记叙事情是主要的,描写不能占过多的篇幅,不能花过多的笔墨去进行描写。
所以说,在写事的文章中,要进行大量的记叙,也要进行一些描写。
只有记叙而没有描写,文章不生动、不形象;而只有极少的记叙而进行过量的描写,事情叙述不清楚、不具体,更是得不偿失。一句话,在写事的文章中,要进行一些描写,但要恰如其分。
例如有篇题为《赛场上》的作文,记叙了蓝队的守门员胡钰为了保护红队队员周丹丽,自己却被另一位运动员撞倒在地,手被擦破了皮。周丹丽马上来到胡钰面前,扶起了她。
文章接着描写了人物之间的一段对话:周丹丽来到胡钰面前感激地说;“谢谢你,太谢谢你了。”而胡钰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而另一位运动员也走上前来急忙向胡钰道歉,胡钰说:“不要紧,你下次当心就是了。”这时场上的人都围上来,问长问短,胡钰高兴地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谢谢大家。”
这段对话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比赛双方团结友爱的精神,但过多的描写,反而显得不真实,赛场上似乎已为了一个队员擦破点皮而停止了比赛,“大家围上来,问长问短”。这在紧张的比赛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也不可能说这样的话。很明显,这些描写是不恰当的。
这里的勤于修改并不是指教师要包教包改,而是要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习惯。《语文新课表》中也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袁微子老前辈曾主张:“写作文提倡学生自己修改,老师少去改它,改得越少越好。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后加批语”。对于袁老的上述主张,我非常赞同,批改学生的作文,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误用词语、标点符号及病句等,切忌一改到底,教师只需简单提示修改的方法,或者用各种符号标出该修改的字、词、句、段,至于具体应怎样改,则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事实上有的句子有的段落更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假如教师包改则束缚了学生的思路。学生修改作文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师生共议共改、小组合作修改、同桌对改、个人自改等。看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不无道理。勤于修改就是要让学生享受习作修改所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不断提高习作的能力。
三年级作文起步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去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相信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都会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
忽然一阵大风打开了小西家的窗户,东西被风呼呼地吹在了空中,紧接着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夜雨敲窗,小西赶快关好窗户,拉好窗帘,就继续写字了。
突然传来阵阵敲门声,小西放下手中的功课本,急冲冲地跑到门旁,问:你是谁呀?门外传来笑嘻嘻地一个男高音:我是你爸爸的朋友。
小西想起老师安全教导,警惕地搬过小凳子,站在凳子上,眼睛往猫眼看,外面站着一位身穿绿色衣服、蓝色裤子的男青年,双手紧紧地抱着紫色的皮包,眼睛死死的盯着门盼望早点进来,小西在想:这个男青年究竟是什么人?有可能是小偷,看到我的.父母已出门去看望爷爷,乘虚而入,偷东西;也许是到我家送礼,搞不正之风;也可能是坏人骗小孩的;也有可能是爸爸的同事来商量工作的,那我该怎么办呢?小西想了想,说:叔叔,我的爸爸妈妈不在家,您明天再与我爸爸联系,天黑路滑,注意安全。
要让学生善于写作就必须善于积累,所谓的“善于写作”就是让学生写得清楚,写得充分,写得实在。这就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积累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积累首先来源于课文内容。“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认知心理学指出,3岁—12岁是记忆最佳期。可见让小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课文能为学生掌握一些好词佳句积累材料,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为了帮助三年级的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
其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内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阅读课外读物的学习习惯,教师也要多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的名言、古诗词、儿童诗
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地点)里,还有一定的人物参加,并且有其起因、经过和结果。因而这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被称为事情的六要素。
我们要写好一件事,就必须写清楚这六个要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条不紊地叙述清楚。
一要让别人看清楚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二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
三要交代哪些人干了这件事,哪些人和这件事有关系;
四要让别人看清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
五要交代清楚事情的经过;
六要让别人看到这件事最后怎么样,起了什么作用。
只有把六个要素一一写清楚,文章的内容才算完整,眉目才能清晰,这样也才能很好地把中心思想表现出来。不然的话,读者就会对文章所写的事情不甚了解,甚至糊里糊涂,以致影响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作文就是用笔写话”。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既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习惯的养成靠历练,而一旦习作习惯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将会影响一生。因此,教师要把勤于动笔的习惯培养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和积累的基础上勤于练笔。例如让学生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作素材笔记等。另外写日记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还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开展了一次体育竞赛,搞完一次大扫除等,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有些同学以为,有意义的事只是拾金不昧、乘车让座、扶盲人过马路之类“好人好事”,或者是英勇机智地与坏人作斗争、冰河上救人、大火中抢救国家财产这样的大事。在这样的认识下,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做过这类事,就没有材料可写了,因而一提笔写作文就为难,有的甚至就把作文当作编故事了。
其实,写有意义的事不一定就是写好人好事或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诚然,好人好事可以写,重大题材应该写,但我们不能用这个框子限制自己。
大事可以教育人,小事也同样能使人感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有许多看似微小的事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受到教益。它们也都是写作的好材料。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