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儿子:
你好!
今天,我很高兴参加你学校举办的18岁成人礼。儿子,虽然你尚未满17岁,我们就当提前预习一下,观想现在的你,是18岁,好吗?
儿子,17年啊,从何说起呢?往事历历在目,我想了三天,都不知该如何下笔。
儿子,在你成长的岁月里,我由于不懂的教育,管教你的方式有很多的不合理,在控制不住情绪时也训过你、打过你,这可能引起了你的不满甚至是怨恨,我现在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感恩上帝派你来帮助我,从你身上出现的现象,认识到我的问题,让我走在修行的路上不断地成长自己。我真诚地跟你说声:“对不起!请原谅!感谢你!我爱你!”
儿子,妈妈知道你一直都想好,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好,没关系,妈妈会一直和你在一起。正如妈妈爱你,却又不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爱你一样,让我们一起努力,我坚信等你真正满18岁的那一天,你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儿子,不管你长到多大,在妈妈眼里永远是孩子。在你即将成人时,我想告诉你,在你今后成长的人生路上,我不会再搀扶着你走,但我愿意默默地走在一边。当你走在泥泞的路上,摔倒了,别怕,永远记得我就在旁边,我的怀抱对你一直都是敞开的.。当你走在阳光大道上,开心了,歌唱,也请你记得大声一点,让妈妈分享一点你的快乐。
儿子,希望你每天能看到自己的状态,有一点进步,或是偶尔退步一点,在进进退退中做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自信、上进、负责任,努力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人。希望你学会好好爱自己,过得越来越幸福。因为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爱别人;一个连自己都不幸福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给别人幸福。只有懂得爱了、只有幸福了,才会去感恩天地万物,感恩生活是多么美好,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所有缘分。我愿你成为一个知恩感恩的人,幸福自己的同时,能利益别人,能服务社会。
儿子,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我现在的心情,唯有衷心的祝福你,愿你平安、健康、幸福!
永远永远爱你的妈妈
有幸去看了28岁未成年的看片会。
没看过书 先说导演和演员。
导演张末 导二代的处女作,抱着一丝期待,还好没有太多失望,中规中矩,没有亮点。不过幸好导演做的是轻喜剧的路线 也不至于太稀奇古怪或者沉闷
1⃣️倪妮
应该是女主戏份占比大。真的是在吃金陵十三钗的老本 都要啃没了。
造型上28岁的凉夏很美,和倪妮杂志一样很迷人。影片开始的拉链特写以及之后画展上的低胸红裙子都展现了极好的身材。17岁的凉夏撇开精神的马尾,那顶***马特短发简直丑的无法吐槽,特别又是刚好和王大陆黝黑的脸凑在一起的时候 忍不住笑出了声 真丑。
演技上 本色出演了17岁有点作的小凉夏;28岁的痴心还好,不过感觉和霍建华没啥cp感 没火花。但是当凉夏不带劲折腾的时候就觉得还是无法让人入戏。
2⃣️霍建华
今年看的第二部电影。前者翻拍就不吐槽导演照搬了,这一次我觉得是没有选好角色 人设有问题。戏份不多也不多说。
3⃣️王大陆
戏份不多也不多说。
4⃣️马苏
造型上不知道这个时刻绑在头上的头巾是什么情况 衬托四眼白作为女主的狗头军师身份吗exm?
电影讲的就是女主凉夏遭遇分手变故后吃了魔法巧克力 穿越回17岁的灵魂。28岁的灵魂想挽回茅亮不想分手,17岁的灵魂在地铁上对严岩一见倾心。在不断交换中 大小凉夏帮助彼此完成心愿 分享。17岁的小凉夏还帮助大凉夏找回“纯真”“梦想”。巧克力吃完了 大凉夏成为了有名的设计师,茅亮最后裸奔追回了凉夏。
交换灵魂的描写是比较自然的 值得肯定。
就是两条支线的感情都表达的不明不白 特别是茅亮。前面把他当渣男,后面来个反转 裸奔求原谅。难道是要传达女性自立自强才会发光 男人才爱吗?
相处十年,他说有很多事很难再继续下去。确实海誓山盟最后成了一张白纸这种在现实中也不少。好 那凉夏画的越来越好 她从宅女成了设计师。严岩的机车驶过,他明白自己只是过客。而茅亮就裸奔求原谅了exm?虽然最后“真的不再考虑考虑这个男人啦?” 凉夏只是嘴角一弯影片就完了。但我依旧质疑这种扭曲的爱情关系。
影片中 凉夏通过17岁的灵魂重拾画笔 成为了设计师。这里还是对内容进行了一点升华。可时间真的会带走我们的纯真 我们的梦想吗?每个人都抵抗不了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迷不迷失是我们说了算。
Dear (Boss's Name,
I appreciated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with you yesterday about the position of (job title with (Company Name.
I really enjoyed meeting with members of the office and learning about the job. The entire team certainly seem to be highly skilled and motivated and the work itself seems as rewarding as it is challenging. From our discussion,I gained a strong sense of (Company Name's commitment to their clients and their employees. I also enjoyed our discussion of my opportunities and future within the firm.
I feel strongly that I possess the qualities required as a (job title. I believe my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s have prepared me well for a future with you. I eagerly anticipate our next meeting.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e for this opportunity.
Sincerely,
(Signature
米德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萨摩亚人生活全景图,尽管她的研究对象集中于青春期的少女身上。米德试图寻找到一个反例来验证,当代西方社会青少年的叛逆,烦躁完全是文化性的因素,也就是试图将生物性因素从青少年叛逆的研究当中清除出去。而最终米德也成功找到了这样一个反例,即萨摩亚人的青少年期。
从个人的理解出发,我一直在试图为萨摩亚人寻找着可能的辩解。因为我难以想象他们的基督教信仰能够和社会性自由不发生冲突,所以我猜测所谓的性自由是否是指亲吻,拥抱,或者其他肢体的亲密动作,但不包括性交?否则,一个性自由的社会,为什么米德却甚少提到性自由有可能所带来的一些现实又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孤儿泛滥,比如性病传播,亦或是其他。这些问题是不存在?还是米德有意隐藏了?虽然后者的可能性并不大。再如,同性恋能够和基督教信仰不发生冲突,我为此寻求的辩解是,所谓的同性恋,大概应该是指同性年轻人之间为了寻求性渴望上的满足,抑或米德指的就是同性之间的爱慕和依恋,如果却是如此的话,从米德在附录中所提供的数据来看,同性恋在年轻人中的比例如此之大,但就上述这两点,就足以带给萨摩亚人社会毁灭性的灾难。
但为什么萨摩亚人依旧能够如此安逸,似乎没有什么挫折的.存在呢?我猜测,是否他们的这一切和他们的文化是相配套的?萨摩亚人随性,自然,从来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情感需要,或者情感追求。无论是对什么事物都是如此,包括对生和死的观念。夫妻二人不是因为产生了强烈的爱情而在结婚,人们也不会为了什么名利或地位就拼命竞争。用一个直白一些的词讲,就是一个无欲无求的民族,包括对生死也是无欲无求,因为他们认为死亡不过是顺天命罢了。但与此同时,他们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这两件事是不矛盾的。米德说,我们必须把萨摩亚人缺少深情厚爱这一情形作为所有解释的第一条,因为他们对那种情景早已习以为常,以至于这种习惯已经成为他们人生态度中的基本成份-p136。接着这句话往下讲,我觉得,这种习惯也已经成为了他们文化中的基本成份。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性也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在他们的思维当中,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了。快乐,温和,随性,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萨摩亚社会的单元化使得他们在履行上述这一文化的时候,不会遇见什么阻力,“无欲无求”的社会,也不会因为某个职位拥有特别的待遇和权力,于是人们就拼了老命的争取。米德所说的“缺少深情厚爱”,应该是包括了爱情,亲情,也包括了对利益,权力的“爱”。这样的一个社会,我们可以很容易的遇见他的未来,就是几乎没有发展的原地踏步。从这个角度讲,西方社会的复杂,所带来的人们不论是积极或者消极的竞争,确实成为了一个良好的推动力,推动着这个社会滚滚向前。
萨摩亚人因为从童年时代那时候开始就目睹了各样的性交,分娩,死亡,因此在他们的思维当中,这一切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我们却选择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向他们隐藏了这一切我们认为是肮脏与可怖的事情。我们还堂而皇之的冠以被隐藏这一切的孩子的年龄段一个好听的名字——“童年期”,与之相对的就有“成年期”,中间衔接过渡的就是“青少年期”了。在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开始接触成年世界当中所谓的“肮脏”的事物,包括性,权力交易,等等。在一切的不适和冲击中,叛逆与反抗自然的形成了。他们一面发现世界不再是小时候的那样美好,一面却蠢蠢欲动的试图成为这个新世界的一员,用他们幼稚又冲动的意识评价身边的一切,并为此作出“孩子气”的反应。这是我们这个多元化,并且极复杂的社会所形成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只适合于我们这个现代社会,它能够帮助孩子在这个现代世界当中找到立足之地,并灵活应对各样社会事务,却一点也不适合与萨摩亚人的社会,就像萨摩亚人的教育方式一点也不适合于现代社会一样。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又一次回到了普同论的观点上,没有绝对的“好”的文化供我们选择。
那么,成年人得到又懂得多少呢?从一个故事开始……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因白血病不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曾经,她把她的汗水和激情都挥洒在篮球场上。然而,一个噩梦让她不得不收回她所有的锋利。于是她的同学、老师和家长把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社会上,他们渴望能得到这个社会的帮助,并且一直期待着。就这样,他们携着一份希望走在大街小巷,那么大的一张倡议书,那么大的一个募捐箱,但是,我看到的……
只有一些学生,分明只有学生,而那些自认为懂得很多的大人,依然保持他们的冷漠和高傲。我动了恻隐之心,把身上仅有的零钞捐了进去,离开募捐箱的那一瞬间,我的心中多了一份释然,少了几许迷茫,那种心情是成年人不到的。就在此时,我分明听见那个女孩爽朗的笑声,笑得那么纯真,那么自然。
此时,捐款的仅仅是一些学生,而成年人——自称比我们懂得很多的人,却视而不见。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为什么我却看不见曾经那些教导我们的人呢,哦,他们似乎也会忘记,忘记最美好的`东西,忘记曾经的款款诺言。怎么就一瞬间,这个世界就颠倒了。
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双渴望的眼睛,我看见那个女孩躺在床上,静静地看着一个地方——蓝天,也许我知道她在想什么。
那募捐箱前稀稀落落的人,我看着心疼,或许那个女孩的希望就掌握在我们这些人手中。可是,自认为比我们懂得很多的人,现在却变得那么幼稚无知,他们以无动于衷的形式把自己赤裸裸的展示了出来,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啦?是因为这个世界变得物欲横流,还是人变得魑魅魍魉!!!
这倒让我看清了这个社会。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谁懂得更多,孩子们有一颗纯洁的心。至少,他们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这个社会曾经给过他们的恩惠。而成年人却做不到!
曾经自认为比我们懂得多的人们啊,你们究竟比我们懂得多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