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炳吉老师的相识,缘于2015年10月底随《天涯诗刊》第三届诗歌万里行定襄采风活动。来自五六个省市的文友相聚在太行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同吃农家饭,同游红叶谷。哦,在红叶谷,我不慎跌入水坑,是张炳吉老师毅然出手相助、拉我出来。今年六月,得知张炳吉老师的散文集《乡关路远》出版多年仍一直热议时,主动索要一本。七月底收到书,决定仔细拜读。然而,读了一半后,因其他事情搅扰,品读暂停下来,等我再次拿起书来,想不到已搁置两个多月。好书搁浅的是光阴,放不下的是牵念。当理顺很多事情后我重新打开书橱,再次读起了《乡关路远》。
我们说,打开一本书,如同打开了一扇人生之窗。读张炳吉老师的书,仿佛随他一起来到了他的老家,来到了他童年、少年居住的故园,看他的调皮、顽劣,和他一起体验故园之趣、之乐、之恋、之情。
开篇《童年的小油灯》,作为告别一个时代的信物,在现代文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虽已不知踪影,但深藏于作者心中的记忆被唤醒,且一生难忘。随着寻找的线索,童年的记忆被一页页翻开,“一盏昏黄摇曳的灯光悠然地在我脑际飘摇开来,那憧憧的灯影、轻摆的灯苗,正是伴我生长的那盏小油灯。”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衫的情景,讲故事、唱歌、演“手戏”……往事历历在目,温馨回味历经岁月而不褪色依然在心间流淌。还有晚间自习用的油灯,老师的身影、同学们的滑稽样子,活色生香在记忆力浮现。祖父夜间喂牲口,不断起来为牲口添加饲料的忙碌身影,一桩桩、一件件,激活着作者的回味、思索,“在这个地方,早早学会了勤劳,更学会了‘慎独’。”小油灯虽然找不见了,但,“它就嵌在我的脑海里,印在我的心坎上。”
记忆温暖人生。人和树一样,是有根的。根就是从小生长的那片热土。读《乡关路远》,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了他人生的轨迹。从离开家乡出来求学、当兵、工作,恋恋不忘的是家乡的山水、故园的风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物一事,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味、对家乡的怀念、对世事的思考。哪怕是一盏小小的油灯,都能使他铭铭不忘、时常唤醒他对过去的记忆。笔下风物,件件是宝,从他笔下的深情描写,足以窥探到他温暖细腻的内心。我在读本书的过程中,常常掩卷暗暗思忖,谁说男孩子的情感是粗线条的?张炳吉老师不失男孩子的淘气,不失军人驰骋疆场的气度,却拥有观察事物细腻的心思、敏感的触觉、深情的依恋。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动情处。对先辈的追念,言不表情,却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和一份柔软之爱。
对生活、对事物的细心观察,使张炳吉老师积累了大量的人文素材。全书共收录99篇文章,分为六辑:第一辑故园风物,第二辑走笔悟道,第三辑山水印记,第四辑都市掠影,第五辑史海寻贝,第六辑人性漫笔。细细读来,整体感觉,文笔朴素,情感真挚。从容不迫的叙述中不漏细节,白描中不失幽默,一些趣事读来常令我开怀不已。读后回味,《乡关路远》不失为一本哲理蕴藉、情怀激荡的散文集。作者时时处处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在他的笔下形成了粒粒珍珠,哲思慧悟蕴含字里行间。让我情不自禁联想到,作者就像那海滩上捡贝壳的男孩儿,生活之海潮起潮落,潮来,迎之;潮落,启思。风物长宜放眼量。是啊,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眼界、眼量,日复一日,随着作者思想的日趋深邃、文笔的更加娴熟,相信更多的佳作会呈现出来,更多的珍珠亮闪眼前。相信张炳吉老师会有更多的佳作问世,期待拜读!
随手拿了本董明珠的〈棋行无悔〉,随手翻了翻,论文笔,无甚光彩,更多是大实话和流水帐的感觉。
董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将才,但不客气地讲,她距离运筹帷幄的帅才还差得远!——她以往的成功得益于朱洪江的慧眼和宽容,得益于他们之间的珠联配合,但当朱退居帷,她升至帅位,能否还能延续煇煌,且慢慢看。
人的一生得一知已是莫大的幸事,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朱与董就是工作上的知己。
格力的成功,或者说是董明珠的成功,剃除了华美的外表,本质上在于两颗“心”——一颗是对产品的良心,把产品做好,把质量的口碑做到老百姓心里!二是对人的良心,书中多次谈到为了保证小经销商的利益,而与大经销商进行搏弈的案例,所以格力能在营销做到行业领先!
风物长宜放眼量,短期放弃部分利益,必然在长期得到丰厚的回报!
冬日暖阳
有感于崔万志《不抱怨,靠自己》 济阳县创新中学八年级语文组
前几天的雪业已化作春水,眠藏于大地,我们又迎来了一场瑞雪,沁人心脾,观看了崔万志的演说,感触良多。
残疾的身体,给他设置了一道道关卡,一条轻轻一步就能迈过的小沟,他却用爬去诠释着自己的不屈,告诉我们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曾几何时,你也曾被脚下的石头绊倒,摔个鼻青脸肿,但是你是否如他一般,搬开脚下的那块石头。
紧闭的校门,让他留下了一行行泪水,一所择优录取就能进入的学校,他却用坚忍去诠释着自己的信念,告诉我们不要抱怨,一切靠自己。人生当中有多少次起起落落,你的意志可曾被打垮?你是否埋怨老天的不公、社会的折磨?不必悲伤,不要心急,不灭的信念会为你铺就崭新的道路。
多舛的命运,为他积累了一次次,摆地摊,开书店、超市、网吧、网店以及电子商务公司,每一段痛楚的经历都让他刻骨铭心,他却用乐观去诠释着自己的奋斗史。无论成功与失败,
只要努力的付出,你就会享受到整个过程的欢愉,为什么非要仰望山顶空叹,而错失了山间的美丽风景呢?内心决定了你的世界的颜色,悲观会让你对这个社会充满憎恶,乐观却让你感叹世界如此美好。
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就注定我们无悔的一生。当你觉得收入微薄时,你可曾记得那些连上学都成为一种奢望的山区的孩子们;当你抱怨不是自己站在领奖台时,你可曾记得那些为了秋天的收获而整日泼洒汗水的农民;当你想另谋高就时,你可曾记得那些靠捡拾垃圾变卖成零钱而喜上眉梢的人们。工资不高,何尝不是对我们的平常心的考验;荣誉得失,何尝不是对我们的付出的检测;教育事业,何尝不是给我们的无上的荣耀!
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暖阳悬空,撒下片片光辉,手指拂过键盘,记录下这份感动,希望能成为一方甘露,润物无声。
崔万志不仅是一个成功的电商企业家,现任蝶恋品牌服饰ceo。而且还是个残疾人,崔万志因为在超级演说家第三季《不抱怨靠自己》《我为网商代言》等精彩的演讲,用真诚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下面是这篇崔万志演讲观后感
崔万志演讲观后感
看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知道了一个安徽同乡蝴恋花、雀之恋公服装司的创始人、残疾人企业家崔万志先生。
崔万志先生出生于安徽肥东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双腿残疾,说话口齿不清。命运的坎坷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发了他抗争的斗志。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磨难,不断的创业,不断的失败,屡败屡战,愈战愈勇,直至今天。面对失败,他不绝望,不抱怨,把它当成是上天的考验。他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世界,从不记恨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认为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超级演说家》是安徽卫视花重金精心打造的一个品牌栏目,已经成功开播两季,现在正在进行第三季,有着极高的收视率和非凡的人气指数。开播以来,这个栏目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演说精英,是演说家们雄辩宏论展示风采的舞台。尽管崔万志在旗袍文化、在电子商务上取得了连健全人也难以企及的成就,但一个连走路都走不稳、连说话都说不清的残疾人,能在这里有所作为吗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可崔万志却不这么诊脉,在演讲之前片花里,崔万志是这样自我介绍的:我是崔万志,来自安徽合肥。我生来与从不同。上帝因为爱我,所以咬了我一口。我虽然走路歪歪扭扭,说话结结巴巴,但是我拥有自己的公司。年销售额超过千万,成为全球十大网商。虽然我说话有障碍,但是我相信我在语言上同样可以创造奇迹。我报名参加《超级演说家》第三季,别人都说我来错了地方,我倒要证明,这到底是不是我的舞台!崔万志到《超级演说家》的初衷是,虽然他说话不清楚,但他想来锻炼一下,把他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这就是他的目的。
崔万志锻炼的结果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崔万志演讲之前和讲完之后,四大导师乐嘉、鲁豫、金星、窦文涛轮番提问,面对提问,崔万志机智敏捷,从容应答,天生幽默,天然真诚,他用独特的语言魅力彻底征服了四大导师,也让四大导师展开了激烈的争抢。最后,还是乐嘉导师先发制人,用眼泪和真诚打动了崔万志,把他收入战队。
在人类已走过的21世纪历史进程中,要论及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大事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无疑可以重重写上一笔。这场2007年肇端于美国华尔街的危机,至今仍然阴云不散,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步履蹒跚、前景不明。与此同时,一直热衷于向世界推销其“普世价值”的西方国家猛然发现,自己已陷入“后院失火”的尴尬境地:“华尔街运动”轮番在美欧上演姊妹篇,“收入鸿沟”引发众怒;“棱镜门”“邮件门”事件接续曝光,自诩“政治正确”的美国政府和政治精英光环尽失;难民潮不断涌向欧洲,暴恐事件在德、法等国此起彼伏,英国“脱欧”公投“意外”通过,欧盟一体化、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尖锐挑战,使得一个经典理论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资本主义是否已陷入系统性危机?
也许很多西方人士并不愿意面对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话题。他们中的一些人尽管承认危机的存在,但又小心翼翼地将其严格限定在金融和经济的范围内,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世界上是否存在孤立的金融危机?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又是否只有金融领域和经济领域存在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两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其政治、法律、文化、道德、宗教等上层建筑,而后者则对前者起强大的反作用。依据这一基本原理来观照,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必然深刻影响其政治上层建筑,同时也是其政治上层建筑诸多危机在金融和经济层面的暴露。因此,仅仅从金融和经济层面来看待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并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事实上,近年来在欧美社会频繁出现的各类危机与乱象,也远非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所能涵盖,而是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的内涵与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这一科学论断穿透近170年的历史烟云,仍然可作为我们剖析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锐利武器。在它的烛照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社会财富在大资本家、大财团手中的过度集聚,正是西方垄断资本在其本国甚至全球范围的无序扩张和增殖,正是资本与政治、文化的“联姻”与“合谋”,才使得危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个链条中蔓延,成为一种系统性存在。与此同时,作为系统性危机的最大受害者,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者——工人阶级和底层群众也在加强“革命性联合”,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再度觉醒,“华尔街运动”、巴黎“黑夜站立”运动等次第爆发就是明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与所谓“历史终结论”相比,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结论显然更有现实依据和说服力。
然而也要看到,“两个不可避免”乃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正是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马克思同时作出了“两个决不会”的科学判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近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以蒸汽机和电力为主导的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而且在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又抢得了先机。现在说资本主义生产力“气数已尽”,还为时过早。同时,尽管欧美的工人阶级和底层群众反垄断资本的意识在增强、行动在升级,但尚未从自发走向完全自觉,尚未形成科学组织,尤其是未能从掌握“批判的武器”上升到进行“武器的批判”。由此来判断,“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因此,观察和剖析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系统性危机,“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决不会”都应成为认识基点,而不可有所偏废。
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系统性危机的出现,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供了最新佐证。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两个不可避免”还将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冷静地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将长期面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占优势的压力。风物长宜放眼量。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需要建立在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基础上,都需要经历时间的洗礼和检验。对此,我们应有足够耐心和历史智慧。
how are you?你在国外还好吗?我是你的铁哥们王彦睿。
自从你转走了以后我们班转来了许多新同学,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班里同学都很想你,还想听一下你一口流利的英语。
记得原来课间休息,我们正在玩跳格子,咱俩都跑向一个格子,我们俩谁都不让谁最后我们还厮***了起来,我把你的脸抓烂了,你却没有还手,老师问你怎么回事,你说是小狗抓的`,到现在我还欠你一个人情呢!
还有一次课间休息,你把鞋子脱下来,就连袜子也脱了下来,你还把袜子放在了沙娅头上,搞得全班哈哈大笑。
最近班里女生跳的一个舞还获得了一个自治区的金奖呢!班里好多同学都获得了奖。班里的数学老师也换了。美术老师还带我们去写生了呢!
希望下次回来能看着你手捧奖状来回来看我们。
就说到这里吧,拜拜!
祝你学业有成,天天快乐!
你的哥们:王彦睿
曾经,我很迷惑,有人称赞老庄的逍遥,可有人称赞孔孟的激情;有人称赞屈原的执著,可也有人称赞苏轼的洒脱。他们的`是是非非,究竟该如何评判呢?就拿庄子来说吧,是个地地道道看破红尘的人,他学问渊博,思想深远,有着很高的名望,就连楚王都慕名遣使请他为相。可是,他对来使说,他宁愿一生在濮水垂钓,看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哪怕穷困潦倒,也不会去做相国。
而孔子呢?恰恰相反,明明知道自己“克己复礼”的主张不会被人采纳,却还要带着一群弟子边行边乞,周游列国,苦口婆心地去游说各国诸侯,让他们停止争战,要为民施仁术。一个崇尚自然,一个热衷政治,可他们都是人们XX多年来不可忘怀的名人,你说,这是为什么?其实,不用多想就有了答案:人各有志。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志向追求的时候,他就会投入全部的情感,甚至独钟于此。
看看杜甫吧,他青年时就赶赴长安,希望能一展自己的才华,被朝廷重用,然后“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他却一生不得志,没有能真正获得过一次报效朝廷的好机会。但是,他的政治抱负从未因此而衰减。自己在战乱中逃亡,而心中惦记的却是广大饱受战乱的百姓,于是,写下了“三吏三别”以抒怀;自己困居浣花溪,屋漏无干处,却还幻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就是杜甫,他心中只有国家与人民,所以无论他自己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他都在忧国忧民。看看这些古代名人,他们因为自己人生有志,便一生为之倾情。那么,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沉迷于某事物者,我们就不要把他们想象成异类了,无论是“香港大学之宝”的袁苏妹钟情于做一位杂工,还是肢残也不离开讲台的赵世术,前者不以自己的工作为卑,反为做饭扫地投入了真情,后者不认为自己行动不便,只因为他对孩子们情有独钟。
既然钟情于物的人就会留名青史,而袁苏妹与赵世术理当被人们称道歌颂。如果我们也希望自己在世上能留下点什么,那么,选好对象,钟情于它吧。
在人类已走过的21世纪历史进程中,要论及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大事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无疑可以重重写上一笔。这场2007年肇端于美国华尔街的危机,至今仍然阴云不散,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步履蹒跚、前景不明。与此同时,一直热衷于向世界推销其“普世价值”的西方国家猛然发现,自己已陷入“后院失火”的尴尬境地:“华尔街运动”轮番在美欧上演姊妹篇,“收入鸿沟”引发众怒;“棱镜门”“邮件门”事件接续曝光,自诩“政治正确”的美国政府和政治精英光环尽失;难民潮不断涌向欧洲,暴恐事件在德、法等国此起彼伏,英国“脱欧”公投“意外”通过,欧盟一体化、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尖锐挑战,使得一个经典理论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资本主义是否已陷入系统性危机?
也许很多西方人士并不愿意面对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话题。他们中的一些人尽管承认危机的存在,但又小心翼翼地将其严格限定在金融和经济的范围内,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世界上是否存在孤立的金融危机?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又是否只有金融领域和经济领域存在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两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其政治、法律、文化、道德、宗教等上层建筑,而后者则对前者起强大的反作用。依据这一基本原理来观照,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必然深刻影响其政治上层建筑,同时也是其政治上层建筑诸多危机在金融和经济层面的暴露。因此,仅仅从金融和经济层面来看待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并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事实上,近年来在欧美社会频繁出现的各类危机与乱象,也远非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所能涵盖,而是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的内涵与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这一科学论断穿透近170年的历史烟云,仍然可作为我们剖析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锐利武器。在它的烛照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社会财富在大资本家、大财团手中的过度集聚,正是西方垄断资本在其本国甚至全球范围的无序扩张和增殖,正是资本与政治、文化的“联姻”与“合谋”,才使得危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个链条中蔓延,成为一种系统性存在。与此同时,作为系统性危机的最大受害者,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者——工人阶级和底层群众也在加强“革命性联合”,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再度觉醒,“华尔街运动”、巴黎“黑夜站立”运动等次第爆发就是明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与所谓“历史终结论”相比,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结论显然更有现实依据和说服力。
然而也要看到,“两个不可避免”乃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正是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马克思同时作出了“两个决不会”的科学判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近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以蒸汽机和电力为主导的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而且在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又抢得了先机。现在说资本主义生产力“气数已尽”,还为时过早。同时,尽管欧美的工人阶级和底层群众反垄断资本的意识在增强、行动在升级,但尚未从自发走向完全自觉,尚未形成科学组织,尤其是未能从掌握“批判的武器”上升到进行“武器的批判”。由此来判断,“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因此,观察和剖析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系统性危机,“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决不会”都应成为认识基点,而不可有所偏废。
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系统性危机的出现,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供了最新佐证。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两个不可避免”还将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冷静地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将长期面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占优势的压力。风物长宜放眼量。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需要建立在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基础上,都需要经历时间的洗礼和检验。对此,我们应有足够耐心和历史智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