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纲关于夏天200字(关于夏天的作文200字)

作文大纲关于夏天200字(关于夏天的作文2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9 20:07:57
作文大纲关于夏天200字(关于夏天的作文200字)

作文大纲关于夏天200字【一】

夏天是个炎热的季节,有些人可能觉得热呼呼、全身懒洋洋,但是我却偏爱夏天,因为夏天很适合去两个地方。

一个是位于隔壁村的蒜头糖厂。糖厂里有多种口味的冰棒、冰淇淋,不仅可以解馋,更可以消暑。傍晚时,我会和爸爸妈妈骑自行车到糖厂,不仅可以运动强身,还可以在当地的长寿桥上吹着晚风、欣赏落日美景,真是一大享受。

第二个地方是住家附近的活水养生馆。夏天一到,妈妈就会带我去游泳、玩水,我喜欢浮躺在水面上,漂呀漂的真是舒服。养生馆里还有一个360度旋转滑梯,享受由上往下边旋转边溜的快感,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夏天的盛产水果是西瓜,西瓜切块吃或是打成冰冰凉凉的西瓜汁,都是绝佳的消暑圣品,尤其放学回到家,来一杯现打的西瓜汁,顿时暑气全消、舒畅无比。

盛夏时节,四处可听见蝉儿的鸣叫声,那就像一首天然的乐曲一样。此时微风轻轻吹过大树,树叶树枝轻轻的摇摆着,就像跟着蝉儿的乐曲翩翩起舞,真是和谐!

美好的夏天,一年只有一次,我一定要好好享受。

作文大纲关于夏天200字【二】

曾有位诗人说过,阳光每天都是新的。生活其实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发现是美的,当你真的懂得发现时,你会发现其实世间的万事之美。

在古今多少的诗人的诗句中,描写下的诗句很少。大多是赞春或是悲秋。大概春与秋最能代表一个人其时的心情。但你是否发现过夏天呢?

夏天在有些人眼中也许是个烦燥的季节,但在我的眼睛中他却代表着过程。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它象征着开始。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当你在饱尝收获的欣喜时,是否想到过夏呢?发现一下夏天把,其实它才是最美的季节。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此话并不然,开头其实很容易,但中间的过程却是最难的。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意念,哪会有最后的收获?如果没有不断付出的辛劳,哪会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这就好比是一粒种子,你在春天时把它种下,同时也种下了你的希望,但如果你在夏天没有精心照看它,不为它除草、浇水,那么你在秋天得到的必定是干枯的果实,甚至是还未萌发的种子。但如果你在夏天对它精心照看,那你定能得到丰收。所以说发现夏天之美,其实是发现过程之美,只有当你发现并去按之实践,你才会得到成功。

你也许会发现夏天其实又像是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如果一个式子只有猜想或是结论,并没有过程,那根本就算不上一个公式。只有通过严谨周密推导出的式子,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公式。发现一下夏天,它就像这中间的推导一样,是那么的.重要。

发现夏天可以通过许多的方法和途径。你可以亲身去体验并发现它的重要。也可以把它看成事物的发展过程去发现它不可缺少的地位。只有当你真正地去发现它时,才会发现它的重要性。

发现一下夏天吧,真的,你会发现很多,发现到夏天就像过程一样,付出艰辛和不断的努力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发现夏天吧,你会发现很多。

作文大纲关于夏天200字【三】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使人兴奋又感到情绪有一点烦躁的季节。夏日的种植,绿意盎然,充满着生气,让人感觉到有一种自然而活泼的气息,夏天,在一年之中担任活泼、热情的角色。

正值盛夏时,那毒辣的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它融化了天空上的白云,使天空比往常还来的更蓝。赤热炎炎的毒辣太阳,让人没有精神,毫无食欲,无法专心做某一件事。这时,只要有一碗由香甜可口的芒果,还有能解暑的冰沙,所组成的芒果冰,就可以冰冻被那毒辣的太阳给融化的性情,十分清凉。

那冰凉而且香甜美味的芒果冰沙,那细致且绵密的冰沙,还有香甜的芒果冰当作配料,淋上黄金的芒果酱汁,再加上一球冰淇淋,在酷热的夏天不仅味觉的享受,也是像在心灵上演奏清凉的交响曲。如此畅快冰凉的享受,还有什么比芒果冰在夏日更棒的呢?芒果冰入口即化,只要吃下一口,便可感到畅快淋漓,会给人想一口接着一口,不想停止的感觉。

在夏天里最棒的享受,就只有芒果冰才能称上在夏季里最棒的享受。那种身体、灵魂与心瞬间清凉的感受,是无人能及的。在我的心目中,这种畅快冰凉的感受,便是夏天最棒的享受了。

作文大纲关于夏天200字【四】

夏姑娘悄悄地走向人间,她非常的喜欢画画,她拿起她的神奇的画笔把夏天变成了一个迷人、五彩缤纷的世界,虽然她把人间变的.炎热,但是夏季还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夏天是粉红的。当你走进花园玫瑰花向你招手。就连宋朝诗人杨万里也赞叹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红花别样红。”一片片碧绿的荷叶映衬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好像马上破裂似的,一阵风吹过,朵朵荷花随风而动,像仙女一样翩翩起舞。

夏天是碧绿的。只要你一走进山野,就会看到枝叶繁茂的大树,还有绿油油的小草,一阵风吹过柳树随着风整理她那长长的头发。走到池塘,碧绿的翡翠好像也来装扮光明锃亮的湖水,它们都来装饰夏天。

夏天是蓝色的,当你走到大海边,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好像是一条巨大的丝带,这时的海水,变得那么温柔,蓝汪汪的,仿佛把蓝天融化在里面了,波涛汹涌的海浪向蓝天而去,无边无际的蓝天好像和大海连接在一起没有边际,真是太迷人了。

夏天是金黄的。来到沙滩上,看到的是一片金灿灿、耀眼的金光,孩子们在沙滩上光着脚,尽情地玩耍他们堆起一座座城堡,多么温柔地感觉,在大海边玩耍既凉爽又快乐,真是无比地开心。

夏天是白色的。这时,下起倾盆大雨,落到地上溅起了无数个水花,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奔跑,就像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欢快的曲子,就像雨点在跳动。

我真想永远让这美丽迷人五彩的夏天留住,我真想永远拥抱着五彩的夏天。

作文大纲关于夏天200字【五】

一腔热忱的挑读一本繁体版的国史,还不是白话文,有那么一瞬间自己都觉得自己好神气儿。其实好多字不认识,没关系度娘来帮忙,好多句子超级干涩不懂,百度度娘劈里啪啦,开始就继续,知道多少算多少吧!

先理一理年代表“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其实这些早都记不住了,一点点的看,刚好理一理朝代的顺序。书上每个时期每个朝代都有个帝系表,差不多每一年都有详细的事迹记载,尚书为最早的史书,有缺失,春秋为最早的编年史,然后有春秋,再有左传,以记载列国会盟与战争为主,再接着有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再有汉书,逐渐形成了我国的正史。自己看的最乱的是春秋与战国,一会这个兴起一会那个灭亡一会又是吞并,愣是没理出来个头绪。愚昧的以为春秋有五霸,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诸侯国。

看到了国家的形成。赶着最后的两个小时去成博看了“秦蜀青铜展”。进入馆里第一眼看到的墙上四个象形文字“宅兹中国\",它出自何尊铭文,铭文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这个词的最早的来源,是这片华夏大地的名字。“中”字旌旗招展,“国”字长戈护疆,那一刻感叹不已,感叹汉字的如此神奇,也在刹那会想看书时中国是如何凝聚而成的。由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其实今天是为了回答问题才正经八本去查了何为“封建”,是分封管理的一种社会制度,我以前理解的就是压迫、残暴的代名词,还有指的旧思想,愚钝“封建老脑筋”“封建迷信”。现在这词在我这里是老词新解,虽然它其实一直在那里。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成语特别多,“围魏救赵、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璧归赵、卧薪尝胆、朝秦暮楚、睚眦必报、烽火戏诸侯。”好多好多,有的是战略部署,有的是隐忍为再次崛起、有的是人物性格、有的也是时局所迫。历史的遗留以各种姿态存在,不止于物,哈哈,呜呼再叹:“中国文化,精深博大,中国成语,乾坤雾里!”没有点历史文化你是听不懂滴,乖乖的好好学习国史吧。

学术在上古时期,仅仅是贵族阶级所特有的,即祭礼。巡狩、封禅都为古帝王的大礼,宗庙的“宰”和掌礼的“相”都是主持这些名分的人。颂词、祈祷文、誓书的保存便形成了历史。宗庙祝史兼掌占星气侯,使民间依时耕稼。随着周天子的衰败,史官流散到诸列国,得以学术的扩散,祭礼带有宗教意味与政治作用,,宗、政、学三者可以说为混为一体。坠落的过程中知礼的、有学问的在下位,而不知礼的,无学问的却高居上层(晕,当时这个想把这个不明白的点当作问题问了,结果搞忘了),问什么问这样呢?只能尴尬的理解字面意思,总之,王官之学流散民间,造就了百家学说的开端。最开端无疑是儒学,渐渐百家争鸣。

以前惭愧,啥也不懂,感觉这次看书,只看了小小的小三分之一,在我心中法家地位凸显,不得不说秦统一,商鞅功劳大,“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使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完成了统治阶层的第一次集权,有了中国第一次版图。真的可以看出中国不愧是文明古国,不陈腐、求突破,当时有先进思想的贤士碰到了伯乐,都得到了重用,公子小白和管仲,秦王和范雎等,战国四公子养门客,有才能的如若毛遂自荐,都可有一番作为的,自古以来乱世出英雄的。

以前读历史,百般不愿意,现在重新学起,兴趣渐浓,看两页,听一天。开车、上班,只要有空闲就喜马拉雅,听春秋、听战国,还怂恿女儿听听山海经。不服老不行,记不住人、记不住时间,但是事情经过还可一,就是谁家谁谁打了另一家谁谁,然后怎么破的僵局,肯定是白话好理解一些。收获颇丰,比如以前只知乐羊子妻剪布劝学,不知乐羊也是魏国一战将,痛饮亲儿子的肉羹汤,含恨攻占中山国。当时战局的残暴,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再想,鉴于自己还认不全字的白痴水平,是不是该改一下学习方法,嗯~好好想想,迎接新一轮的开始!

作文大纲关于夏天200字【六】

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

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败一点。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败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对历史毫无敬意可言)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前人不知后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过而责之于前人之身?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带着温情与敬意,带着能够鉴古而知今的心态去学习本国历史,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报效祖国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