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主要讲的是: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住着一对小姐弟,他们的父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去逝了。家里只有一个体弱多病的母亲在照顾他们。剧中的姐姐十岁左右,和我差不多大。因为家里穷,凑得钱只够一个孩子读书,加上他们的母亲思想陈旧,有点重男轻女,最后读书的机会给了弟弟。姐姐每天不但要帮妈妈干家务,还要利用放羊的时间去给离家上学比较远的弟弟送午饭。
其实姐姐也很想读书可是由于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她只有在很少的休息时间来跟村里的一位老爷爷学认字,有时晚上看看弟弟的书。弟弟的.年龄太小,不懂得生活的艰苦,不但没好好学习,还特别贪玩,成绩总是不太理想。有一次弟弟不及格,心疼弟弟的姐姐怕妈妈责骂,悄悄的代替弟弟去补考,最后居然考了100分,让教弟弟的陈老师非常喜欢这位小姑娘。后来姐姐还将自己没事的时候写下的给陈老师看。陈老师觉得非常不错,就把姐姐的日记送到了报社,最终姐姐的日记在省城日报上发表了。姐姐的好学的精神感动了全村,也感动了教姐姐认字的那位老爷爷,大家决定集资在村里办学校,让读不起书的孩子都能有书读。后来姐弟俩一起进入了这所学校。
看看电影中姐姐的学习精神,看看电影中他们上学的环境,在看看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好了不止十倍吧。但是我们却没有她们的那种精神,这让我很惭愧。今后,我也要向这个姐姐学习,认真读书,好好学习!
许多年以后,他俩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全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
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
“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轻轻地捡起一片落叶,隐隐约约释放着清爽的土壤气场,它是天地万物见最朴实的小精灵。
落叶终归归入根,它那炽热的心和热衷自然界的迫不及待,谁可以听到那就是不求回报最精彩纷呈的\'呼喊。
古语云:“花落并不是绝情物,化作春泥更护美。”落叶都不便是这般吗?可谁又知,花落凋零前还可畅快释放出来她的佳人,乃至令人尽睹她的芳颜直到性命结束。落叶呢?沒有艳丽来装点,更沒有大量的妖媚体态,仅仅轻叹一身,他们伴随着风儿轻轻吹的节奏感,以最绮丽的舞步宣布全球:
生是尘土,死是热土!
剪一段菊香,寄来东篱下采菊的作家,太阳射在滚翻的小露珠上,鲜嫩的花朵一片一片的屈伸起来,我撑起它俏丽的脸蛋儿,用两手接吻着它的皮肤,如抚早冬的第一场雪,这一阵阵的菊香灌入了我的全部人体。菊花是无足轻重的,但它仍用此生余世无私奉献着一己一力。归一大地,它又同土壤合为一体,默默地的供献着他的躯体。
难能可贵陶渊明这般爱菊。这为曾满怀“大济苍生”理想的作家,赶到江州祭酒,虽是小小小官,可因为出世庶族,遭受了许多人忽视,他看透了政界,弃官回了家。元兴三年,他资金投入到刘裕慕任镇军参军入伍,仿效了田畴尽忠东汉王朝乔装打扮驰驱,完成了他对攥夺者抚争的意向,立过了赫赫的奇功,但政界上的黑喑使他再一次的心寒了。陆续暮雨的月夜下。只能他薄弱的影子。“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他这株菊花已传出了较大的光辉,撒落了也一样能够映照。
种一枝菊花在篱笆墙头,静赏人世间尘世,降水踏着微风滴沥而下,水珠打在花朵上,即便凋零了有怎样,他仍能将自身的才气送给后代,把千载诗文广为流传迄今,蒙发着大家的内心。爱菊、爱自然界、爱悄无声息无私奉献的陶渊明,过上这般起早贪黑的生活为何不乐哉!
“悠然见南山,古道西风瘦马”陶渊明从菊中的获得了他生活的追求完美,可是我从他与菊中读取了落叶的最高境界――秋至,落叶了,但历经一个冬日后,20xx年春天的嫩叶告知在着大家,落叶的飘零是创造下一季的清香。
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那部《远山的红叶》,看到荧幕上艺术的再现了四川省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同志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原则、反腐惩贪、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关爱群众、扶弱助贫、帮助和挽救犯错误同志的办案情节和感人故事,最终因癌症恶化不幸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我们同是共产党员,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她没有“得罪纪委书记这一称谓”,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奉献了自己生命,她也永远的活在了人民的心中。而作为活着的\'我们,又应当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入党誓言,怎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呢,怎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呢?
记得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曲《清官谣》里面有一句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拿到现在来说,能判断、评价一个人是否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还是那“老百姓”。因为我们是“从群众中来”,要“到群众中去”,老百姓是我们的根,我们共产党人要为他们谋幸福。从《远山的红叶》中看到,王瑛书记时刻以党的宗旨为上,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关心群众冷暖,不顾自己身体,舍小家为大家,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她同牛玉儒、沈浩、郑垧靖等同志一样,是我们的时代先锋,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百姓心中永远伫立的丰碑……联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联系到现在的创先争优活动,我们应当如何去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时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任何事情的出发点,以群众是否会同意是否会满意作为行动的标准,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做,那么,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一定“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入党是自由的,我们既然选择了共产党,就要去践行自己的誓言,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们要多学知识,武装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我们要脚踏实地,大胆工作,勇于创新,提高岗位技能以更好的服务社会;我们要爱岗敬业,胸怀大志,不断提高,不断超越,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我们要立足实际,服务百姓,关注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冷暖,以实实在在的方式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我想,这些,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来说,并不困难,因为王瑛同志在自己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凭着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以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把短暂的人生装扮得生机盎然,活出了共产党人的风采,成为老区人民心中永远的巴山红叶”,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
每当我浮躁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想读一读汪老先生的文章,于是我这次就翻开了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逐渐地,我开始慢慢理解,慢慢地理解书中描绘的世界是生活,更是人生。汪曾祺先生坚持写下他最真实的情怀。他曾说过:“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清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嗯,他做到了,他的真心得到了最朴素而真实的阐释,所以这样的文字更容易触动读者的内心深处,做到科普知识和分享情怀两不误。喜欢这种类似白描的笔触,字字句句都能打入人的心坎,带你亲近自然,带你品味不一样的人生趣味,带你真正领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那份随遇而安,那份恬静自由,那份谦卑朴素。
忆起自己第一次见梅花,是几年前的春节,记得那年春节,大伯家增添了一盆新成员,那便是梅花,至于是哪种品类的梅花,我们也没有十分认真地考究。只觉得那深棕色的光秃秃的树干里多了几分韧劲,枝干上点缀着两朵洁白的梅花,这让我有机会真正目睹了梅花的绰绰风姿,那一刻,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小兴奋,凑到梅花跟前,认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凌寒独自开”,“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严寒,也没有花香,但是那一刻,我就是真正见着了梅花呀!它洁白的花瓣,让人心生爱慕,花瓣的中间点缀着一丝丝的棕色让整朵花儿显得不会单调,也是一种恰如其分,这两朵花儿呀,第一次遇见了,就让我如此着迷。
而初识绣球花,则是在花瓣的美图网站,从此以后,我便对绣球花的唯美圣洁的形象久久不能忘怀。直到有一次,跟朋友误打误撞地进了一家花店,与真实的绣球花不期而遇。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有生命的绣球花的美,原来它是如此的多姿多彩,那个绣花球浅蓝中夹着一点清新的薄荷绿,没有娇艳欲滴的颜色,它只是静静地安插在透明的玻璃花瓶里,低调而圣洁。而我有幸在这漫无目的的闲逛中,邂逅这份圣洁的美好,这本来就是一件极致美妙的事情。
所以内心不由自主地羡慕汪曾祺先生所描绘的这个花园,虽然不可能每一种植物都是自己所喜爱的,但至少它们每时每刻在你想看看它们的时候,就会陪伴着你,带给你无尽的乐趣与欢乐。大自然呀,在你用心去发现,留心去观察的时候,不管你是着迷于它的外观还是颜色,还是功效,只要你和植物彼此之间有了交集,那份真情便会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
喜欢汪曾祺先生笔下的《夏天》里描写的各式各样的植物。只可惜我能亲眼目睹的不多,栀子花估计我只见过一两次,具体的摸样也没有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牵牛花,从小时候就知道的一种像小小喇叭的花儿,见得多了,也自然而然地熟悉了。至于秋葵,凤仙花,马齿苋,益母草等植物,我也暂时只能在网上寻找去了。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段小蓝花的描写,“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想起竹叶而较柔软。”广东人都热衷于喝凉茶,对淡竹叶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是真正看过鲜嫩淡竹叶的人,估计不多。不过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在大山的某个角落曾经与之邂逅。
这不禁勾起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暑假的时候跟堂姐爬了张家界的天门山。那天,山上的温度很低,我跟穿着单薄的衣服,虽然人的感觉是冷冷的\',但是我的内心却是热血沸腾的,第一次被如此高大的山峰包围,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的天空。我们走走停停,偶尔触摸一下峭壁边的岩石,偶尔探头往往巍峨的大山,走在大山的小径里,仔细地发现着大山里的花草树木。五瓣的枫叶子让我找到了,妈妈平时很喜欢的龙吐珠也让我遇见了,奇怪的是,龙吐珠已经不是我所熟悉的盆景了,而是长在深山里的一颗树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一朵小蓝花,冥冥中,我觉得它就是汪老先生笔下的浅竹叶开的蓝色小花。当时的我,特别惊喜,特别的兴奋,因为在大山里,满目之所及的几乎都是绿色,没想到,会有这么一抹鲜嫩的蓝色映入我的视觉。它的叶子有如竹叶般的纹络,它的花儿小巧玲珑,加上清晨薄雾的点缀,越发地绽放光芒,如一只栩栩如生的蓝色小蝴蝶,让人赏心悦目,驻足观察。最后,我以一张照片记录这美好的一刻,那张照片我还一直存放着,偶尔翻出来看看。没想到,这次的阅读,在汪老先生文字的带领下,再次拥抱了大自然的那份美好与纯粹。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里,隐藏着很多很多细碎的美好,风俗,人情,植物等都描绘写的精准动人,对这样的文字,一直心生喜爱,最后用周作人先生的一句话,来形容阅读时的心境“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嗯,再忙碌也要停下来,看看世界,看看美好的大自然。
封面那么美,结合书名,我本来以为是一本散文似的回忆录或者自传体小说之类的。然而事实是跟想象的完全不同,一直到读完整本书还觉得云里雾里:什么?这就完了?
虽然一共只用了几个小时,但这一周的空闲时间我似乎都在想这本书的内容,也经常会重新看一遍某些段落。从一开始的压抑恐怖到最后的释然和感叹,不得不敬佩作者的高超写作技巧,果然是大师,处女作就有这样惊人的水平。
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住在英国的老年日本妇女悦子回忆年轻时的一段不堪往事。因为经历太过痛苦,她在回忆中虚构了另一个自己,试图用别人的故事来伪装自己。
读日本人的书总是有一种淡淡的娓娓道来举重若轻的口气,虽然作者是个住在英国的日本人,文风也给人这种细腻的感觉。
书的第一章通过小女儿妮基来看望悦子引出大女儿景子死了这件事,然后内容切换到悦子数十年前在战后日本长崎的一段回忆。作者的叙述在现实和回忆中自然穿插。
悦子突然想起了当年的短期好友佐知子和佐知子的女儿万里子。当年的悦子是一个心态平和、温柔知足的年轻孕妇,佐知子是她的邻居。这个邻居因为战争失去了丈夫,从东京搬来,独自带着一个不满十岁的女儿生活在破旧的小木屋中。悦子觉得自己理解和同情佐知子的不合群,渐渐地她们成为了朋友。于是我们得以窥探到佐知子和女儿万里子的故事。以前的优渥生活环境和战后母女俩的磨难重重的生活,让佐知子一心希望逃离日本,去美国重新开始。
一开始我挺喜欢佐知子的,喜欢她即使在最艰难的境况下依然注重生活中微小的美好。也许这种品质会有让人继续往前的勇气。
“我用惯了好陶瓷,悦子,”她说,“你瞧,我不是一直都住在这种”——她朝屋子挥了挥手——“这种地方。当然了,我不介意吃一点苦。可是对有些东西,我还是很讲究的。”
但是读到后面,我们很多次对佐知子的性格和做法倒吸一口冷气。
因为她对待女儿万里子的漠视,让人觉得她实在不是一个好母亲。
万里子是这本小说中最让人心疼的一个角色,可以说是这本书戏剧冲突的支点。
她在小时候曾经有一次可怕的经历,战后她曾经亲眼看见“一个女人”把自己的孩子浸在水里淹死后自***。这给她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她可能觉得有一天她的妈妈也会以同样的手段对待她,所以她一直很没有安全感,一直不停地希望妈妈能多关注她的本身,而不是总是口口声声说为了女儿的利益要去美国生活却看不见女儿已经受到的伤害。
万里子认识悦子后又几次提到“有个女人”,“那个女人”,“住在河对面”,“带着灯笼”,“让我跟她一起去她家里。”,这般诡异,简直像在读恐怖悬疑小说。还有万里子第一次不见,悦子和佐知子在河边发现她时,作者用的是“一捆东西”,看得人毛骨悚然。也许后来的“那个女人”都是万里子的幻想,正说明她内心一直无法摆脱这个阴影。
看前面几章时一直觉得很奇怪,对于悦子和佐知子之间的友谊。她们似乎是完全不同性格的.两个人,而且看起来是朋友,但其实没有交流。每一次对话场景都很奇怪,两个人总是各说各的。
比如佐知子总是对女儿不闻不问的态度,而悦子却很关心万里子。怕她受伤,怕她不安全,但同时又总是默默地站在旁边。
比如佐知子一心渴望去美国,总是兴奋地和悦子谈论自己的开心和去美国的种种,而悦子却一直自说自话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其实这时候我已经有点察觉,这就像电影中一个人的两种人格在对话。善良的一方试图打退邪恶的一方,激进的一方试图说服隐忍的一方。
真正让读者恍然大悟悦子和佐知子就是同一个人的,是小说快结束的时候。
佐知子终于确定了要去美国了,她手忙脚乱收拾行李的时候,万里子却在不停地质问她:“这些小猫怎么办?可是妈妈你说过我可以留着它们的。”
然后佐知子终于忍无可忍,拿起装小猫的木盒就冲到了河边。她当着女儿的面,亲手把整整一盒的小猫淹死了。而这个女儿,曾经看见“一个女人”用同样的方式***死自己的孩子。所以佐知子是多么残忍能做到这种程度!而同时,万里子一直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面无表情,比痛哭流涕更可怕。
读到这里真的感觉不寒而栗,我特别害怕下一秒小女孩就会跳进水里自***。
后来,悦子提着灯笼出去找万里子,高潮终于出现了。“我”对万里子说“如果你不喜欢,我们可以回来。”到了这里,悦子终于脱掉了伪装,与佐知子合二为一。我们也终于明白,悦子就是佐知子,而万里子就是悦子死去的大女儿景子。
书的最后,悦子和小女儿的对话中,提到在日本时的一次出游,轻描淡写的一句“那天景子很高兴。”也向我们承认了原来景子就是万里子,而她就是佐知子。
当所有脉络都清晰以后,我们才发现有几个细节描写真是让人细思极恐。
悦子其中一次出去找万里子时,脚上被不知道哪里来的草绳缠住了,这让万里子十分紧张,一直不停问你带着那个干什么?
最后一次悦子和万里子的对话中,万里子又对悦子手里拿着的灯笼特别紧张,因为她口中的那个“河对面的女人”曾经也带着灯笼。
草绳和灯笼,说明万里子在害怕什么呢?她害怕的或许是她的妈妈佐知子(也就是悦子)会亲手***死她。
那次缆车出游大概是全书万里子最开心的时候,三人回家乘电车的途中,突然又写到佐知子看到“一个女人”。惊恐的氛围又来了。读完才知道当时佐知子看到的那个女人也许就是悦子,这两个女人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面。
悦子说有个下午似乎看到一个先兆,而这也映照了后来景子在英国上吊自***的画面。这个画面成了老年悦子内心的一个巨大伤口,无论如何也不能抹去的画面。
石黑一雄说,某个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不堪,无法启口,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这种写作方式也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也许故事的背景不是完全一样,但人物之间的冲突却相似。关于悦子是如何带着景子离开日本去了英国,小说自始至终没有提到。但我们知道景子去了英国后是不开心的最终走向了自***,也许她一开始也像万里子一样是拒绝的。
回忆可能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回忆的内容常常被你回忆的环境所大大的扭曲。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
悦子通过佐知子和万里子的故事,描述了内心的悔恨和自责。虽然通篇没有诸如“也许当初不那样,后来可能不一样。”这样的文字,但在悦子的回忆里,每个人都在对她说"你会是一个好母亲的”。意思也就是,如果重头再来,你会更加关心孩子真正的需求,会成为一个好母亲。
父母对待孩子,孩子对待父母,其实很多时候角色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互变的。书中悦子的公公绪方先生和她的丈夫二郎的谈话实在是太让人尴尬了,老人的小心翼翼和儿子的表面尊敬实际敷衍形成鲜明对比。对二郎冷漠的态度震惊之余,也反省我们自己平时和父母说话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态度?甚至连伪装的尊重都没有,而只有不耐烦和盛气凌人的怼怼怼。
这本书让我们思考对待父母,对待孩子,是不是都应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
石黑一雄说他不喜欢读者把他的书的背景限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他要探讨的是人性,放在任何背景都成立。
确实,小说虽然说的是二战后的日本,但对于某个个人来说,战争的灾难和任何其他挫折或许一样。在全书压抑沉闷和淡淡的忧伤之外,也有一些感动。
比如悦子几次提到藤原太太,都说要向她学习“往前看”。坚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品质呢?就是永不放弃吧,哪怕只有一点点盼头。
“如果人们没有往前看,这里恐怕还是一片废墟”。所以“我决定以后要过乐观的生活”。
这也许也是老年悦子对自己的安慰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