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来临,天气凉爽了不少,四周的景色越来越美,我忽儿“画性”大发,背上画板,向着公园的方向进发,找寻那美丽的秋景。
到了公园里一块空阔的草地上,左边是一条小溪,前面有一片小树木,是个写生的好地方。于是,我摆好画架,戴上耳机,准备临摹这美丽的秋景。落叶随风飘舞,落在树木间、草地上、小溪里,像下了一场落叶雨,微风中夹带着一丝凉爽,那是秋日独特的味道。小溪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各种颜色的落叶,红的、黄的、橙的……阳光柔和地洒向草地,宛如一位仙子在舞蹈,我把眼前这一切都画了下来。
“画得真好看!”我一转头,发现背后不知什么时候坐着一个姑娘,长长的瀑布般的卷发,眨动的眼睛里像是藏着小星星,嘴巴两侧有深深的酒窝,真是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好似仙女下凡般美丽又不失灵气,这位“小仙女”正笑眯眯地看着我画画。
我俩都是自来熟,明明初次见面,却愉快地聊了起来,“你的配色好自然啊,一定学了很久吧,在哪里学的?”我一一回答她:“我从幼儿园小班就开始学习画画了,现在在灵动创艺那里跟包老师学习。”在她热情、爽朗的性格影响下,我也渐渐放开了拘束,像遇到了老同学一样打开了话闸子。原来她的名字叫林紫安,也是一位美术爱好者。
我们相见恨晚,边聊边画,不知不觉,夕阳已经亲吻大地,四周吹来了凉飕飕的晚风,我俩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并约好下个周末在老地方一起画画谈心,不见不散。
由画作“媒”,在这个凉爽的秋日幸运地遇见你——林紫安,真好!
你为什么对孩子发脾气?提到这个问题,估计每个家长都有很明确的理由:孩子实在是太调皮了,什么都跟我作对;我辛辛苦苦叠好一堆衣服,他一下子全搞乱了;每次吃饭都撒得到处都是,看着就生气······是呀,孩子的这些表现确实能点燃家长心中的那把怒火,尤其是整天忙里忙外、耗尽耐心的家长,根本来不及思考对孩子发脾气是否妥当,来不及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但是,发脾气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年龄太小的孩子面对满腔怒火的父母,可能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没有安全感。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更叛逆,甚至学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此,学会控制脾气是父母的必修课。书中也给了一些如何控制脾气的\'方法,其中有两点值得每个父母注意。
第一,专心倾听,不可妄下结论。面对孩子的一些“过分”行为,我们应给孩子诉说的机会,听一听孩子的内心所想。要知道,眼见不一定为实。地板上有碎玻璃和果汁,也许只是孩子为了给下班后的妈妈倒一杯果汁,却不小心摔烂了杯子。如果妈妈不问缘由就骂孩子捣乱,那孩子该多难过?
第二,多考虑孩子的能力。孩子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我们千万不能用大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某些行为。孩子总是与父母作对,也许只是因为他刚好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期,他需要通过“不”“不要”这种“叛逆”来显示自己的独立。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多多理解孩子。
秋风萧瑟,清冷的月光中,有一个新生命诞生了,那是我们初次相见,那时我就认定,你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人。
我刚睁开迷离的眼睛,就被护士打得哇哇直哭。我被送到了你的手上,你双手捧着我,脸上的汗水浸透了衣襟,洋溢着紧张和喜悦,嘴里念着:“宝宝不哭,宝宝不哭!”我睁开眼端详着,你脸上的喜悦,我会永远记得。咧开的嘴角,红扑扑的脸蛋上还有两个酒窝,眼眶里似乎泛着激动的泪花。
几年后,你出去打工,很久才回一次家,我只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一次放学,我在校门卫那左等右等都不见妈妈的身影,正打算先回教室,在转身的那一秒,我听到有人呼唤我的名字,熟悉又陌生,我好奇地转过身,一眼就望见了你,你是那么与众不同:灰白色的工装服,黄色的安全帽,已经完全看不出是黑色的“水泥鞋”,灿烂的笑脸,洁白的牙齿,两个酒窝那么深邃,这似乎是我记忆中的一张脸。我冲过去扑进那个儿时曾经呆过的温暖的胸膛,心中的向日葵似乎有了阳光,便高高地扬着头,经过一个“黑夜”,阳光与向日葵又相遇了。
升入中学的我,开始注重形象,也就是fashion,刚入春,我就脱去冬装,却不知身体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温差,不久,就得了严重的感冒。我躺在床上,你坐在床头。你问我:“饿不饿?”我说:“我想喝木瓜粥。”你起身就要走。“嘿!”你转过身一脸疑惑。“多放木瓜!”我拼尽全力,挤出一个微笑。你回给我一个微笑,眼里充满疼爱,似乎有个明亮的星星,闪着光芒。
你的微笑和转身是多个“你”的不同转换,但你的背后永远珍藏着一个父亲的微笑,让它作为你人生的扉页,那是我们的第一次遇见,也是我们遇见的开始……
繁华街区中行驶的公交车上,你激动地描述着崭新的初中生活,谈论着国内新闻,发表着自己对某题的猜测——我,静静地听着。
自从入学开始,你就表现出了超人所为的头脑,朗诵一口流利绝顶的相声,让同学们钦佩得目瞪口呆。对了,你也是一位“读心专家”。
一天上学,天已有些浓黑,放学时即下起了雨,四周的灯火照的街路通明。咱们都没有带伞,走到车站有些遥远,你瞧见你的爷爷站在学校门口。“爷爷,你怎么来了?”“今天下雨没带伞吧?我给你送来了。” 望着你们,我突然感到自己的孤独,雨天也没有人来送伞,家住得又远……正在感叹你美好的亲情时,你的爷爷过来帮我撑起了伞,天上的一篇浓阴,便是你亮灰色的伞。上了车,你和你爷爷一旁商量着什么,我便给妈妈打电话。下车,雨依旧很大,你将伞递给我“你没带伞,先用这把吧,我和爷爷一起走。”我说:“你们用吧,我妈妈一会儿就到。”你爷爷百般叮嘱,让我把伞带走,亲切地问我家在何方,并告诉我怎样走回去。如果是别人这般唠叨,我一定听不下去了,可是你,你的爷爷给我那般亲切感——我并非不认得回家的捷径,你们使我倍加感动。
我们是刚刚认识几周的同学,你却将我如此亲人般对待,在初中生活的以后,我们一起放学回家,这是一种最真诚的友谊呀。我不禁心中默念:“遇见你,真好。”
有责任感,诚实礼貌,有爱心,懂得尊重别人,能感恩,可以积极参与到家庭劳动中。这些良好品格和表现大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养成的,这就需要父母持续的向孩子传递稳定的有价值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
父母与孩子的相遇亦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愿天下父母孩子都好好珍惜,尤其是父母,言行举止得配得上父亲母亲的称呼,得时时提醒自己要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小时候,我学习背诵《静夜思》,于是就记住了你的名字——李白。
长大后,我又学到更多你的诗,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你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赞称为诗仙。
你留给后人许多的千古名篇。如“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又如“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西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百露垂珠滴秋月。”大唐的青山、绿水、飞鸟、明月,在你的笔下是如此生动,美丽。这些纯净、空灵、明朗的诗句,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山水画,而置身之中。
《郢门秋怀》“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中,我见到了一个倚剑走天下的侠客。
《送友人》中,你只用颜色和景物的描写,就表达出你依依惜别之意。你诗笔挥洒自如,立刻就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从中,我见到了一个重情义的诗人。
你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尔而出换美酒”的豪迈,你也有“大道匡君,示物周博”的才华,同时你更具有“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骨。
你对我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文学的熏陶,更在于你的诗句和故事对我的帮助和启发。
小时候,“铁许磨成针”的故事告诉了我,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只有端正态度,坚持不懈才能成功。长大后,我又学会了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句又教会了我要有自信。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希望,让我有了面对失败的勇气与信心。
与你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很多,但是你却是带给我最大的。是那一首首千古名篇让我结识了一个放荡不羁,不追求名利的你。
李白,遇见你真好。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第一次拿到这本书就深深被书的封面场景以及字体迷住了:一位母亲拉着孩子的小手很是温馨,封面上的字体: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害怕?我不是很理解,也许是因为我还没有熟读这书的内容,但我猜想,所谓的害怕应该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吧。
作者是在一所家长咨询机构上班,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出,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
是的,如今这社会的却如此。我是一名刚实习结束的幼儿教师,来到幼儿园我深刻的到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好孩子与坏孩子,听话的与不听话的,有礼貌的与没有礼貌的,为何差距那么大,直到有一次的家长半日活动,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家长对幼儿的不在乎,对老师的工作的不支持,家长的无所谓,孩子表现出来的也是无所谓,家长的无理取闹,蛮力,幼儿对待同伴的也只有无理取闹。如今家长已经习惯了将教育这个任务交给了老师,教得好家长一句敷衍谢谢,孩子不好必定是老师的责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幼儿在三岁之后父母给予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老师想要改变,绝非一天两天,最重要也得家长的配合。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是否也该静下心来好好反思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合格呢?
教育中的爱与怕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上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情感,一举一动有时出于爱,更多则是出于害怕。”我们家中,我是姐姐,我还有个妹妹,所谓“长兄为父”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把妹妹上的生活,学习都交给我来管理,教育。对于这个妹妹我十分的疼爱,爱的同时充满了害怕。学习方面,即将进入中学的她,对学习没有积极,不上心,回到家里对于作业总是拖拖拖,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无奈,虽说我已踏入工作岗位,可是学生时代的压力我都明白,她想要去逃避这个现实,我想去理解她,更加想要去帮助她完成。但是,我对自己这个无理的想法的后果充满了害怕,妹妹现在只是小学,到了初中,高中作业量那么多,我都要去帮她吗?踏入社会找工作我也要去帮她吗?理智下的我想了一遍又一遍,我可以做一个“有感情”的姐姐,绝不要做一个“感情用事”的姐姐,作为过来人我应该去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
有耐心的人生往往更幸福
刚进入幼儿园资历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的我,每天顶着很大的压力去学习,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家里很是不想说话。然而每天妹妹恰恰跟我相反,回到家里吃饭时总会在我耳边唠叨个不停,告诉我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而我则是急急忙忙的吃完饭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有一天妹妹突然对我说“姐姐!你干嘛老是很急啊?”说完后妹妹就进了自己的房间,几天了没有她耳边的唠叨,做事情比以前快了好多,自觉了,但是她不快乐了,我失去了倾听这个资格,她变得沉默寡言。我总认为她还小,不会理解我的心境,直到那一天听了她这句话,我才如大梦初醒般。妹妹说得对,我总是在催她写作业,催她起床,嫌弃她很啰嗦,没有耐心放慢脚步去等待她。我口口声声说爱她,却不知道无形中伤害了她。我把最坏的情绪带给了最爱的人。事实上,每一个在成长过程中,他的幼小心灵,需要我们大人细心呵护。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再小心都不为过。
鼓励远远超过贬低
歌德说过“有错必纠是对的,但鼓励她人上进的效果更好。”妹妹上初中了,面临第一次的月考,她考的很差,回到家垂头丧气,我上前安抚她的情绪并问她怎么了,她把情况告诉了我,我只对妹妹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我鼓励她,也许一句再不过普通的话却成了她的动力,在第二次月考中她有了明显的进步,当然这少不了他平日里我们共同的努力,以及我对妹妹身上倾尽的一切。在此期间也拉进了我们姐妹之间的信任与感情。所谓的鼓励并非一句简单话,拉瑞。克拉柏和丹。阿兰德写过一本书,名叫《鼓励的实质》,他们在书中这样说“鼓励别人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他人保持敏感和爱的人才拥有。”
上帝既然安排我们彼此遇见,则是一段来之不易的缘分。作为父母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好更好的自己,为人父母者优秀了,示范作用会自然让你的孩子优秀起来。
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这是我最喜欢问家长们的一个问题,特别想看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们总会睁大眼睛瞪着我,好像我问了个傻得不能再傻的问题,就跟“为什么你要买车”或者“为什么你每周都要上街买东西”这些问题一样。通常家长们是这么回答的:
“我还真没想过为什么。”
“水到渠成呗。”
“因为我一直想做妈妈。”
“我觉得自己很适合做父亲,适合的事情就要去做啊。”
“说不出来为什么,只觉得是时候了。”
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强迫家长们给出明确答案,毕竟极少有人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回想23岁那年,我向妻子求婚,第二年便步入婚姻的殿堂。很多发展理论家都认为,男性到了二十三四岁,青春期就结束了,这样看来,我结婚的时候刚好步入成年,做决定想问题确实没怎么成熟,也没多少智慧。跟我自己的爸爸一样,我也是懵懵懂懂却又自然而然地做了父亲,从未真正考虑过这样做是何目的。
的确,我还真是没想过做一名父亲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人生会有什么改变。几十年一晃而过,现在开始能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了,不过能否想个明白,这辈子恐怕也难说。
还记得儿子或女儿降生的那一刻、第一眼看到那张小脸蛋的感觉吗?此刻在你心底是否激荡起了一阵波澜?是否在你内心深处,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呢?
那一刻起,你的整个人生都将改变;踏入房间的时候,你还是一个孤单的个体,可是从离开房间伊始,你就彻底变了一个人;你会觉得有一种情感,它深深地打动着你,唤醒了你内心最深处的某种潜能,一种无比强大的潜能。
我们家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妻子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分娩,小生命终于呱呱坠地;第一眼看到女儿漂亮的小脸,第一次目睹生命的诞生,第一次成为创造生命的一份子,我心中充满了无法抑制的喜悦,觉得整个人都融化了,不能自已。
还记得从护士手中接过女儿的那一刻,我的泪水便忍不住流了下来。我暗暗对自己发誓,这辈子要倾尽所有关爱女儿,保护她、照顾她;这个小生命从此便托付给我了,我的肩上从此便承受起沉甸甸的责任,心中于是有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就在那一刻,我全身上下都被喜悦包裹,因为我见证了生命降临的奇迹,那种感觉是何等强大、神圣,既令人心急如焚,又美妙得无法形容。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女儿的降生就是上帝恩惠的最好证明。陪伴女儿长大的每一天、每一分钟,都让我明白了生命是如此美丽和动人。直到今天,我都还记得女儿跨出的第一步,说出的第一句话,第一次喊出我的名字;记得我扶她骑上脚踏车,跟在她后面跑,最后轻轻放手随她自由自在地骑行。还记得那一天,我亲亲女儿的小脸蛋,目送鼓起勇气的她,走进那无比陌生的幼儿园,踏入陌生的教室。过去的分分秒秒是何等刻骨铭心,可在做父亲之前,谁会料到自己竟然会有如此感受呢?
☆天使与魔鬼
女儿出生的那天,我和亲友们在产房外的过道里一起分享快乐,谁会想到,几个月之后,我们却抱着女儿踏入了范德比尔特儿童医院的大门。孩子娇嫩的身体插满了管子和线头,一旁的监视屏上显示着她的心跳和脉搏。我躺在女儿身旁,心里在想,这才几周大的女儿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上课的时候,我会经常问班上的家长们类似的问题。其实跟他们一样,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付出了什么,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会走上这条人生之旅,要承担何种义务和责任。至于以后应该做什么,人生有何转变,未来的生活会有哪些波折,我没有丝毫的概念。《在养儿育女中长大》一书的作者丹·阿兰德说得很好:
“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此外,为人父母也比世界上任何一种角色更加矛盾,它让我们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又害怕希望,时而执拗地坚守自己的立场,时而又敞开心扉向他人求助。养儿育女令人全身心投入,充满激情,有些父母可以将美好的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以表现得像个十恶不赦的魔鬼。”
做父亲之后,我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优点,发现自己竟然愿意为了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比如说,我可以连续3个昼夜不合眼,可以反复给自己的孩子注射药物,也可以凌晨2点钟从睡梦中醒来,打扫孩子呕吐的污物。记得有一次半夜醒来,怀里搂着女儿—当初医生把她送到我怀里的时候,小姑娘是多么可爱乖巧啊!可是那天晚上,小家伙因为病毒感染而剧烈腹痛,半夜醒来便开始呕吐,小床上到处都是她吐出来的脏东西,连头发里都有,睡衣也湿透了。我赶紧给她洗了个温水澡,梳理她那湿漉漉的头发。把里边的呕吐物清理掉,妻子赶紧给她换上干净的床单。可是没过多久,小家伙又吐了,早上5点前又吐了3次,于是洗澡、洗头、换床单,两三个小时里我和妻子就重复了3次相同的动作!(要知道,一晚上能替一个人打扫那么多次,是需要真正的爱的付出的。)
作为父亲,我一方面心甘情愿奉献自己,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自私。为人父母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最坏的一面,甚至产生过一些令自己感到恐惧万分的念头,正如安妮·拉模特在描述自己做母亲的经历时说的那样:“那时候,心里的一些想法太可怕了,要是说出来,估计耶稣都会气昏过去。”至于我那时,情况就更糟了,所有的负面情绪—愤怒、困惑、怨恨、刻毒、羞耻,在我身上都有,而且远比做其他任何事情时表现得强烈。养儿育女令我们身上的优缺点暴露无遗,我们可以表现得至善至美,也可能摇身一变,化作凶神恶煞。
想一想养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会觉得特别无助呢?如果有,列出3次类似的经历来。
你从这些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呢?
如果可以重来,当时应该怎么做呢?
为人父母如何改变了你的人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