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五水共治”全面铺开的第二年,也是巩固之年、关键之年、深化之年和丰收之年,我区将再接再厉,以三年目标任务为靶向,建立水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切实为老百姓解决民生实事,以抓治水促转型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咦?这是哪儿?”对这里环境不大熟悉的我四处张望。“欢迎来到无水‘森林’,您可以进入看看美景。“什么?无水‘森林’?这世界上还有无水的森林?”我在心里暗想着。带着好奇心,我走了进去。迎面而来的是一大片的蚊子,吓得我直用手四处晃动,想赶走它们。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惨景:那清澈见底的小河失踪了,只剩些小鱼小虾在裸露黄土的小河上痛苦呼吸,蹦蹦跳跳地作临死前的挣扎;那以往挺拔的树都弯下了腰,嫩绿的叶子不知了去向;那些原本应该是胖嘟嘟的小动物都只瘦得皮包骨头,它们在面临死亡前,还在做着吃食物的美梦……看到这一切,我惊呆了。这还是个绿色的森林吗?这也算是美景吗?看到了吧,这就是无水森林。导致这一切的都是人类,人类的滥用水源,不顾后果的排放污水。使曾经美丽的森林变成了这样。人类应该受到惩罚!应该来这种没有水的地方生活!应该……
“啊!”我一声大叫,惊醒了妈妈。妈妈忙走来说:“怎么了?做噩梦了吗?”“做梦?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太好了,幸好不是真的!”我边擦汗边说。做了这个梦,我想了很多:原本那些小鱼小虾可以在河中忽上忽下地赛跑,可以躲在河底的大石头下一边吃水草,一边和小伙伴们捉迷藏;原本那些挺拔的树可以给森林增添一抹绿色,也可以为人们遮风避雨;原本那些可爱的动物可以奔跑在肥沃的土地,过着幸福而平淡的生活。而现在,它们还可以这样吗?答案肯定是不可以了,因为它们失去了曾经那清澈的水源。不仅是这些生物,人类也一样,如今的水污染这么严重,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保护水资源,同所有人一样,做“五水共治”的好公民。
什么是五水共治?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饮水和节水。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所以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
“五水共治”需要人人一起动员,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可是有些人,即使能做,也不会去做。就拿我身边的事来说。傍晚边放学了,同学们回家时都要买些零食吃。可是,零食吃完了,那些装零食的袋子,又将去哪儿呢?有的人就随处一扔,扔在了地上,扔到了小河里……那些垃圾,又将成为污染的根源。以前的我,也是这样。但自从知道了五水共治,我明白了很多。其实,这些不必要的污染我们都可以去避免。将这些零食袋子扔进相对应的垃圾桶里,这样可以减少对水的污染。生活中,不要到小河边去洗衣服;淘米的水可用来洗碗,去油又节水;洗碗的水又可用来冲洗厕所……总之,这样做都能有效地控制污染水源,还能节约用水呢!
如果,每一个渺小的我们,都伸出手来保护水资源,那么这世界上还怕有水污染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地站起来,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力量去让地球妈妈重新披上一件水蓝色的纱衣!
我不知道,如果考生在作文中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遇到这种情况他会选择保全自我,或者考生讲述现实生活中“触动心灵”的选择时,并没有表达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这样的作文会不会被判为“跑题”或中心思想错误?
估计没有多少考生敢这样写,实际上他们别无选择,不管内心是怎样想的,他们都只能乖乖地就范于命题者预设的主题和思路,用崇高、正义、勇敢、无私等冠冕堂皇的辞藻去抒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动人篇章。
实际上,即使是成年人面对这样生与死、为己与为人的非此即彼的道德考险,也很难作出果敢的选择,何况是18岁上下的高中毕业生?他们中间有多少人切身体验过“触动心灵”的选择?又有多少考生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我真的很同情考生们,本来高考的压力就非常大,现在又要他们在闷热的考场里,在短短的时间里化解道德难题,消除道德焦虑,作出“心灵的选择”,这简直是一种近乎残忍的苛求。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们惟一可选择的,就是编造虚假的\'道德故事,抒发虚泛的道德情感,表达虚夸的道德理想。我不能说考生们选择舍身取义是错误的,更不能说所有考生说的都是假话,但至少大多数考生是不敢写出自己真实想法的。
回忆一下,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全国卷试题,都和伦理道德有关,无论是今年的“心灵的选择”还是去年的选择“诚信”,都是极其艰难的选择,都象是在借高考作文“考验”学生的道德水准,让考生陷入虚拟的道德困境之中。实际上,作文就是作文考试,它首要的任务是考察考生的文字组织能力,作文考试不是政治考试,更不是道德测验。即使政治考试和道德考试,也只能考察一名考生对于书本上的政治知识和道德知识掌握得如何,没有任何一种考试能准确测量一个人实际道德水准的高低。
明明知道考生们的真实想法及实际道德水准与预设的作文主题有差距,却为何硬要“拔苗助长”地设置一些连成年人都回答不了的道德试题?但愿今后的高考作文能回复“言为心声”的本来面目,让考生们真正有话可说,让他们的心灵真正能够自由地选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