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无知的我刚踏进小学的大门,爸爸妈妈从班主任口中得知我很爱看书,欣喜若狂。无论工作多忙,书的价钱多贵,他们总会抽出时间带我去书店看书、买书。弹指一挥间,我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由于我爸爸妈妈又租下了好几家门市,他们越来越忙,带我去书店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基本上一两个月才带我去一次书店,而且每次去就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我只能自己去书店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书看。
这天我参加完同学的生日聚会,乘坐出租车回家,原本的目的地是中心站,不料刚刚驶入公路,心里边有了一个声音:“去书店看书吧”!这个声音反反复复在心里念叨。“司机叔叔就在这儿停下吧!”我迫不及待地喊道。下了车我心里一直犯嘀咕,比如:我喜欢的`书卖光了;忘记书放哪儿了……但就没想到会差钱,我清楚地记得我有三十元钱的,却忘了钱已经在司机叔叔兜里了。于是发生了这件尴尬的事儿。走过一排排书柜,我像一个老手一样来到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处,哟!《残狼灰满》,不错,就它啦!当我准备付钱时,才发现口袋空空如也,我一脸的惊讶和尴尬,用无助眼神望向售货员姐姐,好像在请求,好像在哭诉。姐姐禁不住我的苦苦哀求,答应让我卖出10本动物小说,就送我一本。顿时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销售开始了,我像一位熟练的售货员一样,一看到有顾客上门,就满脸笑容地迎上去:“阿姨,看看这本书吧!我看过很不错,很适合孩子看……”
也许,他们认为一个孩子推销书很新奇吧!也许他们认为一个孩子做售书员很能干吧!竟然都买了。
黄昏时分,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推销完了十本动物小说。怀里抱着一本我劳动得来的成果,脚步轻盈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记忆中的童年是绿色的,是漫山遍野中成片的鲜艳的绿;是不带任何修饰与装点的绿;是那种让人看了便忍不住怜惜的绿;也是无论多久都会出现在我梦中的绿,默默地诉说着我的童年。我把那段时光看成是一场梦,一直隐没在钢筋水泥后的一支歌,引起我们的追忆与我们的流连忘返。
曾几何时,我常握起母亲柔软而温暖的手,拉着她走在儿时姥姥家门口的青石板路上。现在想来,对青石桥、铜铃当的向往并非是对江南水乡的执着,只是从小便有的一种青睐,也是对童年时光与不可挽回的童真时期的留恋罢了。
走在石子铺就的小路上,听水滴凝聚滴下的叮咚作响,感受石子坚硬的质感,带着几分彻骨的沧桑。
幽幽的穿过了门前的小巷,对面就是我常爱去的集市。遥遥望去,只剩一道人廊,相比之下,人山人海的喧嚣就有些俗气了,在这里,只有人们乐此不疲的砍价声,高谈阔论的说话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以及源源不断、字正腔圆的吆喝声。
无需走近,只在旁边远远地站着,就能听见一阵阵拿捏婉转、别有韵味的吆喝声传来。“冰糖葫芦,又甜又香的冰糖葫芦!”“薄皮大馅的饺子……”“甜柿子,不甜不要钱!”诸如此类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而我最爱的小吃只有一个——盐水花生。我常偷偷跑出来到这里买盐水花生,儿时的一大部分零花钱都是用来买花生的。卖花生的老奶奶是一个笑起来有酒窝的人,我喜欢看她用一双饱经风霜的大手慢慢掀开锅,许多的水汽冒出来,夹杂着花生的醇香,我会悄悄地靠近,感受花生独有的香味,而老奶奶会笑着提醒我:“小心熏了眼睛!”
我曾深刻的对姥姥家对面的小男孩说过,盐水花生最美好的一刻,不是你在吃它的时候,而是你在买完它,先闻香味的一刻。当然,这样有意义的理论,恐怕我那位青梅竹马至今也无法体会,因为他从小就爱吃,吃什么都狼吞虎咽的,不会有闲人雅兴,先闻闻味道如何。但对我来说,盐水花生的味道极美,至今仍难以忘怀。
那个集市至今还有,只不过换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盐水花生的铺子还在,代替老奶奶的位子的人是笑起来也有酒窝的青年男子,我不敢说味道是否正宗,因为现在的我已经没有闻掀锅时闻花生水汽的习惯,也不会再感受花生的醇香。与我的那位青梅竹马也早因为不在一起上学而断了联系,没有人可以与我分享这一切,我便也不再去集市里,对面的热闹与喧嚣会显得我越发的形单影只。
因为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
有时一觉醒来,便会心生疑惑:这段时光是否我真的曾经拥有,梦的太真实,便会怀疑一切皆梦。而在这时光飞逝如流水的今天里,我们除了不停地奔跑,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一边挽留一边不停的向前,大概也只能不停地追忆了。
“砰——啪!”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米花的巨响打破了街道的平静,仿佛要震慑到人的.大脑深处去。这些年头已经很难在街上看见爆米花的摊贩了,现在听来,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仿佛看见了自己童年的身影。
小时候,总能在路边看到几个买爆米花的摊贩。那葫芦状的爆米花机,在我眼里仿佛是被施了魔法的容器。只听摊主的一声吆喝——“爆米花咯——”,围在周围的小孩子们都会迅速捂起耳朵,接着是一声好似雷神发怒的巨响,那些玉米的小小颗粒,就像是争相炫耀一样开出了一朵朵白花。
那时的我很喜欢爆米花,却对刺耳的声音感到十分惊惧,从不敢独自一人去买爆米花。
这时妈妈仿佛就会看穿我的想法,她总是带着我大手拉小手儿地在街上闲逛,就为了陪我找到一个爆米花摊贩儿。
每当摊主吆喝起来时,妈妈温热的双手就会及时地紧捂住我的耳朵,不时地向后退一些,再退些。忽地一响!从我耳中听到的巨响就变为了闷闷的鼓声,不但不那么令人难以忍受,还挺好听哩!
每当我问起妈妈害不害怕那声音,她总是会微笑着说:“为什么要害怕呢?那可是让玉米粒开花的咒语。”我听了后不禁来了兴致,爆米花的声音在我心中仿佛也变得亲切无比。
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在妈妈独特的“加工”下,被编写成了神奇的乐章,让我的童年生活不再那么单调,仿佛充满了爆米花的“香甜”,让我难忘至今。
人生就像是被置于留声机上的一张张唱片,在唱针下奏起回忆的乐曲,咿咿呀呀地倾诉着过去的时光,有的在时间的磨合下音质早已模糊不清。
然而,有一种声音令我难忘,它还是那么的嘹亮,仿佛还是昨天一样。
横跨了运河的石板桥是通向集市的入口,桥面上渐渐热闹起来,经过的人有的驾驶了汽车有的步行也有的骑了摩托或是电动三轮,一辆平日里很少见到的毛驴车竟也进入了视线。赶车的是个老人,他叼着旱烟跨坐在车辕上,皱纹很深的脸藏在鼻孔喷出的烟雾里。车厢里的老奶奶怀抱着胖嘟嘟的孩伢子,尚在呀呀学语的小东西张着明亮的眼睛好奇的左右张望。脑门上顶了红璎珞的小毛驴在很卖力的扬着蹄子,几个一脸惊诧学生摸样的半大女孩在追着它用手机拍照。
这时,从远远的地方赶来一个气喘吁吁地小姑娘,她大概十三、四岁的样子,穿着很朴素,一张紫红色的苹果脸,齐眉的留海被风掀开一角,可看到圆润的额头上亮晶晶的汗珠儿。她是步行来的,背了一个看起来很沉重的大背包,大约走了很远的路,黑色布鞋的鞋面上覆满了尘土,身体前倾着,越过石桥径直赶向了人头攒动的集市。
集市就设在小镇的中心街,平坦的水泥马路两旁林立的店铺前一字摆开密集的货架、地摊,小贩的叫卖与商铺扩音机传出的歌曲声交织在一起。南来北往的乡亲看起来都很悠闲,很随意的在自己感兴趣的货摊前停停看看。几个打扮得很时尚的年轻姑娘耳孔里塞了耳机,迈着模特似的步子拐入了就近的时装店。
不知不觉中太阳爬到半中天,气温明显高了许多,已经有人开始把脱掉的外套举到头顶遮挡刺眼的阳光。集市口的僻静处不知何时起聚拢了一圈行人,在好奇的纷纷议论着。人丛里原来是那个背了背包的小姑娘,她在地上铺了一块塑料布,上面摆满了一本本书籍,这些明显经人无数次翻阅过的图书,虽然陈旧但却保存完好。这些书的种类很杂,有国内外的经典名著,类的警句集,指导写作的课外教材,童话大王、民间故事,甚至还有两本已经绝版的连环画。
阳光越来越强烈,站立在太阳地里的小姑娘显得有些局促,她略垂了头,一只沁出汗水的手不停地揉卷着上衣的衣角,眼光避开众人落在身前的书本上,眼神里流露出对这些书籍的钟爱和不舍。
“小姑娘,为啥要把 书卖掉啊?”有人在满怀惋惜的发问。
“我......等钱用......”女孩努力镇定的回答,声音有些发颤。
通过知情人的叙述,大家对女孩的身世有了大概的了解。女孩来自离镇子几公里外的一个下辖村庄,父亲在几年前去世,母亲疼顾女儿坚决不肯改嫁,母女两个就这样厮守着度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小小年纪便有了大人的摸样,每日很勤奋的帮衬着母亲忙里忙外,虽说苦了点,但母女俩都很快乐。尤其女孩子的学习成绩优异,无形中又给这个残缺的家庭带来了无限希望。女儿欢快的歌声与母亲充满欣慰的笑声就这样在那个植满了月季花的.小院里回荡着。
不出所料的是,女孩很顺利的考取了重点中学,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可偏巧这时母亲却病了一场,家里有限的存款都被用来支付了她的医疗费,女孩子的学费便没了着落。依着母亲的意思,学费也不是太多,和亲戚们张罗一下也没什么了不得,等到秋天卖了玉米还给他们不就是了。可女孩却很要强,坚决不同意母亲的主张,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对她说:“就怨你这瓜婆子,早不病晚不病用钱了你病!”母亲一指头戳到女儿的额头上,忍不住的笑骂“这瓜女子要造反哪!”可笑归笑,事情还得解决,女孩却并不发愁。在那个漫长又炎热的假期,人们看到一个脸蛋被晒成紫红的小姑娘穿梭在田野里的沟沟汊汊,一镰一镰的打蒲草。这是一项很累的活计,又要下水又要搬运晾晒,即便是成年人做起来也会感觉吃力,可小姑娘却并没有怨言。她一边哼着不成调的歌子,一边手脚不停地忙碌着,实在感觉累了就找处阴凉躺下来,翻开放在河岸上的一本故事书,津津有味的读一回。她也有看着看着便睡着的时候,这时,她就会在梦里见到那美丽又气派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耳边响起悦耳的读书声,再仔细倾听怎么又像是鸟儿的吱吱喳喳?朦朦胧胧睁开眼睛,原来是一只花尾巴在耳边聒噪呢。她就会很无奈的叹口气,对着正梳理羽毛的鸟儿说“你呀,这么好的梦让你吵醒了,再做可难了呀!”
离开学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女孩卖了蒲草,可学费还差些。她咬咬牙,下了一个让自己都吃惊的决定,卖书!女孩是个很爱读书的人,不管日子多难,她也会攒下些零用钱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日积月累,她的小书箱里早已塞得满满当当了,为了那朝思暮想的课堂,只有豁出去了。
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围观的众人不禁一阵唏嘘,这是多么要强又懂事的孩子啊,为了她的之梦,是不是应当帮她一下呢?
这时,有个老人最先站了出来。他把一张百元钞票塞到女孩的手里。
“孩子,钱你收着,书我不要,你留着自己看。到了学校好好学习,长大了记着为家乡做点事。”
有老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把面额不等的纸钞往女孩的怀里塞去。
“拿着,孩子,我们能帮的不多,这是我们的心意,不许不要!”
倍感意外的小姑娘有些不知所措,她呆愣了一会儿,忽然蹲下身子,把地上的书一本本捡起来,努力往众人的手里递过去。
“这些书很好的,你们随便拿!”
人们忍不住笑起来,“你看这孩子,这都是你的!我们不要!”说着纷纷散去了。
太阳升到了头顶,明晃晃的阳光照在小姑娘的身上,她的额头上滚下来一颗汗珠,扑簌簌的掉到一本书的封皮上,那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童话代表作“骑鹅历险记”。接着又是一颗,哦,那不会是女孩的泪水吧,怎么仿佛看到它向四面张开,开成了一朵美丽的花呢!忽然,她鼓起勇气跑进路的中央,哽咽着向众人的背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会的,叔叔伯伯婶婶,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一定!"
她把地上的书籍重新小心翼翼放回背包,背起它,走向了远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