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中大师对玉石原料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的发挥,将每一处瑕疵都演绎成一种设计,让每一块玉料真正做到“瑕不掩瑜”,就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观念所启示的创意思路。玉雕中所谓“化腐朽为神奇”中的“化”,和太极拳中的“运化”、李冰父子修造都江堰的“顺化”,源头应该都在《易经》。
《泥人张》通篇只塑一个人——“武圣人”关公。关云长位列圣贤,老百姓为其兴修关帝庙,若干行业奉其为祖师爷,概因其是中国民间“义”的化身。关羽形象与儒家价值观的符号化对应,是漫长的儒家价值观视觉化过程中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其作用尤其在旧时针对文盲传播儒家价值时不可替代,至今仍影响深远、意义独到。
这柔软的月光从古代文人墨客的心里流淌而来,流成了一片洋溢着浓厚的古典韵味的绮丽的诗词。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狂欢,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有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洒脱,也有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寂静徘徊。
月光在心里流淌的声音犹如一曲曲天籁,有清脆的琵琶音,有哀婉的琴音,有缠绵的笛声,也有空灵的笋音,让人如痴如醉,千回百转,百转千回。如果说这是一个梦境,我情愿长留在这个梦境中……
月光在心里流淌,除了声音,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是淡黄色的,那是金秋丹桂的余香栖息在其中。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让我尽情地吮吸着月光给予我的似水的'柔情,真有点“意似痴,心如醉,未饮心先醉”的恬美。假如说这真是个梦境,我宁愿在这个梦境中永不醒来……
月亮在茫茫的夜空中轻轻地、静静地散步,唯恐踩碎了月光的柔情、赏月者的温情、中秋夜的诗情……
倏地,月亮那美丽的画庞飞上了几片云朵,像不胜娇羞的水莲花,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美韵。月光也暂且轻轻地打盹在柔柔的云朵上,枕着轻轻的风,开始着一个轻轻的梦……
我抚摸着沉淀在心底的月光,真有点“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索”的感慨。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心理背景,在同一月光下有着不一样的赏月情思。这或许是张若虚的“千江有水千江月”的一种诠释罢了,抑或是这柔和的清辉沁润着我们内心需求的差异。记得有一个词叫做“光而不耀”,这应该是对月亮最为精妙的概括,她柔和地散发着平淡与从容的光辉,恬美地书写着淡然隽永的内涵。这是一种多么淡然的为人境界啊,做到内心有光辉,但不一定要是光芒万丈,自己要通亮,但是不刺伤别人。
月光轻揉着朦胧的睡眼,悄悄地作别云朵,继续弹奏着一首令人惬意,使人陶醉,让人迷魂的月光曲。
啊!月光流过的夜晚,不妨让心灵在月光里打个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