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工人接到老板最后的一个任务――建造一座房子,结果老工人心不在焉、偷工减料、应付式地交出了这份劣质的作业,知道老板是把这座房子送给自己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故事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的"房子"添砖加瓦,在一点一滴地积累我们的经验、能力和资源,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机遇来临的时候,这些积蓄就会释放出它的光芒。但是,如果你用懈怠、无所谓、得过且过的状态去面对每天的工作的话,那么,肯定会常常听到你抱怨――机会为何不垂青于我。
经验和资源是最宝贵,也是最能产生价值的东西。许多年轻的创业者向我咨询,为何管理一个小企业都这么难?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自己的修炼还没到位的缘故。能够创业是一件好事,但是创业是需要经验和资源的,换句话说,创业的成功取决于专业的深度和合作的宽度。管理一个企业和做一份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特别是在发展初期的时候,你不仅需要懂技术、懂销售,还要会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虽然可以分工,但经验的缺乏足以让你在突发事件面前手足无措。
所以,在商业社会经验还不够的时候,选择创业应该谨慎,对行业、专业和资源的理解和掌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到的,运筹帷幄的背后蕴藏着不少辛勤的汗水、勇敢的尝试和失败的经历。不急于求成,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踩深,你终将会挖出一口井,享受甘甜的井水。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都有了一些思路。如果有可能的话,借助专业的测评工具,好好地剖析一下自己,这并不是算命,而是更清晰地让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为你的选择给出更好的理由。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永远都是真理。
我的一位朋友,现在是一个特殊行业里面领先企业的分公司经理,年薪20多万。他很坦白地告诉过我,如果离开这个行业,到其他行业里也许他只能做个普通的职员。因为这个行业很特殊,与传统行业的差异较大,经营模式有很多不同,他是从底层做起,用了11年的时间才走到了经理的位置。他深知,他的性格、心态、技能等等都非常适合这个行业,所以选择了深耕下去,结果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这正是他的定位和选择帮了他的大忙。
在25岁之前,可以给自己一些尝试的机会,做那些你有兴趣的职业,然后从中挑选出你觉得最轻松、最容易上手的那一种,长期做下去,你就容易在那个领域成功。不要奢望自己可以在若干个领域获得成功,那是很难的`事情,比尔盖茨都告诉我们,一生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足够了。你为何还要做那么多?只有深耕细作的事业,才能够获得成功。
剖析自我,给自己一个职业定位,然后选择先于努力,你就会发现一切都似乎如鱼得水。因为你找对了人生的方向,找对了适合自己的路,你就不会迷茫,不会南辕北辙。
在寒假期间,管理系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相应的作出了较为细致全面的调查报告。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载优秀调查报告。本期推出关于“大学生考研目的”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考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获得高学位,便于就业(共6162人,占总数的56.28%和提高自身素质(共3360人,占总数的30.69%;其他的学生表示考研是为搞学术研究或因为从重心理、顺大流 (分别占总数的8.08%及2.23%。 面对“考研热”,学子们有以下感言: 甲:考研人数的剧增,从现实来看“获高学位,找好工作 ”所占的因素我认为多得多,但我不否认还有别的因素。
就我而言,我可以说从小到大还没认真想过我究竟是为何而读的'书,或确切的说我不能说清。从外表看来好象不外乎为了今后的立足。可从自身感觉来说好象又不是,我隐约感觉到我是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前提的。因为自小到大我的学习动力就来自那无形的感觉,我学的东西除了那学校要求的外,课外的学习都是自己所感兴趣。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种理想,一种无形的理想。有些只是在这花花世界之中被现实压力所困惑罢了。我真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学生都能跟着自己的感觉学习,学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再想今天这样,为了生存……
“理想”,这是纪录电影《大学》留给我的印象。无论是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严洲,还是博士毕业生宋云天,无论是旅美青年教师蔡峥,还是荣院士钱易,他们的眼睛里,都喑藏了对理想的坚持,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理想的光茫。
梦想可以天花乱坠,她是纯粹的狂妄的浪漫主义者。理想则不然,她是更加理性的,是摆脱不了现实又放不下梦想的人,是八岁的少年最常见的模样,纵然如此,理想亦是难以实现的哪怕是为此作出尝试,也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一点,在宋云天和蔡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去基层政府,服务造福一方姓。”这是宋云天的理想。父母,老师,女朋友的建议,奶奶的心疼与劝告,留校面试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纠结,一次又一次的犹豫,即使影片的内容有限,我们仍能从中见这个选择背后的.艰难。“和大多数人的选择不一样,可能会不被理解,甚至会被误解,但依然要坚持自己的路。”这是宋云天的答案。
“想要领先就要有自己的设备和技术,中国一定要有人做。”这是蔡峥的理想,“有可能最后我们没有做成功,但是我还是要坚定地做下去。”这是蔡峥的勇气与信念,也是他加入清华大学天文系的动力。
宋云天热爱人民,蔡峥热爱祖国,他们选择了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这份热爱,是因为他们同样热爱着自己的理想。拥有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即使旁人只能看到过团火燃烧时的烟尘,我们也无法舍弃这团火带给我们的温暖明壳。
影片结尾,四人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代表着他们对理想的坚持。那我们呢?电影监制、清华大学尹鸿教授曾说:“这是一部清华题材的纪录电影,但又远不只是与清华有关的电影。正如其名《大学》,它是写给大学的一封情书,也是大学写给观众的一封情书。”对我们来说,大学是近在咫尺的第一个路口,它通往理想,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地方,这全凭我们自己选择。我们应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成就有意义的人生”,哪怕做不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也应当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走近大学的时候就一直渴盼有一天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了解社会的需求,脱离了父母我想知道自己最大的承受能力,也想知道社会与学校的差别,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学校开展的暑期实践活动坚定了我的想法,活动形式的丰富为我提供了大的舞台,不仅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短短时光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的衣服,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但我选择了坚持。八月,我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八月,我撒播希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在我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在自己的人生蓝图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但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磨练了自己的心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才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培养了自己的韧性。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更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对自身价值有了更客观的评价。我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感受着工作的氛围,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小部分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
在劳动中感恩年轻,执著追梦,且思且行。人生路上故事多,青春年华、韶光多彩。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我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